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作物呈懸掛方式發菌的發菌室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19:16:11
專利名稱:使作物呈懸掛方式發菌的發菌室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作物栽培發菌室技術領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種使作物呈懸掛方式發菌的發菌室。可廣泛應用於食用菌、蔬菜、花木等作物的栽培。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食用菌的栽培必須在特定的生長環境下才能完成,即在符合食用菌栽培的溫度、溼度條件下才能栽培,尤其是對食用菌發菌過程更為重要,可以說,食用菌的發菌環節對食用菌的產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於傳統的發菌室大多是普通的磚牆結構的發菌室、半地下發菌室、竹木結構發菌室和簡易遮陽小拱棚等,這些結構的發菌室其密封性能和保溫性能相對較差,因而嚴重影響了食用菌的發菌率,進而影響了食用菌的產量。雖然目前已經有保溫發菌室投入使用,但這些發菌室在使用時仍是在其內放置大量的大量的支架,將裝有培養基的生長袋放置在其上進行發菌。由於這些支架大多為貨架式結構,由鋼製骨架和多層鋼製面板(或其它面板)製作而成,不僅體積和重量較大、移動很困難,貨架間又要留有足夠的人行間距。而且在食用菌的生產過程中還存在下述不利因素(1)貨架式生物發菌架在發菌室內排列,每相鄰生長架間要加上人行道間距,這樣以來,使得室內供生物佔有的空間大大減少,這種生產方式空間利用率較低,故很不經濟。
(2)由於貨架式生物生長架體積及重量較大,食用菌發菌完成後不易移出發菌車間,不利於整體清潔發菌車間衛生,使得發菌室內的環境質量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由此產生,提出一種使作物呈懸掛方式發菌的發菌室。該發菌室在使用時不僅具有保溼、保溫功能,而且可使作物在其內呈懸掛方式進行發菌,有效提高發菌室的空間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是其主要由鋼骨架、牆體及懸掛架構成,鋼骨架為框架結構,由牆體立柱、支撐立柱和橫梁組成,牆體立柱位於牆體內,支撐立柱排列設置,牆體立柱和支撐立柱的底部均與地基連接、頂部由橫梁焊接連接為一體,形成「井」字型結構;牆體由多層覆蓋材料層組成,牆體立柱和橫梁均設置在牆體內;在支撐立柱的上部設置有由掛架橫梁支撐梁和掛架橫梁構成的懸掛架,掛架橫梁支撐梁固定在相鄰的兩根支撐立柱上,多根掛架橫梁連接在掛架橫梁支撐梁上形成密集排列多條掛架橫梁。
本發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由於其在室內的支撐立柱上部焊有較為密集排列的多根掛架橫梁,以供生長袋整齊密集吊掛其上,且掛架橫梁間是按生物生長所需要空間設計的,因此整個發菌室內只需留一條人行或運輸車行道即可,實現了懸掛式密集生物發菌模式。由此可大量的節約發菌室的空間,降低生產成本。而且食用菌發菌完後,可方便拆除整體移出生物生長袋,有利於整體清除車間衛生,使發菌室內的環境質量大大提高。其頂部的「井」字型結構的橫梁可使整個車間的立柱和牆體立柱連成一體,同時布局均勻,且可使頂部受力均勻。牆體由多層覆蓋材料層構成,使發菌室的保溼隔熱性能良好,溼度和溫度比較穩定,提高了食用菌的發菌率。其設置的通風調溫裝置與通風排氣窗匹配使用,通風換氣、降溫排溼效果好,四季恆溫,使食用菌的生長不受季節變化的影響。
附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俯示剖視圖。
附圖3為圖2A-A的剖視圖。
附圖4為本發明鋼骨架結構示意圖。
附圖5為本發明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泥層,2、纖維布層,3、泡沫塑料板,4、牆體立柱,5、橫梁,6、掛架橫梁支撐梁,7、支撐立柱,8、過濾蓋,9、調溼裝置,10、地基,11、掛架橫梁,12、氣口,13、生長託。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實施例主要針對作物的懸掛式生長方法設計的,適用於食用菌、蔬菜、花木等作物的工業化生產栽培。作物的懸掛式生長方法(已另案申請專利)是將裝滿培養基的作物生長袋放入懸掛式生物生長託的託巢中,再由掛鏈將其掛在行車上使其在各生產環節呈懸掛式生產。
