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槽式醫用液瓶安全瓶蓋的製作方法
2023-07-10 19:27:01 2
專利名稱:卡槽式醫用液瓶安全瓶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瓶子,尤其是涉及一種盛裝醫用液體的瓶子的瓶蓋,屬於醫用瓶子領域。
背景技術:
醫用液體瓶子廣泛應用於盛裝各種醫用液體,例如血漿、血清、液體藥物、液體樣本等等。目前,醫用液體瓶子,尤其是試管式的醫用液體瓶子的瓶蓋大都是採用一種橡膠塞進行封蓋瓶口,或者在橡膠塞的外面再套上一個塑料保護罩進行保護,成為組合式瓶蓋。這種組合式瓶蓋的優點是橡膠塞外面有一層保護罩,蓋合後不易鬆脫,安全衛生,橡膠塞不易受到外部汙染。防止外部汙染是醫用液體尤其是血漿、血清等重要醫用液體的重要環節。組合式瓶蓋的缺點和不足是,如果要打開瓶蓋,要分為二個操作步驟,即先拔開瓶蓋外面的保護罩,然後拔開瓶口橡膠塞,操作麻煩,更不足的是,保護罩和橡膠塞是分離的二個零件,分離後如果瓶口橡膠塞要再次蓋合瓶口,容易受到外部汙染,存在醫用液體易受汙染的不安全因素。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卡槽式醫用液瓶安全瓶蓋,解決目前醫用液瓶組合式瓶蓋打開時操作麻煩和保護罩與瓶口橡膠塞分離後再次蓋合時容易受到外界汙染,存在不安全因素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由瓶口橡膠塞和安全帽卡合成一體式瓶蓋,安全帽呈 「凹」形,內圓周靠近帽頂的部位有一圈環形卡槽,環形卡槽由安全帽的帽頂和環形卡座構成,環形卡座在環形卡槽的一面是直角平面,另一面是斜面;瓶口橡膠塞的頂部是截錐形的斜面,截錐形斜面的下部是直角平面,卡在環形卡槽的直角平面上,瓶口橡膠塞的頂部從卡座的斜面壓進環形卡槽內,使瓶口橡膠塞與安全帽卡合成一體,安全帽的長度大於瓶口橡膠塞的長度。當瓶口橡膠塞蓋合液瓶後,將安全帽套在瓶口橡膠塞外面,並向下壓,安全帽環形卡座的斜面滑過瓶口橡膠塞頂部的截錐形斜面,使瓶口橡膠塞的頂部卡進安全帽的環形卡槽內,瓶口橡膠塞截錐形斜面下部的直角平面與安全帽環形卡座的直角平面卡結,使瓶口橡膠塞與安全帽卡合成一體式瓶蓋。需要打開瓶蓋時,只要拔開安全帽,則連同瓶口橡膠塞一同拔開,因為二者已經卡合成一體式不能分開。安安帽的長度大於瓶口橡膠塞的長度,瓶口橡膠塞藏在安全帽內,因此不易受到外界的汙染,成為安全瓶蓋。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保護醫用液體不易受到外界汙染。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剖視示意圖[0009]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中1、安全帽la、環形卡槽Ic、安全蓋凸稜
2、瓶口橡膠塞3、液瓶
加、截錐形斜面lb、卡座
Id、安全蓋通孔2b、碗形凹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由瓶口橡膠塞2和安全帽1組成一體式瓶蓋,安全帽呈「凹」形,內圓周靠近帽頂的部位有一圈環形卡槽la,環形卡槽Ia由安全帽1的頂面和環形卡座Ib構成, 環形卡座Ib在環形卡槽Ia的一面是直角平面,另一面是斜面;瓶口橡膠塞2的頂部是截錐形的斜面,截錐形斜面的下部是直角平面,卡在環形卡槽Ia的直角平面上,瓶口橡膠塞2的頂部從卡座Ib的斜面壓進環形卡槽Ia內,使瓶口橡膠塞2與安全帽1卡合成一體,安全帽 1的長度大於瓶口橡膠塞2的長度。安全帽1的外圓周有縱向的安全帽凸稜1C,作用是增加使用時操作者的手指與安全帽1的摩擦力,更容易操作。安全帽1的頂部中心部位有一個圓形的通孔ld,作用是如果需要用針管抽取瓶內的液體時,針管通過通孔Id和穿透橡膠塞2插進液瓶內抽取液體。瓶口橡膠塞2的頂部中心部位有一個碗形凹坑2b,作用是增加瓶口橡膠塞2頂部的彈性,容易卡進環形卡槽Ia內和減少瓶口橡膠塞2的厚度,使抽液針管能容易穿透橡膠塞2插進液瓶內。液瓶3是試管式液瓶或其他形式的液瓶。
權利要求1.卡槽式醫用液瓶安全瓶蓋,其特徵是由瓶口橡膠塞( 和安全帽(1)卡合成一體式瓶蓋,安全帽(1)呈「凹」形,內圓周靠近帽頂的部位有一圈環形卡槽(Ia),環形卡槽(Ia) 由安全帽(1)的頂面和環形卡座(Ib)構成,環形卡座(Ib)在環形卡槽(Ia)的一面是直角平面,另一面是斜面;瓶口橡膠塞O)的頂部是截錐形的斜面,截錐形斜面的下部是直角平面,卡在環形卡槽(Ia)的直角平面上,瓶口橡膠塞( 的頂部從卡座(Ib)的斜面壓進環形卡槽(Ia)內,使瓶口橡膠塞O)與安全帽(1)卡合成一體,安全帽(1)的長度大於瓶口橡膠塞⑵的長度。
專利摘要卡槽式醫用液瓶安全瓶蓋,由瓶口橡膠塞和安全帽卡合成一體式瓶蓋。安全帽的內圓周有一圈環形卡槽,瓶口橡膠塞的頂部是截錐形斜面,使用時安全帽的環形卡槽壓進瓶口橡膠塞頂部與橡膠塞卡合成一體,需要打開瓶蓋時,只要拔開安全帽,則連同瓶口橡膠塞一同拔開。瓶口橡膠塞藏在安全帽內。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液瓶內的醫液不易受到外界汙染的優點。
文檔編號A61J1/14GK201978161SQ20102064718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7日
發明者張曉東 申請人:張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