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陶器燒成的窯變產品及其生產方法

2023-07-10 08:38:51 2

專利名稱:一種陶器燒成的窯變產品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器生產方法,特別是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陶器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燒制陶器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是人類歷史上繼發明用火以來的又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東亞地區的中國、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考古工作中,都發現了時代早於1萬年的陶器。近年來,中國的考古工作者先後在江西萬年仙人洞、廣西桂林廟巖、湖南道縣玉蟾巖、河北陽原於家溝等多處遺址中又發現了早期陶器。經多種科學方法測定,其最早的年代可達1.7萬年前後,證明了中國是最早發明陶器的地區之一,在原始社會,人類從森林走入平原生活,發明了熟食;其後,又發明了土陶器皿作為煮熟食物的工具,慢慢地陶製器皿就發展起來。陶器皿的發明創造,記錄了人們從生食時代進入了熟食時代。陶器的發展大約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陶器品衍伸出了瓷器品,更加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瓷器品是建立在陶器品的基礎上發展的是以施釉彩在陶瓷坯的表面上進行燒成豐富多彩的畫面獲得亮麗的藝術效果的產品。陶器和瓷器在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得到了快速發展,它以各種各樣的藝術造型和文化形式記錄著各個時代的人文、歷史、地理、風土、人情、風俗等等的生活畫面,為人們傳承著歷史的文化和歷史的藝術。直到進入現代社會,歷經一萬多年,它記錄了各個時代的文化、藝術特徵,為我們提供了鑑古尋根的文化、藝術依據,是人類文化、藝術進步的「裡程碑」。
歷代的陶器和瓷器都有著各自的特色,燒制者總是力圖將其藝術性和生活性結合起來,為了得到高級的產品,人們經歷許多實驗和研究,從無數次成功和失敗中尋找具有特色的陶瓷,瓷器的窯變就是人們在失敗的窯爐中得到的精品。
目前文獻記載的窯變一般是指瓷器的窯變,它是含釉料的瓷器在燒窯時釉料在一定熔點上使一種或若干種釉藥發生熔合,在流動狀態下引起物質結構組合的變化而產生的包含多種色素的釉彩變化,佳超天成,難能可貴,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常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窯變在中國古代就有人發現這一現象,在宋代,就有了鈞瓷釉的窯變,宋代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各具藝術特色,創造了許多陶瓷發展史上的典範作品。鈞窯就是在名家輩出、群星燦爛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它以「雨過天青泛紅霞,夕陽紫翠忽成嵐」的乳光磷磷、藍天彩霞般的「窯變」釉色著稱於世,為歷代中外陶瓷鑑賞家所推崇。經過現代陶瓷學家的實驗結果證明,鈞釉窯變效果的產生,主要與釉料的化學組成而產生的液一液分相結構和乳濁現象,以及釉中鐵、銅的呈色有關,而分相結構和乳濁現象及呈色又與燒成溫度和氣氛相關,也就是說,鈞瓷窯變的關鍵,是使用特定的原料、合理的釉料組成和獨特的燒成方法,由於窯變極為罕見,有時幾窯中才出現1-2個產品,而且當窯變發生時,整窯瓷器除了得到1個窯變產品以外,大多數產品都可能報廢,所以古代的窯變產品越發珍貴。
