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井下電纜人工懸掛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14:57:41 4
專利名稱:礦用井下電纜人工懸掛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煤礦井下工作輔助工具,具體涉及用於輔助掛線的一種礦用 井下電纜人工懸掛器裝置。
背景技術:
在礦井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需要把一些電話線之類的傳輸電纜懸掛在巷道兩幫的 專用掛鈎上,但是往往專用掛鈎設置在巷道較高處,井下工作人員需要藉助一些木垛或石 塊等器物墊在腳下以提升高度來手工懸掛,有時甚至是藉助皮帶運輸機等比較危險的井下 設備,這樣就容易出現事故,危及井下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本裝置類似家庭中常用的撐衣 杆,可以在不藉助其他物體的情況下直接把傳輸導線懸掛在巷道兩幫的專用掛鈎上。為井 下工作人員提供方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礦用井下電纜人工懸掛器,用於解決井下工作人員 在自身高度不夠的情形下手工懸掛傳輸電纜的問題。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礦用 井下電纜人工懸掛器,包括一個右活動支撐頭,右活動支撐頭由斜直叉端和下部擋塊構成, 右活動支撐頭中部開孔,由銷釘固定在左固定支撐頭上,左固定支撐頭下端外壁有螺紋,左 固定支撐頭右側開一段槽,容納右活動支撐頭的下部擋塊,左固定支撐頭上部由弧形叉端 構成,一個套接在左固定支撐頭下部的活動連杆,活動連杆上部有內螺紋,下部有外螺紋, 一個套接在活動連杆下部的懸掛底座,其上部內壁有螺紋,其特徵是左固定支撐頭通過螺 紋固定在活動連杆上部,活動連杆下部通過螺紋固定在懸掛底座上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右活動支撐頭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左固定支撐頭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活動連杆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懸掛底座結構示意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礦用井下電纜人工懸掛器,包括一個 右活動支撐頭(1),右活動支撐頭(1)由斜直叉端和下部擋塊構成。右活動支撐頭(1)中部 開孔,由銷釘固定在左固定支撐頭( 上,左固定支撐頭( 下端外壁有螺紋,左固定支撐 頭(2)右側開一段槽,容納右活動支撐頭(1)的下部擋塊,左固定支撐頭( 上部由弧形叉 端構成。一個套接在左固定支撐頭( 下部的活動連杆(3),活動連杆C3)上部有內螺紋, 下部有外螺紋。一個套接在活動連杆C3)下部的懸掛底座G),其上部內壁有螺紋。右活動支撐頭(1)由銷釘固定左固定支撐頭( 上,左固定支撐頭( 通過螺紋固定在活動連杆 (3)上部,活動連杆C3)下部通過螺紋固定在懸掛底座(4)上部,形成礦用井下電纜人工懸 掛器整體結構。右活動支撐頭與左固定支撐頭由銷釘連接。左固定支撐頭與活動連杆以及活動連杆與懸掛底座之間均由螺紋連接。所有螺紋 規格一致。可以通過在左固定支撐頭和懸掛底座之間組合多個活動連杆來加長整個掛線器 的長度。右活動支撐頭、左固定支撐頭、活動連杆、懸掛底座等部件均採用高強度不鏽鋼材 料製作,以抵抗井下特殊條件下的高強度的工作環境。把導線放在掛線器前端叉頭的叉口中,然後舉起懸掛器,即可把導線放置在掛鈎 上。右活動支撐頭能在左固定支撐頭上繞銷釘旋轉,可以輕鬆地取下懸掛器。
權利要求1.礦用井下電纜人工懸掛器,包括一個右活動支撐頭(1),右活動支撐頭(1)由斜直叉 端和下部擋塊構成,右活動支撐頭(1)中部開孔,由銷釘固定在左固定支撐頭( 上,左固 定支撐頭( 下端外壁有螺紋,左固定支撐頭( 右側開一段槽,容納右活動支撐頭(1)的 下部擋塊,左固定支撐頭( 上部由弧形叉端構成,一個套接在左固定支撐頭( 下部的活 動連杆(3),活動連杆C3)上部有內螺紋,下部有外螺紋,一個套接在活動連杆C3)下部的懸 掛底座G),其上部內壁有螺紋,其特徵是左固定支撐頭( 通過螺紋固定在活動連杆(3) 上部,活動連杆C3)下部通過螺紋固定在懸掛底座(4)上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井下電纜人工懸掛器,其特徵是右活動支撐頭、左固定 支撐頭、活動連杆和懸掛底座均採用高強度不鏽鋼製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用井下電纜人工懸掛器,其特徵是所有螺紋規格一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礦用井下電纜人工懸掛器,包括一個右活動支撐頭,右活動支撐頭由斜直叉端和下部擋塊構成,右活動支撐頭中部開孔,由銷釘固定在左固定支撐頭上,左固定支撐頭下端外壁有螺紋,左固定支撐頭右側開一段槽,容納右活動支撐頭的下部擋塊,左固定支撐頭上部由弧形叉端構成,一個套接在左固定支撐頭下部的活動連杆,活動連杆上部有內螺紋,下部有外螺紋,一個套接在活動連杆下部的懸掛底座,其上部內壁有螺紋,其特徵是左固定支撐頭通過螺紋固定在活動連杆上部,活動連杆下部通過螺紋固定在懸掛底座上部。由於中間的活動連杆可以加長,避免了因人體高度不夠而需藉助其它物體增加高度的麻煩,主要部件依靠螺紋連接,磨損小,無需特別維護,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H02G1/00GK201846045SQ201020561838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30日
發明者周楠, 安百富, 張強, 鄧學傑 申請人: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