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髮式空氣加溼器的製作方法
2023-08-04 08:00:11 2
專利名稱:蒸髮式空氣加溼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室內空氣調節技術,主要提出一種蒸髮式空氣加溼器。
目前市場上出售和使用中的空氣加溼裝置多為超聲波加溼器,這種加溼器利用換能器將電能轉換成超聲波機械能,產生每秒170萬次的高頻振動,使水霧化並擴散到空氣中,以達到加溼空氣的目的,該加溼器具有方便,在有電的場合可隨時隨地使用,見效快等優點,但其結構複雜、製造成本高且維修較難,消耗電能和具有噪聲、水雜質的環境影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產生,提出一種蒸髮式空氣加溼器,使其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加溼效果好的特點,其無需消耗電能、無噪聲和其它環境汙染,從而避免現有加溼器存在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採取以下技術方案來完成其發明任務其主要是利用冬季室內取暖設施產生的向上熱氣流,使其通過並使蒸發器內的水份蒸發,從而達到加溼室內空氣的目的;其主要由蒸發器、水槽、貯水裝置構成,水槽設置在罩體底部,水槽底部呈柵格狀,水槽之間有氣流通道;蒸發器的功能是將水從水槽中吸出,增大水與氣流的接觸面積,便於蒸發,蒸發器由吸水材料製做的晶片下端置於水槽中;間隔設置的的晶片由骨架連成一體,貯水裝置應具有貯水和自動控制地向水槽給水的功能,其出水孔位於水槽上方。
整個加溼器結構設置在罩體內,罩體上部開置加溼後的空氣氣流通孔。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簡單合理,利用取暖設施產生的熱氣流蒸發而加溼室內較為乾燥的空氣,無需消耗電能,具有較為理想的加溼效果,本實用新型外型小巧美觀,方便地置於取暖設施上方,實用性較強,適宜在家庭普遍應用。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附圖為;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
圖1A—A剖面圖。
附圖3為蒸發器結構示意圖。
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結構加以進一步說明;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有貯水盒1、水槽4和蒸發器6,水槽4設置在加溼器外罩5底部,其底部呈柵格狀,以為在條狀水槽之間構成熱氣流通道9,讓氣流10向上通過;蒸發器6由吸水晶片8和骨架7構成,骨架7可由金屬絲或有機化學類材料製造,晶片8可用吸水布、吸水紙、海棉或其它天然或人造的吸水材料製造,間隔的吸水晶片8由骨架7連接,底部置於水槽4中,各片間留有通道,便於氣流通過;加熱取暖設施產生的熱氣流10向上通過水槽之間的氣流通道9通過蒸發器6使吸附在蒸發器晶片8上的水分蒸發,達到加溼室內空氣的目的;貯水盒1底部開有兩孔,進氣孔2和出水孔3,進氣孔2在垂直方向上高於出水孔3,水槽4中的水位較高時淹住進氣孔2後空氣無法進入貯水盒,水無法再留出;當水槽中的水通過晶片7蒸發使進氣孔露出水面時便會有空氣進入,同時水會流出,直到再次把進氣孔淹住,這樣就使水位保持在一定的高度。貯水盒的出水孔也可由水閥控制流量。
貯水盒1、水槽4、蒸發器6均設置在罩體5內,罩體上部開置有蒸發的氣流通孔。
權利要求1.一種蒸髮式空氣加溼器,本實用新型的特徵是主要由蒸發器(6)、水槽(4)和貯水裝置(1)構成,設置在罩體(5)底部的水槽(4)其底部呈柵格狀,水槽間有氣流通道(9),蒸發器(6)由吸水材料製做的晶片(8)下端置於水槽(4)中,間隔設置的晶片(8)由骨架(7)連成一體;貯水裝置(1)的出水孔(3)位於水槽上方。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髮式空氣加溼器,特徵是貯水裝置(1)底部可開置有進氣孔(2)和出水孔(3),並使進氣孔(2)在垂直方向上高於出水孔(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室內空氣調節技術,其主要利用室內取暖設施產生的熱氣流,通過並使蒸發器內的水分蒸發而達到加溼空氣的目的;其主要由蒸發器,水槽、貯水裝置構成,設置在底部的水槽其底部呈柵格狀即留有氣流通道,蒸發器由吸水材料製做的晶片下端置於水槽中,間隔設置的晶片由骨架連成一體;貯水裝置具有貯水和自動向水槽給水的功能,其出水孔位於水槽上方。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具有較理想的加溼效果而無需消耗電能。
文檔編號F24F6/02GK2234064SQ9521667
公開日1996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1995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1995年7月17日
發明者王泓翊, 張敏, 李良洲 申請人:王泓翊, 李良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