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主軸的高速旋轉接頭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31 20:35:36 2
電主軸的高速旋轉接頭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電主軸的高速旋轉接頭結構,包括,機體;分配桶,該分配桶的下端部活動的套接於軸芯的上端部,分配桶與軸芯配合處的內壁設置有一環形氣槽;連接座,其上端部設置有溢流口;隔離筒;分配軸,穿接於隔離筒內;分配軸外表面與隔離筒的內表面之間形成一個上端部與溢流口導通的溢流通道;分配桶與軸芯配合處的間隙、分配軸與軸芯配合處的間隙均位於溢流通道的下方並於溢流通道的下端部連通;分配軸內部設置有一冷卻流道,該冷卻流道的下端部與軸芯的冷卻通道連通;進氣通道,其外側端用於連接外部高壓氣源,內側端導通至環形氣槽。本實用新型能夠提高旋轉接頭與軸芯配合處的密封等級,並能將多餘的冷卻液從電主軸內部排出。
【專利說明】 電主軸的高速旋轉接頭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主軸的高速旋轉接頭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應用於磨削加工的電主軸中,通常需要配裝旋轉接頭結構,利用旋轉接頭結構向電主軸的軸芯內部的冷卻通道輸送冷卻液,冷卻液從軸芯前端流出,使軸芯前端加工工件的磨杆始終保持在低溫環境下工作。
[0003]為了避免冷卻液影響電主軸內部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通常情況下,旋轉接頭結構與電主軸軸芯配合的位置需要保持較高的密封性,目前,通常是採用接觸式密封,這種密封方式對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較高,而且密封等級較低;此外,由於旋轉接頭結構與軸芯採用接觸式密封,要求旋轉接頭結構要隨著軸芯轉動,導致旋轉接頭結構上端部冷卻液的進口與外部提供冷卻液的設備的連接結構較為複雜。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於提供一種電主軸的高速旋轉接頭結構,其能夠提高與軸芯配合處的密封等級,簡化電主軸的結構。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電主軸的高速旋轉接頭結構,包括,
[0007]機體;
[0008]固定在機體內部的分配桶,該分配桶的下端部活動的套接於軸芯的上端部,分配桶與軸芯配合處的內壁設置有一環形氣槽;
[0009]位於機體內部連接座,連接座的上端部設置有溢流口 ;
[0010]上端部固定在連接座上且穿接於分配桶內的隔離筒;
[0011]分配軸,穿接於隔離筒內,該分配軸上端部固定連接於連接座、下端部穿過分配桶的部分穿接於軸芯的上端部;分配軸外表面與隔離筒的內表面之間形成一個上端部與溢流口導通的溢流通道;分配桶與軸芯配合處的間隙、分配軸與軸芯配合處的間隙均位於溢流通道的下方並於溢流通道的下端部連通;分配軸內部設置有一由其上端面貫穿至其下端面的冷卻流道,該冷卻流道的上端部形成一個冷卻液進口、下端部與軸芯的冷卻通道連通;
[0012]進氣通道,其外側端用於連接外部高壓氣源,內側端導通至環形氣槽。
[0013]分配軸的外部設置有一軸肩,該軸肩被卡裝在分配桶和隔離筒之間,分配桶位於軸肩下方的部分形成一個容納腔;分配桶與軸芯配合處的間隙、分配軸與軸芯配合處的間隙均連通於容納腔的下方,軸肩上設置有將容納腔上方和溢流通道下端部連通的通孔。
[0014]機體內部還固定有一固定座,該固定座上設置有一與進氣通道的外側端連通且用於對接外界高壓氣源輸出口的進氣口。
[0015]進氣通道由外向內依次穿過機體、固定座、分配桶。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0017]相比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旋轉接頭結構固定在電主軸機體上,其與軸芯配合的間隙處採用高壓氣體密封,相比於現有的接觸式密封方式,對軸芯以及其他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較低,簡化了零件加工工藝,且提高了密封的等級,旋轉接頭結構不需要隨著軸芯轉動;此外,能夠將多餘的冷卻液從電主軸排出,避免冷卻液浪費的同時,防止冷卻液影響機體內部其他零部件。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其中:10、固定座;11、進氣口 ;20、連接座;21、溢流口 ;30、分配軸;31、冷卻流道;32、軸肩;33、通孔;40、分配桶;41、環形氣槽;42、容納腔;50、隔離筒;51、溢流通道;60、機體;70、軸芯;71、冷卻通道;80、進氣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0021]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電主軸的高速旋轉接頭結構,其包括電主軸的機體60、分配桶40、連接座20、隔離筒50、分配軸30、進氣通道80 ;其中,分配桶40固定在機體60內部並位於電主軸的軸芯70上方,該分配桶40的下端部活動的套接在軸芯70的上端部,軸芯70能夠相對於分配桶40轉動;軸芯70與分配桶40之間形成一第一配合間隙,且分配桶40與軸芯70配合處的內壁設置有一環形氣槽41,分配桶40與軸芯70之間的第一配合間隙與該環形氣槽41連通。