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挽起式窗簾的製作方法
2023-07-31 19:59:41 1
專利名稱:雙層挽起式窗簾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關於吊有前後兩層窗簾,並使其能夠自由升降的雙層挽起式窗簾。
現有技術現有技術中的挽起式窗簾,是能夠在框架上吊有兩層窗簾,並通過操作使兩層窗簾分別獨自升降的結構。
特開2001-211993號公報所記載的挽起式窗簾,是在共通的框架前後兩端分別吊有窗簾。控制框架前端窗簾升降的升降控制線通過裝在前端下部的引導線延伸至框架的一側,經過限位裝置垂向下方。
另外,控制框架後端窗簾升降的升降控制線通過裝在後端下部的引導線延伸至框架的另一側,經過限位裝置垂向下方。
然後,通過操作各升降控制線,可以分別升降2層窗簾。
發明內容
如上所述,挽起式窗簾在組裝時,必須將一側窗簾布安裝在框架上,同時將其升降控制線插在引導線和限位裝置上。接著,在框架上安裝另一側窗簾布,將其升降控制線插在引導線和限位裝置上。
由此,因為一側窗簾布的升降控制線,在必須插通對應的控制線和限制裝置相的框架的同時,還要插通與另一側窗簾布對應的控制線和限制裝置,所以在組裝時十分麻煩。
另外,由共通的框架垂下的2層窗簾布的寬度,都是在框架的寬度範圍之內。由此,當框架裝在窗框間的範圍內時,會發生窗簾與窗框之間存在有空隙,進而發生漏光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更簡單地進行組裝,同時還能夠防止窗簾與窗框之間發生漏光的雙層挽起式窗簾。
一種雙層挽起式窗簾,其框架裝在安裝面託架上,且在該框架上呈下垂支持有能夠升降的前側窗簾布和後側窗簾布,其中上述框架是由分別各自獨立的前端框架和後端框架構成,且在所說的前端框架上安裝有前側窗簾布及其升降裝置,在所說的後端框架上安裝有後側窗簾布及其升降裝置。
在本發明所說的前端框架和後端框架上分別裝有多個線引導器和線限制器,其中用於控制前側窗簾布升降的控制線經過裝在前端框架上的線引導器和線限制器垂向下方,用於控制後側窗簾布升降的控制線經過裝在後端框架的線引導器和線限制器垂向下方。
本發明所說的前端框架和後端框架,在以接合部連接的狀態下裝在上述安裝託架上。
本發明所說的接合部是由上部片和下部片、將上部片和下部片以離間方式彈性支撐的彈性支撐裝置構成;同時將上部片和下部片的兩端部與前端框架和後端框架的筋板相嵌合,使前端框架和後端框架呈一體狀。
本發明所說的前端框架和後端框架的上端部上,分別設有筋板,該筋板由安裝託架的本體以及滑塊支撐。
在本發明所說的前端框架和後端框架的外側面上吊有所說的前側窗簾布和後側窗簾布,在所說的前端框架和後端框架的相對面上裝有線引導器和線限制器。
本發明所說的前端框架的寬度較後端框架寬,在整個框架寬度的範圍內吊有所說的前側窗簾布和後側窗簾布;另外,為使所說的前側窗簾布能夠覆蓋住窗子,將所說的後端框架設置在窗的縱框間,而所說的前端框架設置在窗的前側。
圖1實施例1的雙層挽起式窗簾的正視圖。
圖2雙層挽起式窗簾的側視圖。
圖3雙層挽起式窗簾的俯視圖。
圖4雙層挽起式窗簾的側視圖。
圖5實施例1的斷面圖。
圖6實施例2的斷面圖。
符號的說明1a 前端框架1b 後端框架5 前側窗簾布6 後側窗簾布9a,9b 升降裝置(升降控制線)12a,12b升降裝置(線引導器)13a,13b升降裝置(線限制器)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以下,參照附圖對具體說明本發明的雙層挽起式窗簾的實施例1。
如圖1和圖3所示,挽起式窗簾的框架是由同一形狀鋁製形材的前端框架1a和後端框架1b構成,兩框架1a、1b通過多個接合部2連接。
如圖5所示,上述接合部2是由上部片2a、下部片2b、和分離上部片2a、下部片2b的彈簧線圈2c構成。
然後,使上部片2a的兩端部與在前端框架1a和後端框架1b的上端部所形成的上部連接筋板3相嵌合,使下部片2b的兩端部與在前端框架1a和後端框架1b的中間部所形成的下部連接筋板4相嵌合,並通過彈簧線圈2c的伸縮力使上部片2a和下部片2b相互分離,這樣則可以使前端框架1a和後端框架1b連接呈一體結構。
另外,前側窗簾布5的上端部通過面固定器接在前端框架1a的前面,與前側窗簾布5材質不同的後側窗簾布6的上端部通過面固定器接在後端框架1b的後面。由此,窗簾布5、6則從框架1a、1b雙重垂下。
