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冷門電影推薦文藝片(從義大利大尺度文藝片我是愛看電影解讀的六個方向)

2023-07-10 13:56:18 1

文:taixugong

編輯:Mr.Friday

圖片:視頻截圖、網絡

星期五言:或許有些純粹藝術無需解讀,只需用耳朵眼睛等器官去感受就好了,比如說一幅畫,一段音樂…可電影不成,因為它是一門綜合藝術,也是一件綜合商品,它賴以完成的因素是集創作、經驗、科技設備、資金並存的!我們今天暫且撇開那些外部(資金、審核、明星效應等)因素,從電影內部來探討解讀一部電影的方向和可能性。

我們選取的電影為2009年威尼斯電影節首映的義大利電影《我是愛》(Io sono l'amore)。之所以選此片,是因為在本人看來:這是一部不解讀就無法搞清導演想表達什麼的電影(單純地把它定義成情色、愛情、婚姻類型片是有失偏頗的)。再者,通過對這部電影解讀方法的梳理,或許我們能將其運用到更多更廣泛的電影解讀中去。

當然,解讀的入手點還有很多,也因人而異,但電影解讀都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觀影者要達到一定的精力集中,有可能的話看兩遍以上,不錯過任何一個鏡頭和臺詞。我們總不能在對電影缺斤少兩的情況下評頭論足吧!

好啦,廢話少說,我們先來從《我是愛》的故事框架入手——

(註:1、本文需先看片再閱讀,否則會嚴重影響您的思考空間與觀影樂趣;2、為便於交流學習,特將視頻、種子文件連結發於文末以供下載)

▲《我是愛》電影海報

一、在故事框架和電影段落中解讀

解讀電影的第一步,是在看完電影後對整部電影劃分段落以及提煉其故事框架。通俗地講就是我們得知道電影的轉折點在哪以及電影講了個什麼事(注意:講了個什麼事跟講了個什麼主題是兩個概念)。

我把《我是愛》分成兩大段落:

★ 第一段是開端的20分鐘。講的是瑞奇家族(一家紡織企業)的一場家庭聚餐;

★ 第二段是聚餐之後到結局的100分鐘。講的是兩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之間的三角情感糾葛。

(第二段是故事的主體,佔80%時長;第一段暫且稱為時間超長的開端吧)

▲電影開端部分:家庭聚餐

這種劃分和總結的依據是顯而易見的,導演在兩個段落的交接轉折處已經交代的再清楚不過了。這個交接點是什麼呢?

「總裁爺爺讓孫子去拿兩瓶酒來」 這個情節點。

在這個情節點之後,三位主角,或者說整個故事的軸心人物同時出現在了畫面中。自此,以三位主角為軸心的故事展開了。

好啦,總結提煉出以上兩樣東西,接下來要幹嘛呢?在我看來,要順著自己疑惑的地方將解讀進行下去。

★ 我的第一疑惑 來自於兩大段落(也就是「家族聚餐」和「兩男一女的情感故事」)其關聯性與邏輯性的相斥——

乍一看,這似乎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至少,開端超長20分鐘的家族聚餐戲對之後的情感戲起到了一定的阻力,因為它的拍攝手法是「群戲」式的、散點式的、非主角式的,它讓很多觀眾上來找不到北,甚至連人臉、人名都分不清。它也絕算不上「三人情感戲」的鋪墊,反倒讓觀眾更難入之後的戲了。

一句話:兩段故事使的勁是反的。

★ 我的第二疑惑 來自三個人(兩男一女)之間的關係。準確的說是兩個男人之間的關係。其它兩個層面的關係顯而易見:一個是媽媽跟兒子的親情,一個媽媽跟廚師情人之間的戀情。關鍵問題在於兩個男人之間的「友情」!到底這個友情有沒有「戀情」的概念,這也是解讀此片的關鍵所在。

