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天河》電影觀後感(黨員)

2023-07-25 03:16:28

  《天河》主要講述了,在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中,廣大幹部群眾克服重重艱難險阻,戰勝種種困難危機,最終勝利完成這一偉大工程的故事。影片抓住了南水北調工程的重點難點,通過幾位主人公的經歷,向我們展現了幹群同心、全民一心的奮鬥圖景,以及廣大幹部群眾為了國家的發展不惜犧牲個人利益的精神風貌。

  《天河》電影觀後感

  《天河》一片主要講述的是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中發生的感人故事。南水北調是國家為緩解北部地區用水壓力,在南方地區水資源豐富甚至常年澇災的情況下,實現南方水源向北方輸送的一項重大戰略性工程。整個工程分為東線、中線和西線,其中中線是從湖北丹江口引水,最終流入北京,主要解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20餘個大中城市的用水問題,全長1277公裡,供水總面積約15.5萬平方千米。影片《天河》儘管是圍繞著主要演員的情感和生活展開,而且加入了一些藝術渲染,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從影片中解讀出在整個南水北調工程中,黨、國家、企業和普通百姓為之所做出的努力和犧牲。

  影片中的很多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南水北調工程中線的總工程師,李幼斌飾演的董望川幾乎犧牲了自己全部的個人時間,始終戰鬥在一線,指揮和監督著工程的進程。段奕宏飾演的企業工程負責人江浩,為了不耽誤工程進度,將自己重病的父親接到工地,一邊照顧父親一邊工作,充分體現出了他愛國敬業的精神。還有大槐樹村的村民,在聽說工程為了避開村裡祖墳要將烈士陵園搬遷後,冒雨跪地請求副市長周曉丹保留烈士陵園的場面,不免使人為之動容。

  通過影片我們可以看到,在人民群眾和國家的利益面前,經過很多人對於小我的犧牲和水利人10年的艱苦奮鬥,才完成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這一項壯舉。影片採用先抑後揚的方式,從一開始工程開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人為阻撓,到群眾了解了南水北調工程重要意義後所做出的犧牲,也反映出了人性本善的道理。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也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在一些工作的開展上,我們會遇到百姓的不理解,導致工作無法正常開展。而作為機關政府的從業人員,我們應該對群眾有耐心,跟群眾講道理,做好群眾工作,這樣一來相信沒有人會不理解。

  在我看來,當前的社會,處於和平年代的我們少了很多責任和擔當,不管是對於一些處在高層的領導幹部,還是普通的黨員群眾,都是如此。然而我想說的是,在我們的身邊並不缺乏榜樣,不僅是影片中提到的水利人,還有電力人、航天人、油田人等等,他們無不在用幾十年甚至一生的堅守,為祖國的發展和人民的幸福奉獻著自己的全部。而對於我們大學生村官來說,需要做的就是在自己看似平凡的崗位上,用心堅守,執著向前,努力拼搏,為基層事業和新農村建設奉獻自己的青春。

  水利人用十年的堅守使兩座城市緊緊相連,也使整個中華大地為之顫動。而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層工作者,我也希望用自己青春的堅守和拼搏,讓自己融入農村這片土地。

  觀看電影《天河》有感

  古有大禹治水,三顧家門而不入,今有南水北調,投一腔熱血於一身。今天,政府組織我們去影院觀看《天河》,影片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為背景,將千千萬萬建設者們的「犧牲」濃縮在董望川、江浩、周曉丹身上,講述了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移民搬遷和河水治汙等重要環節中的感人故事,通過董望川等水利人和家庭的命運,折射出「南水北調」建設的艱辛與偉大。

  南水北調在半個世紀前還只是一個宏大構想,當時限於技術和人力等諸多因素,這項浩大的工程難以實施。今時今日,南水北調已經成為現實,但誰能想到有多少默默無聞的水利工程人員為此付出的巨大艱辛。一代水利人看似十分風光,但每個人在的背後付出了多少並沒有人知道。他們幾代人都為了實現這個構想而努力,從而成就了這項惠及上億群眾的水利工程。電影《天河》正是反映南水北調的艱難與曲折,同時也展現了水利工程人員的艱辛付出。

