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鎌倉物語》觀後感範文

2023-08-03 23:43:46

  《鎌倉物語》通過光怪陸離、百鬼夜行的描述,來表達對生死的看法,電影講述的是推理作家為了奪回妻子,不惜打破禁忌,隻身冒險,在奇妙的異世界展開了一場奇幻冒險……,《鎌倉物語》既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又有感人的溫情,以下就是《鎌倉物語》觀後感,請參考。

  鎌倉物語觀後感1

  鎌倉是位於神奈川縣的一座沿海小城,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是鎌倉幕府時代日本的政治中心,隨後衰落。但是很多神聖而有趣的古建築得以保存。漫步在鎌倉小徑、街頭很容易受那個時代感染。潮溼的青苔,輕輕的微風,讓人倍感悠遠舒緩。

  電影《鎌倉物語》近期在中國上映,觀影時仿佛又把你帶入了那座小城。但是故事委實妙不可言。一色君帶妻子來鎌倉度假,妻子無意中在家裡的倉儲室發現已經作古的甲瀧的小說手稿,一色作為作家愛不釋手。原來小說講述的是鎌倉神妖鬼怪的故事,而且小說的講述都實實在在發生在一色和妻子周圍。附近有鬼怪集市,還能遇見死去的人,還可以見到死神,在某個所在還有通往黃泉的電車車站。不久家中進來一個不速之客「貧窮之神」,妻子還和這位神仙成為要好的朋友。

  覺得離奇嗎?不會。一切都自然而然,順理成章。想像力在影片裡縱橫馳騁,但不感突兀,舒服又自然。我們的導演卻做不到。

  中國的神鬼往往兇神惡煞,不得親近,在這部電影裡,儘管鬼怪造型有些怕人,但是都生動有趣,不會讓人敬而遠之。也沒有無盡的法力,凡人在其面前毫無還手之力。都是在身邊的,在附近的,甚至是民俗裡人們共識的妖和神。這就很親切,很讓人喜歡。

  當然我們都知道鬼神是不存在的,科學早就告訴我們了。但是我們的想像力不能枯竭,我們越熱愛生活,越會充滿豐富的想像。想像是我們生活的潤滑劑。帶跟我們快樂,欣喜,憂傷等等豐富的情緒。讓人生興味盎然。這也是這部電影的可貴之處,我們可以讓想像力遍布我們周圍,熱愛生活,享受這一場想像力的盛宴。

  在影片中,隨著故事進展,為了拯救妻子的一色君獨赴黃泉,與邪惡的鬼怪搏鬥,救回妻子。黃泉的景色瑰麗堂皇,恍惚中有種《尋夢環遊記》裡的場景之感,看來不同文化背景對黃泉的想像也有一致性。在黃泉一色見到自己的父母,原來甲瀧就是自己的父親,而不是母親紅杏出牆,只是父親為了自己小說家的夢想瞞著自己的祖父,以外出考察的名義隱居起來創作小說,母親才不時過去探視。而父親甲瀧的小說給了他很大啟發,在拯救妻子的過程中,給與他很大幫助。

  最後,一色和妻子重返鎌倉,一切都美好像一幅畫。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長相廝守。整部電影給人盪氣迴腸,層巒疊翠之感。多美好呢,心中不由得發出這樣的感嘆!

  我們應該愛,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在邪惡之神面前,無論它多麼強大,用愛就可以戰勝它。在旖旎的想像之旅中,我們同樣感受到這樣無與倫比的溫情療愈。

  大膽愛,大膽去想像!

  鎌倉物語告訴我們的。

  鎌倉物語觀後感2

  本算著找人一起看,可惜不如人意,想來還是一個人的好,隨時將自己使喚得動。昨日晚上,已經到了商城,發現來的過早,場次只有凌晨的,想想還是罷了。今日一天的事情也頗多,對於喜歡的事情還是能尋下時間調至靜音,好好的看一場電影。

  日本的不論電影、動漫或者小說,都很喜歡看,尤其是小說和電影,他們大多數悄然無味,沒有許多劇烈的衝擊矛盾,有時候看的人瞌睡,不過仔細思索下來卻顯的很溫情,使人舒服。我想這份溫情,不是劇情或者故事體現的,而是每個人對於人生都有著自我的思索追味,但這份思索和追味是在日本這個本土大文化環境下的,它整體有悲憫、關愛、勇毅等等儒家主義式人文情懷,或者像大家說的有物哀精神。

