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8-05 12:01:31 1
專利名稱: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流體加熱設備的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特別涉及其機械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加熱流體得到一定溫度的方法是加熱流體過程中對流體某個或多個階段進行溫度測試取樣,取樣信號輸送到處理單元,再由處理單元輸出驅動信號給執行單元,執行單元依據輸入信號給出加熱量給流體,從而改變流體的溫度,流體溫度的變化會反映到溫度測試單元,整個過程形成反饋迴路,從而在這個反饋系統輸出一定溫度範圍的流體。上述方法的缺點是輸出流體溫度波動範圍較大,控制方式複雜,可靠性低;滿足不了許多需要更精確穩定溫度輸出的場合;大容量儲存流體的熱輻射導致能量損失。由於上述技術的缺陷,故仍然需要對現有流體輸出結構進行進一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能得到溫度波動範圍在更小,比如小到rc,乃至O. ore的溫度波動範圍的流體輸出,且流體存儲量小,熱輻射損失極小,節能環保,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它包括至少一個冷端容器,冷端容器處設有至少一個流體輸入口,其特徵在於所述冷端容器通過流體通道與至少一熱端容器連接,熱端容器處設有加熱器,熱端容器處縱向依次設有流體輸出口。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此結構是流體通過在一定結構中加熱得到的一個恆定溫度的輸出,輸出流體溫度波動極小;不需要複雜的溫度控制系統,得到溫度更為精確的流體輸出,而不是通過環路控制得到流體溫度波動在一個較大範圍的輸出方式,流體存儲量小,熱福射損失極小,節能環保。
圖I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進行描述。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如圖I中所示,它至少一個冷端容器8,冷端容器8處設有至少一個流體輸入口 1,其區別於現有技術在於所述冷端容器8通過流體通道10與至少一熱端容器9連接,熱端容器9處設有加熱器11,熱端容器9處縱向依次設有流體輸出口 4。在具體實施時,所述冷端容器8呈直管狀或螺旋管狀或容器狀或異性管狀,冷端容器8為垂直狀設置或斜向設置。在具體實施時,所述熱端容器9呈直管狀或螺旋管狀或容器狀或異性管狀,熱端容器9為垂直狀設置或斜向設置。在具體實施時,所述加熱器11設置於熱端容器9內腔或設置於熱端容器9外部。在具體實施時,所述熱端容器9內腔和外部均設有加熱器11。在具體實施時,所述流體恆溫輸出結構中設有I 一 10000個冷端容器8,各冷端容器8之間通過進水管路13相互連通。在具體實施時,所述流體恆溫輸出結構中設有I 一 10000個熱端容器9,各冷熱端容器9之間通過出水管路14相互連通。在具體實施時,所述各冷端容器8處設有I 一 10000個流體輸入口 I。在具體實施時,所述加熱器11為電熱轉換加熱器、燃燒加熱器、輻射加熱器,流體輸送熱源加熱器、超導加熱器。如圖I中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專利第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一定溫度的流體通過輸入口 I輸入,流體輸入達到冷端容器8內高度2,冷端容器8內流體通過通道10輸入到熱端容器9,熱端容器9內流體被加熱器11加熱,流體在被加熱器11在加熱過程中,可在不同的高度得到不同溫度流體輸出,輸出口可為一個,也可為無數個,通過低位流體輸出口4得到一個溫度Tl的流體輸出;通過次低位流體輸出口 4得到一個溫度T2的流體輸出;通過次高位流體輸出口 4得到一個溫度T3的流體輸出;通過高位流體輸出口 4得到一個溫度T4的流體輸出;這樣僅從結構中不同位置輸出需要的恆定溫度的流體。圖2為本實用新型專利第二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加熱器11設置於熱端容器9的外部,通過輻射、熱傳導,把熱量傳遞給端容器9裡的流體。圖3為本實用新型專利第三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加熱器11設置於熱端容器9的內部和外部,冷端容器(管)8和熱端容器(管)9採用螺旋管狀。圖4為本實用新型專利第四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冷端容器(管)8和熱端容器(管)9米用斜向設置。圖5為本實用新型專利第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採用多冷端容器(管)8和多熱端容器(管)9結構,並採用多流體輸入口和多流體輸出口。圖6為本實用新型專利第六實施例結構示意圖,採用多冷端容器8和多熱端容器9結構,各冷端容器8之間通過進水管路13相互連通,各熱端容器9之間通過出水管路14相互連通。 圖7為本實用新型專利第七實施例結構示意圖,採用多冷端容器8和多熱端容器9結構,各冷端容器8之間通過進水管路13相互連通,各熱端容器9之間通過出水管路14相互連通,各冷端容器8採用唯一的流體輸入口 1,各熱端容器9採用唯一的流體輸出口 4。[0032]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專利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專利具體實施只局限於上述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專利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它包括至少一個冷端容器(8),冷端容器(8)處設有至少一個流體輸入口( I ),其特徵在於所述冷端容器(8)通過流體通道(10)與至少一熱端容器(9)連接,熱端容器(9)處設有加熱器(11),熱端容器(9)處縱向依次設有流體輸出口(4)。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冷端容器(8)呈直管狀或螺旋管狀或容器狀或異性管狀,冷端容器(8 )為垂直狀設置或斜向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熱端容器(9)呈直管狀或螺旋管狀或容器狀或異性管狀,熱端容器(9)為垂直狀設置或斜向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加熱器(11)設置於熱端容器(9)內腔或設置於熱端容器(9)外部。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熱端容器(9)內腔和外部均設有加熱器(11)。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流體恆溫輸出結構中設有I 一 10000個冷端容器(8),各冷端容器(8)之間通過進水管路(13)相互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流體恆溫輸出結構中設有I 一 10000個熱端容器(9),各冷熱端容器(9)之間通過出水管路(14)相互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各冷端容器(8)處設有I 一 10000個流體輸入口(I)。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加熱器(11)為電熱轉換加熱器、燃燒加熱器、輻射加熱器,流體輸送熱源加熱器、超導加熱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流體恆溫輸出結構,其區別於現有技術在於所述冷端容器通過流體通道與至少一熱端容器連接,熱端容器處設有加熱器,熱端容器處縱向依次設有流體輸出口。此結構是流體通過在一定結構中加熱得到的一個恆定溫度的輸出,輸出流體溫度波動極小;不需要複雜的溫度控制系統,得到溫度更為精確的流體輸出,而不是通過環路控制得到流體溫度波動在一個較大範圍的輸出方式,流體存儲量小,熱輻射損失極小,節能環保。
文檔編號G05D23/19GK202694172SQ201220208109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5日
發明者熊寶春, 彭其兵 申請人:上海瀅致節能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