在現階段,陶瓷科學家們為了獲得這種精美的窯變產品,進行了許多研究,如中國科技成果公報報導,山東省矽酸鹽研究設計院利用該成果提供的一種鐵質黑底釉和兩三種面釉,通過該成果提供的施釉技法的變化,即可形成蘭鈞、兔毫、虎皮、玳瑁斑、禮花、白地唐鈞、黑地唐鈞、豹花等一系列流紋生動、變化無窮的窯變花釉。用該類花釉裝飾的動物、人物瓷雕,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裝飾的器皿古樸高雅,在盤子或面磚上作的畫別具風採,該類釉還可用來裝飾美術陶瓷和製作陶瓷壁畫等;中國科技期刊《山東陶瓷》2002,25(3)刊登了淄博美灃陶瓷有限公司利用TiO2的分相作用和變價的特性,通過大量的試驗得到了幾種較好的TiO2系窯變花釉;北京服裝學院工藝美術系在《中國陶瓷》2001,37(4)發表了他們採用仿製實驗的方法,用現代陶瓷生產用普通原料和現代窯爐燒成技術,再現宋代鈞瓷釉的窯變藝術效果。實驗結果證明,鈞釉窯變效果的產生,主要與釉料的化學組成而產生的液一液分相結構和乳濁現象,以及釉中鐵、銅的呈色有關,而分相結構和乳濁現象及呈色又與燒成溫度和氣氛相關;此外,江西省工藝美術研究所在《江西化工》1998,(4)發表「氧化銅不安全還原反應在矽酸鹽中的應用」,其方法是利用氧化銅在氧化焰下的呈綠色,在還原焰下呈紅色的反應機理,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達到窯變釉的效果。中國專利00104574公開了一種重色紋線釉的工藝陶瓷,是在窯變開片陶瓷上先掛上一種深色紋線釉,稍幹再掛上一種淺色紋線釉,且熔化溫度低於深色釉20℃-30℃,入窯,在深色釉熔化溫度下燒制而成,在陶瓷表面的紋線都是兩種顏色。
經過檢索公開出版物,所記載的窯變僅僅是瓷器,未發現有陶器的窯變產品,陶器一般不發生窯變現象。
為什麼陶器一般不發生窯變呢?我們首先從陶器的燒成溫度說起,從考古挖掘的情況來看,已發現的早期陶器大多為夾砂陶器,胎壁普遍較厚,燒成溫度較低,大致在600-800℃之間,陶土材料一般是就地取材,主要選取粘土、有的選用紫泥、紫砂,化學原料一般為二氧化矽、氧化鋁、少量的氧化鐵和碳酸鈣、氧化鎂等,表面不上釉,在窯中的時間也較短,所以燒成成品不可能發生液一液分相結構和乳濁情況。
以我國宜興紫砂陶為例,紫砂原料的化學成分較獨特,粘土礦物含量佔85%,碎屑礦物含量佔15%(石英佔1%、粉砂佔9%,其它佔5%)。塊狀質純,見少量雲母碎片和灰黃小因點,粉砂粘土結構。顏色主要有紫色、紅色、黃色和綠色其外觀呈紫紅色或紫藍色,又因為其獨特的人工操作,根據產品的特性選用紫砂泥的顏色,以及較小的乾燥收縮,較高的生坯強度,為多種多樣的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藝條件。但宜興的紫砂原料的原因,即使升高溫度和改變操作條件,宜興的紫砂也不可能發生窯變現象。
其它地區的黏土陶或砂陶,也由於原料和燒制溫度的條件,也不可能發生窯變的現象。