★ 我的第三疑惑 來自於故事的結尾處。本來這該是一個蓋棺定論的悲劇了,試想:兒子死了,家族企業被賣了,母親悲痛之下離開家族了,夠慘了吧!然而,結局處那莫名其妙的三角式的表情對打剪切,以及畫外配上的那匪夷所思的激昂的音樂,讓看者怎麼都難過不下去了,到底導演用意何為?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來試圖換個方向找解讀電影的突破口。

對了,這裡還得提醒大家一下,剛才提到的故事結局不代表電影結局,因為電影在出完演員表字幕後,又出現了下面的畫面,

結合前面那激昂的電影原聲音樂與離開家族的大戲,說實話,我想起了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中猿人往天上扔骨頭的一幕,以及導演為這一幕配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二、從人物關係上解讀

給電影裡的人物分組比給電影分段落麻煩些。

首先還是因為電影上來20分鐘「群戲」式的拍攝手法,讓人找不到主觀視角和軸心;

其次,這家族的人確實不少,七大姑八大姨的加起來十個指頭都扒拉不過來,更何況那些卷著大舌音的義大利人名了;

再次,這是部典型的反類型藝術片,它沒有什麼具體的事件,行文如同散文,散的讓人找不到北。直到電影過半,我們才能隱約看出女主愛上了兒子的朋友,故事主線這才漸於清晰,矛盾衝突這才隱現。

好在導演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痕跡,這些痕跡足以讓我們從雜亂的人物關係中劃出重點,分出組了。而就在這些重點人物分組裡,我們或許能解讀出更多的東西來。根據主次,我們做出如下分組:

1、兒子(愛多)、廚師(安東尼奧)、媽媽(艾瑪)

2、媽媽和爸爸

3、媽媽和女兒(貝塔)

4、媽媽、奶奶、兒媳(伊娃)

「注意」:這四個分組裡都有「媽媽」,因此說「媽媽」是這部戲的第一主角無可厚非;這一分組從上到下其彼此間的矛盾衝突逐漸弱化,戲份也逐漸減少,因此我們說兒子、廚師、媽媽三人是故事的主體或軸心也絕不為過。

我們來分別看這四組人物,可以說,導演幾乎用最簡單樸實的戲份與最直接粗暴的構圖闡明了他們之間的關係——

★ 兒子(愛多)、朋友(安東尼奧)、媽媽(艾瑪)

上面圖片再好不過地闡明了三者的關係——媽媽愛兒子,兒子愛廚師;兒子信任媽媽,媽媽愛廚師(兒子的朋友)

這其中的矛盾衝突與戲劇張力不言而喻。

★ 媽媽與爸爸

▲這段夫妻戲即便是兩人離開了,鏡頭還要在空鏡頭下停留數秒,來加強疏離感

這對夫妻間的關係狀況以及矛盾衝突也是顯而易見的——冷漠、疏離、冷淡……這在視覺構圖裡已經夠直白了。

★ 媽媽和女兒

媽媽和女兒的關係很有意思,兩人沒什麼矛盾衝突,如果真說她們在電影裡的關係,我覺得女兒更像是媽媽的一個啟蒙者,啟的什麼蒙呢?我們來看三場戲的遞進關係——

第一場是媽媽意外發現女兒給同性愛戀者的CD後,漫無目的在城市建築中行走思考;

第二場是女兒跟媽媽袒露自己的情人,並邀請媽媽去尼斯後,媽媽顯得很緊張激動,因為那要經過廚師安東尼奧的住處;

第三場是媽媽在女兒的房間內播放那張CD,看著女兒和戀人的照片,鏡頭一晃,媽媽開心地驅車去見兒子的朋友安東尼奧了。

顯然,女兒對媽媽的「出軌」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便是女兒在這部電影中的價值。

★ 媽媽、奶奶、兒媳(伊娃)