如圖3所示,前端框架1a的寬度大於後端框架1b,而窗簾布5、6的橫幅寬度分別等同於框架1a、1b的寬度。
框架1a、1b通過安裝託架7固定在窗上沿等的安裝面上。而且,如圖3所示,後端框架1b是夾在窗的縱框8之間,而前端框架1a的寬度大於縱框8的間隔,並由窗框向室內側固定。
這樣,從前端框架1a垂下的前側窗簾布5能夠完全覆蓋住窗面。如圖1和圖2所示,在窗簾布5、6的下端部分別形成了口袋形狀,其中收藏有底軌16a、16b。
前側窗簾布5的下端部被裝在多根升降控制線9a下端的掛鈎10a鉤住,升降控制線9a穿過在窗簾布5內側等距離所設置的引導環11a而通向上方,沿著安裝在前端框架1a下部的多個線引導器12a,被引向前端框架1a的一端。
然後,操作控制線15a經過前端框架1a上的線限制器13a,從前端框架1a的一端垂下,並通過線平衡器14a進行連接。
這樣,如果從線限制器13a引出升降控制線9a的話,就能夠使前側窗簾布5上升;如果根據底軌16a和前側窗簾布5的重量將升降控制線9a引入線限制器13a內的話,則能夠操作前側窗簾布5的下降。
後側窗簾布6的下端被裝在多根升降控制線9b下端的掛鈎10b所鉤住,升降控制線9b穿過在窗簾布6內側等距離所設置的引導環11b而通向上方,沿著安裝在後端框架1b的下部的多個線引導器12b,被引向後端框架1b的一端。
然後,操作控制線15b經過後端框架1b上的線限制器13b,從後端框架1b的一端垂下,並通過線平衡器14b進行連接。
這樣,如果從線限制器13b引出升降控制線9b的話,就能夠使後側窗簾布6上升;如果根據底軌16b和後側窗簾布6的重量將升降控制線9b引入線限制器13b內的話,則能夠操作後側窗簾布6的下降。
另外,因為線限制器13b位於後端框架1b的一端,較升降控制線9b更位於中央位置,故在後端框架1b一端垂下的升降控制線9b,通過支持後端框架1b能夠自由旋轉的引導滾筒17a、17b,被引至線限制器13b。
因此,從線限制器13b垂下的升降控制線9b和操作控制線15b,與從線限制器13a垂下的升降控制線9a和操作控制線15a之間,以保持一定的間隔下垂。
上述線限制器13a、13b的構成具備切換兩種選擇狀態,一是根據升降控制線9a、9b的引出或者底軌16的重量使其能夠引入,以此來使窗簾布5、6呈能夠升降的狀態;二是根據底軌16的重量阻止其進入,來使窗簾布5、6呈能夠升降狀態。
如圖2和圖4所示,在前端框架1a和後端框架1b的兩端部安裝有罩25。
如上所述的雙層挽起式窗簾的組裝方法是,首先將前側窗簾布5裝在前端框架1a上,將升降控制線9a插通在前側窗簾布5、前端框架1a的線引導器12a和線限制器13a上。
另外,將後側窗簾布6裝在後端框架1b上,升降控制線9b插通在後側窗簾布6、後端框架1b的線引導器12b和線限制器13b上。
接著,前端框架1a和後端框架1b以接合部2來連接,並將前端框架1a和後端框架1b裝在預先固定於安裝面的安裝託架7上。
像這樣設置的雙層挽起式窗簾,通過操作控制線15a能夠使前側窗簾布5升降,通過操作控制線15b能夠使後側窗簾布6升降。
因此,如果通過操作控制線15a、15b的操作,能夠使前側窗簾布5和後側窗簾布6分別升降的話,能夠對以下狀態進行任意選擇如圖4所示,前側窗簾布5和後側窗簾布6都被完全放下時的狀態;如圖2所示,後側窗簾布6被完全放下,而前側窗簾布5被拉至期望高度時的狀態;或者前側窗簾布5和後側窗簾布6都被拉至最高點時的狀態等。
如上所述構成的雙層挽起式窗簾能夠取得以下效果(1)能夠升降不同材質的前側窗簾布5和後側窗簾布6,來進行採光和遮光的調節;(2)將前側窗簾布5、後側窗簾布6及其升降裝置安裝在分別獨立的框架1a、1b上。由此,由於能夠分別進行獨立組裝,故能夠更簡單進行組裝作業;(3)框架1a、1b在能夠簡單地通過接合部2連接,同時,如果通過抵抗彈簧線圈的伸縮力使接合部2的上部片2a和下部片2b間的間距收縮,就能夠簡單地解除框架1a、1b間的連接;(4)由接合部2連接的框架1a、1b能夠簡單地裝在安裝託架的安裝面上;(5)前端框架1a比後端框架1b長,後端框架1b固定支撐在窗的縱框8間,前端框架1a位於窗的前方並在寬度方向覆蓋住窗。因此,從前端框架1a垂下的前側窗簾布5在寬度方向將窗覆蓋住,從而能夠確實防止了從窗兩側發生的漏光;(6)因為升降控制線9a和操作控制線15a與升降控制線9b和操作控制線15b以保持一定間隔而垂下,所以能夠防止相互間發生纏繞。