技術內容本發明人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對陶器的化學成分進行分析比較,並對各種燒制工藝條件進行探索,經歷了許多失敗教訓,採用全新的陶器燒制方法,進行精心設計試驗,使得平均每窯有80%以上的陶器具有窯變陶器的品質。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陶器的原料成分包括紫泥和硬質粘土、紫砂,其它礦物,其組分和百分重量含量如下紫泥 20-50%硬質粘土20-45%紫砂10-25%其它礦物5-20%所述的紫泥取自廣西欽州城東的紫泥礦,廣西欽州城東的紫泥礦區,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從事燒制加工陶器的地方,陶器產品生產已有1400年歷史,目前,日用陶器品如瓦缸、瓦煲、茶壺等是當地主要工業產業之一,紫泥礦儲量約17億m3左右,儲量豐富,其泥質細膩,柔軟,可塑性好,含鉛、鎘量為0.0004‰以下,經用化學方法和儀器測定,紫泥的化學成分為SiO252-70%,Al2O315-28%,FeO33-8%,TiO20.5-1.5,MgO 0.5-2,K2O0.1-0.5,還有少量的CaO、Na2O等。其它地方只要符合上述條件,也都可以選用。
硬質粘土是一種含鐵量較高的泥土,外觀特徵緻密塊狀,有的沿層面有少量鐵質侵染,呈紫紅色,硬度在2.5度以下,塑性及結合性較差,在1150℃溫度下燒後,呈暗紅色,燒結時收縮稍比紫泥大,與紫泥配合使用,可以調整產品的燒後呈色,並解決了紫泥粘度過大的問題,適應了生產工藝的要求,該硬質粘土的化學成分為SiO250-68%,Al2O315-28%,FeO35-10%,TiO20.5-1.5,MgO 0.5-2,K2O 0.1-0.5,還有少量的CaO、Na2O等。
紫砂,可以根據各地的情況選取,因為紫砂有各種顏色,加入時需考慮,紫砂的化學成分各地都基本類似,一般以SiO2和Al2O3為主,也含有鐵、鈣、鉀等元素。
其它礦物,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取,主要有鉀長石(K2O,Al2O36SiO2)、石灰石(CaCO3)、白雲石(CaCO3MgCO3)、和含有鐵、銅、鎳、鈷、鋅等元素的礦石,加入鉀長石(K2O,Al2O36SiO2)、石灰石(CaCO3)、白雲石(CaCO3MgCO3)是為陶器提供骨架,加入鐵、銅、錳、鈷、鋅、錫、鎳等元素的礦石是使陶器有五彩繽紛的顏色。
以下是本分明的陶器的生產方法本分明陶器的生產方法與傳統的陶器生產方法基本相同,都有以下幾個步驟1、原料預處理,先將紫泥和硬質粘土、紫砂,其它礦物按所需配方稱量,再進行溼球磨,過篩,沉澱、壓濾,放到儲漿池中儲藏備用。
以上流程方案是根據產品的質量要求,原料特性及設備條件而制定的,因為所生產的坯料粘性大球磨出的漿料粘度高,必須加水稀釋後方可過篩,過篩後通過沉澱脫水,使漿料變稠,縮短壓濾時間,否則壓濾時間過長,原設備滿足不了生產能力,即要增加壓濾設備,這樣就增大了投資費用,此方案的優點就是可減少壓濾設備的投資費用。
2、坯料製備,從儲漿池去出漿料,放到煉泥機中煉泥,存放發酵1-2天,再放到煉泥機中進行地二次煉泥,得到可塑坯料。
為什麼要將漿料放到煉泥機中進行兩次煉泥呢?因為經過壓濾所獲得的泥餅的組織是不均勻的,而且含有很多空氣。不均勻的泥料,在乾燥和燒成時會產生不均勻收縮。而空氣的存在,不但降低泥料的可塑性,還會招致如氣泡、分層、裂紋等缺陷的產生。真空練泥機一般真空室的真空度應保持在650毫米水銀柱左右,練出的坯料的含水量要在29~30%的範圍內。
而發酵可以促使泥料中水分的均勻分布,同時在酵制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微生物作用,促使有機物的腐爛,並產生有機酸,使泥料的可塑性進一步提高。
3、成型,成型的方法有以下幾種①滾壓成形滾壓分凹模成型和凸模成型兩種,凹模成型內滑外較粗,凸模成形反之。滾壓成形的特點是坯體經過「滾壓頭」旋轉(或不旋轉)加大壓力,使坯體達到較好的強度和均勻的至密度,保證泥坯的合格率。主要應用於大批量的較多的杯碟類品種,多為生產形體單純的造型。
