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發動機缸體粗加工夾具的對中定位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13 08:46:06 2
一種發動機缸體粗加工夾具的對中定位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發動機缸體粗加工夾具的對中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驅動件、設於所述驅動件兩側並固接於所述發動機缸體粗加工夾具的兩底座,和設於所述驅動件與兩所述底座之間並以所述驅動件對稱分布的兩連杆組件;所述連杆組件包括與所述驅動件接觸的推桿,和轉動連接於所述底座的搖臂,所述推桿沿自身軸線方向滑動連接於推桿支座,所述搖臂的一端設有定位軸,另一端設有過渡推桿,所述推桿遠離所述驅動件的一端與所述過渡推桿接觸,兩所述定位軸與所述發動機缸體的兩同軸孔對中定位。採用此技術方案,減少了定位偏差,提高了發動機缸體的粗加工精度。
【專利說明】一種發動機缸體粗加工夾具的對中定位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發動機缸體的粗加工夾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發動機缸體粗加工夾具的對中定位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發動機缸體I』放置於夾具體上的位置如圖1所示,發動機缸體粗加工的夾具定位基準如圖2所示,發動機缸體I』上分別設有六個定位面,第一定位面11』、第二定位面12』和第三定位面13』限制了發動機缸體I』沿Y軸的移動、X軸的轉動和Z軸的轉動三個自由度,第四定位面14』、第五定位面15』增加限制了 Z軸的移動、Y軸的轉動兩個自由度,第六定位面16』增加限制了 X軸的移動一個自由度,即通過上述六個定位面完全限制了發動機缸體的自由度。
[0003]然而,現有技術中夾具的定位基準,全部採用發動機缸體I』的表面作為定位面,由於其表面的製造精度較低,在對發動機缸體I』進行定位時,容易導致發動機缸體I』的定位面與夾具的定位塊沒有有效貼合,同時,全部採用定位面定位,容易導致發動機缸體I』的尺寸誤差全部集中在一側,造成誤差累計,造成粗加工後的發動機缸體I』的餘量不均勻,影響發動機缸體的粗加工精度。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發動機缸體粗加工的對中定位機構,通過與發動機缸體前端面和後端面的同軸孔配合定位,降低加工誤差,提高加工精度。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發動機缸體粗加工夾具的對中定位機構,包括驅動件、設於所述驅動件兩側並固接於所述發動機缸體粗加工夾具的兩底座,和設於所述驅動件與兩所述底座之間並以所述驅動件對稱分布的兩連杆組件;所述連杆組件包括與所述驅動件接觸的推桿,和轉動連接於所述底座的搖臂,所述推桿沿自身軸線方向滑動連接於推桿支座,所述搖臂的一端設有定位軸,另一端設有過渡推桿,所述推桿遠離所述驅動件的一端與所述過渡推桿接觸,兩所述定位軸與所述發動機缸體的兩同軸孔對中定位。
[0007]優選地,所述驅動件包括可轉動的橢圓輪,當所述橢圓輪的長軸端與兩所述推桿接觸時,兩所述定位軸與兩所述同軸孔對中定位;當所述橢圓輪的短軸端與兩所述推桿接觸時,兩所述定位軸與兩所述同軸孔脫離。
[0008]優選地,所述推桿與所述橢圓輪接觸的一端為圓弧面,與所述過渡推桿接觸的一端為平面。
[0009]優選地,還包括復位拉簧,所述復位拉簧的一端與所述搖臂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推桿支座連接。
[0010]優選地,所述橢圓輪的中心設有連杆,所述連杆的端部設有手柄。
[0011 ] 優選地,所述底座設有安裝槽,所述搖臂轉動連接於所述安裝槽內。
[0012]本發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在於:
[001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發動機缸體粗加工夾具的對中定位機構,包括驅動件、設於所述驅動件兩側並固接於所述發動機缸體粗加工夾具的兩底座,和設於所述驅動件與兩所述底座之間並以所述驅動件對稱分布的兩連杆組件;所述連杆組件包括與所述驅動件接觸的推桿,和轉動連接於所述底座的搖臂,所述推桿沿自身軸線方向滑動連接於推桿支座,所述搖臂的一端設有定位軸,另一端設有過渡推桿,所述推桿遠離所述驅動件的一端與所述過渡推桿接觸,兩所述定位軸與所述發動機缸體的兩同軸孔對中定位。採用此技術方案,避免了全部採用定位面定位時造成的發動機缸體整體向一側偏移的現象,使得加工餘量更加均勻,降低了加工誤差,提高了發動機缸體的粗加工精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現有技術中發動機缸體置於夾具內的位置圖;
[0015]圖2為現有技術的發動機缸體的定位面示意圖;
[0016]圖3為本發明的對中定位機構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1 ;
[0017]圖4為本發明的對中定位機構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1I ;
[0018]圖5為本發明的對中定位機構的一個實施例的左視圖。
[0019]附圖標記說明:
[0020]I』 -發動機缸體;11』 _第一定位面;12』 -第二定位面;13』 -第二定位面;14』 -第四定位面;15』 -第五定位面;16』 -第六定位面;3_對中定位機構;31_橢圓輪;32_底座;321-安裝槽;33_手柄;331-推桿;3311_圓弧面;3312_平面;332_搖臂;333_推桿支座;334-定位軸;335_過渡推桿;34_轉銷;35_復位拉簧;36_連杆;37_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介紹。
