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滾輪輸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06:52:2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運輸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滾輪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製造、加工和生產等各個領域經常使用輸送線運輸物料或者產品,一般而言,輸送線包括輸送帶等輸送平臺,通過驅動裝置驅動輸送平臺運動,以達到輸送的目的。現有的輸送線一般通過輸送帶運輸,工人需要到輸送帶上去搬運物料或者產品,運輸線也不能通過檢測是否需要物料或產品而自動停止,只能通過工人手動控制,使用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滾輪輸送裝置,可以將物料放置在放置平臺,還可以檢測當前是否需要物料,而控制輸送線是否停止運動。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滾輪輸送裝置,包括橫向設置的輸送線、電機和處理器,所述輸送線上橫向均布有多個滾輪,所述電機驅動所述滾輪轉動以輸送物料,所述輸送線的側部設置有放置平臺,所述輸送線的另一側相對所述放置平臺設置有推送裝置,所述放置平臺上設置有檢測是否有物料的傳感器,所述傳感器、所述電機和所述推送裝置均與處理器電連接。
其中,多個放置平臺沿所述輸送線的長度方向布置,每個所述放置平臺均相對設置有推送裝置。
其中,所述滾輪沿所述輸送線的長度方向劃分為多組,每個所述平臺至少對應一組滾輪,每組滾輪通過一個電機驅動。
其中,所述電機通過皮帶或者鏈條驅動所述滾輪轉動。
其中,所述傳感器為光電傳感器,所述推送裝置為氣缸。
其中,所述放置平臺的外邊緣凸設有限位板。
其中,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的兩側向中間內陷。
其中,所述放置平臺的表面和所示限位板的表面均設置有彈性墊。
其中,還包括引導帶,所述引導帶包括傾斜設置的輸送帶,所述輸送帶的末端緊鄰所述輸送線的上料的一端,所述輸送帶的另一端放置在地面。
其中,還包括物料放置箱,所述物料放置箱內設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可縱向滑動,所述底板上設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底板分隔為多排橫向設置的放置區域,每個放置區域的內端均設置有上料氣缸,所述放置區域的外端緊鄰所述輸送線的上料的一端。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滾輪輸送裝置,包括橫向設置的輸送線、電機和處理器,所述輸送線上橫向均布有多個滾輪,所述電機驅動所述滾輪轉動以輸送物料,所述輸送線的側部設置有放置平臺,所述輸送線的另一側相對所述放置平臺設置有推送裝置,所述放置平臺上設置有檢測是否有物料的傳感器,所述傳感器、所述電機和所述推送裝置均與處理器電連接。推送裝置將物料從輸送線的滾輪上直接推送到放置平臺上,工人只需要在放置平臺取下物料即可,當傳感器檢測放置平臺上沒有物料,處理器可以控制電機驅動滾輪轉動運送物料,再控制推送裝置推送物料到放置平臺;當傳感器檢測放置平臺上存在物料時,處理器控制電機和推送裝置均停止運動,等待工人取下物料後再送料,不需要再通過工人控制送料,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提供的滾輪輸送裝置的俯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提供的滾輪輸送裝置的前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提供的放置平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提供的滾輪輸送裝置的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2提供的滾輪輸送裝置的前視圖。
其中:
1-輸送線,11-滾輪,2-電機,3-放置平臺,31-限位板,4-推送裝置,5-引導帶,6-物料放置箱,61-隔板,62-上料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和達到的技術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並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1
請參考圖1和圖2,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滾輪輸送裝置,包括橫向設置的輸送線1、電機2和處理器,輸送線1上均布有多個滾輪11,電機2驅動滾輪11轉動以輸送物料,輸送線1的側部設置有放置平臺3,輸送線1的另一側相對放置平臺3設置有推送裝置4,放置平臺3上設置有檢測是否有物料的傳感器,傳感器、電機和推送裝置均與處理器電連接。推送裝置4將物料從輸送線1的滾輪11上直接推送到放置平臺3上,工人只需要在放置平臺3取下物料即可,當傳感器檢測放置平臺3上沒有物料,處理器可以控制電機2驅動滾輪11轉動運送物料,再控制推送裝置4推送物料到放置平臺3;當傳感器檢測放置平臺3上存在物料時,處理器控制電機2和推送裝置4均停止運動,等待工人取下物料後再送料,不需要再通過工人控制送料,使用方便。電機2可以通過皮帶或者鏈條驅動滾輪11轉動,便於將多個滾輪11同時驅動。傳感器可以是光電傳感器,檢測方便,推送裝置4可以為氣缸,控制方便。
需要同時為多條生產線供料時,可以設置多個放置平臺3沿輸送線1的長度方向布置,每個放置平臺3對應一條生產線,每個放置平臺3均相對設置有推送裝置4,為每個放置平臺3送料。為解決由於各條生產線作業速度不一致使得每個放置平臺3送料速度不一致,而導致輸送線1輸送物料的速度不一致的問題,可以將滾輪11沿輸送線1的長度方向劃分為多組,每個放置平臺3對應至少一組滾輪11,每組滾輪11通過一個電機2驅動,當輸送線11後端的物料需求慢時,可以控制相應的滾輪11停止,而不受輸送線11前端的物料輸送的影響,分組設置後物料的運輸靈活,彼此不再幹擾。
請參考圖3,本實施例的放置平臺3的外邊緣凸設有限位板31,以防止物料被推送裝置4推倒,也可以防止物料掉落。限位板31的上表面從兩側向中間內陷,當物料被推動時,可以將物料限定在限位板31的中部,防止掉落。放置平臺3的表面和限位板31的表面均設置有彈性墊,保護物料表面。
在輸送線1的上料的一端還設置有引導帶5,引導帶5包括傾斜設置的輸送帶,輸送帶的末端緊鄰輸送線1的上料的一端,輸送帶的另一端放置於地面,工人上料時只需要將物料放置在引導帶上即可,方便作業。
實施例2
請參考圖4和圖5,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本實施例在在輸送線1的上料的一端設置有物料放置箱6,物料放置箱6內設置有底板,底板可縱向滑動,底板上設置有隔板61,隔板61將底板分隔為多排橫向設置的放置區域,每個放置區域的內端均設置有上料氣缸62,放置區域的外端緊鄰輸送線1的上料的一端。物料放置箱6內設置有控制裝置和驅動底板移動的驅動氣缸,工人只需要將物料裝在物料放置箱6,控制裝置即可控制輸送線1所對應的放置區域內的上料氣缸推動物料進入輸送線1,推送完成後,驅動氣缸驅動底板移動,使得另一個放置區域與輸送線1相對應,再重複推送的動作,完成下一次上料。在輸送線1的前端還設置有物料傳感器,檢測在輸送線的前端是否有物料,以供控制裝置控制物料放置箱6上料。
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範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