②旋壓成型旋壓型是利用石膏模具在轆轤機上旋轉,用固不定期控制的刀具壓出坯體的所需厚度和成型坯品,切去模具旋壓後多餘的泥料,從「輪頭」上取下模具放置乾燥脫模,我們目前以旋壓成型為主,決定因素是泥料所至,採用的紫泥粘性大,可塑性能好。因此在旋壓成型方面形成了自身特長,茶具、藝術類較複雜的品種。照樣採用旋壓成型。
③注漿成型(空心注漿、實心注漿)利用石膏模具吸水的特點,把製備好的泥漿注入石膏模具內,使接觸內模的泥漿在一定時間達到厚度時,將多餘的倒出來,待吸附在石膏模內的坯體乾燥脫模,適用於大批量的品種生產。
④實心注漿法實心注漿是將泥漿注入已確定坯形的石膏模具中,模具之間的距離是它的厚度,泥漿接觸模面較大,注漿過程完成較快,主要用來澆注扁平的日用器皿或某些器物的附件。
⑤空心注漿法空心注漿較實心,注漿簡單,因泥漿反和模具的一個表面接觸。坯體的厚度取決於泥漿在模型中停留的時間長短,刁塑品通常用空心注漿成型和花面凹凸不平,造型較複雜的菜體都採用空心注漿成型。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每件陶器產品,都必定受到陶器工藝材料和工藝製作技術的制約,不是憑想像就能做出來的。一個設計方案,須根據一定的材料,通過各種不同的工藝途徑(包括造型、裝飾及材料處理),尤其在成型技術過程(包括制模)中進行修改和完善,最後生產出預想的製品來。因此,成型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工藝製作,而是完成陶器產品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了解工藝材料的性能和特點,掌握必要的工藝技術和技巧方法,才能更好地生產出理想的陶器產品。
4、雕刻,陶器的特點之一,雕刻的裝飾效果與成效。
陶器是以它本身的造型變化和泥色質感的對比來表現其裝飾效果的,但作為陶器的主要裝飾手法還是靠雕刻裝飾。在陶器生產流程中是一個獨立的工種。雕刻工藝使陶器具有裝飾精巧,古樸幽雅,以其獨特的風格而馳名中外。
①雕刻工藝是陶器的特點之一。在陶器半成品的坯體上,用鋒利的鋼刀雕刻出詩詞、繪畫的文字和圖形,再利用天然的陶土白泥色裝飾。是匯集文學、書法、繪畫篆刻諸藝術於一體的獨特裝飾形式,有著強烈的民族風格,陶器刻畫裝飾,具有緊密結合造型,裝飾牢固永不退色的特點。
②雕塑用陶泥工藝材料製作的雕塑作作品,有園雕和浮雕兩大類型。陶器雕塑與一般雕塑有所不同,由於坯料在燒制中的收縮和變形,形成了不同於一般雕塑的表現方法,注重概括和強調特徵。適應模具成型的要求,陶器表面不施釉,為陶器的雕塑造成了一不定期的局限性,但不粗不細的新材料泥質,多呈深蘭深紫有體積感的顏色和可塑性,正好為在雕塑造型上提供了施展豐富想像的條件。
5、乾燥,乾燥是指利用外界熱源(溫度較高的幹空氣或太陽光和其它熱源)將熱量傳給坯體表面,坯體表面獲得熱量後,水份立即蒸發,並向外擴散,引起坯體內水份不一致,水份將從內部擴散到外部再從外總後放散到空氣中達到乾燥坯件的目的。
成型後的各種陶器坯體,一般含水較高,很易變形或因強度不高而容易破損,尤其是陶器與其它陶藝製品有明顯的不同,例如若陶器坯體含水份過高,坯件進入窯爐後,必定發生嚴重炸裂現象,所以,陶器坯件在入窯前必須進行乾燥,使坯件水份低於8%,最好能達到1~2%。
乾燥的種類包括以下幾種①熱空氣乾燥法,其中包括室式乾燥、鏈式乾燥、快速乾燥。
②輻射乾燥(紅外線乾燥)。
③風乾法,靠自然風乾燥和風扇乾燥。
④曬乾法,在天氣晴朗時把產品搬到太陽底下曬。
6、燒制,坯體在高溫作用下,發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反應,最後顯氣孔率接近於零,達到完全緻密的瓷化現象,稱之為燒結,而使坯體瓷化的工藝過程叫燒成。
燃燒燃料中的可然成份與空氣中的氧氣急劇化合而產生光和的現象。
