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定位方法和裝置製造方法
2023-07-25 01:07:36
混合定位方法和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混合定位方法和裝置。其中在混合定位方法中,確定移動終端的候選區域,將候選區域進行網格劃分,利用測量的基站參數,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其中測量的基站參數包括到達基站時間差、小區信號強度、移動終端到基站的角度中的至少一個。利用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確定移動終端位於第i個網格的概率分布值。利用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以及每個網格的位置坐標,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由於綜合利用多種參數綜合進行定位處理,因此可有效提升定位精度和魯棒性。
【專利說明】混合定位方法和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混合定位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主要的多基站定位方法包括基於時間差的:TOA (Time of Arrival,到達時間)、TD0A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到達時間差),是通過測量信號從基站到終端間的傳播時間,換算出相應的距離,然後根據多個距離及已知的基站位置來計算出終端的經緯度坐標;或者基於信號強度的SA(Signal Attenuat1n,信號衰減),用信號強度來估算基站與終端距離;或者通過計算終端和基站角度的AOA (Angle of Arrival,到達角度)定位。
[0003]以上的定位方法,通常是用單一時間差或信號強度參數來計算,不便於多種網絡(如3G和LTE (Long Term Evolut1n,長期演進)雙模的情況下)的多種參數來參與計算,而且魯棒性較差,在有多個基站的多個參數時候,可能出現不同計算結果的位置計算結果無交集的情況。
[0004]例如現有0TD0A (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觀察到達時間差)計算時候,理論計算結果是由時間差確定的多條雙曲線的交點,在實際計算時候,由於無線信號的反射/折射造成幹擾,用測量到的多個基站的時間差計算的交點可能落在不同區域,沒有交集,同樣用信號強度、角度測量等方式獲得的多個基站定位到的終端位置,很可能分布到沒有交集的區域。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混合定位方法和裝置。通過將移動終端所處的候選區域進行網格劃分,根據多種基站參數計算移動終端在網格中的概率,由此對移動終端進行定位。通過利用多種參數綜合地計算移動終端位置,可有效提升定位精度和魯棒性。
[0006]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混合定位方法,包括:
[0007]確定移動終端的候選區域;
[0008]將候選區域進行網格劃分;
[0009]利用測量的基站參數,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其中測量的基站參數包括到達基站時間差、小區信號強度、移動終端到基站的角度中的至少一個,其中到達基站時間差為移動終端發送的信號分別到達主小區基站和第j個鄰小區基站的時間差,其中I彡j彡M,M為鄰小區總數;
[0010]利用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確定移動終端位於第i個網格的概率分布值,其中KiS N,N為網格總數;
[0011]利用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以及每個網格的位置坐標,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
[0012]優選的,對於到達基站時間差,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的步驟包括:
[0013]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為:
[0014]F = exp (- ((| Rl-R | _C) /W)2);
[0015]其中exp為指數函數,R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距離,Rl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第j個鄰小區基站的距離,C為將測量到的到達基站時間差轉換成的距離差值,W為預設的信號衰減經驗常數。
[0016]優選的,對於小區信號強度,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的步驟包括:
[0017]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為:
[0018]F = exp (-KX (P1/P0) X (R/R1));
[0019]其中exp為指數函數,K為預設的強度影響係數,Pl為鄰小區的歸一化信號強度,PO為主小區的歸一化信號強度,R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距離,Rl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第k個鄰小區基站的距離,其中I彡k彡M。
[0020]優選的,對於移動終端到基站的角度,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的步驟包括:
[0021]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為:
[0022]F = exp (-1A-AO |);
[0023]其中exp為指數函數,A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角度,AO為測量到的移動終端和主小區基站的角度。
[0024]優選的,利用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以及每個網格的位置坐標,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的步驟包括:
[0025]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X, Y)為:
[0026]X = |]P[z-]xX[i]
/=1
[0027]Y = Υ^Ρ\?]χΥ\η
/=--1
[0028]其中P[i]為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X[i],Y[i])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坐標。
[0029]優選的,利用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以及每個網格的位置坐標,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的步驟包括:
