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的特產茶是什麼(清遠土特產的奇葩)
2023-07-20 06:39:06 2
清遠五大土特產:麻黃雞、烏鬃鵝、筆架茶、源潭紅煙、清遠筍。
當中唯一入列的茶,筆架茶,又被稱為清遠土特產中的一朵奇葩。
這到底是褒是貶?為什麼奇葩?往下看就知道了。
(文章較長,閱讀需時5分鐘。建議收藏慢慢看。)
筆架茶
產地:廣東省清遠市
清遠筆架茶歷史悠久,最遠可以追溯到唐朝。
因主產於清遠筆架山而得名。
筆架山民居
筆架山頂分三峰,形似筆架,山中山高林深,峽谷幽幽,清泉澗澗。最高的一個尖峰名叫「花尖峰」,海拔高達740多米,為筆架群峰之冠。常年雲霧繚繞,冬無嚴寒,夏無酷熱,氣候宜人。
而著名的特產筆架茶就是「產於花尖峰頂」。當地人認為,筆架茶飽含靈氣,是日月山水之精華共同孕育的好茶。
這浪漫的說法,可能跟當地流傳的一個傳說有關。
筆架茶的傳說當地傳說:掌管花候的百花仙子,一日接到王母傳訊:攜備百花如期趕赴蟠桃盛會,為王母裁製百花衣賀壽。
百花仙子趕忙備齊百種鮮花,匆匆架起七彩詳雲向西而去。路經筆架山的上空時,卻不小心掉落一支茶花,恰好落在花尖峰頂。
茶花有靈氣,落地即生,長得枝繁葉茂,常綠不枯。茶花在陽光照耀下,金光燦燦,香飄千裡;葉子在星月輝映下,灼灼生光。筆架山下的山民循光而至,採下樹葉制為茶飲。
飲用之後,覺得口甘生津、解暑化熱祛痰,山民們交口稱讚。從此筆架茶就成為當地傳統名產。
清遠當地縣誌記載:「清遠茶以筆架山為最,三伏炎熱,經宿如故,其解暑消滯功無與比,若收藏年久,舊茶可以治病」。
當地家家戶戶也會採制、收藏筆架茶。
筆架外表條索緊結,色澤烏潤帶青,內質香氣青長持久。茶湯色紅而不渾濁,滋味甘甜爽滑自帶清香。在當地一直有「提神生津筆架茶,消滯化膩性溫和」、「七日不掛杯」的奇特傳說。
專家研究認為,這可能與筆架茶獨特的製作方法有關。
傳統的筆架茶製作方法較為特殊,鮮葉採摘後先用鐵鑊以300度左右高溫炒青,其後純手工進行破損式揉捻,再用松煙柴火煙燻,最後再以炭火燻幹。
與知名紅茶「正山小種」的製作方法相似,卻自成一派的「筆架山炒茶法」。
如此製作的筆架茶,幹茶就是烏黑油潤的,而且非常耐泡。
筆架茶的三大「奇葩」?看到剛制好的筆架茶,是不是蠢蠢欲動,一嘗為快?
拿杯來!一翻衝泡,一抿入口,你可能會噴茶:「這是什麼味道?怎麼滿口煙味還澀辣澀辣的?」
別急!這就是筆架茶的第一「奇葩」之處了——
由於是煙火燻制,筆架茶剛製成的時候,會有濃厚的煙火味···而且剛製成的毛茶,內含物質還沒有完成轉化,泡茶味道就是澀辣澀辣。什麼甘潤生津、爽口順滑,都完全不沾邊!
怎麼解決呢?當地人的智慧就是——存茶陳化。
這也是它的第二「奇葩」之處了——喝舊不喝新。
筆架茶制好之後,封裝存放3個月,煙火的味道會逐漸散去。這時候能喝了?
不。還不行。
繼續存放1-2年。然後再進行複製。
複製時將茶裝入袋內,放置於鍋內隔水蒸幾分鐘後進行復揉,將外形條索理好,最後再以炭火復焙,然後成茶。
做好的茶稱之為「舊茶」。這時候再衝泡,就是飲之醇甜可口,回味無窮,極耐衝泡了。
前面縣誌也告訴大家了:「若收藏年久,舊茶可以治病」。
筆架茶奇葩嗎?還不夠,還有第三個「奇葩」的地方——
筆架茶能變出人參味!
眾所周知,臺灣的人參烏龍茶具有特別的人參味。而真正的筆架茶在時間的力量下,也可以自然轉化出人參味。
前提是,陳化的時間足夠久。有人說8年、有人說10年,有人說10年以上。陳化的時間足夠了,直接用山泉水衝泡,就能品味到人參味的筆架茶了。
人參烏龍
如果你的手裡恰巧有年份足夠的筆架茶,不妨一試!然後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是不是真的滿口人參味。期待!
如果你知道更多各地特色的小眾茶葉,請你留言分享一下。
茶海無涯,都想嘗嘗!
其他廣東的茶 系列文章:
98%的人不知道的臺山「仙茶」,好喝還能當藥用曾是廣東四大名茶之一,羅坑茶如今依舊搶手流傳七百多年的「宋茶」,就在汕頭南澳島廣東優秀綠茶推介,看這裡,不走寶清朝就曾獲得巴拿馬博覽會名產獎項,這個殊榮多多的茶你認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