燒制的設備可以是電窯、隧道窯、煤氣窯、推板窯,所採用的燃料要求燃料中的可燃成份與空氣中的氧氣急劇化合而產生光和的現象。能放出供陶器和日常生活使用的熱量,而且可燃炭物燃料不含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本發明選擇電窯時應當考慮窯內有穩定的二氧化碳,所以必要時應添加煤炭或木炭。
採用其他的燒制設備如隧道窯、煤氣窯、推板窯基本相同,但窯內的裝備及窯襯裡必須耐高溫。
燒制溫度目前普通陶器燒成溫度在950℃~1000℃左右,而本發明要求燒制的溫度要達到1000℃~1300℃,這是由於溫度較高時,陶器原料的金屬或非金屬能夠形成均一的相,使陶器表層達到「碳化環氧化合還原」,用通俗的話說,是使燒成的產品容易發生窯變現象。
但注意的是要避免過燒,過燒包括局部過燒和整體過燒兩種如果是局部過燒,則要司爐工注意爐膛裡的火色,為了使窯溫平衡,爐溫偏高的爐膛可以靈活地調節溫度。
7、保溫,保溫是燒制完成後陶器在窯內的停留時間,保溫時間過短,易引起驚裂,驚裂是產品已燒結,在出窯時,由於溫度偏高(超過80℃)而突然與外界冷空氣接觸所引起的開裂。保溫時間過長,可能容易造成整體過燒。
以上所述的燒制時間和梯度保溫時間如下窯設備名稱燒制時間 梯度保溫時間電窯8-13小時8-15小時隧道窯68-76小時 2-3天煤氣窯8-13小時8-15小時推板窯8-13小時8-15小時採用上述原料和燒制方法得到的陶器比起普通方法生產的陶器首先從陶器材質色彩變化上體現出來,豐富的天然色澤,就是各種礦物材質元素的色彩表相,加上礦物元素在陶器中的自然分布圖案十分優美,因此能形成天然的美麗的金屬光澤和寶石般特質效果。但燒製品表面還比較粗躁,需要進一步加工才可以得到優質品。
8、磨光,陶器坯品經燒成出窯及驗收後,根據訂貨要求部分產品需進行最後一道工序——磨光處理才能交付出廠。這個磨光處理過程總稱為磨光工藝,磨光材料通常採用脂明膠、氯化碳矽、金剛砂、油石,與普通的陶器的工藝相似,但由於本發明的產品硬度稍大,要注意其顏色和造型。
窯變陶器產品內質細膩,結構嚴密介於泥與陶之間,但剛燒成出窯時外觀還較糙,色澤雖然豐富但不明顯,主要呈朱紅色或紫黑色,產品較粗樸,未能體現出陶器陶工藝品的檔次及風格,而經獨特的磨光處理,除去陶器陶粗糙的表面,及打滑拋光後,不施釉而呈現古銅虎紋質、青銅虎紋質、蘭象牙紋質、綠寶石紋質、紫紅、粟色、天斑、鐵青、墨綠等天然色彩,有些晶瑩似玉,有些色如雨過天晴,有些則藍中帶紫,恰似「魚泛白浪」,有些卻擁七色於一身,色彩變化無窮,各具特色,將成為收藏家欣賞的獨具風格的工藝品。
9、產品的檢驗和包裝產品經拋光後,就可驗收入庫。磨光產品的驗收要求與出窯產品基本相同,都是側重於外觀的檢驗,檢驗的項目主要有①產品表現是否有砂痕、孔、壞損、開裂及變形等缺陷。
②蓋類產品的蓋與身是否吻合。
③咀、耳、頂等附件的色澤自身(主體)是否一致。
④咀、耳、頂等附件及主體的粗磨,拋光是否符合要求。
⑤產品是否保持線條,圖案等清晰。
⑥產品拋光是否均勻,有無局部「啞色」。
本發明的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是1、本發明陶器的加工工藝,選取紫泥、紫砂和其他礦物原料,進行物理溶合配製,採用全新的陶器燒制方法,使陶器燒制過程中,有80%以上的陶器具有窯變陶器的品質,滿足了人們對藝術陶器的擴大需求。
2、陶器不靠五彩繽紛,光華耀眼而先聲奪人,靠的正是回歸大自然尋求質樸的美,一切從自然中來的性格美,陶器工藝的又一大特色——窯變,由於燒成的溫度,氣氛變化的不同,陶器能夠產生多種色澤,例如古銅虎紋質、青銅虎紋質、蘭象牙紋質、綠寶石紋質等,顏色有硃砂紫、海棠紅、墨綠諸色,更加相得益彰,古色古香別具一格。本產品命名為「窯寶」。