[0030]將具有最大概率分布值的網格的中心坐標,作為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
[0031]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混合定位裝置,包括:區域確定單元、網格劃分單元、概率因子確定單元、概率分布值確定單元和位置確定單元,其中:
[0032]區域確定單元,用於確定移動終端的候選區域;
[0033]網格劃分單元,用於將候選區域進行網格劃分;
[0034]概率因子確定單元,用於利用測量的基站參數,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其中測量的基站參數包括到達基站時間差、小區信號強度、移動終端到基站的角度中的至少一個,其中到達基站時間差為移動終端發送的信號分別到達主小區基站和第j個鄰小區基站的時間差,其中I ( j彡M,M為鄰小區總數;
[0035]概率分布值確定單元,用於利用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確定移動終端位於第i個網格的概率分布值,其中I < i < N,N為網格總數;
[0036]位置確定單元,用於利用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以及每個網格的位置坐標,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
[0037]優選的,概率因子確定單元具體對於到達基站時間差,利用公式:
[0038]F = exp (- ((| Rl-R | _C) /ff)2)
[0039]確定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其中exp為指數函數,R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距離,Rl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第j個鄰小區基站的距離,C為將測量到的到達基站時間差轉換成的距離差值,W為預設的信號衰減經驗常數。
[0040]優選的,概率因子確定單元具體對於小區信號強度,利用公式:
[0041]F = exp (-K X (P1/P0) X (R/R1))
[0042]確定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其中exp為指數函數,K為預設的強度影響係數,Pl為鄰小區的歸一化信號強度,PO為主小區的歸一化信號強度,R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距離,Rl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第k個鄰小區基站的距離,K k < M。
[0043]優選的,概率因子確定單元具體對於移動終端到基站的角度,利用公式:
[0044]F = exp(-|A-AO|);
[0045]確定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其中exp為指數函數,A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角度,AO為測量到的移動終端和主小區基站的角度。
[0046]優選的,位置確定單元具體利用公式:
[0047]Χ = χΡ[/]χΧ[ζ]
/=I
[0048]Γ = |;Ρμ]χ7[/]
仁I
[0049]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X,Y),其中P[i]為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X[i],Y[i])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坐標。
[0050]優選的,位置確定單元具體將具有最大概率分布值的網格的中心坐標,作為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
[0051]本發明通過將移動終端的候選區域進行網格劃分,利用至少一個測量的基站參數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進而確定出移動終端的具體位置。由於綜合利用多種參數綜合進行定位處理,因此可有效提升定位精度和魯棒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5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53]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混合定位方法的示意圖。
[0054]圖2為本發明對候選區域進行網格劃分的示意圖。
[0055]圖3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混合定位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6]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以下對至少一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實際上僅僅是說明性的,決不作為對本發明及其應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0057]除非另外具體說明,否則在這些實施例中闡述的部件和步驟的相對布置、數字表達式和數值不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0058]同時,應當明白,為了便於描述,附圖中所示出的各個部分的尺寸並不是按照實際的比例關係繪製的。
[0059]對於相關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技術、方法和設備可能不作詳細討論,但在適當情況下,所述技術、方法和設備應當被視為授權說明書的一部分。
[0060]在這裡示出和討論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體值應被解釋為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為限制。因此,示例性實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61]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後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討論。
[0062]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混合定位方法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方法步驟如下:
[0063]步驟101,確定移動終端的候選區域。
[0064]優選的,可將移動終端的服務小區作為候選區域。服務小區為基站扇區所覆蓋,直徑約幾百米。在移動通信網絡中,通常每個基站包括3個或更多個方向的天線,每個天線覆蓋一個扇形的小區。
[0065]步驟102,將候選區域進行網格劃分。
[0066]優選的,可將候選區域劃分為若干個直徑幾十米的小網格,如圖2所示。
[0067]步驟103,利用測量的基站參數,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
