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含碳PET薄膜的屏蔽板的製作方法
2023-07-31 20:03:3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屏蔽板,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含碳PET薄膜的屏蔽板。
背景技術:
近來隨著電子產業的發展,特別是手機和小型家電產品原件的小型化、輕量化、工序簡約化要求急劇增加,從而要求電子原件具有更高的集成度,更高的性能。
電子產品中的電子原件集成度增加、互相之間的距離減少,從而導致電磁波密度和熱密度增加。為解決此問題,通常採用具有散熱性能的屏蔽板和石墨等材料。為達到產品的小型化和輕量化的目的,要求屏蔽板和電子元件的間距最小化,但吸收電磁波的屏蔽板多為導電的金屬材料構成,當電子元件和屏蔽板發生接觸時,會引起電路短路而導致產品無法正常工作,因此通常會在後續工序中在屏蔽板內部粘貼絕緣膠帶,不僅降低了散熱效果,也使得產品的小型化和輕量化目的不能很好地實現,額外的工序使得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增加。
針對以上方面,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合理的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含碳PET薄膜的屏蔽板,將具有電磁波吸收功能的金屬和具有絕緣及散熱功能的含碳PET薄膜經單面電暈處理熱壓進行複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含碳PET薄膜的屏蔽板,包括含碳PET薄膜,金屬板;所述含碳PET薄膜與金屬板經過單面電暈處理熱壓進行複合,無須膠黏劑和額外工序即可達到要求的粘合強度。
同時,所述電暈處理技術需滿足以下條件:熱壓機以200度以上溫度和5千克以上壓力並以10m/分鐘的速度移動進行熱壓。
所述含碳PET薄膜,呈現為黑色,具有遮光特性,並具有較高的散熱性能,可以不使用石墨材料,有利於控制材料費和提高生產效率;同時PET薄膜具有絕緣性,使得電子元件和屏蔽板及時貼合在一起也不會發生短路。
所述金屬板,材料以可導電的金屬系列為主,如金、銀、銅,為屏蔽電磁波及維持結構形狀,可利用上述材料中的一個或二個以上的合金材質進行製作,或使用不鏽鋼等合金或符合金屬板;使用非金屬材料為基礎材料時需在外部塗布導電性物質,得到導電功能後作為金屬板的材料。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具有含碳PET薄膜的屏蔽板的有益效果為:
(1)含碳PET薄膜,具有較高的散熱性能,可以減少甚至不使用石墨等散熱材料,有利於控制材料費和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因PET薄膜具有絕緣性,使得電子元件和屏蔽板即使貼合在一起也不會發生短路,無須在屏蔽板內部粘貼絕緣膠帶,減少後續工序和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2)通過電暈技術將具有電磁波吸收功能的金屬板和具有絕緣散熱功能的含碳PET薄膜進行熱壓複合,使產品既能進行電阻隔斷,也能進行電磁波屏蔽;同時,使用電暈技術也避免了膠黏劑的實用和額外的工序,減少成本也為有利於實現產品的小型化。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一種具有含碳PET薄膜的屏蔽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含碳PET薄膜;2、金屬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具有含碳PET薄膜的屏蔽板,包括含碳PET薄膜1,金屬板2;所述含碳PET薄膜1與金屬板2經過單面電暈處理熱壓進行複合,無須膠黏劑和額外工序即可達到要求的粘合強度。
相應地,所述電暈處理技術需滿足以下條件:熱壓機以200度以上溫度和5千克以上壓力並以10m/分鐘的速度移動進行熱壓。
所述含碳PET薄膜1,呈現為黑色,具有遮光特性,並具有較高的散熱性能,可以不使用石墨材料,有利於靜止材料費和提高生產效率;同時PET薄膜具有絕緣性,使得電子元件和金屬板即使貼合在一起也不會發生短路。
所述金屬板2,材料以可導電的金屬材料為主,如金、銀、銅,為屏蔽電磁波及維持結構形狀,可利用上述材料中的一個或二個以上的合金材質進行製作,或使用不鏽鋼等合金或複合金屬材料;使用非金屬材料為基礎材料時需在外部塗布導電性物質,得到導電功能後作為金屬板2的材料。
上述是為了便於該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應用本案技術,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輕易對這些實例做出各種修改,並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它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案不限於以上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案的揭示,對於本案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案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