3、對發展陶藝產業,改進落後的配料技術,創新燒成工藝技術,建立陶藝窯變(窯寶)燒成產業基地,研製更多的民族特色產品,拓展市場,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對發展落後地區工業產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4、可以製作高檔的藝術品,也可以做成高檔的電飯鍋內膽、電熱杯及一些電器產品。
5、生產工藝與普通陶器生產相似,現有陶器廠只要適當改造窯爐,即可以生產本發明的產品。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取紫泥30份和硬質粘土40份、紫砂20份,其它礦物10份,分析紫泥化學成分符合SiO252-70%,Al2O315-28%,FeO33-8%,TiO20.5-1.5,MgO 0.5-2,K2O 0.1-0.5,少量的CaO、Na2O的要求,分析硬質粘土化學成分符合SiO250-68%,Al2O315-28%,FeO35-10%,TiO20.5-1.5,MgO 0.5-2,K2O 0.1-0.5,少量的CaO、Na2O的要求,紫砂的化學成分也符合要求,全部原料的有毒元素如鉛、鎘、鉻、汞等均不超標。
將上述原料預處理,稱量,再進行溼球磨,過篩,沉澱、壓濾,放到儲漿池中儲藏備用,再從儲漿池去出漿料,放到煉泥機中煉泥,存放發酵1-2天,再放到煉泥機中進行地二次煉泥,得到可塑坯料,滾壓成形或旋壓成型,雕刻成壯族銅鼓狀茶壺,用熱空氣乾燥法乾燥,放到電窯燒制8-13小時,溫度1000-1200℃,梯度保溫8-15小時,用油石磨光,打上川臘,經檢驗和包裝,得到窯變(窯寶)產品。
實施例2取紫泥50份和硬質粘土30份、紫砂15份,其它礦物5份(鉀長石、石灰石、白雲石、和含鐵、銅的礦石),分析紫泥化學成分符合SiO252-70%,Al2O315-28%,FeO33-8%,TiO20.5-1.5,MgO 0.5-2,K2O 0.1-0.5,少量的CaO、Na2O的要求,分析硬質粘土化學成分符合SiO250-68%,Al2O315-28%,FeO35-10%,TiO20.5-1.5,MgO 0.5-2,K2O 0.1-0.5,少量的CaO、Na2O的要求,紫砂的化學成分也符合要求,全部原料的有毒元素如鉛、鎘、鉻、汞等均不超標。
將上述原料預處理,稱量,再進行溼球磨,過篩,沉澱、壓濾,放到儲漿池中儲藏備用,再從儲漿池去出漿料,放到煉泥機中煉泥,存放發酵1-2天,再放到煉泥機中進行地二次煉泥,得到可塑坯料,滾壓成形或旋壓成型,雕刻成茶具,用熱空氣乾燥法乾燥,放到隧道窯燒制68-76小時,溫度1100-1300℃,梯度保溫2-3天,用油石磨光,打上川臘,經檢驗和包裝,得到窯變(窯寶)產品。
實施例3取紫泥25份和硬質粘土45份、紫砂17份,其它礦物13份,分析紫泥化學成分符合SiO252-70%,Al2O315-28%,FeO33-8%,TiO20.5-1.5,MgO 0.5-2,K2O 0.1-0.5,少量的CaO、Na2O的要求,分析硬質粘土化學成分符合SiO250-68%,Al2O315-28%,FeO35-10%,TiO20.5-1.5,MgO 0.5-2,K2O 0.1-0.5,少量的CaO、Na2O的要求,紫砂的化學成分也符合要求,全部原料的有毒元素如鉛、鎘、鉻、汞等均不超標。
將上述原料預處理,稱量,再進行溼球磨,過篩,沉澱、壓濾,放到儲漿池中儲藏備用,再從儲漿池去出漿料,放到煉泥機中煉泥,存放發酵1-2天,再放到煉泥機中進行地二次煉泥,得到可塑坯料,滾壓成形或旋壓成型,雕刻成古代武士藝術陶器,用熱空氣乾燥法乾燥,放到煤氣窯窯燒制8-13小時,溫度1100-1200℃梯度保溫8-15天,用油石磨光,打上川臘,經檢驗和包裝,得到窯變(窯寶)產品。