[0068]其中測量的基站參數包括到達基站時間差、小區信號強度、移動終端到基站的角度中的至少一個,其中到達基站時間差為移動終端發送的信號分別到達主小區基站和第j個鄰小區基站的時間差,其中I彡j彡M,M為鄰小區總數。
[0069]步驟104,利用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確定移動終端位於第i個網格的概率分布值,其中I < i < N,N為網格總數。
[0070]可利用多種方式確定移動終端位於第i個網格的概率分布值。例如,可將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全部概率因子相乘,再歸一化到[0,I]區間,以作為移動終端位於第i個網格的概率分布值。也可以將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全部概率因子相加或按一定的公式進行計算處理,最後歸一化到[0,1]區間。
[0071]例如,某個網格中有4個概率因子,分別為Fa、Fb、Fe和Fd,則該網格的概率分布值P為:
[0072]P = FaXFbXFcXFd0
[0073]此外,還可對各概率因子設計不同的權重或優先級。
[0074]例如,可根據預定的規則,分別為Fa、Fb、Fc和Fd分配相應的權重值ka、kb、kc和kd。則該網格的概率分布值P為:
[0075]P = Faka X Fbkb X Fckc X Fdkd。
[0076]步驟105,利用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以及每個網格的位置坐標,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
[0077]基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混合定位方法,通過將移動終端的候選區域進行網格劃分,利用至少一個測量的基站參數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進而確定出移動終端的具體位置。由於綜合利用多種參數綜合進行定位處理,因此可有效提升定位精度和魯棒性。
[0078]需要說明的是,這裡涉及的移動終端,是可通過移動通信網絡進行通信的終端設備,所述移動通信網絡包括但不限於WCDMA (Wideband Code Divis1n Multiple Access,寬帶碼分多址)、CDMA (Code Divis1n Multiple Access,碼分多址)、TD-CDMA (TimeDivis1n — Code Divis1n Multiple Access,時分碼分多址)、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LTE等,包括但不限於2G、3G、4G行動網路。所述終端可以是單模終端,也可以是多模多待終端,可測量到多種網絡的無線參數用於定位。
[0079]其中,基站參數是指移動終端或基站測量到的,用於進行定位的參數,包括但不限於信號傳播時間或信號傳播時間差、信號強度等。其中所述信號傳播時間,是信號在基站和終端間傳播的時間,正比於基站和終端間的距離。所述信號傳播時間差,是信號在不同基站到I個終端的傳播時間差值;或者是信號從I個基站到多個不同終端的傳播時間差值。
[0080]優選的,對於到達基站時間差,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的步驟包括:
[0081]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為:
[0082]F = exp (- ((| Rl-R | _C) /ff)2);
[0083]其中exp為指數函數,R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距離,Rl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第j個鄰小區基站的距離,C為將測量到的到達基站時間差轉換成的距離差值,W為預設的信號衰減經驗常數。
[0084]優選的,對於小區信號強度,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的步驟包括:
[0085]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為:
[0086]F = exp (-KX (P1/P0) X (R/R1));
[0087]其中exp為指數函數,K為預設的強度影響係數,Pl為鄰小區的歸一化信號強度,PO為主小區的歸一化信號強度,R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距離,Rl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第k個鄰小區基站的距離,其中I彡k彡M。
[0088]優選的,對於移動終端到基站的角度,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的步驟包括:
[0089]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為:
[0090]F = exp (-1A-AO|);
[0091]其中exp為指數函數,A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角度,AO為測量到的移動終端和主小區基站的角度。
[0092]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了解的是,上述具體公式僅為示例性的,還可採用其它方式計算網格中的概率因子。
[0093]優選的,上述利用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以及每個網格的位置坐標,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的步驟包括:
[0094]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X, Y)為:
[0095]X = XP[/]xX[/]
/=1
[0096]Y=TjPinxYin
i=l
[0097]其中P[i]為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X[i],Y[i])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坐標。
[0098]在另一實施例中,上述利用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以及每個網格的位置坐標,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的步驟包括:
[0099]將具有最大概率分布值的網格的中心坐標,作為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
[0100]此外,還可採用其它方式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例如,在得到移動終端在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後,首先對概率分布值進行處理,排除概率分布值過低的網格,從而減小候選區域的範圍,加快定位速度。
[0101]圖3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混合定位裝置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混合定位裝置包括:區域確定單元301、網格劃分單元302、概率因子確定單元303、概率分布值確定單元304和位置確定單元305。其中:
