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7-31 23:26:11 4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沉井施工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
背景技術:
沉井施工是用於修築地下構築物的方法之一,其通常是先在地面上建立一個無蓋、無底的筒狀結構的井壁,然後在井壁的圍護下不斷的從井內取土,隨著土體的挖深,井壁會因自重作用克服井壁與土體之間的摩擦力以及井壁最下端的刃腳下的土的阻力而逐漸下沉,當達到設計標高后,用混凝土封底;並按設計要求修築內部結構,最後修築頂蓋和出入口。根據不同情況和條件,如沉井高度、地基承載力、施工機械設備等,沉井施工可採取沉井一次製作,一次下沉;或者沉井分節製作、接高,一次下沉;或者沉井分節製作、接高與下沉交替進行的方式。而以往在沉井分節製作接築井壁時,都需要在前一節井壁上預埋埋件,以固定支撐架操作平臺,便於後一節井壁的施工,這種方法不僅浪費材料還會浪費很多時間及勞動力。有鑑於此,本設計人基於從事此類產品設計製造多年豐富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知識,並配合學理的運用,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新型的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使其更具有實用性。經過不斷的研究、設計,並經過反覆試作樣品及改進後,終於創設出確具實用價值的本實用新型。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的沉井的井壁模板施工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可以減少鋼材的使用量,並且結構簡單、易於拆裝,非常適於實用。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採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其特徵在於其包括:水平支撐管、傾斜支撐管及第一跳板;其中所述水平支撐管的一端與前一節井壁的頂層鋼模板可拆卸連接,所述水平支撐管伸出所述頂層鋼模板的另一端通過旋轉扣件與所述傾斜支撐管的一端連接,所述傾斜支撐管的另一端又與所述前一節井壁的所述頂層鋼模板可拆卸連接;其中所述水平支撐管與所述頂層鋼模板垂直;所述傾斜支撐管位於所述水平支撐管的下方,並與所述水平支撐管及所述頂層鋼模板分別成一銳角;所述第一跳板鋪設在所述水平支撐管上。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採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前述的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其中在所述前一節井壁的所述頂層鋼模板側面的肋板上設有多個連接孔;所述前一節井壁的相鄰的二塊所述頂層鋼模板是通過回形勾穿過二塊所述頂層鋼模板相鄰的所述肋板上的所述連接孔而相互連接;在所述水平支撐管的一端設有第一凹槽,並且在所述第一凹槽兩側的所述水平支撐管上分別設有相對的第一通孔;所述水平支撐管的一端與所述前一節井壁的所述頂層鋼模板是通過螺栓穿過二個所述第一通孔及一個所述連接孔並與螺母配合而可拆卸連接;其中所述頂層鋼模板的所述肋板位於所述第一凹槽內;在所述傾斜支撐管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凹槽,並且在所述第二凹槽兩側的所述傾斜支撐管上分別設有相對的第二通孔;所述傾斜支撐管的另一端與所述前一節井壁的所述頂層鋼模板是通過螺栓穿過二個所述第二通孔及另一個所述連接孔並與螺母配合而可拆卸連接;其中所述頂層鋼模板的所述肋板位於所述第二凹槽。前述的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的寬度分別與所述頂層鋼模板的所述肋板的厚度相同。前述的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其中所述螺栓為M12的螺栓。前述的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還包括下部拆模操作平臺,所述下部拆模操作平臺是懸掛在所述水平支撐管上,並由所述水平支撐管向下延伸。前述的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其中所述下部拆模操作平臺包括由鋼筋製作的框架及鋪設在所述框架上的第二跳板。前述的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其中所述框架是由直徑為16毫米的鋼筋製作的框架。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藉由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至少具有下列優點及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可以減少鋼材的使用量,並且結構簡單、易於拆裝,能夠加快施工速度,縮短工期、減少勞動力,特別適用於建築高度較高,壁厚達到300mm,卻不易搭設腳手架的框剪結構工程。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技術上有顯著的進步,並具有明顯的積極效果,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並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頂層鋼模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水平支撐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其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特徵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後。有關本實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的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的說明,應當可對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獲得一更加深入且具體的了解,然而所附圖式僅是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並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請參閱圖1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的一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包括:水平支撐管1、傾斜支撐管2及跳板3。