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讀後感
2023-07-24 21:43:58
篇一:《守株待兔》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成語故事《守株待兔》,故事講的是一個宋國人到地裡除草,在一棵大樹下休息,一隻野兔飛奔出來撞在樹上,死了。宋國人毫不費力的就撿到了一隻野兔。於是,宋國人天天守在樹下希望能再撿到野兔,最後田地都荒蕪了。
看完這個故事,我懂得了做任何事不能懷有僥倖心理,要積極主動,不能總希望有意外收穫。
篇二:《守株待兔》讀後感
上星期,我們學習了「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裡面的內容是一個種田人,有一天他在幹活時,發現一隻野兔從樹林裡竄出來,撞到樹樁上死了,種田人白撿了一隻兔子,後來種田人天天坐在樹旁等,最後他的莊稼全完了,也沒等到兔子。
小朋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勞動,才能有所收穫,否則將一無所獲,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愛勞動的人。
篇三:《守株待兔》讀後感
《守株待兔》講的是有一個農夫在種田,忽然來了一隻兔子,兔子跑的飛快,撞到樹上脖子卡斷死了,這個農夫將兔子吃了。他以為每天都有兔子撞死在那個樹上,於是他每天都守在樹旁等待兔子,再也不種田了。最後兔子沒有找到,田也荒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努力,不能碰到幸運的事情就放棄努力。我們應該努力學習,腳踏實地。
篇四:《守株待兔》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一本叫《守株待兔》的成語故事書,故事內容是:一天,一個農夫在田裡種莊稼,忽然,一隻兔子跑著撞到樹樁上死了。農夫看見後很高興,就撿起兔子回家美餐了一頓。從此以後,農夫不再種莊稼,每天都在樹下等兔子,等了一天又一天,他的莊稼都死了。
可是,再也沒有一隻兔子來過。看完這篇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人想通過不勞動,就想得到好處是不可能的。如果我們在學習上,只想坐享其成、不動腦筋、不努力學習,也會像農夫一樣一無所獲的。
篇五:《守株待兔》讀後感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講的是: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整天做著白日夢,想著能夠撿到金子,或者是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不是有驚嚇的野獸從他面前沒命的跑過。突然,一隻兔子從草叢裡面跑出來,不偏不倚,一頭撞在他旁邊的樹樁上,死了。他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拿回家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在種地,一天到晚守在樹樁旁,等著有兔子再撞在樹樁上。他的田地漸漸的荒蕪了,還是沒有兔子撞在樹樁上,他自己也被人們所取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收穫是靠勞動得到的,不經過努力就不會成功。我們不能有僥倖心理。
篇六:《守株待兔》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故事。古時候,有個種田人在種田,他發現一隻野兔撞到一個樹樁上死了,他沒花一點力氣就撿到一隻又肥又大的兔子,他高興地想,要是每天能撿到一隻野兔那該多好啊!他天天不幹活了,每天坐在樹樁邊等野兔。一天天過去了,再也沒有野兔來過,他的田裡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不要心存僥倖,想不勞而獲。就像我們的學習一樣,上課不聽老師講課,課後不認真寫作業,不會得一個好成績。我要丟掉這個壞毛病。
篇七:《守株待兔》讀後感 吳智明
在以前的時候,我在家裡看了一本書——寓言故事。這本書裡的《守株待兔》這個故事,我在三年級學過,但現在度了,卻有著不同的感覺,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個農民,他是以種稻田來養活自己。一天,這位農民在樹樁旁看見一隻撞死在木樁上的兔子,就美美的吃了一頓晚餐。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農民居然每天都守在木樁旁,等待死的兔子,農民每天都在等,可是一隻也沒有等到。一天過去了,五天過去了,十天過去了……但是他還沒等到。田野裡的野草飛快的生長,莊稼也荒廢了。我想:如果他一直沒有等到兔子,他就會餓死,如果他有在田野種菜,也許他就會有的吃。啊!他真笨,天上怎麼可能掰掰掉餡餅給你呢!