[0102]區域確定單元301,用於確定移動終端的候選區域。
[0103]網格劃分單元302,用於將候選區域進行網格劃分。
[0104]概率因子確定單元303,用於利用測量的基站參數,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
[0105]其中測量的基站參數包括到達基站時間差、小區信號強度、移動終端到基站的角度中的至少一個,其中到達基站時間差為移動終端發送的信號分別到達主小區基站和第j個鄰小區基站的時間差,其中I彡j彡M,M為鄰小區總數。
[0106]概率分布值確定單元304,用於利用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確定移動終端位於第i個網格的概率分布值,其中K i < N,N為網格總數。
[0107]位置確定單元305,用於利用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以及每個網格的位置坐標,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
[0108]基於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混合定位裝置,通過將移動終端的候選區域進行網格劃分,利用至少一個測量的基站參數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進而確定出移動終端的具體位置。由於綜合利用多種參數綜合進行定位處理,因此可有效提升定位精度和魯棒性。
[0109]優選的,概率因子確定單元303具體對於到達基站時間差,利用公式:
[0110]F = exp (- ((I Rl-R | _C) /W)2)
[0111]確定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其中exp為指數函數,R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距離,Rl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第j個鄰小區基站的距離,C為將測量到的到達基站時間差轉換成的距離差值,W為預設的信號衰減經驗常數。
[0112]優選的,概率因子確定單元303具體對於小區信號強度,利用公式:
[0113]F = exp (-K X (P1/P0) X (R/R1))
[0114]確定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其中exp為指數函數,K為預設的強度影響係數,Pl為鄰小區的歸一化信號強度,PO為主小區的歸一化信號強度,R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距離,Rl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第k個鄰小區基站的距離,K k < M。
[0115]優選的,概率因子確定單元303具體對於移動終端到基站的角度,利用公式:
[0116]F = exp (-1A-AO |);
[0117]確定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其中exp為指數函數,A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角度,AO為測量到的移動終端和主小區基站的角度。
[0118]優選的,位置確定單元305具體利用公式:
[0119]X = ^P[/]xX[/]
?=1
[0120]Y = Υ^Ρ[?]χΥ[?]
Ι=?
[0121]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X,Y),其中P[i]為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X[i],Y[i])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坐標。
[0122]優選的,位置確定單元305具體將具有最大概率分布值的網格的中心坐標,作為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
[0123]通過實施本發明,可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0124]1、通過將候選區域(如一個無線小區)劃分為多個小網格,針對每個網格來計算各種基站參數概率因子,可以將各概率因子歸一化考慮,有利於綜合考慮多網絡的多種參數的影響,使結果具有魯棒性,提升了定位精度,同時提升定位的魯棒性,避免已有單一定位方法可能無交集的情況。
[0125]2、便於靈活設置概率因子及權重,便於進行定位結果的優化。
[0126]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以通過硬體來完成,也可以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的硬體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儲於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上述提到的存儲介質可以是只讀存儲器,磁碟或光碟等。
[0127]本發明的描述是為了示例和描述起見而給出的,而並不是無遺漏的或者將本發明限於所公開的形式。很多修改和變化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是顯然的。選擇和描述實施例是為了更好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和實際應用,並且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發明從而設計適於特定用途的帶有各種修改的各種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合定位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確定移動終端的候選區域; 將候選區域進行網格劃分; 利用測量的基站參數,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其中測量的基站參數包括到達基站時間差、小區信號強度、移動終端到基站的角度中的至少一個,其中到達基站時間差為移動終端發送的信號分別到達主小區基站和第j個鄰小區基站的時間差,其中I ( j彡M,M為鄰小區總數; 利用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確定移動終端位於第i個網格的概率分布值,其中KiS N,N為網格總數; 利用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以及每個網格的位置坐標,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對於到達基站時間差,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的步驟包括: 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為:
