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攝像機除靜電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8-03 23:37:41 1
專利名稱:一種攝像機除靜電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攝像機除靜電系統。
背景技術:
在電器廣泛應用於生活的同時,電 以及電磁波的幹擾也接踵而來,尤其是小型、需要相對靜態以及相對穩定電路的電器,輕微的電場或者電磁波幹擾都可能導致電器進行不穩定的工作狀態,從而導致電器的使用效果降低、,例如,攝像機在相對電場、磁場附近工作時,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幹擾,降低了拍攝質量。通常我們在戶外或者室內用攝像機進行攝像的時候。由於周邊的不同電器運行或者不同程度的電磁波等的空間存在,對正在攝像的的攝像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波幹擾,此時攝像畫面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條紋,波形紋,甚至出現花屏等情況,嚴重的影響了畫質,影響了客戶對攝像機質量的信任,影響經濟效益。在攝像時,我們藉助簡單的風機處理靜電的時候,畫面是清晰了,由於風機的動力工作,反而增加機身的穩定負擔,難以達到高畫質、高音質的攝像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成本低、處理效果佳、結構簡單合理,體積小且無須人工幹預的全自動進行靜電處理的攝像機除靜電系統。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攝像機除靜電系統,包括靜電提示裝置、信號匯集模塊、信號阻斷器,靜電提示裝置把靜電信息傳送給信號匯集模塊,信號匯集模塊與信號阻斷器單線連接;所述信號阻斷器包括接收模塊、低噪聲放大電路、信號檢測電路、控制電路、頻率源、功率放大電路和發射天線,接收模塊將接收到的信號輸至低噪聲放大電路,信號經放大後輸至信號檢測電路,信號檢測電路發送控制信號至控制電路,控制電路控制頻率源輸出幹擾信號,經功率放大電路放大後由發射天線發射出去。根據上述的方案,當幹擾源或者靜電幹擾靜電提示裝置把靜電信息傳送給信號匯集模塊,然後經信號阻斷器把所有靜電信息通過接收模塊將接收到的信號輸至低噪聲放大電路,信號經放大後輸至信號檢測電路,信號檢測電路發送控制信號至控制電路,控制電路控制頻率源輸出幹擾信號,經功率放大電路放大後由發射天線發射出去本實用新型成本低、處理效果佳、結構簡單合理,體積小且無須人工幹預。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攝像機除靜電系統,包括靜電提示裝置1、信號匯集模塊2、信號阻斷器3,靜電提示裝置I把靜電信息傳送給信號匯集模塊2,信號匯集模塊I與信號阻斷器3單線連接;所述信號阻斷器3包括接收模塊4、低噪聲放大電路5、信號檢測電路6、控制電路、頻率源、功率放大電路7和發射天線8,接收模塊4將接收到的信號輸至低噪聲放大電路5,信號經放大後輸至信號檢測電路6,信號檢測電路6發送控制信號至控制電路,控制電路控制頻率源輸出幹擾信號,經功率放大電7路放大後由發射天線8發射出去。上述的方案是經過圖1所 示的過程完成的,當幹擾源或者靜電幹擾靜電提示裝置把靜電信息傳送給信號匯集模塊,然後經信號阻斷器把所有靜電信息通過接收模塊將接收到的信號輸至低噪聲放大電路,信號經放大後輸至信號檢測電路,信號檢測電路發送控制信號至控制電路,控制電路控制頻率源輸出幹擾信號,經功率放大電路放大後由發射天線發射出去。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攝像機除靜電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靜電提示裝置、信號匯集模塊、信號阻斷器,靜電提示裝置把靜電信息傳送給信號匯集模塊,信號匯集模塊與信號阻斷器單線連接;所述信號阻斷器包括接收模塊、低噪聲放大電路、信號檢測電路、控制電路、頻率源、功率放大電路和發射天線,接收模塊將接收到的信號輸至低噪聲放大電路,信號經放大後輸至信號檢測電路,信號檢測電路發送控制信號至控制電路,控制電路控制頻率源輸出幹擾信號,經功率放大電路放大後由發射天線發射出去。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攝像機除靜電系統,包括靜電提示裝置、信號匯集模塊、信號阻斷器,靜電提示裝置把靜電信息傳送給信號匯集模塊,信號匯集模塊與信號阻斷器單線連接;所述信號阻斷器包括接收模塊、低噪聲放大電路、信號檢測電路、控制電路、頻率源、功率放大電路和發射天線,接收模塊將接收到的信號輸至低噪聲放大電路,信號經放大後輸至信號檢測電路,信號檢測電路發送控制信號至控制電路,控制電路控制頻率源輸出幹擾信號,經功率放大電路放大後由發射天線發射出去。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全自動完成,無須人工幹預,具有使用簡單、安裝方便的優點。
文檔編號H04B15/00GK202841145SQ20122038139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日
發明者王紅梅 申請人:朱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