如果你能與結尾那組人物表情剪切對照,會發現這組人物的象徵性對整部戲的解讀至關重要,沒錯,這幾個女人代表的是瑞奇家族的家屬團,從某種意義上講,她們像花瓶一樣附著在這個家族之上。於是,導演專門還給這三個女人設置了一場吃飯戲。

▲通過三人的對話你可以知道奶奶和未婚兒媳屬保守型,與媽媽形成明顯反差

那麼,除去人物關係和情感衝突,這些分組以及人物還有沒有導演的其它用意及象徵意義呢?我們來換個思路,試圖用人物性格來對其重新分組,你或許會發現一些意外的事情,來看——

1、爸爸、奶奶、兒媳

2、兒子、媽媽

3、廚師

4、女兒(貝塔)

大家看出來了嗎:處在第一組的人因循守舊、在家族裡任勞任怨、思想一成不變;處在最後一組的女兒貝塔任性灑脫,生活無拘無束,善於打破陳規;處在中間兩組的人(兒子、媽媽、廚師)優柔寡斷,左右不定。

按照這種思維琢磨下去,你會發現劇中幾乎所有人物都是按照這一「保守、左右不定、灑脫」的級別分類的,具有極強的對稱性。這當然不是本人的一面之詞,也當然不是巧合,顯然,導演在這種「對稱性人物分類」下隱藏著愛情之外的主題。

如此看來,這可不單單是部愛情、家庭倫理片,還是一部探討自由的電影。

說到這,我們似乎還露了一組人物關係,這組人物關係雖顯而易見,但卻極易被我們忽視,忽視與否的關鍵就在於我們到底怎麼看他們之間的關係,沒錯,說的就是兒子愛多與他的朋友安東尼奧之間的關係。

這層關係,如果存在著曖昧(前者對後者)與利用(後者對前者),那導演處理的可以說及其隱晦。那需要我們繼續從其它方面找佐證來解讀電影。

三、臺詞、文字解讀

臺詞是更容易被觀眾忽略的東西,因為好的導演會把想要表達的東西隱藏在演員不經意的談話中,你比如說在媽媽問及兒子和未婚妻的派對搞得怎麼樣的時候,僕人說了下面這一句話:

- 「愛多整晚都跟伊娃黏在一起,他只有在把廚師從廚房拉出來的時候,才會離開伊娃。」

僕人走時又捎上了一句:

「你有看到你兒子的朋友為你送上的美味菜餚嗎?」

這看似不經意的閒聊,卻在觀眾心裡暗示出了一種三角矛盾——兒子惦記著廚師朋友,廚師卻在惦記著兒子他媽。

那麼,兒子他媽看出兒子對他廚師朋友的「情義」了嗎?

不得而知,來看媽媽(艾瑪)跟爸爸之間的一段談話:

- 媽媽:我不認為她會回到古格利特身邊,她不愛他。

- 爸爸:那是什麼意思?

……(這之後兩人又轉頭聊起了兒子和兒子的廚師朋友)

上面這話說的是他們的女兒貝塔。顯然,老媽是心知肚明的人(她知道女兒喜歡的是女人),而老爸卻是那個被蒙在鼓裡傻子。

我個人認為,這段戲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分明是在暗示母親也不懂兒子的心,也是蒙在鼓裡的傻子。我的理由如下:

首先,按照藝術對稱性原則,這部電影的故事主體是母親、兒子、廚師間的感情糾葛,那麼其他人以及戲份通常是為主體人物及事件服務的,他們起到的是解釋、暗示、陪襯之作用。縱覽《我是愛》整部戲,你會發現「女兒貝塔」這一人物的設置,整個就是為主角服務的,她沒有任何與三位主角並列搶戲的必要。因此,在拍攝手法上,導演並沒有用任何主觀視角表現貝塔,也沒有過多突出貝塔的個人感情經歷,他只選取了那些跟三位主角相關聯交叉的部分。

