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書芯和書殼組成的印刷品的製作方法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8-05 22:06:51 1
專利名稱:由書芯和書殼組成的印刷品的製作方法和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加工裝置由書芯和書殼組成的印刷品的製作方 法,書芯和書殼分別以分開的路徑送入加工裝置,並在該加工裝置中 分別將一個書殼在背部與一個書芯粘合。
背景技術:
EP 1 199 187A提出了上述的方法和裝置。這裡的加工裝置指的是 膠訂機,該膠訂機設計成旋轉臺。在該旋轉臺上進行書芯加工,例如 銑、切和上膠。待加工的並配有一個書殼的書芯被送到一個輸入工位。 該輸入工位最好配有一個緩衝器,當膠訂機沒有準備好時,該緩衝器 截住書芯。在這種情況下,書芯的順序被改變。
書殼被送到另一個工位。在生產過程中,通常從傳送段到膠訂機 要取下一個書芯進行檢查,然後重新放上。這加上緩衝器內的順序變 化就會導致書殼不可能精確地保持原有順序。此外,在加工成書本時, 要求最少印數和要求只印一本樣書。這用可連續生產印張的數字印刷 機是不成問題的。所以,可依序生產具有不同開本的不同書殼。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上述類型的方法和裝置,其可避免上 述困難。本發明的方法和裝置應以高效率經濟地生產最少印數和只印 一本樣書。
對於用開頭所述方法,上述目的是這樣實現的書殼在到加工裝 置的中途被可控地送到一個具有多個格的存儲器的一個確定的格中, 並在一個格內只送入一個書殼。這樣,如果在加工裝置之前書芯被更 換,控制裝置也能給每個書芯配置相對應的書殼。所以在極少印數和 只印單本時也可進行自動的和高效和生產。書芯可在任何時候從緩衝
段取出進行檢查並在稍後重新放入。由於書芯和書殼總是被識別和被 控制地輸入加工裝置,所以確保了每個書芯配置相應的書殼。書殼和 書芯可按不同的方式及有效地(virtell)進行識別。本發明的一個優點還 在於,它在控制技術方面可相當簡單地實現。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改進方案,存儲器具有多個格,且書殼可按精 確位置對應這些格。這樣,控制裝置在任何時候都知道在存儲器的哪 個格中存在哪個書殼。此外,用一個智能控制器可很有效地管理該存 儲器的各個位置。控制器也可決定何時將一個沒有對應的書芯的書殼 引出或稍後再輸入。所以在生產過程中,如果在加工裝置的入口識別 一個書芯,則控制器要求相應的書殼,並從存儲器將這個書殼輸入加 工裝置。這樣就確保了在裝訂過程中書芯和相應書殼的一致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改進方案,如果書殼分別配置一種標記例如一 種條形碼或應答器時,則可保證書殼的筒便和可靠的識別。不用條形
碼也可用別的合適的標i己,這類標記也可以是肉眼看不見的,例如可 用紫外線輻射進行識別。
印刷機內的一個書芯的印刷觸發可才艮據一個書殼上的識別標記來 實現。
根據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方案,上述格可在一個輸入傳送裝置和一 個輸出傳動裝置之間運動。此外,這些格例如可圍繞一根軸迴轉或旋 轉。這樣就可十分有效地利用存儲器並可很簡便而快速地重新填充相 應空的格。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改進方案,這些格可圍繞一根共同的軸旋轉。 該存儲器最好設計成格式輪,這實現格的很緊湊和節省空間的存儲或 布置。
其他的有利特徵可從各項從屬權利要求、下面的說明中以及從附 圖中得知。
下面結合附圖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附圖表示 圖1本發明裝置的示意立體圖; 圖2根據一種變型方案的本發明裝置的示意立體圖; 圖3根據另一變型方案的本發明裝置的示意立體圖; 圖4帶有輸入和輸出裝置的存儲器的示意立體圖; 圖5根據另一變型方案的本發明裝置的示意立體圖; 圖6根據另一變型方案的本發明裝置的示意立體圖; 圖7根據另一變型方案的帶有輸入和輸出裝置的存儲器的示意立 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所示的裝置1具有一個加工裝置4,該加工裝置特別是一種例 如象EP 1 199 187 A提出的膠訂機,該膠訂機可由旋轉臺構成,但也 可以是別的型式,例如具有直線布置的多工位。在這個加工裝置4中, 一個書芯2總是配置一個書殼3。書芯2在一臺這裡只示意示出的書芯 印刷機42內製成。書芯印刷機42最好是一種數字印刷機,用它可順 續生產印刷品2。後面的書芯2在其內容和開本方面都可能是不同的。 這些書芯2可在書芯印刷機42中製成少量印數和極少印數以及單印 本。
