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中後期可以用蹲便器嗎(懷孕後上廁所注意事項多)
2023-07-24 17:07:54 1
懷孕後,隨著子宮增大可壓迫腸道,腸道蠕動速度減慢,延長糞便在大腸停留時間,再加上飲食太精細化,因此容易出現便秘或誘發痔瘡。通常家庭安裝坐便器或蹲便器,那孕婦該如何選擇呢?不妨來了解一下其利弊。
1、坐便器
孕婦用坐便器並不會感覺到疲勞,也無需擔心腿腳麻木和跌倒等問題;坐著排便增加腹部空間,無需擔心會壓迫腹部。不過,用坐便器時屁股直接接觸坐便器表面,若沒有定期清理和消毒極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部分人習慣一邊玩手機,一邊拉大便,從而延長排便時間,產生不良的排便習慣,誘發或加重便秘。
2、蹲便器
蹲著上廁所時利用雙下肢力量來增加腹壓,促進糞便排出,緩解便秘問題;蹲著拉大便屁股並不會接觸到任何物體,防止出現交叉感染;很少人蹲著拉大便時玩手機或看書,縮短拉大便時間,有效預防便秘。
不過,孕婦從蹲位突然轉化為站位時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嚴重時可因為頭暈而摔倒;蹲廁所的時間太長,容易造成腿部麻木和勞累;孕婦下蹲後也會壓迫腹部,尤其是蹲的時間太長可影響胎寶寶在子宮內活動,易造成胎兒宮內缺氧。由此可見,無論是坐便器還是蹲便器都有利和弊,不管是哪種只要能符合日常習慣就行。
孕婦該如何解決便秘問題?1、調整飲食
增加含纖維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菌菇類以及五穀雜糧等,能增加糞便體積,利於糞便排出;適當吃含脂肪酸多的食物如核桃仁、芝麻和腰果以及杏仁等;適量的補充益生元,能起到潤腸通便的效果,利於吸收食物中的營養;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保證每天的喝水量達到2000毫升以上。
2、不可忍著排便
只要有便意應及時排便,糞便長時間在體內停留不僅造成排便困難,而且也會影響食慾。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時間安排在晨起和早餐後,即使沒有便意也要去蹲一蹲,久而久之能形成條件反射。排便時要做到專心致志,不能玩手機或讀書看報。
3、保持適度運動
孕婦不能長時間待在家裡靜養,應保持適度運動,如散步、做家務活、遊泳或孕婦瑜伽等,這樣能促進胃腸道蠕動,利於排便。與此同時,應安排好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係,保持心平氣和,多做感興趣的事情如聽音樂、看書或畫畫等來轉移注意力。
溫馨提示
孕婦應做好粗細搭配,增加主食中粗雜糧的比例;多喝水,特別是晨起後喝杯水能增加腸道中水分含量,避免大便乾結。若孕婦出現嚴重的排便困難或便秘,還需在醫生指導下用少量緩瀉劑,但不能自行用藥,以免傷害胎氣或造成流產。
值得提醒的是,痔瘡易造成便血,甚至誘發貧血,因此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免帶來不良的後果。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