實施例4取紫泥45份和硬質粘土35份、紫砂10份,其它礦物10份(鉀長石、石灰石、白雲石、和含鈷、銅的礦石),分析紫泥化學成分符合SiO252-70%,Al2O315-28%,FeO33-8%,TiO20.5-1.5,MgO 0.5-2,K2O 0.1-0.5,少量的CaO、Na2O的要求,分析硬質粘土化學成分符合SiO250-68%,Al2O315-28%,FeO35-10%,TiO20.5-1.5,MgO 0.5-2,K2O 0.1-0.5,少量的CaO、Na2O的要求,紫砂的化學成分也符合要求,全部原料的有毒元素如鉛、鎘、鉻、汞等均不超標。
將上述原料預處理,稱量,再進行溼球磨,過篩,沉澱、壓濾,放到儲漿池中儲藏備用,再從儲漿池去出漿料,放到煉泥機中煉泥,存放發酵1-2天,再放到煉泥機中進行地二次煉泥,得到可塑坯料,滾壓成形或旋壓成型,做成藝術陶器,用熱空氣乾燥法乾燥,放到煤氣窯窯燒制8-13小時,溫度1100-1300℃,梯度保溫8-15天,用油石磨光,打上川臘,經檢驗和包裝,得到窯變(窯寶)產品。
實施例5取紫泥35份和硬質粘土30份、紫砂20份,其它礦物15份分析紫泥化學成分符合SiO252-70%,Al2O315-28%,FeO33-8%,TiO20.5-1.5,MgO 0.5-2,K2O 0.1-0.5,少量的CaO、Na2O的要求,分析硬質粘土化學成分符合SiO250-68%,Al2O315-28%,FeO35-10%,TiO20.5-1.5,MgO 0.5-2,K2O 0.1-0.5,少量的CaO、Na2O的要求,紫砂的化學成分也符合要求,全部原料的有毒元素如鉛、鎘、鉻、汞等均不超標。
將上述原材料預處理,稱量,再進行溼球磨、過篩、沉澱、壓濾放到儲漿池中儲藏,再從儲漿池中去除漿水過濾放到煉泥機中煉泥,煉成泥餅,存入密封池發酵10~15天,再放到真空煉泥機中進行二次煉泥,得到坯料,再放入礦泉水池中泡3~6天,而後再過篩網(250目)得可塑坯料,經藝術設計、拉坯、雕刻成高檔工藝美術品(或茶具)。自然風乾,放到電窯爐中進行燒制8~13小時,溫度1000-1200℃梯度保溫8~16小時,用油石磨光(不用打臘),經檢驗和包裝得到窯變(窯寶)作品。
實施例6取紫泥30份和硬質粘土40份、紫砂10份,其它礦物20份(鉀長石、石灰石、白雲石、和含錳、銅的礦石),分析紫泥化學成分符合SiO252-70%,Al2O315-28%,FeO33-8%,TiO20.5-1.5,MgO 0.5-2,K2O 0.1-0.5,少量的CaO、Na2O的要求,分析硬質粘土化學成分符合SiO250-68%,Al2O315-28%,FeO35-10%,TiO20.5-1.5,MgO 0.5-2,K2O 0.1-0.5,少量的CaO、Na2O的要求,紫砂的化學成分也符合要求,全部原料的有毒元素如鉛、鎘、鉻、汞等均不超標。
將上述原料預處理,稱量,再進行溼球磨、過篩網、沉澱、壓濾放入儲漿池中儲藏,再過濾,再放到煉泥機中煉泥成泥餅,存入密封池發酵5~10天,再放到真空煉泥機中進行2次煉泥得到坯料,再過篩網(180目),得可塑坯料,經旋壓成型可製成家用電器用品部件(如紫砂壺、電飯煲、內膽)自然風乾,放入窯爐燒制10~15小時,溫度1100-1300℃梯度保溫14~18小時,出爐、檢驗和包裝、得到窯寶產品。
權利要求
1.一種陶器燒成的窯變產品,其特徵在於陶器的原料成分包括紫泥和硬質粘土、紫砂,其它礦物,其成分和百分重量含量如下紫泥 20-50%硬質粘土 20-45%紫砂 10-25%其它礦物 5-20%所述紫泥的化學成分為SiO252-70%,Al2O315-28%,FeO33-8%,TiO20.5-1.5,MgO0.5-2,K2O0.1-0.5,還有少量的CaO、Na2O;所述硬質粘土的化學成分為SiO250-68%,Al2O315-28%,FeO35-10%,TiO20.5-1.5,MgO0.5-2,K2O0.1-0.5,還有少量的CaO、Na2O;所述紫砂採用與普通陶器相同的紫砂;所述其它礦物包括鉀長石(K2O,Al2O36SiO2)、石灰石(CaCO3)、白雲石(CaCO3MgcO3)、和含有鐵、銅、錳、鈷、鋅、錫、鎳等元素的礦石。