書芯2在第 一輸入工位5輸入加工裝置4。輸入是用 一種普通的並 在這裡未示出的輸送裝置例如傳送帶來完成的。第一輸入工位5具有 一個識別裝置7,用它可單個地識別書芯2。識別裝置7具有一臺例如 帶有一個合適傳感器的公知的閱讀器。識別標記例如是一種在這裡未 示出的條形碼,該條形碼設置在書芯2上。不用條形碼也可用別的標 記。標記也可以是肉眼看不見的。書芯的識別被輸入一個控制裝置32 中,該控制裝置與書芯印刷機42、第一輸入工位5和加工裝置4連接。 這樣,控制裝置32在任何情況下都知道什麼樣的書芯2被輸入加工裝 置4。
分別與一個書芯2連接的書殼3被輸入加工裝置4的第二輸入工 位6。這個第二輸入工位6具有一個在圖4中詳細示出的格式輪9。該 格式輪支承在一個支架8上並可圍繞一根軸12旋轉。格式輪9用一個 這裡未示出的驅動裝置按雙箭頭13在兩個旋轉方向內可控制地旋轉。 旋轉是由控制裝置32控制的,該控制裝置也與存儲器S連接。格式輪 9具有多個例如30個格10,這些格分別具有兩個瓣11,這些瓣ll是 活動的,所以用於容納一個書殼3的格10可打開和關閉。書殼3最好 徑向放入格10中。但這裡例如也可軸向放入。格10也可用別的合適 的機構例如夾子等來代替。在格10中可設置用於書殼3的固定或定位 機構。
輸入工位6具有一個輸入傳送裝置14和一個輸出傳送裝置15。這 兩個裝置14和15也由控制裝置32進行控制。輸入傳送裝置14具有帶 16,用帶可夾持書殼3並將其分別位置精確地輸入格10之一。藉助同 樣具有帶17的用於輸送的輸出傳送裝置15可把所需的書殼3分別從
格10之一取出並按箭頭20輸入加工裝置4。輸出傳送裝置15也由控 制裝置32進行控制。箭頭19表示書殼3輸入存儲器S的方向。在輸 入之前和最好在輸入傳送裝置14的範圍內設置一個識別裝置18,用該 識別裝置識別輸入的書殼3。識別例如按公知的方式用一個在這裡未詳 細示出的閱讀機來完成的。為了進4亍識別,書殼3分別具有標記例如 一種條形碼或一種其他的可見或不可見的適當標記。識別裝置18與控 制裝置32連接,所以該控制裝置總是知道什麼樣的書殼3被輸入存儲 器S中並知道這個書殼3被輸入哪一個格10中。因此,控制裝置32 在任何時候都清楚地了解存儲器S的佔用信息。控制裝置32在任何時 候還知道格10是否被佔用和哪一個格沒有被佔用。
第二輸入工位6按圖1隻有一個格式輪9。但也可是別的結構型 式,其中第二輸入工位6具有一個以上的格式輪9。這些格式輪可串聯 或並聯布置。
在第二輸入工位6前面布置一個加工工位,例如一個分層裝置 (Laminiervorrichtung) 29,該裝置具有一個分層輥30。書殼3可在分 層裝置29中進行分層。在圖1中示出了三種不同的書殼3、 3,和3", 書殼3、 3,、 3"在開本、印刷和別的方面可能是不同的。分層裝置29 也可用一種別的合適的處理書殼3的工位取代。也可設想取消分層裝 置29,於是書殼3未處理地輸入存儲器S中。
書殼3在一臺數字印刷機31中進行印刷。印刷機31與控制裝置 32連接。控制裝置32也可以是印刷機31的控制裝置。另一種方案是, 印刷機31的操作可在一個上部件41上進行,該上部件具有這裡未示 出的顯示裝置和輸入裝置。所以在上部件41上可輸入任務和監控流 程。印刷機31最好是數字印刷機,用它可順序生產書殼3、 3'、 3"。 但印刷機31原則上也可以是常規的印刷機例如膠版印刷機。
在印刷機31中印刷的書殼3、 3,和3"按正確位置對應存儲器S的 格10。存儲器S由控制裝置32控制,如上所述,該控制裝置如上所述 在任何時候都知道哪個格10存在哪種書殼3、 3,、 3"。控制裝置32保 證了存儲器S的全部位置盡都可能有效地被利用。控制裝置32決定何 時將一個沒有得到匹配的書芯2的書殼3、3,或3"從存儲器S中拋出或 稍後再輸入。在生產過程中,如果一個書芯2被在識別裝置7上識別, 則控制裝置32要求相對應的書殼3、 3'或3",且第二輸入工位6將這
