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稻中華小長臂蝦繁育的方法與流程
2023-07-24 14:47:36 4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水稻中華小長臂蝦繁育的方法。
背景技術:
長臂蝦科是長臂蝦總科之中種類最多且分布最廣的一科,其中包括2個亞科102屬,在我國有大量分布。長臂蝦亞科在中國共有9屬61科,其中沼蝦屬和長臂蝦屬是最大的兩個屬,也是我國最常見的兩個種類。它們產量很大,不僅可供食用,而且有些種類也常被用做動物學的實驗材料。中華小長臂蝦(Palaemonetessinensis)屬甲殼綱,十足目,長臂蝦科,沼蝦屬。中華小長臂蝦肉質鮮美,口感獨特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目前中華小長臂蝦的繁育都是在池塘中進行,尚沒有將中華小長臂蝦在水稻中進行繁育。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育苗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一種水稻中華小長臂蝦繁育的方法,將水稻種植和中華小長臂蝦繁育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稻地資源,達到稻蝦雙收的目的。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稻中華小長臂蝦繁育的方法,其特徵包括以下步驟:
(1)稻地的選擇:稻地選在排灌方便的地方,面積為1-2畝,梗不低於50cm,田埂面寬度0.8m-1m,在靠近暫養池的一面開挖寬1.0m-1.2m,深0.5m-0.8m的進水溝。稻地和暫養池有單獨的進水管道,進排水管道加60目的網袋過濾;
(2)稻地暫養池準備:暫養池約佔稻地總面積的5%-10%,暫養池坡度1:2-1:3,梗寬1m-1.2m,深1.0m-1.2m,池底平緩。暫養池種植聚草用於中華小長臂蝦躲藏;
(3)稻地環溝的準備:稻地環溝設在靠近進水溝一面,寬度為1.0m-1.2m,低於稻地0.4m-0.5m;
(4)稻地施底肥:底肥每畝施80斤複合肥;
(5)稻地平整:稻地平整稻地在泡田後平整,使稻地基本平整,無低洼;
(6)稻地進水:稻地前期進水保持在5cm-8cm,進水前檢查進水網袋的完整,隨著稻子的生長稻地水位也增長,稻地水位最高達到25cm;
(7)種蝦暫養管理:在四月中旬挑選活力強,體表光滑的2.5-3cm中華小長臂蝦,每畝1.5-2萬尾的標準投放到經漂白粉處理過的,水深0.6-0.8m的暫養池中。每天投餵粒徑0.5mm的凡納濱對蝦料,每天投餵兩次,上午投餵蝦體重的1%,下午投餵蝦體重的2%,暫養池中放置料盤每天通過料盤觀察吃食情況並調整投餌量。五月初在暫養池四邊移植聚草,株距20cm佔30%。每5天測一次pH,氨氮,亞硝酸鹽,溶氧,視水質情況換水;
(8)種蝦投放:在六月上旬秧苗栽種後,水位在5cm-8cm,用地籠起捕暫養池的種蝦投放到稻地;
(9)投餵管理:前期以粒徑0.3mm的為主,後期以0.5mm的為主,每天沿稻地四周投喂。在邊上放幾堆餌料,每堆為投餵量的3%-5%,通過觀察餌料堆調整投餵;
(10)中期追肥:在水稻生長中期每畝施尿素5kg-7.5kg(氨氮濃度小於20mg/L),每隔7天再施肥一次。中期追肥後挖開暫養池,使暫養池和環溝相連;
(11)成蝦起捕:九月上旬開始不再向稻地補水,水位太高可排水使水位在8cm-10cm,到九月下旬稻地基本沒有水,蝦全部在環溝和暫養池中,用地籠起捕,起捕五天起捕率可達95%以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易於操作,可以將水稻種植和中華小長臂蝦繁育有機的結合起來,達到稻蝦雙豐收,蝦畝產平均可達40kg,畝增收500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步驟如下:
(1)稻地選在排灌方便的地方,面積為1-2畝,梗不低於50cm,田埂面寬度0.8m-1m,在靠近暫養池的一面開挖寬1.0m-1.2m,深0.5m-0.8m的進水溝。稻地和暫養池有單獨的進水管道,進排水管道加60目的網袋過濾;
(2)暫養池約佔稻地總面積的5%-10%,暫養池坡度1:2-1:3,梗寬1m-1.2m,深1.0m-1.2m,池底平緩。暫養池種植聚草用於中華小長臂蝦躲藏;
(3)稻地環溝設在靠近進水溝一面,寬度為1.0m-1.2m,低於稻地0.4m-0.5m;
(4)底肥每畝施80斤複合肥;
(5)稻地平整稻地在泡田後平整,使稻地基本平整,無低洼處;
(6)稻地前期進水保持在5cm-8cm,進水前檢查進水網袋的完整,隨著稻苗的生長稻地水位也增長,稻地水位最高達到25cm;
(7)在四月中旬挑選活力強,體表光滑的2.5-3cm中華小長臂蝦,每畝1.5-2萬尾的標準投放到經漂白粉處理過的,水深0.6m-0.8m的暫養池中。每天投餵粒徑0.5mm的凡納濱對蝦料,每天投餵兩次,上午投餵蝦體重的1%,下午投餵蝦體重的2%,暫養池中放置料盤每天通過料盤觀察吃食情況並調整投餌量。五月初在暫養池移植聚草,株距20cm佔30%。每5天測一次pH,氨氮,亞硝酸鹽,溶氧,視水質情況換水;
(8)種蝦投放:在六月上旬秧苗栽種後,水位在5cm-8cm,用地籠起捕暫養池的種蝦投放到稻地;
(9)前期以粒徑0.3mm的為主,後期以0.5mm的為主,每天沿稻地四周投喂。在邊上放幾堆餌料,每堆為投餵量的3%-5%,通過觀察餌料堆調整投餵;
(10) 在水稻生長中期每畝施尿素5kg-7.5kg(氨氮濃度小於20mg/L),每隔7天再施肥一次。中期追肥後挖開暫養池,使暫養池和環溝相連;
(11) 九月上旬開始不再向稻地補水,水位太高可排水使水位在8cm-10cm,到九月下旬稻地基本沒有水,蝦全部在環溝和暫養池中,用地籠起捕,起捕五天起捕率可達95%以上。
採用此方法,蝦的畝產量平均可達到40kg以上,又不會影響水稻的生長,達到稻蝦雙豐收。
本發明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採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