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食用菌栽培料及製備方法
2023-07-20 21:09:31 1
一種食用菌栽培料及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禾葉、棉籽殼、麥皮、桑樹/枝製備栽培料及其製備方法,屬於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具體重量份組成為:禾葉/草10~25份、棉籽殼5~15份、麥皮5~15份、桑樹/枝40~80份,一種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包括原料的粉碎、開孔、發酵、滅菌、撒菌、淋水、出菇等步驟;該栽培料成本低、產量穩定、食用安全性高,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適於在生產上大規模使用,用其作為基料的食用菌的栽培方法生產成本低、出菇率高,適於規模化生產。
【專利說明】一種食用菌栽培料及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栽培料以及製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禾葉、棉籽殼、麥皮、桑樹/葉製備栽培料,屬於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食用菌營養豐富、高蛋白質、低脂肪、味道鮮美等多項優點逐漸被人們所認識,成為人們喜食的保健食品,目前市場需求量大,生產規模不斷擴大。食用菌產業是我國農業生產結構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產業發展空間和市場發展空間都寬廣。然而,在新形勢、新環境下,食用菌的栽培技術需要不斷改進和創新,同時兼備高效與經濟的優點,才能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
[0003]食用菌的生長代謝離不開生長條件,其中主要是物質條件,尤其是對營養的要求,一般來看凡是提供給食用菌腐生生活所需營養的材料可稱為栽培材料(培養料)。這些材料中都含有食用菌生長發育所需的碳源、氮源、礦物質、生長因素和一定的水分。禾葉、棉籽殼、麥皮、桑樹/葉等是食用菌栽培常用的栽培料,其來源廣、價格實惠、利用率高,安全可靠、成本低、來源廣、數量大、經濟效益高。我國是世界蠶桑產業大國,每畝桑園每年可產生
桑枝條1000~2000 kg O除了部分桑枝條被用作燃料,往往大部分則被廢棄,不僅汙染了環境,而且對桑枝條可循環資源價值也沒有得到很好開發。利用桑枝條栽培食用菌具有以下優勢:一是由於桑園施用的多是低毒低殘留農藥,且施用量少,桑枝條農藥殘留較少;二是桑枝條中纖維素、木質素比例適中,適合於絕大部份熟料栽培的食用菌的生長,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三是桑枝條成本低廉,每噸桑枝幹屑的收購、加工成本不到I 400元,只有目前棉籽殼價格的50 %。因此,桑樹或桑枝在食用菌栽培中的應用具有良好的發展前
旦
-5^ O
[0004]栽培材料還需進行處理。材料的處理是要將乾燥培養料殺死植物細胞,改善物理性狀,殺滅或減少病菌,改善養分狀況,保持一定的含水量和通透性,滿足食用菌生長發育所需的生活條件。處理方法包括原料的乾燥和粉碎、發酵、滅菌等步驟。其中發酵對物料的影響最大,現常採用2次發酵法,雖然發酵效果好,但費時費力;而速成發酵雖然時間較短,但操作較繁瑣,且發酵效果不理想。
[0005]本發明針對現在食用菌栽培存在的問題,利用禾葉、棉籽殼、麥皮、桑樹/葉等作為原料,採用在基料上開孔的方式發酵培養料,得到一種成本低、產量穩定、食用安全性高的食用菌栽培料,同時得到一種省時省力,經濟效益高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食用菌栽培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食用菌栽培料,該栽培料成本低、產量穩定、食用安全性高,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適於在生產上大規模使用。
[0007]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食用菌栽培料的製備方法。[0008]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食用菌栽培料,各組分的重量份為 :
禾葉/草10~25份、棉籽殼5~15份、麥皮5~15份、桑樹/枝40~80份、水100~130
