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生娃後月經量特別多(生完寶寶月經不規律)
2023-08-01 08:27:42 1
量太多?痛經太厲害?日期特別不準?產後媽媽們的月經會有或多或少的變化,本期美國版Parents小編,將最常見的月經問題做了梳理,並邀請最權威的婦產科專家幫你解答。
月經有時候是一件痛苦的事。有時候早到,讓我們措手不及;有時候晚到,讓我們擔心;有時候還伴有疼痛和易怒。而有些月份裡,在兩次月經之間偶爾還有少量出血;還有些月份裡,什麼都沒有。而且,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樣的月經是正常的,因為壓力、鍛鍊、年齡、還有生育,都有可能改變激素水平。Parents採訪了中美幾位頂級的婦科專家,諮詢了一些媽媽產後最常見的月經問題,並請她們分享了處理這些問題的最好辦法。
Parents專家 Nanette Santoro
美國科羅納多醫學院的婦產系主任、教授
Parents:自從有了寶寶,我的月經就不規律了,也變少了,這正常嗎?Santoro:從懷孕到生完寶寶,有一年左右的時間沒有月經,之後有一天月經會強勢回歸——不幸的是,它有可能比以前量更大,有更多的血塊,持續時間也更長。不過,過了起初的幾個月之後,大多數女性都能回到跟懷孕前差不多的狀態。而且,月經量的改變也沒必要引起過度擔心。一般來說,懷孕期間體重增加多過的女性,月經不規律是很常見的。「只要你的體重恢復,月經也會變得規律。」她說。如果你已經開始使用任何類型的激素方法避孕,包括宮內節育器或是口服孕酮避孕藥,那麼你的月經量就會比之前更少。
然而,如果你的月經量非常少——醫生認為流血量少得幾乎不需要衛生巾就算「非常少」,這時就要去看醫生了。「這樣的流血量也許表示生產後子宮內膜沒有恢復好,有可能導致以後不育,」Santoro教授說。
只要月經不規律,都應該做一下檢查,因為它有可能是由潛在的疾病造成的,比如甲狀腺疾病或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如果沒有病理原因,你只是希望能更容易預料到它一些,或者你只是想好好度過絕經前期的那段時間,那麼小劑量的避孕藥通常是讓月經規律的最佳方法。
Santoro:就算你沒有哺乳,也可能需要再等幾個月才會有月經。雖然這算不上什麼問題,但也可能讓你擔心——擔心自己不育、進入更年期、甚至擔心又懷孕了!「通常,大腦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從懷孕產生的大量激素中恢復過來。」Santoro教授說。沒有哺乳的新媽媽,恢復月經的平均時間是產後45~64天,但正常的範圍遠不止於此。如果其他一切正常,你也確信自己沒有懷孕,那就用不著看醫生。如果到產後3個月還沒有月經,那就需要諮詢醫生,確保沒有潛在的病理原因導致你的月經不恢復。
如果你是純母乳餵養,那麼你的月經至少要到寶寶4~6個月添加輔食之後才會恢復,也許它會等到你斷奶後才回來。但這段期間裡,你仍然會排卵,也就意味著你有可能懷孕。所以,如果你不想那麼快再次懷孕,就需要採取避孕措施了。
Parents專家 Mary Jane Minkin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婦科臨床教授
Parents:我確信自己沒有懷孕,但確實有一個月月經沒來,這是怎麼回事?Mary Jane Minkin:不管你有多麼小心,不管你怎麼哺乳,也不管你採用什麼樣的避孕措施,只要月經間斷,那麼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檢測是否懷孕。永遠應該是這樣做。「輸卵管結紮並非100%有效,輸精管切斷也並非100%有效。我遇到過上百位女性發誓說她不可能懷孕,但結果就是懷孕了。」Minkin教授說。
如果排除了懷孕的可能,那麼月經間斷的原因有可能是體重迅速增加或降低、鍛鍊強度過大、生病,或是壓力大。顯然,在新手媽媽中,壓力大是很常見的事。「如果有人有一次月經沒來,她自己在家做了三次懷孕測試都顯示陰性,我通常會叫她不必過於焦慮,不需要到醫院來找我。」Mi nki n教授說,「這真的很常見。」不過,如果你連續三個月都沒來月經,就需要看醫生了。經常性月經延遲,表示可能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卵巢囊腫、甲狀腺疾病、激素分泌異常或子宮內膜損傷等疾病。