  為了更好地理解影片所講的內容,我提前上網查閱了「南水北調」的相關資料,「南水北調」工程通俗講就是將長江丹江口的水通過「天河」引至京津華北等地,以福祉等地人民。近年來,華北地區日漸缺水,尤其北京,隨著人口總量超過2000萬,用水,用好水問題便顯現了出來。長江丹江口卻水資源充足,洪水季節水患泛濫成災。所以以「天河」將丹江口多餘的水引至缺水京津地區,既解決了長江水患泛濫問題,又補缺了華北水荒嚴重現實,這也算是共贏互利好事了。

  這部電影打動我的地方很多很多,總的都是圍繞一個情字。電影將黨民情、官民情有機融入父女情、夫妻情、兄弟情等人間真情中。把老百姓對土地的濃情,對烈士的深情也都被深深鐫刻在影片的每一個角落中。是什麼說服了槐樹村的村民們自覺自愿主動搬遷,是情,是愛。《天河》中的周曉丹、董望川這樣的幹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以公開、公平、公正的方式方法解決衝突,再不配合的村民,再難啃的骨頭,再鐵石的心腸,也都有被融化的那一刻。愛感蒼天,情湧天河,一切矛盾都消弭、化解於這無形的情、愛之中。

  《天河》讓我們體會到了現在喝水的不易,讓我們看到了水利工程人員在此次工程背後的辛勞付出,讓我們了解了南水北調工程進行中遇到的諸多技術難關,還有在移民上遇到的諸多問題,我認為這部電影基本就是全景式展現了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的艱難過程以及水利人背後的故事。這項歷經半個多世紀的宏大工程構想,到今天經過太多的努力最後成為了現實,最終實現了讓南北百姓們共飲丹江水。

  電影《天河》的觀後感

  「從前有人對我說,天上有條古老的河。七夕鵲橋來相會,浩瀚蒼穹不寂寞。今天我要對你說,地上有條年輕的河,清澈倒映兩岸花,迷醉彩蝶水中落。天上的河,地上的河,天地大愛誰懂得,一個是神仙的故事,一個是英雄的傳說……」伴隨著美妙的主題曲,這部場面宏大、內容震撼、眾星雲集、催人淚下的《天河》影片帷帷落幕,然而它帶給我的感動卻是源源不斷。

  人均500立方米是國際公認的極度缺水警戒線,然而北京人均用水量僅為100立方米,從這一點上來說,北京這座繁華的國際大都市竟然是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現在我們打開水龍頭還有水流出來是靠著超度開採地下水來維持做到的。我國南方水量充沛,北方水量缺乏,南水北調工程就是要將南方剩餘的水資源調配到水資源匱乏的北方。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於2003年開工,歷時11年,從丹江口取水調至北京團城湖,跨越1276.41公裡,犧牲了159個建設者的生命。在這11年裡建設者們拋家舍業,冒著生命危險堅守在工程一線。《天河》就是講述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建造過程中廣大工程建設者的艱辛與付出和庫區及沿線移民的巨大犧牲,通過震撼的拍攝場景將南水北調工程的「艱」與「險」,移民搬遷的「情」與「痛」展現的淋漓盡致,讓我切實感受到專業敬業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的建設者們以及善良樸實知恩圖報的移民們是最可愛的人。