連接座20位於機體60內部且設置在分配桶40的上方,連接座20上設置有一與外部的收集設備連通的溢流口 21,此外,連接座20還用於固定分配軸30和隔離筒50,具體的是,隔離筒50穿接在分配桶40內部,其上端部固定連接在連接座20上,該隔離筒50的外表面與分配桶40的內表面密閉的貼合;分配軸30穿接固定在隔離筒50內部,其上端部固定在連接座20上,分配軸30的外徑小於隔離筒50的內徑,在分配軸30的外表面與隔離筒50的內表面之間形成一個溢流通道51,該溢流通道51向上一直延伸至隔離筒50及分配軸30的上端部並與溢流口 21導通。分配軸30的下端部穿過隔離筒50、分配桶40的部分穿接在軸芯70上端部,由此,在軸芯70和分配軸30之間形成一個第二配合間隙;分配軸30上設置有一由其上端面貫穿至其下端面的冷卻流道31,該冷卻流道31的上端部凸出於連接座20的部分形成一個冷卻液進口、下端部則與軸芯70上的冷卻通道71上端部連通。上述的第一配合間隙、第二配合間隙均位於溢流通道51的下部且均與溢流通道51的下端部連通。
[0022]上述的進氣通道80的外側端用於連接外部的高壓氣源,內側端則導通至上述的環形氣槽41,在電主軸工作時,外部高壓起源從進氣通道80進入到環形氣槽41,同時,冷卻液從冷卻流道31上端部的冷卻液進口進入,冷卻液順延冷卻流道31進入到軸芯70上的冷卻通道71,並順延冷卻通道71下端部出口進入到磨杆從而對磨杆的工作端和工件進行冷卻,高壓氣體進入到環形氣槽41後,對軸芯70與分配桶40之間形成的第一配合間隙實施氣體密封,多餘的冷卻液經由冷卻流道31和冷卻通道71的對接處進入到第二配合間隙,並順延第二配合間隙向上,到達第一配合間隙和第二配合間隙的上端部,從第一配合間隙上端部出來的高壓氣體將此處的多餘冷卻液向上推動,使多餘的冷卻液順延溢流通道51向上運動至溢流口 21處,再經由收集設備回收。
[0023]為了便於安裝,在上述分配軸30上設置有一軸肩32,軸肩32被卡裝在分配桶40下端部的臺階位和隔離筒50的下端面之間,從而將分配軸30與分配桶40和隔離筒50固定,分配桶40位於軸肩32的下方的空間形成一個容納腔42,該容納腔42具體是由軸芯70的上端面、分配桶40的底壁以及側壁、軸肩32的下表面圍成,也就是說,上述的第一配合間隙和第二配合間隙的上端部平齊,並且其二者均是連通於容納腔42的下方,軸肩32上設置有將該容納腔42與溢流通道51連通的通孔33 ;在高壓氣體的作用下,多餘的冷卻液進入到容納腔42中,在容納腔42內部,高壓氣體再將冷卻液順延通孔33送入到溢流通道51中。
[0024]在上述的機體60內部還固定有一固定座10,該固定座10上設置有一與進氣通道80的外側端連通且用於對接外界高壓氣源輸出口的進氣口 11,進氣通道80則是由依次開設在機體60、固定座10、分配桶40上的通道互相連通組成。
[0025]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於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電主軸的高速旋轉接頭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 機體; 固定在機體內部的分配桶,該分配桶的下端部活動的套接於軸芯的上端部,分配桶與軸芯配合處的內壁設置有一環形氣槽; 位於機體內部連接座,連接座的上端部設置有溢流口 ; 上端部固定在連接座上且穿接於分配桶內的隔離筒; 分配軸,穿接於隔離筒內,該分配軸上端部固定連接於連接座、下端部穿過分配桶的部分穿接於軸芯的上端部;分配軸外表面與隔離筒的內表面之間形成一個上端部與溢流口導通的溢流通道;分配桶與軸芯配合處的間隙、分配軸與軸芯配合處的間隙均位於溢流通道的下方並於溢流通道的下端部連通;分配軸內部設置有一由其上端面貫穿至其下端面的冷卻流道,該冷卻流道的上端部形成一個冷卻液進口、下端部與軸芯的冷卻通道連通; 進氣通道,其外側端用於連接外部高壓氣源,內側端導通至環形氣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主軸的高速旋轉接頭結構,其特徵在於,分配軸的外部設置有一軸肩,該軸肩被卡裝在分配桶和隔離筒之間,分配桶位於軸肩下方的部分形成一個容納腔;分配桶與軸芯配合處的間隙、分配軸與軸芯配合處的間隙均連通於容納腔的下方,軸肩上設置有將容納腔上方和溢流通道下端部連通的通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主軸的高速旋轉接頭結構,其特徵在於,機體內部還固定有一固定座,該固定座上設置有一與進氣通道的外側端連通且用於對接外界高壓氣源輸出口的進氣口。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主軸的高速旋轉接頭結構,其特徵在於,進氣通道由外向內依次穿過機體、固定座、分配桶。
【文檔編號】B23B19/02GK203711866SQ201320893333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1日
【發明者】湯秀清 申請人:廣州市昊志機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