個書殼輸入加工裝置4。這樣,在加工裝置4內,相應的書芯2就與給 定的書殼3、 3,或3"結合。也可根據一個書殼3、 3,或3"的識別來觸發 一個或多個書芯2的印刷任務。
存儲器S具有一定數量的、例如30個存儲位置。為了容納例如30 本書的產品,存儲器S裝有相應數量的書殼3。如果現在例如為了檢查 而在導致書芯順序序列改變的識別裝置7前面取出一本書芯2,這個書 芯2可在以後重新放入,在使用緩衝區時也可進行這種順序改變。為 了給另一個隨後的書殼在存儲器S中提供位置,視控制配置而定可引 出用於一個書殼3自30個用於輸送的加工裝置4的工位起的書殼3。 在一個引出工位36進行引出。在這個引出工位上也可引出配有一個書 殼3的印刷品37。如圖1所示,控制裝置32也與存儲器S和分層裝置 29連接,以便進行信號傳輸。空的格IO、 24最好在排空後立即重新裝 入,這時,新的書殼不必與先前的書殼一致。
圖2所示的裝置1與圖1的區別只是第二輸入工位6'的構造。其 具有一個推紙器33,該推紙器例如按一般的方式具有一個拉出滾筒 34,書殼用該拉出滾筒從一個堆垛裝置43拉出並輸入存儲器S。在這 種情況中,書殼3也用識別裝置18進行識別。在堆垛裝置43中可堆 垛大量的書殼3,所以總是可達到高的容量和效率。在這種情況中,書 殼3也優先用數字印刷機印刷。同樣最好象上面結合圖1所述的那樣 進行控制。
圖3表示按照另一變型方案的一種帶有第二輸入工位6"的裝置 1。書殼3對於在這個第二輸入工位6被放入一個多頁張推紙器39上。 這個多頁張推紙器39具有疊置的並大致呈塔狀的許多格40,在這些格 中分別最好存放多個書殼3、 3,或3"。這些書殼3、 3,或3"按公知的方 式從這些格40中抽出。這可例如用這裡未示出的抽吸器或類似裝置來 實現。多頁張推紙器39同樣可實現高的容量和效率。在任何時候都確 保所需的書殼3、 3,或3"存在或輸入存儲器S中。
圖5表示按另一變型方案的一種帶有第二輸入工位6",的裝置1。 在這個方案中配置了一個存儲器S,,該存儲器具有多個依序直線布置 的格24。如圖所示,這些格24向傳送方向傾斜。在每個格24上配置 一個轉轍器(Weiche)25,該轉轍器具有兩個在這裡未示出的位置在第 一個位置內, 一個書殼3、 3,或3"被轉向到相應的格24中,而在另一
情況內,書殼3、 3,或3"則被繼續傳送。書殼3、 3,或3"傳送到格24 按圖7用一個輸入傳送裝置21來完成的。如圖所示,這個輸入傳送裝 置是明顯上升的,並在其上部布置了一個識別裝置23,該識別裝置用 來識別收殼3、 3,或3",且其功能和結構可設計成象上面所述的那樣。 書殼3、 3,或3"到輸入傳送裝置21的輸入方向在圖7中用一個箭頭26 表示。書殼3、 3,或3"傳送到加工裝置4的斜面35是用輸出傳送裝置 22來完成的,該傳送裝置按箭頭27水平傳送相應的書殼3、 3,或3"。 存儲器S,具有一個支架28,以便支承格24和輸入傳送裝置21以及輸 出傳送裝置22。在這種情況中,存儲器S也由控制裝置32進行控制。 這既適用於轉轍器25又適用於輸入傳送裝置21和輸出傳送裝置22。 存儲器S,中的書殼3、 3,或3"的控制原則上與上面結合存儲器S所述 的一樣。所以控制裝置32在這裡也是任何時候都清楚知道在哪一個格 24中存有哪個書殼3、 3,或3"。
圖6所示的裝置1具有按照另一個變型方案的第二輸入工位6 IV。在這個方案中,在存儲器S,前面設置一個已在上面結合圖2說明 的推紙器33。書殼3、 3,或3"用這個推紙器33同樣從堆垛裝置43被 取出並送到存儲器S,。不用推紙器33,這裡也可有選擇地用多頁張推 紙器39,這裡可在推紙器33和輸入工位6 IV之間設置一個分層裝置 29或一個別的處理裝置。
權利要求
1.用加工裝置(4)生產由書芯(2)和書殼(3、3』、3」)組成的印刷品(37)的方法,書芯(2)和書殼(3、3』、3」)分別以分開的路徑被送入該加工裝置,並在該加工裝置中分別把書殼(3、3』、3」)在背部與書芯(2)連接,其特徵為,書殼(3、3』、3」)在向加工裝置(4)的路徑上被可控地送到具有多個格(10、24)的存儲器(S、S』)的相應確定的格(10、24)中,並在一個格(10、24)中只送入一個書殼(3、3』、3」)。
2. 按權利要求l的方法,其特徵為,書殼(3、 3,、 3")和/或書 芯(2)被有效可控地送入存儲器(S、 S,)。
3. 按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徵為,書殼(3、 3,、 3")在存儲 器(S、 S,)之前用識別裝置(l8、 23)進行識別。