  鎌倉物語的故事簡單,主要講的是一個作家(一色)和他的妻子(亞紀子)生死往顧的事情。電影前半部分在鋪墊整個奇異環境的發生背景,後面故事運用到這些,但整體給人感覺過於平淡,煽情部分總覺得少了點東西。電影企圖模仿《哈兒的移動城堡》和《千與千尋》的那種神秘感,加入了河童、貧窮之神、死神、冥界等民俗元素,但缺點是主線的情感貫穿不明顯,甚至有點牽強,所以到後面的時候就覺得平淡,尤其是在煽情部分。

  我可以觀感的是他對於這個奇異民俗的刻畫態度,並沒有顯的像國產那樣隆重,國產一出場就必須是一個濃重色彩驚駭到眾人,這些只是發生故事的鋪墊而已,其實不必如此,就像冬天穿一件衣服,首先應當是暖不暖和,而不是衣服上的紋飾有多麼繁華。第二個是作者應該有佛教功底,對於中陰身的某些刻畫十分相符,例如冥界對於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因為那都是由自己的因果業力形成的。第三個,死神對於靈魂的態度並不會那麼冰冷,尤其是死神說由於大家都在提交幽靈申請而導致死神局破產這一段話,使我深感一個社會的溫暖。更令人嘆息的是在劇中並沒有出現像港劇那種必須備好酒菜等等賄賂牛頭馬面等死神的情形,想到這裡,我心冰涼,一部電影的文化映射能說明什麼?這我不知道,因為大家都是情侶,奔著約會來的。

  我喜歡日本電影的場景,人們在溫情地走著,房子上有簡約的圖案,風吹著紅葉落在溼漉的石板上,天上有雪慢慢飄下來,大概深思的模樣就是這樣,有時候還會嘆出一聲生命的氣息吧。魯迅說,如果雞蛋和石頭,我永遠會站在弱者的那一面。我喜歡這樣的東西,本不是某種特質,而是生命原始的嚮往,更是對於現處環境的強烈厭惡。我是身上流淌著紅旗般的血,可我更希望這生活的一切會好一點,而不是功利富貴決定了人生一切,連談吐都一股子酸臭味。

  鎌倉物語觀後感3

  剛從影院回來,狗糧吃到了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近來可能是經歷了畢業,工作繁忙,看不到未來,略感迷茫,沉迷找妹子,忘記了曾經心中的純真。

  《鎌倉物語》這部電影可能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心情喚醒了在下心中充滿希望的一面。在下今年二十五不到,從未談過戀愛,很是迷茫,於是開頭的大齡一色正和娶到亞紀子就讓我感到人不能對未來充滿絕望啊。

  一個人長久的等待,等待那個對的人,或許對最終等到對方的人來說是一段美好的回憶,所有的艱辛就得到了釋放,所有的悲情就化作了內心的滿足,但對於在下這種經濟上,精神上的弱者來說,等待甚至可能意味著毫無收穫,畢竟不是誰最後都能等到那個人。不過在開頭部分看到亞紀子和正和依偎在一起時,猶豫的信念又從新堅定了起來,或許可能永遠都等不到那個人,但我希望遇到她時,我依然保留著最美好的自己。我早有覺悟。

  電影在亞紀子出事前並沒有出現夫妻不和,自然也不會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這種經典套路。愛是一種衝動,在一起是對對方的一種承諾,同樣也是對自己的一種約束,一種精神洗禮,一種自身的規則。我不想說是自己的精神境界,自我道德操守,因為這會顯得結婚變得很規矩化,如果不是因為愛而在一起,不是因為愛而堅守自己的行為,結婚就是一種錯誤的決定。請原諒我的語無倫次,畢竟高考兩次語文都沒及格。

  失去時,最重要的不是痛苦,而是去努力抓回來,做人就是要不擇手段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當正和失去亞紀子時開始努力理順思路,著手去拯救亞紀子時,在下才感覺到世界的意志,世界之子必然會得到世界想讓他得到的東西,雖然有點俗套,雖然有點誇張,但是這有什麼不好呢?不能因為自己不夠理智而說正和的做法太理智,太主角,因為沒有人知道其他人能不能做到理智的面對苦難。

  愛就是該放手時放手?愛就是不擇手段得到對方?其實當亞紀子快要立下誓約時,在下想了想,並沒有得出合適的結論:究竟是為愛放手好呢?還是為愛殉情好呢?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最終的結局一如既往的美好,漫天的狗糧依然摁在我臉上,沒什麼不好,沒什麼不好。

  放下腦子,放下思維,這是一部有著瑕疵的完美狗糧片。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