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角魚家系的建立和良種選育方法
2023-07-10 11:44:51
專利名稱:塘角魚家系的建立和良種選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塘角魚優良品種的選育,具體地說,是一種塘角魚家系的建立和良種選育方法。
背景技術:
塘角魚,即本地鬍子鯰,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是國家農業部大力支持推廣養殖的優良品種。因本地塘角魚多棲息在河流、田間溝渠、稻田等淡水水域,其繁殖主要依靠自然產卵,受氣候及環境條件的影響,產卵率和孵化率均很低。而人工養殖的塘角魚,在其不規範的養殖過程中,自繁自育、多代近交繁殖和粗放粗養的養殖模式已造成嚴重的種質退化,許多經濟性狀出現衰退,如生長速度減緩、成魚個體小型化、抗病能力下降、成活率降低等,由此造成產量降低、效益下滑的局面,極大地制約了塘角魚養殖的發展。魚類良種是養殖生產的重要物質基礎,有了良種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品質和產量。通過良種選育,才能保持和提高良種的特性、純度和生活力。家系選育作為動物品種改良的重要手段在畜禽類的良種選育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水產動物中魚類的品種改良也取得了很大成果。近十幾年來,我國加大了對水產養殖原良種的管理和生產力度,品種和數量都有大幅增加。國內對草魚、青魚、鰱、鱅、鯉等主要養殖魚類的選育和人工繁殖技術進行了長期的研究和實踐,並已提出了鰱、鱅、草魚、青魚的種質標準。但迄今國內外未見塘角魚良種選育的報導。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就在於提供一種塘角魚家系的建立和良種選育方法,其不僅可以建立出遺傳性狀穩定、體質健壯、抗病力強及生長和適應性表現突出的原種群體,還可以通過塘角魚家系間的交配和家系內雌雄魚的近交,研究塘角魚的遺傳學特性和品種分化狀況。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塘角魚家系的建立和良種選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捕捉野生親魚,將其體表消毒後放入大棚內的池中,投餵專用的鬍子鯰膨化飼料精養2周。優選出活力強、身體特徵正常、體重大於平均體重15% 20%以上,達到性成熟的個體,作為備選親魚,選擇壓力為6 10%。(2)將選出來的親魚按照一隻雄魚與6隻雌魚交配的原則,通過人工授精方法選取一隻雄魚精液分別與6隻雌魚卵子授精,這6隻雌魚的後代作為同父異母半同胞家系,每隻雌魚的後代作為同父同母全同胞家系。(3)將受精卵養殖於一個特定的孵化池中,自孵化、育苗和養成,每一條塘角魚的後代都分別飼養,建立家系,養殖期間不斷淘汰家系內生長慢、抗性差的個體和生長慢、抗性差的家系,優選出的家系作為下一代選育的基本家系。(4)在塘角魚生長的仔魚期、幼魚期、成魚期三個階段分別進行優選。所述仔魚期進行優選是指每對親魚授精後,統計受精率和孵化率,選擇受精卵量在3500 4500、孵化率在90%以上、幼體孵化後活力強的家系作為最初的選種家系,將每個家系的仔魚單獨養殖,養至約仔魚期第三階段,對每個家系的仔魚進行選擇,淘汰過小的個體,淘汰率為60% 75%,較大個體的仔魚進行養成。
所述幼魚期進行優選是指在幼魚期統計各家系的成活率,幼魚的平均體重、體長、均勻度等生物學指標,淘汰生長速度慢和成活率低的2/3左右的家系,只選留佔總家系1/3左右的生長快、成活率高的家系留作備用親魚。所述成魚期進行優選是指從留養的每個家系中選出個體大、活力強的個體50 100對作為建立家系的備用親魚,促熟,授精,育苗,繼續進行選育,每個家系最終只保留5 10尾雌魚的後代,作為家系傳代苗種,傳代家系每尾魚的後代自始自終單獨飼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通過採用野生原種作為親魚,建立塘角魚的不同家系,且經過長期選育達到提純復壯,建立出遺傳性狀穩定、體質健壯、抗病力強及生長和適應性表現突出的原種群體。(2)通過塘角魚家系間的交配和家系內雌雄魚的近交,研究塘角魚的遺傳學特性和品種分化狀況。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的塘角魚家系的建立和良種選育方法由以下步驟和方法完成(1)捕捉野生親魚5000對,將其體表消毒後放入大棚內的池中,投餵專用的鬍子鯰膨化飼料精養2周。優選出活力強、身體特徵正常、體重大於平均體重15% 20%以上,達到性成熟的親魚500對,作為備選親魚。(2)將選出來的親魚按照一隻雄魚與6隻雌魚交配的原則,通過人工授精方法選取一隻雄魚精液分別與6隻雌魚卵子授精,這6隻雌魚的後代作為同父異母半同胞家系,每隻雌魚的後代作為同父同母全同胞家系。(3)自孵化、育苗和養成,每一條塘角魚的後代都分別飼養,建立家系,優選出30個家系。