4. 按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的方法,其特徵為,為了識別書 殼,書殼(3、 3,、 3")分別配置標記例如條形碼。
5. 按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的方法,其特徵為,格(24)在 輸入傳送裝置(14)和輸出傳送裝置(15)之間是可進行運動的,而 且空的格可由輸出傳送裝置(15)向輸入傳送裝置(14)運動以便可 控地再裝入。
6. 按權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徵為,格(10)可圍繞共同的軸 (11)旋轉。
7. 按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的方法,其特徵為,為製作書芯使用書殼的識別標記來觸發印刷機的印刷任務。
8. 實施權利要求1至7中任一項的方法所用的裝置包括加工 裝置(4)第一輸入工位(5)和第二輸入工位(6、 6,),在該加工 裝置中分別把帶有書芯(2)的書殼(3")在其背部固定,用該第一 輸入工位可把書芯(2)輸入加工裝置(4)中,用該第二輸入工位可 把書殼(3、 3,、 3")輸入加工工位(4),其特徵為,第二輸入工位(6、 6,)具有帶多個格(10、 24)的、用來分別容納一個書殼(3、 3,、 3")的存儲器(S、 S,)並在存儲器(S、 S,)之前設置有輸入傳 送裝置(14、 21)和在存儲器(S、 S,)之後設置有輸出傳送裝置(1S、 22)。
9. 按權利要求8的裝置,其特徵為,識別書殼(3、 3,、 3")用 的識別裝置(18, 23)具有閱讀機,該閱讀機布置在存儲器(S、 S,) 的前面,用它可分別讀出書殼(3、 3,、 3")的識別標記並可向控制 器(32)發出相應的信號。
10. 按權利要求8或9的裝置,其特徵為,輸送書殼(3、 3,、 3") 用的輸入傳送裝置(14、 21)和/或取出書殼(3、 3,、 3")用的輸出 傳送裝置(15、 22)做成伸縮式。
11. 按權利要求8或9的裝置,其特徵為,存儲器(S)做成格 式輪。
12. 按權利要求11的裝置,其特徵為,格(10)分別可在輸入 傳送裝置(14)和輸出傳動裝置(15)之間進行運動。
13. 按權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為,格(10)分別具有用於保持書殼的機構。
14. 按權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為,格(24)大致呈直線前後、並排或上下排列。
15. 按權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為,設置印刷 機(31)及尤其是數字印刷機,書殼(3、 3,、 3")在該印刷機中印 刷並輸送給存儲器(S、 S,)。
16. 按權利要求8至15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為,設置至少 一個推紙器(33、 39),用它把書殼(3、 3,、 3")送入存儲器(S、 S,)。
17. 按權利要求16的裝置,其特徵為,推紙器(39)是多紙張 推紙器。
18. 按權利要求8至17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為,設置有至 少兩個並聯或串聯的存儲器(S、 S,)。
19. 按權利要求8至18中任一項的裝置,其特徵為,控制裝置 (32)設計成可根據書殼(3、 3,、 3")的識別觸發一個或多個書芯 (2)的印刷任務。
全文摘要
書芯(2)和書殼(3、3』、3」)分別以分開的方式輸入一個加工裝置(4)中,在加工裝置(4)中分別把一個書殼(3、3』、3」)在背部與一個書芯(2)粘合。書殼(3、3』、3」)和書芯(2)在加工裝置(4)前面進行識別。存儲器(S、S』)最好具有多個格(10),書殼(3、3』、3」)按精確位置對應這些格。這種方法可實現最少印數甚至單印體的廉價生產。
文檔編號B42C11/00GK101108566SQ20071013704
公開日2008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06年7月19日
發明者G·西爾伯鮑爾 申請人:米勒·馬蒂尼控股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