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今年上映的電影(這部成龍錯過的爆款電影)
2023-07-24 15:22:03
華誼引進爆款電影,有戲嗎?
本來是一部專為成龍寫的「大男主」劇本,卻陰差陽錯被改編成「大女主」電影,並且導演執拗地認為,這個大女主非華人第一功夫女星楊紫瓊莫屬。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部成龍並未參演的電影,這部小成本製作的功夫科幻片,而且不乏無釐頭、低俗畫面,卻引發了2022年度現象級話題。據《衛報》報導,楊紫瓊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成龍在聽到該電影的正面評價後給她發了簡訊,問她是否知道導演們曾特意去過見他?楊紫瓊告訴成龍,錯過這個角色絕對是他的損失。
而就網絡評價而言,成龍的損失是楊紫瓊的收穫,即將60歲的她,在片中的表現被譽為她職業生涯中最好的表演(至少是在她拍的好萊塢電影中)。
到底是怎樣一部影片,獲得了如此關注?女兒叛逆疏離、丈夫想離婚、父親對她處處不滿、稅務局人員「百般刁難」,正當伊芙琳被一團糟的生活整得崩潰時,突然來自另一個宇宙的丈夫找到她,於是,一個多元宇宙故事的帷幕被徐徐拉開……
這是時下大火的功夫科幻片《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又名《媽的多重宇宙》,由楊紫瓊、關繼威主演。自2022年3月25日在北美公映以來,該電影已斬獲好評無數,當前IMDb評分達到8.5。
然而,隨著觀影人越來越多,豆瓣評分卻從開分時的8.8下降到7.8,但這個成績仍然好於82%的喜劇片、好於79%的奇幻片。
「《瞬息全宇宙》在豆瓣的評分高開低走,其在東方的口碑有可能與《花木蘭》一樣一瀉千裡。」中國青年劇作家、導演向凱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不過,隨著電影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該片在中國內地的引進傳聞也開始出現。微博上,話題#華誼拿下瞬息全宇宙內地發行#閱讀次數已超過160萬。「能引進就好,我想給用心製作的片子花錢買電影票。」一位微博網友在該話題下說道。
針對此事,5月23日,時代周報記者通過聯繫華誼兄弟(300027.SZ)相關人員得知確有其事:「《瞬息全宇宙》國內權利在華誼。」這意味著國內公司想和這部電影取得相關合作,可以通過華誼來實現。
口碑下跌,中國票房堪憂
《瞬息全宇宙》有多火?
3月25日,《瞬息全宇宙》在美國10家影院首映,收穫票房50.1萬美元票房,館均票房5萬美元,成為2022年北美迄今為止點映票房、甚至是所有影片館均票房最高影片。
上周,《瞬息全宇宙》達到票房裡程碑:北美累計票房突破5000萬美元,成為發行方A24電影公司成立以來北美總票房最高的一部作品。權威票房網站「Boxofficemojo」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瞬息全宇宙》的全球票房達5869萬美元,其中89%來自北美本土市場。
A24電影公司,成立於2012年,是一家好萊塢獨立電影發行公司,曾連續斬獲奧斯卡重要獎項,憑藉獨特的選片口味在全世界收穫了眾多粉絲,代表作包括《月光男孩》《機械姬》。
在IMDb上,《瞬息全宇宙》在超過6.7萬人評分的情況下,仍收穫了8.5分的高分。
圖源:IMDb官網截圖
靠著北美口碑效應,《瞬息全宇宙》也成功吸引不少國內觀眾捧場,遺憾的是,其在國內的口碑不盡如人意。豆瓣電影上,《瞬息全宇宙》的評價人次已接近21萬,分數卻從開分時的8.8跌至7.8。
「《瞬息全宇宙》的視野與東方觀眾目前的價值觀念有些許的背道而馳。」向凱對時代周報記者解釋,《瞬息全宇宙》雖然成為A24北美票房最高作品,但還不至於被捧上東方的神壇。
而現在更引人關注的是《瞬息全宇宙》在國內的發行。國內口碑下滑,是否會對中國票房產生影響?