[0022]結合圖3-5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發動機缸體粗加工夾具的對中定位機構3,包括驅動件、設於驅動件兩側並固接於發動機缸體粗加工夾具的兩底座32,和設於驅動件與兩底座之間並以驅動件對稱分布的兩連杆組件;連杆組件包括與驅動件接觸的推桿331,和轉動連接於底座32的搖臂332,推桿331沿自身軸線方向滑動連接於推桿支座333,搖臂332的一端設有定位軸334,另一端設有過渡推桿335,推桿331遠離驅動件的一端與過渡推桿335接觸,兩定位軸334與發動機缸體的前端面和後端面的兩同軸孔對中定位。採用此技術方案,避免了全部採用定位面定位時造成的發動機缸體整體向一側偏移的現象,使得加工餘量更加均勻,降低了加工誤差,提高了發動機缸體的粗加工精度。
[0023]且優選地,驅動件包括可轉動的橢圓輪31,當橢圓輪31的長軸端與兩推桿331接觸時,兩定位軸334與兩同軸孔對中定位,當橢圓輪31的短軸端與兩推桿331接觸時,兩定位軸334與兩同軸孔脫離。具體地,橢圓輪31轉動連接於支架37上,推桿支座333固接於發動機缸體粗加工夾具,且其內設有通孔,通孔的軸線為水平,推桿331滑接於通孔內;當橢圓輪31的長軸端與兩推桿331接觸,與橢圓輪31接觸的兩推桿331分別向相反方向做直線運動,並分別推動設於搖臂332上的過渡推桿335,以此帶動兩搖臂332繞各自的旋轉軸向靠近對方的一側轉動,使得兩定位軸334與兩同軸孔對中定位。反之,當推桿331與橢圓輪31的短軸共線,兩搖臂332可通過自身的重力向遠離對方的一側轉動,使兩定位軸334與兩同軸孔脫離。此方案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當然,驅動件還可採用其他方案例如雙活塞杆氣缸。
[0024]進一步地,推桿331與橢圓輪31接觸的一端優選圓弧面3311,以此減少兩者接觸時的摩擦阻力,降低磨損,保證傳動的可靠性,推桿331與過渡推桿335接觸的一端優選平面3312,當推桿331推動過渡推桿335並使搖臂332轉動時,過渡推桿335的圓弧面在平面3312上沿曲線軌跡滑動,此方案可保證兩者始終保持接觸,避免脫離造成傳動失效。
[0025]推桿331可優選包括三部分,過渡推桿配合段、橢圓輪配合段和設於上述兩者之間的中間連接段,橢圓輪配合段設有圓弧面3311,過渡推桿配合段設有平面3312,橢圓輪配合段和過渡推桿配合段均與中間連接段螺紋連接,此方案克服了推桿331與推桿支座333無法裝配的缺陷。
[0026]更進一步地,為了進一步保證兩定位軸334與兩同軸孔的迅速脫離,避免搖臂332在脫離過程中來回晃動,還設置了復位拉簧35,復位拉簧35的一端與搖臂332連接,另一端與推桿支座333連接,此方案利用復位拉簧35的彈性回復力拉動兩搖臂332向遠離對方的方向旋轉,快速實現兩定位軸334與兩同軸孔的脫離,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7]本發明提供的對中定位機構3,優選在橢圓輪31的中心部位固接有連杆36,連杆36的端部設有手柄33,此方案方便對橢圓輪31的操作,減小操作力。
[0028]本發明提供的對中定位機構3,優選在底座32上設有安裝槽321,搖臂332通過轉銷34轉動連接於安裝槽321內,此方案可節省空間的佔用,且避免搖臂332安裝於底座32的一側時,造成傾覆力矩,不利於該對中定位機構3的穩定性。
[0029]雖然本發明是結合以上實施例進行描述的,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上實施例,而只是受權利要求的限定,本領域普遍技術人員能夠容易地對其進行修改和變化,但並不離開本發明的實質構思和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發動機缸體粗加工夾具的對中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包括驅動件、設於所述驅動件兩側並固接於所述發動機缸體粗加工夾具的兩底座,和設於所述驅動件與兩所述底座之間並以所述驅動件對稱分布的兩連杆組件;所述連杆組件包括與所述驅動件接觸的推桿,和轉動連接於所述底座的搖臂,所述推桿沿自身軸線方向滑動連接於推桿支座,所述搖臂的一端設有定位軸,另一端設有過渡推桿,所述推桿遠離所述驅動件的一端與所述過渡推桿接觸,兩所述定位軸與所述發動機缸體的兩同軸孔對中定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中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件包括可轉動的橢圓輪,當所述橢圓輪的長軸端與兩所述推桿接觸時,兩所述定位軸與兩所述同軸孔對中定位;當所述橢圓輪的短軸端與兩所述推桿接觸時,兩所述定位軸與兩所述同軸孔脫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對中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推桿與所述橢圓輪接觸的一端為圓弧面,與所述過渡推桿接觸的一端為平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對中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復位拉簧,所述復位拉簧的一端與所述搖臂連接,另一端與所述推桿支座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對中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橢圓輪的中心設有連杆,所述連杆的端部設有手柄。
6.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對中定位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設有安裝槽,所述搖臂轉動連接於所述安裝槽內。
【文檔編號】B23Q3/00GK104308570SQ201410512519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9日
【發明者】謝飛, 段昌凱, 楊健, 趙賀金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