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求抱抱媽媽不抱就開始發脾氣(嬰兒總是求抱抱)
2023-07-25 07:30:05 1
有的家長可能感到鬱悶,覺得是孩子太「作」。其實,寶寶喜歡抱著走而非抱著坐,是因為天性使然,家長應該多點理解,多點耐心。
研究發現:喜歡抱著走是寶寶的天性2013年,日本和義大利的科學家曾經做過一項實驗。他們招募了一組年齡在6個月以下的嬰兒,讓他們的媽媽分別嘗試坐著抱和走著抱,期間記錄了嬰兒動作、聲音和心電圖的變化。
結果發現,嬰兒被媽媽抱著坐的時候,更喜歡動來動去,或者大聲哭鬧,心率波動幅度明顯提高。當媽媽站起來,抱著走的時候,嬰兒更容易變得老實,心率更平穩。
經過分析,科學家發現原因主要是嬰兒被媽媽抱著走的時候,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他們會因此感到更加舒適,身體也會放鬆下來,呈微微蜷縮的姿勢。
此外,科學家還進行了小鼠實驗,結果發現小鼠寶寶也喜歡被媽媽叼著走來走去。科學家猜測原因可能是當小鼠寶寶被媽媽叼起時,一般是在逃命。這時候,與生俱來的本能告訴小鼠寶寶:想活著,就安靜!所以這時候就會異常溫和,不會掙扎,目的就是逃出生天,提高存活機率,避免被淘汰。
科學家按照同樣的邏輯推測,人類幼崽如此的表現可能也是長期進化形成的結果。當寶寶被抱著走的時候,瞬間安靜的反應模式可以讓大人更省心,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其它事情,比如古時候人們習慣背著寶寶在田間勞作,生產食物來養活孩子,或者原始人類抱著孩子逃避危險,這樣的表現可能是生存本能決定的。
而且,科學家還發現,並不是孩子出生後才有眼見力,他們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這招。仔細觀察,胎動經常發生在孕媽坐著或躺著的時候。每當胎動明顯的時候,孕媽一旦站起來活動,肚皮的動靜通常就會明顯減弱。
除此之外,還有專家推測嬰兒喜歡抱著走可能與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1、寶寶喜歡被抱著走,可能是因為這種狀態與出生之前泡在子宮裡動來動去的狀態相似,能讓他們感到安心。所以,出生之後,寶寶會下意識地尋找那種熟悉的感覺,並產生依戀。
2、剛出生不久的寶寶對這個陌生的世界充滿了好奇,隨著視覺神經逐漸發育成熟,寶寶可以越來越清晰地觀察周圍的事物,就會產生探索的需求。但是,被抱著坐的時候,寶寶的視覺範圍有限,容易感到厭煩,從而引發不滿;被抱著走的時候,可以看到更多新鮮的東西,能夠滿足好奇心,所以更加喜歡這種狀態。
3、出生不久的寶寶,腸胃發育還不成熟,容易出現腸脹氣的情況,導致肚子鼓鼓的。被抱著走的時候,可以把肚子裡的一部分氣體擠壓出來,促進排氣,緩解不適。有時候,抱著寶寶一坐就哭,一走就停,家長應該檢查一下看一下是不是寶寶肚子脹氣了,及時解決問題。
上世紀在美國曾流行過一種叫做「哭聲免疫訓練法」的育兒理念,大意就是把小月齡的嬰兒當做訓練對象,當寶寶哭鬧的時候父母堅決不抱他,只有不哭的時候才抱,通過這種訓練給寶寶形成條件反射,培養出聽話的「乖孩子」,解放父母雙手。
這種訓練毫無疑問是反人性的,後來就被完全摒棄了,但期間也有無數的孩子遭受到了毒害,長大後表現出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最諷刺的是,這套理論的創始人華生在自己的3個孩子身上也實踐了這套理論,他的大兒子雷納後來出現了嚴重的精神問題,多次自殺,並在30多歲時成功自殺身亡;他的小兒子離家出走,成為了一個流浪漢;他的女兒成年後同樣患有心理疾病,多次自殺。
所以,作為家長,寶寶的天性我們理應理解和尊重。
寶寶要求抱著走的時候,大人不能置之不理,任由寶寶哭鬧。寶寶年紀還小,不可能一下子就聽話、懂事,如果小時候沒有得到足夠的安全感,對於以後的心理發展非常不利。
美國杜克醫學院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寶寶被父母抱著的時候,能夠促進身體分泌催產素,讓孩子產生自信心和安全感。研究人員還做了一個實驗,30年後回訪當年的孩子時,發現經常被父母抱的孩子,長大後心理健康狀況良好,幸福指數也相對較高。相反,不經常被父母抱的孩子,長大後普遍缺乏自信,容易焦慮。
所以,小芽媽建議各位家長,當寶寶索抱的時候,家長要積極把寶寶抱起來走動,滿足寶寶的心理需求,讓寶寶情緒穩定下來。
當然,凡事過猶不及,抱孩子也要注意頻率和時長,我們還是不要給寶寶養成一直要大人抱著走的習慣,這樣不僅會讓大人筋疲力盡,對於寶寶的獨立性發展以及身體發育也不利,嚴重的還會造成寶寶脊椎變形、發育慢等不良後果。
1、使用嬰兒搖籃
嬰兒搖籃的效果跟抱著走差不多,把寶寶放在嬰兒搖籃裡,同時裹一張輕薄的小毯子在寶寶身上,形成包裹感,然後輕輕搖晃搖籃,可以幫助解決寶寶索抱的問題,解放雙手。
2、使用包被
用包被將寶寶輕輕地包裹起來,可以讓寶寶更加安心,找到當初在媽媽肚子裡的熟悉感,更容易安靜下來,也有助於睡得更香。
3、和寶寶交流
儘管寶寶還不會說話,但可以通過父母的表情、聲音和動作進行交流,如果實在抱累了,可以把寶寶放在床上躺著,輕輕撫摸後背,或者和他們說說話、唱唱兒歌,轉移注意力,讓寶寶不感到無聊,自然就不會哭鬧了。
4、使用嬰兒車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把寶寶放在嬰兒車裡,推出門走一走,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給寶寶更多探索的空間和機會,他們就不會執著於抱抱這件事了。
寫在最後:
每個寶寶小的時候都是個磨人精,總會表現出這樣那樣的「奇怪」行為。就像他們喜歡抱著走而非抱著坐,家長一開始可能以為是「矯情」或者「難帶」,其實,用心了解背後的原因,你會發現根本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多付出一點耐心,就能給寶寶滿滿的安全感,幫助寶寶健康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