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器燒成的窯變產品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將紫泥和硬質粘土、紫砂,其它礦物原料預處理,稱量,再進行溼球磨,過篩,沉澱、壓濾,放到儲漿池中儲藏備用,再從儲漿池去出漿料,放到煉泥機中煉泥,存放發酵1-2天,再放到煉泥機中進行第二次煉泥,得到可塑坯料,滾壓成形或旋壓成型,雕刻成型,用熱空氣乾燥法乾燥,放到燒制設備中燒制,梯度保溫,用油石磨光,打臘,經檢驗和包裝,得到產品。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器燒成的窯變產品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燒制的溫度為1000℃~130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器燒成的窯變產品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燒制的設備為電窯、隧道窯、煤氣窯、推板窯。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器燒成的窯變產品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電窯的燒制時間為8-13小時,梯度保溫時間為8-15小時,電窯燒制時窯內應有穩定的二氧化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器燒成的窯變產品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隧道窯燒制時間為68-76小時,梯度保溫時間2-3天。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器燒成的窯變產品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煤氣窯燒制時間為8-13小時,梯度保溫時間8-15小時。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陶器燒成的窯變產品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推板窯燒制時間為8-13小時,梯度保溫時間8-15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陶器及其生產方法,該陶器的原料成分包括紫泥和硬質粘土、紫砂等,其生產方法是將原料預處理後,稱量,再進行溼球磨,過篩,沉澱、壓濾,煉泥,發酵,二次煉泥,得到可塑坯料,滾壓成形或旋壓成型,雕刻,乾燥,放到窯燒制,梯度保溫,磨光,打蠟,得到窯變陶器產品。這種陶器具有豐富的天然色澤,色彩表相和自然分布圖案十分優美,因此能形成美麗的金屬光澤和寶石般特質效果,古色古香,別具一格,可以製作高檔的藝術品,也可以做成高檔的電器產品。
文檔編號C04B33/02GK1524823SQ0312543
公開日2004年9月1日 申請日期2003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03年9月16日
發明者李遠寧 申請人:李遠寧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