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安琪鍾無豔備胎(聽過謝安琪那首)
2023-08-05 08:08:02
在香港電影史上,以民間傳說改編而成的愛情電影有很多。
像程小東的《倩女幽魂》,劉鎮偉的《天下無雙》,葉錦鴻的《花好月圓》,鍾澍佳的《龍鳳店》等等,都是其中的成功之作。
而2001年,已接連拍出好幾部黑色江湖片的杜琪峯和韋家輝,也拍出了一部同類喜劇愛情電影《鍾無豔》。它改編自源於春秋時代戰國時期的一段歷史傳說。本片最終以2700萬票房,名列當年香港票房榜第5位,在那個港片不景氣的年代,《鍾無豔》能取得這樣的傲人成績,已經十分難得。
關於「鍾無豔」的故事,相信有不少人都耳熟能詳。
相傳鍾無豔是春秋戰國時期「第一醜女」,她曾請見齊宣王開言納諫,後被立為王后。經過人們口耳相傳,則虛構出了「歌女夏迎春」一角,當國家危難時,齊宣王讓鍾無豔為他獻計獻策,平定江山;當國泰民安時,齊宣王和夏迎春夜夜笙歌,鍾無豔卻遭冷落宮中。
後來,林夕還為謝安琪寫了首《鍾無豔》,開頭幾句歌詞,便交代了「鍾無豔」們的無奈和辛酸:
其實我怕你總誇獎高估我堅忍其實更怕你只懂得欣賞我品行無人及我用字絕重拾了你信心無人問我可甘心演這偉大化身
所謂「男不聽《七友》,女不聽《鍾無豔》」,
是因為在今人來看,「鍾無豔」就是「好人卡」和「備胎」的代名詞。
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莫過於梅豔芳,鄭秀文,張栢芝的反串,和自身身份與造型上的錯位。
本片中的「鍾無豔」一角由鄭秀文扮演,其實這個妝容只是有塊被法術賜予的胎記,總體而言還是能美人一臉。
當年嫩得可以掐出水的張栢芝一人分飾男女狐狸精兩個角色(其中一個化身夏迎春)。
這個角色完全是根據劇情需要重新杜撰的,她的出現,實際是在考驗鍾無豔對於齊宣王究竟有多真心。
當年杜、韋讓梅姑反串齊宣王,還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沒想到他在片中的表現是如此出彩。
雖然梅姑之前參演了《賭霸》、《逃學威龍3》和《審死官》等等,但影片中這麼不計形象搞怪演出的她,還是頭一次見。
最後「本色出演」的梅豔芳,還被黃浩然飾演的將軍吳起相中。這也算是導演和觀眾開的一個小小玩笑。
說到黃浩然,也算是一個讓人為之感到遺憾的演員。
他的起點不低,自一出道以來就被冠以「小張國榮」之稱。後來在趙寶剛執導的以梅豔芳生平經歷為原型的《梅豔芳菲》中,他扮演的角色正是哥哥。沉淪了幾年之後,如今多在TVB劇集中多出演一些配角。
電影版《鍾無豔》基於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將故事進行重新改寫,再植入大量密集的喜劇橋段和後現代的解構主義,使情節變得趣味盎然。
譬如為表現出「愛美人不愛江山」的齊宣王如何昏庸無能,齊國和六國甚至通過打麻將,打撲克的方式來劃分城池和領土。
還有「見習神仙」齊桓公(梅豔芳飾)將鍾無豔臉部的胎記變換不同的位置,讓鍾無豔變出多種不同的造型。
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為止,香港樂壇能被稱為「百變天后」的兩個人,正是梅豔芳和鄭秀文。
而這一幕,像是兩代百變天后的交接儀式,同時也惡搞了鄭秀文在演唱會上有喜歡在眼睛上加上誇張裝飾的習慣。
這些笑料,只不過是小菜一碟。電影的核心,仍然是一個嚴肅的愛情故事——前半段讓人笑,後半段讓人哭。
影片以一段宿世姻緣開始,鍾無豔按照師父的提示,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齊宣王。
鍾無豔知書達理,文武雙全,唯一的缺陷,就是臉上擁有一塊非常顯眼的胎記。
齊宣王卻以她相貌醜陋為由,對她百般嫌棄,隨後移情別戀上了狐狸精夏迎春,多次將鍾無豔打入冷宮。
古語有云「女子無才便是德」,但鍾無豔卻恰恰相反。
本片中的鐘無豔不僅僅是個武林高手,也是個運動健將,她不僅打走了帶著橘子和「倚天劍」前來訛詐和勒索的燕國使者,也使齊國轉危為安,最後更一人拿下運動會全能冠軍。
不過在齊宣王心中,鍾無豔不過是一個助「他」打下江山的工具。
齊宣王雖口頭答應鐘無豔讓她做「東宮娘娘」,卻屢次失約,再三推諉,最後與六國和談時,就連鍾無豔在內,也一併當賭注輸掉了。
此時的鐘無豔心灰意冷,她試圖忘記這段雖已命中注定,但卻早讓人遍體鱗傷的宿世因緣。
」愛與犧牲「,是香港古裝愛情電影常常探討的話題。
導演和編劇們,往往會將那些曾經海枯石爛,山盟海誓的承諾,弄到全都灰飛煙滅,從而讓人們銘記愛情的可貴。
但杜琪峯和韋家輝討論的「愛是什麼」?則變成了愛是說謊,是欺騙,就是」玉石俱焚,一拍兩散「。
影片中有個設定十分有趣。當鍾無豔愛上了齊宣王之後,她臉上的胎記便永不退去;當他遺忘了齊宣王之後,她也頓時變得美豔動人,光彩四射。
而對於齊宣王來說,和鍾無豔的相處時光,註定他只能愛上她的內心,她的善良,她的才能。
杜琪峯和韋家輝試圖用這部電影告訴我們:
愛一個人,你究竟會注重她的外在,還是她的內在?
你又會不會為愛,而變成醜陋的鐘無豔呢?
就現實來說,也許鍾無豔並不能和齊宣王在一起。
這本來是一個悲劇,卻被杜琪峯和韋家輝拍成了喜劇。
《鍾無豔》於2001年農曆春節檔期公映,作為一部賀歲電影,當然要有一個大團圓結局。
而《鍾無豔》的結尾,自然是「齊宣王終抱佳人歸」。
這部電影在杜琪峯作品中算不上數一數二,也未必是當年杜琪峯和韋家輝想拍的,因為兩人剛剛創立了銀河映像沒多久,這個時候,正是他們以黑色電影打天下的時代。
不過這個劇本既然交到了這兩個鬼才手裡,自然不會被搞差。其實這部電影的投資成本並算不上高,而戰爭場面,也僅以皮影戲代表,如果放在其他電影裡,估計杜琪峯和韋家輝會被罵慘,但放在這部電影裡,卻是顯得新意十足。
也許《鍾無豔》在影史上並沒有表現出太耀眼的光彩。但它有笑點,有淚水,有感動。總體而言,這樣的賀歲電影,如今在華語影壇已並不多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