其次,在劇中,導演用數場戲,不止一次提醒我們:愛多有話要跟媽媽說,可媽媽都錯過或是沒了下文,自然那是因為媽媽滿腦子想的都是那個廚師情人,根本顧不上兒子。

再次,這種暗示方法在電影中可不是第一次出現了,1992年的《烈火情人》(Damage),其故事框架、人物遭遇、周邊次角對主角起到的提示、暗示、陪襯作用跟《我是愛》異曲同工,簡直就是一個劇本模子刻出來的。(甚至兩部相差近二十年的電影在電影色調上都是相同的,不知導演有沒有向前者致敬的意思)。

▲《烈火情人》電影海報,1992

綜上所述,我認為兩個男人是有曖昧關係的,準確的說是兒子對廚師的曖昧。有人會質疑了:如果兒子喜歡廚師,為什麼還那麼明目張胆地跟廚師袒露自己和未婚妻的關係。原因很簡單,這是由於兩人社會身份的不對等決定的,顯然兒子在廚師面前更自信。

還有人會問了,既然兒子對廚師有曖昧,那廚師不會看不出來吧!可他明明喜歡的是女人嘛,為什麼沒公然拒絕愛多?這更好解釋:因為廚師要巴結這一家人,他寄人籬下。(至於後來廚師陷入跟愛多母親的愛中,這另當別論)

如此說來的話,三人的行為舉止以及在劇中表現出的心理矛盾就完全能說通了。

最後來看一個文字信息,那是愛多從倫敦回來,讓女僕代自己把一個留言條交給媽媽,隨即他傷心地撲在女僕的懷裡哭了起來,

本人稍微懂幾句義大利文,勉強辨識出了上面的部分字跡

Io sono l』amore(我是愛)……To Anto(給安東)...

以上只是跟三個主角相關的部分臺詞和文字,它們當然不能作為斷定兒子和廚師關係的絕對論據,但至少,這些臺詞能讓觀眾對兩人的關係產生出一種「曖昧」的遐想。這也便是我們能從臺詞裡解讀出的東西。

當然,與解讀兩人關係類似的其它臺詞也很多,比如說開端艾瑪的另一個兒子說的一句話:

「下雪、祖父的生日、愛多輸了比賽,一天發生三件事啊!」

這一看似不經意的諷刺話,一來暗示了家族和愛多最終的悲劇,二來表現出了電影的一大主題(商業、家族對人的禁錮),可謂一箭雙鵰。

當然,拋開這些隱晦的臺詞,那些純視覺的東西對電影解讀更不容忽視,畢竟,電影是以視覺聽覺藝術為首的。

四、性和美食的純視覺解讀

《我是愛》當然可以被稱為一部「情色片」片了,原因不在其床戲尺度的大小,而在於「性」在整部電影中所起的作用及象徵性。

在此片中,性場面或者說「床戲」更像是一種博得觀眾對主角同情與共鳴的手段,它象徵著人的本能,相對於倫理道德而立。換言之,你如果站在社會倫理道德的角度看,那麼媽媽艾瑪的行為無疑就是出軌、背叛。而站在自然本性的角度呢,那反倒成了一種對自由的追求。

★ 我們來看那場「野戰」戲:

導演把兩個人在野外的激情戲同一組昆蟲在植物嬉戲的超廣角鏡頭交叉剪輯到了一起,再加上那巫山雲海、陽光普照的大自然景致,簡直就是一對亞當與夏娃在交歡。

這是再典型不過的蒙太奇了,導演把性、本能、大自然這三樣東西捆綁到了一起。

本人在以前的文章中曾提過:情色電影中的「性」有一個孿生兄弟,那就是「美食」了。如果說性在此片中起到的是潛意識強加與拉動觀眾同情共鳴的功效,那麼「美食」就是這部電影的媒介與催化劑了。

我們順著電影的時間線來看一下那些美食戲——

1、開端安東尼奧第一次進入愛多家,三人見面,他提著一個蛋糕;

2、愛多上山與安東尼奧見面聊天,兩人吃著後者烹飪的美食(茄子);

3、艾瑪第一次對兒子的朋友產生好感,是在後廚烹飪一道俄國菜;

4、艾瑪與廚師間的第一次性暗示,是通過那道誘人的海鮮菜建立的;

5、兩人在山上做完愛,艾瑪為安東尼奧做了那道「魚湯」菜;

……

你會發現,美食幾乎貫穿於「三人」的全部!