Mary Jane Minkin:無論是連續幾小時的鈍痛,還是讓人無法走路的一陣劇痛,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女性在月經期間遭遇某種形式的疼痛。痛經是前列腺素造成的,這是一種化學物質,會讓你的子宮肌肉收縮以脫落子宮內膜。針對痛經症狀最有效的方法是服用抗炎止痛藥,比如萘普生或布洛芬,它們能減少前列腺素的產生。關鍵是在月經前一兩天就開始服用,這樣就會減輕經期的疼痛。「你得阻止前列腺素的產生,因為它們一旦形成,就會導致痛經。」Minkin教授說。
如果吃了止痛藥還是痛得厲害,你得跟醫生聊聊,請她幫助確認有沒有其他問題。如果沒有其他問題,她可能會給你開一種更強的抗炎藥,或者跟你說起激素類避孕藥、陰道環或是宮內節育器。這些避孕手段裡含的激素,有助於控制子宮內膜的生長,因而減少前列腺素的分泌,對你來說意味著減輕疼痛。還有一個好消息:許多女性發現,每生孩子一次,痛經都減輕一些。
Parents專家 李少芬 中國北京明德醫院婦產科主任
Parents:我發現在兩次月經中間,我也會有少量出血的現象,怎麼會這樣?李少芬:造成這種現象最常見的原因是,你有一次忘了吃避孕藥,或是沒有每天在同一時間吃。還有一種可能的原因是:你在排卵,這也會造成一點點出血。如果你還在哺乳期,但已經恢復月經,特別容易發生兩次月經中間出血這事兒。
偶爾一次少量流血沒什麼好擔心的,但經常這樣,特別是在連續好幾個月都發生的情況下,就一定要諮詢醫生。因為,其他的可能因素就更加嚴重了,包括子宮感染、子宮纖維瘤、子宮頸息肉、甚至某些類型的癌症,這種情況非常少。婦科醫生可能會使用超聲波或是宮腔鏡檢查你的子宮。如果她沒發現任何問題,而你一直在口服避孕藥,可能有必要請醫生開更大劑量的避孕藥,李主任建議。當你服用「超低劑量」避孕藥時,更有可能發生兩次月經之間少量出血的現象,「超低劑量」避孕藥,含有雌激素是20微克,而常規劑量的雌激素,含量是30~35微克。
李少芬:如果你的月經量原本一直正常,卻發現經量變多,就需要去看婦科醫生。至少有20%的女性到50歲時會患有子宮肌瘤,這種疾病會導致月經量突然變化。這些非惡性瘤可能小到像豌豆那麼大,可以通過手術切除,或者用藥物治療。
經量過大還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兆,比如子宮內膜息肉、產後胎盤部分殘留,或是血液系統疾病。如果你的月經期長達一周以上,如果連續幾小時內你每小時都要換一次衛生巾,如果你輕微頭痛、氣促、心悸(這些是貧血的典型症狀),請一定要立刻去看醫生。
當然,還有些女性,一直以來月經量都很大卻沒有真正意識到,直到停用激素類避孕藥之後才發現。「當你服用避孕藥時,你每個月的月經並不是真實情況,激素會讓月經血量變少。」李主任說,「一旦你停止服藥,就會恢復原有的正常月經量,這對有些女性來說是非常可怕的。」
幸運的是,醫生有很多種方法能幫到你。如,Mirena(曼月樂)宮內節育器,能夠減少經血量高達85%,或者,對有些女性來說,完全停止月經。另一種可能的方法是,服用Lysteda(止血環酸)。如果你的問題特別嚴重,而且你確信以後不再生寶寶,醫生也許會建議你手術切除部分子宮內膜。
無論你關於自己的月經有什麼疑問,最好是坦誠地告訴醫生,就算是很多年一直存在的問題也一樣。你也許會大吃一驚,就像我一樣——因為某個方法會迅速提升你的生活品質;如果幸運的話,它還會讓你再也不用擔心月經問題。
如果你出現任何以下症狀,請立刻諮詢醫生,它們可能預示著更嚴重的病理問題:
● 經血量非常大(連續2~3個小時內,每小時浸滿一個衛生巾)
● 不止一次發生月經出血超過10天的情況
● 經常在兩次月經之間還有少量出血
● 性生活之後出血
● 連續3個月的月經周期少於21天或大於35天
● 停經後還有陰道出血
擴展閱讀:
寶寶微量元素,到底有沒有必要查?該怎麼補?兒科專家告訴你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