實施例2圖6所示的是實施例2,該實施例的構成是,由安裝託架18來決定前端框架17a和後端框架17b的位置。
上述安裝框架17a、17b與實施例1的安裝框架1a、1b相比,其上端部的筋板19的構成有所不同,但是其他構成還是與上述安裝框架1a、1b相同的。
前側窗簾布5的上端裝在上述安裝框架17a上,後側窗簾布6裝在安裝框架17b上。然後,前側窗簾布5和後側窗簾布6通過與實施例1相同的升降裝置能夠各自獨立地進行升降。
安裝託架18的構成有由金屬板彎折形成的本體20、由合成樹脂形成並能在本體20中移動的一對滑塊21、和將本體20固定在安裝面上的螺絲23。
然後,安裝框架1a、1b位於本體20的兩端部,在本體20和滑塊21之間由筋板19支撐。在此狀態下,滑塊21被螺絲24所固定,則無法相對於本體20進行移動。
設置這樣的雙層挽起式窗簾時,首先應將安裝託架18固定在安裝面上。然後,將預先裝有前側窗簾布5和升降裝置的前端框架1a、以及、裝有後側窗簾布6和其升降裝置的後端框架1b分別裝在安裝託架18上即可。
因此,上述構成的雙層挽起式窗簾能夠取得與實施例1的(1)、(2)、(3)項相同的效果。
另外,上述實施例也能夠進行以下的變更。
·實施例1中的構成也可以是,安裝託架僅僅支撐由接合部2連接的前端框架1a和後端框架1b中的任一個。
·實施例1中,亦可以在接合部2設置支撐安裝託架7的阻擋部,在前端框架1a和後端框架1b以接合部連接的狀態下,該接合部能夠由安裝託架支撐。
權利要求
1.一種雙層挽起式窗簾,其框架(1a)(1b)(17a)(17b)裝在安裝面託架(7)(18)上,且在該框架(1a)(1b)(17a)(17b)上呈下垂支持有能夠升降的前側窗簾布(5)和後側窗簾布(6),其上述框架(1a)(1b)(17a)(17b)是由分別各自獨立的前端框架(1a)(17a)和後端框架(1b)(17b)構成,其中在上述前端框架(1a)(17a)上安裝有前側窗簾布(5)及其升降裝置,在上述後端框架(1b)(17b)上安裝有後側窗簾布(6)及其升降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說的前端框架(1a)(17a)和後端框架(1b)(17b)的外側面上吊有所說的前側窗簾布(5)和後側窗簾布(6),在所說的前端框架(1a)(17a)和後端框架(1b)(17b)的相對面上裝有線引導器(12)和線限制器(13);在上述前端框架(1a)(17a)和後端框架(1b)(17b)的外側面上吊有所說的前側窗簾布(5)和後側窗簾布(6),其特徵在於將線引導器(12)和線限制器(13)設置在所說的前端框架(1a)(17a)和後端框架(1b)(17b)上,並以能夠與朝向上述前端框架(1a)(17a)和後端框架(1b)(17b)相對面的筋板相嵌合的方式進行安裝。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挽起式窗簾,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前端框架(1a)(17a)的寬度較後端框架(1b)(17b)寬,在整個框架寬度的範圍內吊有所說的前側窗簾布(5)和後側窗簾布(6);另外,為使所說的前側窗簾布(5)能夠覆蓋住窗子,將所說的後端框架(1b)(17b)設置在窗的縱框間,而所說的前端框架(1a)(17a)設置在窗的前側。
全文摘要
一種雙層挽起式窗簾,其框架裝在安裝面託架上,且在該框架上呈下垂支持有能夠升降的前側窗簾布和後側窗簾布,其中上述框架是由分別各自獨立的前端框架和後端框架構成,且在所說的前端框架上安裝有前側窗簾布及其升降裝置,在所說的後端框架上安裝有後側窗簾布及其升降裝置。其優點在於其能夠簡單進行組裝,同時,還能夠防止窗簾布與窗框之間發生漏光。
文檔編號A47H5/08GK1965740SQ20061009104
公開日2007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0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01年9月27日
發明者阿保晴也, 岡村正 申請人:立川百葉窗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