為什麼用美食做催化劑,用性拉動觀眾共鳴呢,很簡單,你可以拒絕出軌,拒絕亂倫,但絕對不能拒絕美食,也絕對掩飾不了生理反應,導演自然是通過美食與性來達到對觀眾的目的的,並且這種招數屢試不爽。

(順帶一提,最擅長用美食和性在電影裡做文章的兩個國家,在本人看來,一個是日本,一個是義大利。剛好這兩個國家都是好吃的國家:)

五、其它道具以及道具所涉戲份解讀

道具、布景、光以及動物這些道具元素在一部優秀的藝術電影裡是不會被浪費掉的,這在《我是愛》裡再典型不過了。因此,道具及其所涉戲份的解讀對我們理解整部電影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在此舉一例:

電影裡多次出現開關門窗的動作戲,這些戲份由於都具有同樣的視覺特點,因此引起了本人的格外注意:

可以看到,門外或窗外的光線景致與屋內色調產生了強烈對比,這些共性當然不是拍攝巧合,是導演精心布置,有意而為之的。那麼,這些門窗設置到底意欲何為呢?

電影接近尾聲的那場教堂戲為我們揭曉了答案——

▲本圖為一隻想要往教堂窗外飛的鳥

▲艾瑪在於丈夫決裂後依然朝教堂門外走去

沒錯,主角想要打破室內這個枷鎖,衝出那道門。在這裡,導演通過門窗以及門窗外的強烈光線與室內的瑞奇家族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從而完成了這一隱喻暗示。

如果我們能看出這一點,也就為迎接電影的結局做好準備了!

六、電影片尾解讀

通常,一部商業類型片導演會在結尾告訴觀眾一個明確的答案或是結論。而藝術電影導演則會在結尾闡明自己的某些觀點,並給觀眾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

《我是愛》的結局是這樣的:女主艾瑪與廚師安東尼奧的私情導致了兒子的意外死亡,女主在悲痛中毅然決定徹底與瑞奇家族斷裂,去追求自己的愛情。(這算是反其道而行之了)

我們前文提到過,導演在結尾處女主逃離的那場戲中,莫名其妙地在眾人物間用了三角式的表情對打剪切,以及畫外配上了那匪夷所思的激昂的音樂。

我們還提到了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中的戲份。這兩場戲的相似處在於一個 「意識覺醒」的主題 。顯然這裡說的是被束縛在瑞奇家族中的一些人的覺醒,當然,如果你把艾瑪當成主角,也可以說那是「女權意識的覺醒」。

總之,母親艾瑪「離開」的那一刻是覺醒、激昂,而非絕望、崩潰。

電影還有一個結尾的結尾,它出現在電影結束出完演員字幕名單後——我們看到一幅猶如水彩畫的電影畫面——艾瑪和安東尼奧兩人似乎身居洞穴,相互依存——隨後電影徹底結束。

這視覺隱喻分別是在說:兩個人最終為了愛情,拋開了世俗,回歸了原始本能。

好啦,我們的解讀也到此為止吧。以上解讀足以證明這部《我是愛》的細緻與細膩了,此類電影需要我們細品、慢品、反覆品,才會得知它吸引人的地方。

當然吸引只是其一,通過解讀此類電影所誘發起的我們的思考過程,更為寶貴!

