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好吃的面線糊(一天狂賣上萬碗)
2023-08-03 17:52:47 2
陽光溫柔的午後,穿梭在晉江這條網紅街上,為的是尋覓一家遠近聞名的老店。
跟隨著導航,我們如願抵達目的地——大怣面線糊。
此時還未到飯點,店裡還未有食客光顧,阿姨們忙碌的身影和秋日的暖陽,卻讓小店顯得無比鮮活。
點菜時跟阿姨嘮叨一會兒才知道,他們正在準備加料的食材,為迎接飯點一輪又一輪的食客。
對於我們冒昧的詢問,阿姨並不厭煩,一邊忙活一邊笑著與我們交談。
「這家店開店也有六十多年了吧,我來這裡也幫忙了二三十年。」
「我們是24小時營業,每天大概能賣出上萬碗面線糊。」
「必點的還是大腸、醋肉這些」……
01
日常搭配:面線糊 馬蹄酥
閒聊一番,我們開始點單,本想點店內的招牌大腸,不過阿姨說大腸還在滷,只好作罷,索性跟隨自己喜好點了幾種。
他家面線糊的湯頭是用骨頭湯熬製的,入口絲滑,濃鬱香醇;面線比其他家要濃稠一些,柔韌綿長,口感很軟。
海蠣味道鮮美,搭配面線糊原本的腥味弱了幾分;香腸飽滿軟糯好吃得很,和面線糊也很搭!
原本酥脆的醋肉經過湯汁的洗禮,被軟化了幾分,但細細品嘗還有些許香脆的口感。
喝面線糊,必須點上一根油條或一份馬蹄酥,才是泉州人正宗的吃法。
本著對馬蹄酥的喜愛,試了試他家的,香甜酥脆,雖然沒有很驚豔,卻給人感受一種樸實的安全感。
02
初心不變,認真如初
老闆是一個帥氣的小哥,從我們進店時,他就一直在忙碌,一刻都沒停下來。當櫃檯的各種配料都備好時,他才有機會喘口氣。
「面線糊的手藝是從我爺爺一輩傳下來的,後來經由我爸,現在就輪到我接手了。」
「店名呀,源於我老爸的小名——大怣,怣在閩南語有「憨厚老實之意」,也是對這個小店的期許吧」
世間多善變,草木交替、時代更迭,萬物都在以或快或慢的速度變化著。但幸好啊,有人一直保持著初心,認真如初。
無論是配料的新鮮程度,還是食材的選擇上,老闆都非常認真,只要任何一個細節出了差錯,口感都會受到影響。
全天營業對於一家店來說,要耗費更多的精力、人力和物力。
原本大怣面線糊只營宵夜檔,但有些外地的遊客白天來打卡卻無法吃到,再加上後來家裡能幫忙的人手多了,所以就改成全天候營業。
雖然辛苦,但也有越來越多的新老食客光顧,感覺都是值得的。
03
三十多種配料任性加
大怣面線糊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配料多,櫃檯上擺著滿滿當當的食材,仔細數一數也有三十多種。配料都是用大臉盆裝的,看起來十分壕氣。
最吸引人眼球的還是這一盤九節蝦,每一隻都比九兒的手指長,看上去超級有食慾。聽說一隻要100塊,看著自己扁扁的錢包,九兒還是沒有忍心下手!
最終,我們還是幸運地等到大腸出鍋,於是又任性地點上了一碗,看著碗中滿滿的料,超級滿足!
大腸果然不負虛名,韌性有嚼勁,越嚼越香,就連它的香味都一同沁入面線糊之中。
炸蝦仁入口鮮甜、香酥Q彈;滷豆腐還是一如既往的軟糯,而排骨香甜之中帶著酥脆,盲點的每樣配料都好好吃哦~
■ ■■■■
無論是天微微亮的清晨、悶熱煩躁的午後,還是夜深人靜的夜晚,大怣面線糊一直站在原地等你,這是一件很暖的事!
一碗麵線糊,三代人的傳承,六十餘載的堅持,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忙碌。
當光陰洗淨了往事的鉛華,歲月磨平了少年的稜角,那份味道卻在時間的長河中愈發香醇。
泉州舌尖美食老字號 | 第88家
大怣面線糊
【大怣面線糊】
時間:0:00-24:00
地址:福隆商業廣場一期(國貿中心大廈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