結合附圖,給出本發明的實施例如下如圖1結合圖2所示本實施例主要由鋼骨架、牆體及懸掛架構成,鋼骨架為框架結構(如圖3所示),由牆體立柱4、支撐立柱7和橫梁5組成,牆體立柱4位於牆體內,支撐立柱7排列設置,牆體立柱4和支撐立柱7的底部均與地基10連接、頂部由橫梁5焊接連接為一體,形成「井」字型結構,以抵抗風載的向上力和雪載的向下壓力,保證懸掛生物架的牢固性。牆體由多層覆蓋材料層組成,本實施例為五層,其外側兩層及內側兩層分別為水泥層1、纖維布層2,中間一層為泡沫塑料板3,牆體立柱4和橫梁5均嵌入在泡沫塑料板3內。這樣可使整個發菌室保溼隔熱性能良好,溼度和溫度比較穩定,提高食用菌的發菌率。在支撐立柱7的上部設置有由掛架橫梁支撐梁6和掛架橫梁11構成的懸掛架,在縱向相鄰的兩根支撐立柱7上均連接有掛架橫梁支撐梁6,在相鄰的兩根掛架橫梁支撐梁6上連接有多根掛架橫梁11由此形成密集排列結構,以供生長袋整齊密集吊掛其上。掛架橫梁11由型鋼(角鋼或槽鋼)焊接製作而成,成「V」型結構,此種結構鋼性較好,製造簡單,成本較低。
為提高食用菌的生產效率,使其不受季節變化的影響。設置有由調溫裝置9、過濾蓋8和氣口12組成的通風排氣系統,氣口12位於發菌室頂部並與外部連通,其上設置過濾蓋8,可降低外部雜菌對室內的感染。調溫裝置9可採用空調,其與通風排氣窗相匹配使用,能較好的調控溫度和溼度,四季恆溫,便於管理、節約能源。
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在使用時,將將裝滿培養基的作物生長託13放入懸掛式生物生長託的託巢中,再將其掛在掛架橫梁11上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使作物呈懸掛方式發菌的發菌室,其特徵在於其主要由鋼骨架、牆體及懸掛架構成,鋼骨架為框架結構,由牆體立柱(4)、支撐立柱(7)和橫梁(5)組成,牆體立柱(4)位於牆體內,支撐立柱(7)排列設置,牆體立柱和支撐立柱的底部均與地基(10)連接、頂部由橫梁(5)焊接連接為一體,形成「井」字型結構;牆體由多層覆蓋材料層組成,牆體立柱(4)和橫梁(5)均設置在牆體內;在支撐立柱(7)的上部設置有由掛架橫梁支撐梁(6)和掛架橫梁(11)構成的懸掛架,掛架橫梁支撐梁(6)固定在相鄰的兩根支撐立柱(7)上,多根掛架橫梁(11)連接在掛架橫梁支撐梁上形成密集排列多條掛架橫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使作物呈懸掛方式發菌的發菌室,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牆體由五層覆蓋材料層組成,其外側兩層及內側兩層分別為水泥層(1)、纖維布層(2),中間一層為泡沫塑料板(3)。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使作物呈懸掛方式發菌的發菌室,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掛架橫梁(11)為「V」型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使作物呈懸掛方式發菌的發菌室,其特徵在於在頂部設置有由調溫裝置(9)、過濾蓋(8)和氣口(12)組成的通風排氣系統,氣口(12)位於發菌室頂部並與外部連通,其上設置過濾蓋(8)。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的一種使作物呈懸掛方式發菌的發菌室主要由鋼骨架、牆體及懸掛架構成,鋼骨架為框架結構,由牆體立柱(4)、支撐立柱(7)和橫梁(5)組成,牆體立柱(4)位於牆體內,支撐立柱(7)排列設置,牆體立柱和支撐立柱的底部均與地基(10)連接、頂部由橫梁(5)焊接連接為一體,形成「井」字型結構;牆體由多層覆蓋材料層組成,牆體立柱(4)和橫梁(5)均設置在牆體內;在支撐立柱(7)的上部設置有由掛架橫梁支撐梁(6)和掛架橫梁(11)構成的懸掛架,掛架橫梁支撐梁(6)固定在相鄰的兩根支撐立柱(7)上,多根掛架橫梁(11)連接在掛架橫梁支撐梁上形成密集排列多條掛架橫梁。該發菌室在使用時不僅具有保溼、保溫功能,而且可使作物在其內呈懸掛方式進行發菌,有效提高發菌室的空間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A01G9/02GK101061778SQ20061001773
公開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30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30日
發明者楊超慶 申請人:楊超慶, 楊永慶, 劉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