一種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和方法
2023-08-12 21:10:51 1
專利名稱:一種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和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資源收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和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設施農業更是日新月異,其中諸如日光溫室、塑料大棚 等溫室類農業設施建設規模大、應用廣泛。此類農業設施大多具有大面積的透明材料,且表 面光滑不易積存雜物,是一種很好的匯集雨水表面。然而,目前人們一方面並沒有充分利用此類溫室收集利用雨水,導致雨水資源的 浪費;另一發明,雖然人們已開始關注該方面的雨水收集,但只是簡單地利用儲水池收集利 用雨水,收集到的雨水很容易受到雜質汙染。因此,需要提供一種充分利用此類溫室收集利用雨水的系統和方法來收集利用雨 水,以充分利用雨水資源。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其能夠收集利用雨水。為了達到該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種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設置在溫室的基部周邊的集水溝、設置 在所述集水溝中的過濾層和軟式透水管,以及雨水儲罐,其中,所述集水溝設置在所述溫室的頂棚較低側,所述軟式透水管緊靠所述集水溝的底 部設置,所述過濾層設置在所述軟式透水管的外部,所述軟式透水管的出水口連接至所述 雨水儲罐。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優化,所述集水溝內鋪設有防滲層。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優化,所述防滲層為防滲複合土工膜。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優化,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層為碎石層。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優化,所述集水溝的底部具有坡度,所述軟式透水管的出 水口位於所述集水溝的坡度最低端。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優化,所述集水溝在其中間位置形成坡度最低端。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雨水收集利用方法,其能夠收集利用雨水。一種雨水收集利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步驟SlO 將雨水收集到設置在溫室的基部周邊的集水溝中;S20 利用過濾層將收集在集水溝中的雨水進行初次過濾;S30 利用軟式透水管將初次過濾後的雨水進行第二次過濾,並將第二次過濾後的 雨水收集至雨水儲罐中。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優化,為集水溝鋪設防滲層。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優化,所述過濾層為碎石層。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優化,所述集水溝具有坡度,所述軟式透水管的出水口在坡度的最低端連接至所述雨水儲罐。本發明將雨水收集到集水溝中,並利用集水溝中設置的過濾層,將雨水過濾,然後 雨水通過軟式透水管進行再次過濾並流入埋設在所述集水溝周邊的雨水儲罐。因而,本發 明能夠收集利用雨水,並且收集到水質較好的雨水。
圖1是本發明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的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的實施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列表1.溫室2.集水溝3.防滲層4.軟式透水管5.過濾層6.雨水儲罐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 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 用於限定本發明。如圖1所示,在該實施例中,本發明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包括設置在溫室1的基 部周邊的集水溝2、設置在集水溝2中過濾層5和軟式透水管4,以及雨水儲罐6,其中,集水溝2設置在溫室1的頂棚較低側,軟式透水管4緊靠集水溝2的底部設置,過 濾層5設置在軟式透水管4的外部,軟式透水管4的出水口連接至雨水儲罐6。本發明將降落在溫室1上的雨水收集到其頂棚較低側基部設置的集水溝2,並在 集水溝2中設置有過濾層5,將雨水進行初次過濾,過濾掉體積較大的雜質碎片等,然後雨 水通過軟式透水管4進行再次過濾,軟式透水管4能夠過濾掉雨水中的渣土等雜質,可以保 證雨水過濾後的水質,雨水通過軟式透水管4流入雨水儲罐6。因而,本發明能夠利用溫室 收集利用雨水,並且收集到水質較好的雨水。為了防止集水溝2收集的雨水滲透到土壤中,可以在集水溝2鋪設有防滲層3。