F = exp (-((I Rl-R|-C)/ff)2); 其中exp為指數函數,R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距離,Rl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第j個鄰小區基站的距離,C為將測量到的到達基站時間差轉換成的距離差值,W為預設的信號衰減經驗常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對於小區信號強度,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的步驟包括: 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為:
F = exp (-KX (Pl/PO) X (R/Rl)); 其中exp為指數函數,K為預設的強度影響係數,Pl為鄰小區的歸一化信號強度,PO為主小區的歸一化信號強度,R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距離,Rl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第k個鄰小區基站的距離,其中I彡k彡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對於移動終端到基站的角度,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的步驟包括: 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為:
F = exp (-1A-AO|); 其中exp為指數函數,A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角度,AO為測量到的移動終端和主小區基站的角度。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利用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以及每個網格的位置坐標,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的步驟包括: 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X,Y)為: X = YjPiqxXm
Z=I
F = fp[/]xFf/]
T=I 其中P[i]為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X[i],Y[i])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坐標。
6.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 利用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以及每個網格的位置坐標,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的步驟包括: 將具有最大概率分布值的網格的中心坐標,作為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
7.一種混合定位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區域確定單元、網格劃分單元、概率因子確定單元、概率分布值確定單元和位置確定單元,其中: 區域確定單元,用於確定移動終端的候選區域; 網格劃分單元,用於將候選區域進行網格劃分; 概率因子確定單元,用於利用測量的基站參數,確定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其中測量的基站參數包括到達基站時間差、小區信號強度、移動終端到基站的角度中的至少一個,其中到達基站時間差為移動終端發送的信號分別到達主小區基站和第j個鄰小區基站的時間差,其中I ( j彡M,M為鄰小區總數; 概率分布值確定單元,用於利用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確定移動終端位於第i個網格的概率分布值,其中I < i < N,N為網格總數; 位置確定單元,用於利用移動終端在每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以及每個網格的位置坐標,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 概率因子確定單元具體對於到達基站時間差,利用公式:
F = exp (-((I Rl-R|-C)/ff)2) 確定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其中exp為指數函數,R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距離,Rl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第j個鄰小區基站的距離,C為將測量到的到達基站時間差轉換成的距離差值,W為預設的信號衰減經驗常數。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 概率因子確定單元具體對於小區信號強度,利用公式:
F = exp (-KX (Pl/PO) X (R/R1)) 確定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其中exp為指數函數,K為預設的強度影響係數,Pl為鄰小區的歸一化信號強度,PO為主小區的歸一化信號強度,R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距離,Rl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第k個鄰小區基站的距離,I < k < M。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 概率因子確定單元具體對於移動終端到基站的角度,利用公式:
F = exp (-1A-AO|); 確定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因子F,其中exp為指數函數,A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到主小區基站的角度,AO為測量到的移動終端和主小區基站的角度。
11.根據權利要求7-10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 位置確定單元具體利用公式: χ=γρ[η^χ[η
T=I
Γ = |;Ρ[ζ]χΓ[Ζ.]
f=l 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X,Y),其中P[i]為移動終端在第i個網格中的概率分布值,(X[i],Y[i])為第i個網格的中心坐標。
12.根據權利要求7-10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 位置確定單元具體將具有最大概率分布值的網格的中心坐標,作為移動終端的位置坐標。
【文檔編號】H04W64/00GK104301995SQ201310304012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9日
【發明者】梁宇傑, 楊傑, 陳晨, 盧燕青 申請人: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