,
同类文章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6月12日,有網友曬出陳冠希和秦舒培為女兒舉辦百日宴的照片,陳冠希抱著女兒盡顯父愛,身旁站著秦舒培和家人。網友還曝陳冠希女兒名字是Alaia,此前秦舒培曾多次被傳懷孕及在美國生產。去年陳冠希秦舒培曾同逛嬰兒用品店;今年1月有網友偶遇秦舒培,稱其肚子凸起;今年4月有爆料稱秦舒培已誕下女兒。秦舒培是90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工口遊戲,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工口遊戲其實就是日本遊戲產業裡面一些尺度較大的遊戲,我們也都了解日本的遊戲行業是很發達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涉及大尺度的色情遊戲,工口遊戲就是這個一個類別的,下面讓我們來盤點幾個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一、性感沙灘那個被碧撥蕩漾清可見底的海水圍繞的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的女團是一直是以性感而聞名,不僅在韓國有一大批的粉絲,就連中國和歐美國家也有一大票的粉絲,小編自然也是韓國女團粉絲大軍中的一員,看過韓國女團MV的人都知道,一向尺度是非常大的,各種誘惑性的東西看得欲罷不能,然而也正是因為尺度太大而遭到禁播,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被禁播的MV。一、Stella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是發生在2010年廣西柳州的一次「豔照門事件」,那時候時下流行各種門事件,而廣西柳州莫菁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網絡上極大的討論,就是因為網友認為發帖者的行為已經超越了道德底線,莫菁門事件中究竟有什麼愛恨情仇呢?莫菁門事件:莫菁,女,廣西柳州人。2010年11月,一名柳州女子的不雅「豔照」在網際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是香港著名的女藝人之一,曾經還獲得1989年香港小姐的冠軍,可以說是一位老牌的港姐代表,曾經也有演過三級片,網上曾經有一種對於她的說法是「萬人騎」,說的就是她的感情經歷十分豐富,交往過很多任的男朋友,最後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陳法蓉介紹:陳法蓉,1967年10月28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江蘇宿遷,中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夫人,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表姐,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看到這麼多人的名字你一定會驚嘆,而在網上曾有流傳蔣英與李雙江的婚外情事件也是引起不小的轟動,蔣英與李雙江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去揭秘事情的真相。蔣英簡介:蔣英生於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寧人,中國最傑出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港島妹妹和梵谷先生:天津嘉年華梁龍說:這不都坐著呢嗎我們說:坐下,牛逼安保說:菠菜賤賣。2019年10月28日 (114)|lululu0726:搖滾是音樂 聽音樂不聽音樂光聽歌詞?前戲不重要麼各位?2020年11月16日 (51)|死在柯本槍下:前面叨咕的是不是:上班了上班了他媽媽沒話說?2021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中國籃球解說員,看過NBA的朋友肯定對於他不會太陌生,柯凡搭檔過很多著名的體育解說員,但是因為在2015-2016NBA總決賽期間曝出的錄音門事件中侮辱了詹姆斯被球迷口誅筆伐,柯凡也因此被暫時停止工作反省,柯凡究竟有沒有被封殺呢?柯凡簡介:柯凡,男,北京市人,1986年3月29日出生。籃球解說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黃偉文是香港樂壇著名的作詞人,他給很多音樂人都寫過歌詞也都是耳熟能詳,比如說《可惜我是水瓶座》《浮誇》《下一站天后》《喜帖街》等等,他的歌能讓人產生非常多的共鳴,在病態三部曲中更是引起無數人對於愛情的遺憾,他的病態三部曲分別是哪三首呢?病態三部曲:《打回原形》《打回原形》講愛之卑微。在愛情裡面,人難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南極不季寞:90後聽這種歌的還有幾個2015年9月20日 (6017)|Ea-bon:真系好聽無得頂啊,睇下幾多人卑贊!!12015年12月2日 (2092)|麥芽先生:唱歌的也傻聽歌的也傻2015年3月27日 (867)|六級詞彙小能手:22歲的阿姨沒有談過戀愛但是喜歡著一個人。2017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