養殖期間不斷淘汰家系內生長慢、抗性差的個體和生長慢、抗性差的家系,優選出生長快、成活率高、大小均勻的10個家系作為下一代選育的基本家系。在塘角魚生長的關鍵時期仔魚期、幼魚期、成魚期三個階段為家系選育關鍵時期,進行優選①仔魚期每對親魚授精後,統計受精率和孵化率,每對親魚的受精卵量為2700 4500粒,孵化出幼體一般可達2500 4000隻,選擇受精卵量在3500 4500、孵化率在90%以上、幼體孵化後活力強的家系作為最初的選種家系,將每個家系的仔魚單獨養殖,養至約仔魚期第三階段,對每個家系的仔魚進行選擇,淘汰過小的個體,淘汰率為60% 75%,較大個體的仔魚進行養成。②幼魚期統計各家系的成活率,幼魚的平均體重、體長、均勻度等生物學指標,從所養的30個家系中優選出10個家系作為最終傳代的家系。各家系再優選出平均體重較大、體長較長、體色及均勻度較好,體重高於平均體重15% 20%的塘角魚500 1000對,養殖至接近性成熟。③成魚期從留養的每個家系中選出個體大、活力強的個體50 100對作為建立家系的備用親魚,促熟,授精,育苗,繼續進行選育,每個家系最終只保留5 10尾雌魚的後代,作為家系傳代苗種,傳代家系每條魚的後代自始自終單獨飼養。親魚交配時,如果建立近交家系,可使用同一條魚的後代的雌雄魚進行交配,正常選育應避免同一家系的塘角魚交配,可將不同家系的雌魚或雄魚交換進行交配;家系選育的標準包括親魚的體重、體長、顏色、雌魚的產卵量、孵化率、幼體活力,成魚的均勻度、平均體重、體長、每個家系的抗病、抗逆的能力等;此項技術適用於有較大規模的良種場或國家
4良種基地進行塘角魚的品種改良。
權利要求
1.一種塘角魚家系的建立和良種選育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1)捕捉野生親魚,精養2周後優選出活力強、身體特徵正常、體重大於平均體重15% 20%以上,達到性成熟的個體,作為備選親魚,選擇壓力為6 10%。(2)將選出來的親魚按照一隻雄魚與6隻雌魚交配的原則,通過人工授精方法選取一隻雄魚精液分別與6隻雌魚卵子授精,這6隻雌魚的後代作為同父異母半同胞家系,每隻雌魚的後代作為同父同母全同胞家系。(3)將受精卵養殖於一個特定的孵化池中,自孵化、育苗和養成,每一條塘角魚的後代都分別飼養,建立家系,養殖期間不斷淘汰家系內生長慢、抗性差的個體和生長慢、抗性差的家系,優選出的家系作為下一代選育的基本家系。(4)在塘角魚生長的仔魚期、幼魚期、成魚期三個階段分別進行優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塘角魚家系的建立和良種選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仔魚期進行優選是指每對親魚授精後,統計受精率和孵化率,選擇受精卵量在3500 4500、孵化率在90%以上、幼體孵化後活力強的家系作為最初的選種家系,將每個家系的仔魚單獨養殖,養至約仔魚期第三階段,對每個家系的仔魚進行選擇,淘汰過小的個體,淘汰率為60% 75%,較大個體的仔魚進行養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塘角魚家系的建立和良種選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幼魚期進行優選是指在幼魚期統計各家系的成活率,幼魚的平均體重、體長、均勻度等生物學指標,淘汰生長速度慢和成活率低的2/3左右的家系,只選留佔總家系1/3左右的生長快、成活率高的家系留作備用親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塘角魚家系的建立和良種選育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成魚期進行優選是指從留養的每個家系中選出個體大、活力強的個體50 100對作為建立家系的備用親魚,促熟,授精,育苗,繼續進行選育,每個家系最終只保留5 10尾雌魚的後代,作為家系傳代苗種,傳代家系每尾魚的後代自始自終單獨飼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塘角魚家系的建立和良種選育方法(1)捕捉野生親魚,優選出活力強、達到性成熟的個體作為備選親魚。(2)將選出來的親魚按照一隻雄魚與6隻雌魚交配的原則,選取一隻雄魚精液分別與6隻雌魚卵子通過人工授精方法進行授精。(3)自孵化、育苗和養成,每一條塘角魚的後代都分別飼養,建立家系,養殖期間不斷淘汰,優選出的家系作為下一代選育的基本家系。(4)在塘角魚生長的仔魚期、幼魚期、成魚期三個階段分別進行優選。本發明不僅可以建立出遺傳性狀穩定、體質健壯、抗病力強及生長和適應性表現突出的原種群體,還可以通過塘角魚家系間的交配和家系內雌雄魚的近交,研究塘角魚的遺傳學特性和品種分化狀況。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578000SQ201110001038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5日
發明者張中國 申請人:廣西玉林市牧源漁牧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