其中水平支撐管I的一端與前一節井壁4的頂層鋼模板5可拆卸連接。水平支撐管I伸出頂層鋼模板5的另一端,並通過旋轉扣件6與傾斜支撐管2的一端連接。傾斜支撐管2的另一端又與前一節井壁4的頂層鋼模板5可拆卸連接。其中水平支撐管I與頂層鋼模板5垂直。傾斜支撐管2位於水平支撐管I的下方,並與水平支撐管I及頂層鋼模板5分別成一銳角。第一跳板3鋪設在水平支撐管I上。藉此,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施工人員站在第一跳板3上即可進行後一節井壁(圖未示)的施工。請再參閱圖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頂層鋼模板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在前一節井壁4的頂層鋼模板5側面的肋板7上設有多個連接孔8。前一節井壁4的相鄰的二塊頂層鋼模板5是通過回形勾(圖未示)穿過二塊頂層鋼模板5相鄰的肋板7上的連接孔8而相互連接。請再參閱圖3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水平支撐管的結構示意圖。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在水平支撐管I的一端設有第一凹槽9,並且在第一凹槽9兩側的水平支撐管I上分別設有相對的第一通孔10。在傾斜支撐管3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凹槽(圖未示),並且在第二凹槽(圖未示)兩側的傾斜支撐管3上分別設有相對的第二通孔11。其中水平支撐管I的一端與前一節井壁4的頂層鋼模板5是通過螺栓12穿過二個第一通孔10及一個連接孔8並與螺母(圖未示)配合而可拆卸連接。傾斜支撐管3的另一端與前一節井壁4的頂層鋼模板4是通過螺栓12穿過二個第二通孔11及另一個連接孔8並與螺母配合而可拆卸連接。並且頂層鋼模板5的肋板7分別位於第一凹槽9及第二凹槽(圖未示)內。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凹槽9及第二凹槽(圖未示)的寬度可以分別與頂層鋼模板5的肋板7的厚度相同,而螺栓12可以選用M12的螺栓。本實用新型同時還可包括下部拆模操作平臺13,以將前一節井壁4的下層模板(圖未示)拆除用來作為後一節井壁的模板。如圖1所示,下部拆模操作平臺13可懸掛在水平支撐管I上,並由水平支撐管I向下延伸。其中,下部拆模操作平臺13可包括由鋼筋製作的框架14及鋪設在框架14上的第二跳板1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框架14可以是由直徑為16毫米的鋼筋製作而成。在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沉井井壁模板的施工時,為了本實用新型平臺結構的支撐,前一節井壁4的上層模板5是與後一節井壁的模板(圖未示)一起拆除。另外,在實際使用時,還要在本實用新型平臺結構的外圍設置安全圍護網,以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並在支拆模板時保證井壁底下挖土人員的安全,避免發生落物砸人情況。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其特徵在於其包括:水平支撐管、傾斜支撐管及第一跳板;其中所述水平支撐管的一端與前一節井壁的頂層鋼模板可拆卸連接,所述水平支撐管伸出所述頂層鋼模板的另一端通過旋轉扣件與所述傾斜支撐管的一端連接,所述傾斜支撐管的另一端又與所述前一節井壁的所述頂層鋼模板可拆卸連接;其中所述水平支撐管與所述頂層鋼模板垂直;所述傾斜支撐管位於所述水平支撐管的下方,並與所述水平支撐管及所述頂層鋼模板分別成一銳角;所述第一跳板鋪設在所述水平支撐管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其特徵在於在所述前一節井壁的所述頂層鋼模板側面的肋板上設有多個連接孔;所述前一節井壁的相鄰的二塊所述頂層鋼模板是通過回形勾穿過二塊所述頂層鋼模板相鄰的所述肋板上的所述連接孔而相互連接; 在所述水平支撐管的一端設有第一凹槽,並且在所述第一凹槽兩側的所述水平支撐管上分別設有相對的第一通孔;所述水平支撐管的一端與所述前一節井壁的所述頂層鋼模板是通過螺栓穿過二個所述第一通孔及一個所述連接孔並與螺母配合而可拆卸連接;其中所述頂層鋼模板的所述肋板位於所述第一凹槽內; 在所述傾斜支撐管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凹槽,並且在所述第二凹槽兩側的所述傾斜支撐管上分別設有相對的第二通孔;所述傾斜支撐管的另一端與所述前一節井壁的所述頂層鋼模板是通過螺栓穿過二個所述第二通孔及另一個所述連接孔並與螺母配合而可拆卸連接;其中所述頂層鋼模板的所述肋板位於所述第二凹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的寬度分別與所述頂層鋼模板的所述肋板的厚度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螺栓為M12的螺栓。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其特徵在於其還包括下部拆模操作平臺,所述下部拆模操作平臺是懸掛在所述水平支撐管上,並由所述水平支撐管向下延伸。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下部拆模操作平臺包括由鋼筋製作的框架及鋪設在所述框架上的第二跳板。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其特徵在於其中所述框架是由直徑為16毫米的鋼筋製作的框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有關於一種用於沉井井壁模板施工的平臺結構,其包括:水平支撐管、傾斜支撐管及第一跳板;其中水平支撐管的一端與前一節井壁的頂層鋼模板可拆卸連接;水平支撐管伸出頂層鋼模板的另一端通過旋轉扣件與傾斜支撐管的一端連接;傾斜支撐管的另一端又與前一節井壁的頂層鋼模板可拆卸連接;其中水平支撐管與頂層鋼模板垂直;傾斜支撐管位於水平支撐管的下方,並與水平支撐管及頂層鋼模板分別成一銳角;第一跳板鋪設在水平支撐管上。本實用新型可以減少鋼材的使用量,並且結構簡單、易於拆裝,能夠加快施工速度,縮短工期、減少勞動力,特別適用於建築高度較高卻不易搭設腳手架的工程。
文檔編號E04G3/24GK203034772SQ201220548750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4日
發明者王恆, 陰冬冬 申請人:中色十二冶金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