我笑著笑著,想著想著,我突然笑不出來了,在我的腦海裡浮現出這樣的一件事。
在生活中,也有許多不勞而獲的人,在我的生活裡也有一位,就讓我給你講講吧!在暑假的時候,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兩本暑假作業本,我同學朱德權卻在家裡動也不動暑假作業本,因為他知道在補習的地方,老師會訂正作業本,他就陳老師訂正作業本的時候,把答案給聽了過去,寫到自己的作業本上。我想:做任何事都不能不勞而獲,應該勤勞,希望朱德權能改正錯誤,成為一名不不勞而獲的人。
只有愚蠢的人才會不勞而獲,只有聰明人,才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有努力,才會有收穫。
篇八:《守株待兔》讀後感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相信小朋友們都聽說過吧?這個故事講了:一天,一個農夫正在地裡幹活,突然看到一隻兔子從樹林裡竄出來,一頭撞死在樹樁上。農夫因為白白得了一隻又大又肥的兔子,從此他再也不願意幹活了,每天守在樹樁旁,等著再有兔子來撞死。結果他的田地長滿了野草,他卻再也沒有見到過兔子的影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通過努力就輕鬆獲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讀了這個故事,我不由得慚愧起來。我學習古箏已經兩年多了。開始時,我非常願意練琴,每天半個小時的練琴時間我從不耽誤,練得我手都起泡了。聽著一首首簡單小曲子從我手下熟練地彈出,我真是太得意了。可是,慢慢的,隨著級別的升高,曲子越來越難彈了。每次上課,聽著老師給我們示範彈奏著那樣優美的曲子,我羨慕極了,真想一下就蹦到十級。每天練琴時,我經常會因為曲子難彈就乾脆不彈,而只是練習早就熟練的簡單的曲子。我還經常坐在琴邊發呆,想像著我練到十級的樣子——一首首高難度的曲子從我手下彈出,再難的技巧也不是問題,優美的曲子讓多少人為我叫好。我天天只是這樣空想, 卻怎麼也不願意練琴了。
直到現在,很多和我一起開始學琴的小朋友,都已經遠遠超過了我。我不就是那個「坐在樹樁旁等待兔子的人」嗎?我也像他一樣,不願意通過努力,就想或得成功。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能的。
篇九:《守株待兔》讀後感
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讀過《守株待兔》這個成語故事,那時我還天真的說:「媽媽我們也坐在樹樁旁撿一子兔子吧 !媽媽輕輕的點了一下我的鼻子,微笑的說:」小傻瓜!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 一個農夫田地地裡鋤地。忽然,一隻兔子撞在了樹樁上 死了,農夫得意忘形把兔子帶回家吃了,酒足飯飽以後農夫心想: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我何必整天辛苦的耕地呢?以後,他每天都坐在樹下等不小心撞死的兔子,可是許多天過去了他都沒等到撞死在大樹底下的兔子。欣慰他整天不整理農田,田裡的莊稼都荒蕪了。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來生活中也有許多像這樣的人,非但沒得到什麼好處,到頭來卻竹籃打水一場空。有些人天天想著賺大錢,而自己卻不肯努力。俗話說 :天上沒有掉下的餡餅。如果你天天指空想 ,而不用自己的行動去做,那麼這一輩子都會碌碌無為,不會有大成就。你想想,如果一個大老闆整天坐在椅子上,不管自己的員工,不認 真做自己的事,這個公司一定會倒閉的,反過來,如果站們的國家都是這樣的人,那麼我們的中華民族還怎麼興旺,怎麼強盛?
今天和以前不一樣,要適應的新時代就要有更好的品味和智慧 ,要動腦筋,不要想也不想就一頭鑽進汙水裡 ,而從此再也爬不起來了,成為別人的笑料。
所以,還是奉勸這些守株待兔得人們,不要在一天到晚 夢想著坐享其成,還是趕快動起雙手,老老實實的做你分內的事,去創出一番事業吧!
篇十:《守株待兔》讀後感
前幾天,我再一次閱讀了具有深刻哲理性的成語故事 —— 「守株待兔」,再一次讀完這個故事,我又明白了一個道理: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
「守株待兔」這則故事主要講了:相傳戰國時代的宋國,有一個農民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十分勤勞的種地,不過他在遇上好年景的事後也只不過是只夠吃飽穿暖,他總是盼望著好運能夠降臨到他的頭上夠自己下半輩子衣食無憂。有一天,這位農民在自己的地裡幹活,突然衝出來一隻被狼追趕的兔子,這個兔子一頭栽到了樹上死了,這位農民萬分的高興,馬上丟下了自己手裡的活,把這隻命苦的兔子帶回了家做為晚飯,從此以後這位農民整天坐在那個樹樁的旁邊,苦苦等待著兔子的到來,這位農民每天都空手而來空手而歸,最後卻一事無成。
這個農民的愚昧,讓人覺得十分可笑,俗話說得好:「天上不會掉餡餅」,可這位農民為了每天等待著兔子,不幹活,不是十分可笑嗎?
在生活中,我們有時的做法不是與這位農名的做法如出一轍嗎?老師留的作業,我們總想偷工減料的完成,可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們的這些詭計總是逃不出老師的火眼金睛,我們妄想著少寫作業,考試得高分,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為世界上是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
其他事情不正與考試一樣嗎?我們要想成就偉大的事業,就必須要付出,必須要灑下汗水留下心血,才可能獲得成功,要知道天上絕對不會掉餡餅的。
「守株待兔」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了一個道理:天上不會掉餡餅。要想成功就必須要付出,世界上是不會有不勞而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