「不看好《瞬息全宇宙》進入內地後的票房。」中國文旅創新創業智庫叢書總編張德欣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當前,疫情還未完全得到控制,國內許多城市都對聚集性場所進行了相關限制,這不利於大家走進電影院。
另外,他表示科幻題材的電影並非「全家桶」電影,除了喜歡此類型片的年輕人,或關注這個領域的行業人士,該片受眾群體較窄。
「除了在院線上映賣出票房,華誼還可以將該片賣給中國流媒體,例如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電影媒體人於魚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國內一部小眾影展片都能賣20萬,這種在院線上過的片子,加上有一定知名度,價格肯定會更高。
華誼兄弟「立體式」自救
「靠批片去拉伸公司的業績,其實很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縱然《瞬息全宇宙》在影迷當中的呼聲再高,但是它放到行業裡、放到電影院,賣大價錢的概率非常低。
批片指進口買斷片,是國內電影市場上一種特殊的進口影片類型,指國內片商以固定的價格把影片的放映權從國外片商處買斷,而國外片商不參與中國票房分成的電影。
華誼兄弟2017年年報顯示,當年,旗下公司華影天下引進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國內綜合票房達12.95 億元,是截至報告期末內地市場取得高票房的非好萊塢進口片,成為華誼兄弟當年影視娛樂板塊營業收入前 5 名的影視作品之一。
上述行業人士認為,華誼兄弟不可能靠一部影片讓自己「翻身」,這只是「自救」的方式之一。
根據華誼兄弟財報,公司2018-2021年連年虧損,虧損總額已超64億,每年虧損分別為11.69億元、39.78億元和10.48億元、2.46億元。
連虧四年後,華誼兄弟的「自救」之路終於從實際控制人的「賣賣賣」,轉向了更多可能性。壓力之下,華誼兄弟正通過各項舉措進行自救。
除了拿下《瞬息全宇宙》的國內權利外,華誼兄弟還在今年上映了中美合資、羅蘭·艾默裡奇導演的災難科幻片《月球隕落》。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該電影國內累積票房已突破1.5億元。
在冷檔期、全國影院不完全營業的情況下,《月球隕落》票房走勢不算太差。但這樣的成績對於曾執導過《2012》《後天》、有「災難大師」之稱的導演羅蘭·艾默裡奇來說實屬平庸。
根據貓眼專業版,截至5月25日,《月球隕落》全球票房4434.5萬美元,遠低於《2012》的全球票房7.91億美元、《後天》的全球票房5.52億美元。
日前,元宇宙也成為華誼兄弟布局「自救」的一步棋。
5月23日,華誼兄弟與提供一站式創新融合的數位化集成服務商——華勝天成(600410)聯合宣布:雙方已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將基於華誼兄弟的影視創意基因和華勝天成的雲計算科技,共同打造國內影視虛擬世界(雲內容)開發運營的第一品牌。
「華誼進軍元宇宙,應該是一個跟隨型策略。」張德欣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之前華誼涉足的電影、電影小鎮領域都與實體經濟相關,而在疫情期間,實體經濟受到很大影響,數字經濟成為一個突圍方式。
向凱則表示,華誼兄弟與華勝天成的合作,是響應關於推進國家文化數位化戰略的意見的號召,使處於文化企業的華誼兄弟搖身一變成為文化科技企業。「華誼兄弟連年虧損,市值下跌超過90%,此時宣布進軍元宇宙,除了表面響應文化產業數位化的意見以外,更多是想搭上元宇宙熱度的末班車,華誼兄弟進軍元宇宙註定是龍頭蛇尾。」
顯然,華誼兄弟正絞盡腦汁地重回正軌。只不過,華誼兄弟要接受的考驗還有很多。向凱表示,華誼兄弟應儘快減輕影視城、旅遊地產方面的負擔,靜心研發內容,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出泥潭。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蔡璐、於魚為化名)
本文源自19號商研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