  文中由李幼斌飾演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副總指揮董望川十幾年來始終堅持在工程的第一線。他懷揣著水利人的夢想,認真開展調研,憑藉著專業實力,說服工程的反對者;為了能夠讓工程提前到20xx年汛後通水,他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間,「我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去工地的路上」道出了他對這一工程的執著與付出;為了防止機械作業對地鐵正常運行造成威脅,他含淚離開在醫院做心臟搭橋手術的妻子帶領大夥攻堅克難,用鐵鍬和钁頭在地鐵五棵松站下面一鍬一钁開通管道,使地面下沉保持在了5毫米以內,成功完成任務。這樣的鏡頭太多太多,這一光輝形象是千千萬萬拋家舍業水利人縮影。他們信念堅定,他們埋頭苦幹,他們敢於擔當,他們勇於奉獻,他們才是最可愛的人。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能夠順利完成還有一些人的犧牲是不能忽視的,那就是善良樸實知恩圖報的庫區移民。都說故土難離,特別是對於生活在那裡的長輩而言,那是他們的根,幾輩人的生活記憶全在那裡,更何況他們搬離故土並不是因為什麼天災人禍迫不得已,也不是為了他們或者他們的後代,只是為了那些遙遠的跟他們毫不相干的人的喝水問題,完完全全是為了別人的利益,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能夠同意移民就體現了他們的淳樸。在看到丹陽水庫周邊的村民因為不願意看到為了避開他們的祖墳而繞道烈士陵園自願遷墳的一幕時,我非常感動,他們是在報答抗日時期保護過他們祖輩的烈士們啊。都說入土為安,他們情願承受不肖子孫的心裡愧疚也不願意去驚擾曾經有恩於自己的烈士們,這就是最質樸的知恩圖報。因為他們的善良,因為他們樸實,也因為他們的知恩圖報,他們也是最可愛的人。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後,在神州大地上赫然出現一條年輕的河。這條河承載著可愛的建設者們的水利夢想,傳輸著可愛的水源地人民的無私奉獻,滋養著首都人民的感恩情懷。年輕的天河必將因為這些而更加奔流不息,懂得大愛的人們也必將因為這條河而名垂千史。

  《天河》電影觀後感

  電影《天河》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為主題,再現了丹江口大壩加高、庫區和沿線移民搬遷、引水管線穿黃工程、建造五棵松暗涵、北京通水等場景。正如電影名稱一樣,現實中的南水北調工程就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天河。南水北調分為東中西三段,其中電影主要展現的中線工程全長1277公裡,累計投資2000多億,移民30多萬。工程從長江最大支流漢江中上遊的的丹江口水庫東岸岸邊引水,經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流到北京頤和園的團城湖和天津城區,為沿線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產用水。

  整個影片聚焦南水北調工程,將關注點放在了展現決策團隊、一線工程建設者和沿線移民的整體風貌上。影片以李幼斌飾演的水利工程師董望川為切入點,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副總指揮,他承擔著太大的壓力與責任,也做出了太多的犧牲與奉獻。作為董望川的妻子,俞飛鴻飾演的周曉丹則是掛職負責移民搬遷工作,關鍵時刻給丈夫以堅定支持。段奕宏飾演的江浩則是董望川的學生兼得力幹將,儘管有過迷茫,有過委屈壓力,但最終堅定站在恩師一邊,為工程順利完成作出重要貢獻。

  在看電影之前,我對南水北調這一惠民工程了解的十分有限,只聽說它既能緩解北方飲水困難又能解決南方洪澇的問題,但是操作起來卻很不容易,因為涉及到移民、環境保護、水質、經費等許多問題。在看了電影《天河》之後,我重新燃起了對南水北調工程的好奇心,一回家我就打開了維基百科想了解更多南水北調的情況。

  南水北調這個想法要追溯到1952年,1952年10月30日毛澤東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後,中國大陸水利部門就對此召開了多次會議探討,並組織專家進行全方面的論證。經過幾十年研究,目前南水北調的總體布局確定為:分別從長江上、中、下遊調水,即西線工程、中線工程和東線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全部建成以後,每年的調水量相當於一條黃河的水量,可以有效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緊缺狀況,對於保障中國糧食安全,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西部大開發具有重大意義。當然,這樣繁浩的工程也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反對者主要認為南水北調工程耗資巨大,涉及大量的移民問題,調水量太少,發揮不了經濟效益,調水量過多,枯水期可能會使長江的水量不足,影響長江河道的航運,長江口的鹹潮加深,更有可能引發生態危機。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力學所總工及災害與環境研究中心總工劉樹坤對南水北調工程提出了質疑。他認為,西南這次出現百年難遇的乾旱,應該對水文資料重新修訂,對乾旱出現頻率,可能性都要重新評估。他認為這些評估的結果都會影響水利調度,重大水利工程何時開始做,做多大,影響程度有多大,都應重新評估。南方是否有足夠水資源可以調配給北方,再次受到嚴峻的考驗。當面臨氣候變化時,對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是否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也必須列入評估與考量。

  做人不忘本,飲水當思源。電影只是藝術化的表現,在電影之外,南水北調工程中還有無數個感人故事、無數個無名英雄。今天,我們在享受南水北調帶來的好處和便利的同時,不能忘了那些默默奉獻的工程建設者和無私奉獻的庫區人民。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