然 後將軟式透水管4鋪設在防滲層3上面,這樣集水溝2中收集的雨水可以全部經過濾進入 軟式透水管4。進一步地,防滲層3優選為防滲複合土工膜。同時為了降低成本,本發明的過濾層4可以採用碎石層,其取材方便,過濾較大體 積的顆粒碎片效果良好。在收集雨水時,為了使軟式透水管4中雨水順利流入雨水儲罐6中,可以將集水溝 2設置有坡度,軟式透水管4的出水口位於集水溝2的坡度最低端。進一步地,集水溝2在 其中間位置形成坡度最低端,即坡底,而軟式透水管4的出水口在集水溝2的中間位置連接 至雨水儲罐。從附圖1和2中可以看出,雨水儲罐6緊靠集水溝2設置,根據不同的需要,雨水儲罐6可以設置在任意合適的位置。另外,本發明所述的溫室可以是但不限於日光溫室、塑 料大棚等農業設施建築物,其還可以等同的替換為諸如室外設備間、倉庫房等非農業設施 建築物。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雨水收集利用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SlO 將雨水收集到設置在溫室的基部周邊的集水溝中;S20 利用過濾層將初步收集在集水溝中的雨水進行初次過濾;S30 利用軟式透水管將初次過濾後的雨水進行第二次過濾,並將第二次過濾後的 雨水收集至雨水儲罐中。本發明提供的雨水收集利用方法,首先將雨水初步收集到設置在溫室的基部周邊 的集水溝中,然後通過集水溝中的過濾層和軟式透水管最後通過軟式透水管出水口流入雨 水儲罐中,收集起來。因而,本發明能夠利用溫室收集雨水,並且收集到水質較好的雨水。為使雨水在集水溝中不致滲透流走,所述集水溝具有防滲作用。這樣集水溝中收 集的雨水可以全部經過濾進入軟式透水管。同時為了降低成本,所述過濾層為碎石層,其取材方便,過濾較大體積的顆粒碎片 效果良好。在收集雨水時,為了使軟式透水管中的雨水順利流入雨水儲罐中,所述集水溝具 有坡度,軟式透水管的出水口在坡度的最低端連接至雨水儲罐。進一步地,集水溝在其縱向 中間位置形成坡度低端,軟式透水管的出水口在該中間位置連接至雨水儲罐。本發明可以將雨水收集在雨水儲罐中,收集的雨水經過兩次過濾,水質較好,並且 收集在雨水儲罐中的雨水可以隨時通過水泵或人工取用。本發明在節約利用水資源的同 時,還能減輕雨後路面積水及泥濘不堪的情況。上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當然,根據實際需要和進一步的探索還可以有其 他實施方式。但是,應該明確的是,基於類似上述的或者其他沒有表述出的具有相同構思的 實施方式的變換,均應涵蓋在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中。
權利要求
一種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設置在溫室的基部周邊的集水溝、設置在所述集水溝中的過濾層和軟式透水管,以及雨水儲罐,其中,所述集水溝設置在所述溫室的頂棚較低側,所述軟式透水管緊靠所述集水溝的底部設置,所述過濾層設置在所述軟式透水管的外部,所述軟式透水管的出水口連接至所述雨水儲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集水溝內鋪設有防滲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防滲層為防滲複合土工膜。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層為碎石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集水溝的底部具有坡度,所述軟式透 水管的出水口位於所述集水溝的坡度最低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集水溝在其中間位置形成坡度最低端。
7.一種雨水收集利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步驟 SlO 將雨水收集到設置在溫室的基部周邊的集水溝中; S20 利用過濾層將收集在集水溝中的雨水進行初次過濾;S30 利用軟式透水管將初次過濾後的雨水進行第二次過濾,並將第二次過濾後的雨水 收集至雨水儲罐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為集水溝鋪設防滲層。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過濾層為碎石層。
10.根據權利要求7至9中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集水溝具 有坡度,所述軟式透水管的出水口在坡度的最低端連接至所述雨水儲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和方法,該系統包括設置在溫室的基部周邊的集水溝、設置在集水溝中的過濾層和軟式透水管,以及雨水儲罐,其中,集水溝設置在溫室的頂棚較低側,軟式透水管緊靠集水溝的底部設置,過濾層設置在軟式透水管的外部,軟式透水管的出水口連接至雨水儲罐。本發明將雨水收集到集水溝中,並利用集水溝中設置的過濾層,將雨水過濾,然後雨水通過軟式透水管進行再次過濾並流入雨水儲罐。因而,本發明能夠收集利用雨水,並且收集到水質較好的雨水。
文檔編號E03B3/02GK101914934SQ20101025882
公開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7日
發明者潘曉軍 申請人:北京泰寧科創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