份;
一種食用菌栽培料,各組分的重量份為:
禾葉/草10~20份、棉籽殼5~10份、麥皮5~10份、桑樹/枝40~60份、水100~120
份;
一種食用菌栽培料,各組分的重量份為:
禾葉/草20~25份、棉籽殼10~15份、麥皮10~15份、桑樹/枝60~80份、水120~130
份;
一種食用菌栽培料,各組分的重量份為:
禾葉/草25份、棉籽殼10份、麥皮10份、桑樹/枝60份、水120份。
[0009]一種食用菌栽培料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原料的粉碎:將禾葉/草、棉籽殼、麥皮、桑樹/枝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勻,用粉碎機粉碎,過' 10~40目篩;
b.開孔:將粉碎好的原料加入水,混合均勻,鋪地上成0.3^0.6m薄層,在堆積的基材層,開有等間距的孔,孔直徑大小8~10 cm,相鄰的孔之間的圓心距為12~15cm;
c.發酵:常溫發酵4飛d;
d.裝袋:將發酵好的集料裝入塑膠袋中,每袋2~3kg;
e.滅菌:在蒸爐上加熱5~7h;
f.冷卻:把基材冷卻到30°C,即可放入菌料,進行栽培;
g.栽培:封口,放置,夏天15~20d,冬天2(T30d;
h.淋水:用大水淋灌4~7(1;
1.出菇:將菌料袋口打開,5~7d後採集;
所述的步驟b,其較好的工藝參數為鋪地上成0.3m薄層,在堆積的基材層,開有等間距的孔,孔直徑大小8 cm,相鄰的孔之間的圓心距為15cm。
[0010]所述的步驟d,其較好的工藝參數為每袋2kg,在蒸爐上加熱5h。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提供一種了食用菌栽培料,該在栽培料成本低、產量穩定、食用安全性高,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適於在生產上大規模使用;本發明栽培料的發酵採用開孔技術,通水、透氣,增加了集料的氧份,利於廢氣的排出,有利於發酵的進行,相比於常規的二次發酵,在較短的時間內即可達到良好的發酵效果,同時可減少翻堆次數,省時省力;本發明的食用菌栽培料技術,可用作小平菇、杏鮑菇、白靈菇的栽培料,生產成本低、出菇率高,適於規模化生產。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這些實施例僅用來說明本發明,並不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0013]實施例1一種食用菌栽培料,各組分的重量份為: 禾葉/草10份、棉籽殼5份、麥皮5份、桑樹/枝40份、水100份;
一種食用菌栽培料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原料的粉碎:將禾葉/草、棉籽殼、麥皮、桑樹/葉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勻,用粉碎機粉碎,過' 10目篩;
b.開孔:將粉碎好的原料加入100份水,混合均勻,鋪地上成0.6m薄層,在堆積的基材層,開有等間距的孔,孔直徑大小10 cm,相鄰的孔之間的圓心距為15cm;
c.發酵:常溫發酵4d ;
d.滅菌:將發酵好的集料裝入塑膠袋中,每袋2kg,在蒸爐上加熱5h;
f.撒菌:把基材冷卻到30°C,放入菌料,封口,放置,夏天20d,冬天30d;
g.淋水:用大水淋灌7d;
h:出菇:將菌料袋口打開,5d後採集。
[0014]實施例2
一種食用菌栽培料,各組分的重量份為:
禾葉/草25份、棉籽殼15份、麥皮15份、桑樹/枝80份、水130份;
一種食用菌栽培料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原料的粉碎:將禾葉/草、棉籽殼、麥皮、桑樹/枝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勻,用粉碎機粉碎,過'20目篩;
b.開孔:將粉碎好的原料加入130份水,混合均勻,鋪地上成0.4m薄層,在堆積的基材層,開有等間距的孔,孔直徑大小10 cm,相鄰的孔之間的圓心距為15cm;
c.發酵:常溫發酵4d ;
d.滅菌:將發酵好的集料裝入塑膠袋中,每袋2kg,在蒸爐上加熱5h;
f.撒菌:把基材冷卻到30°C,放入菌料,封口,放置,夏天20d,冬天30d;
g.淋水:用大水淋灌7d;
h:出菇:將菌料袋口打開,5d後採集。
[0015]實施例3
一種食用菌栽培料,各組分的重量份為:
禾葉/草20份、棉籽殼10份、麥皮10份、桑樹/枝60份、水120份;
一種食用菌栽培料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原料的粉碎:將禾葉/草、棉籽殼、麥皮、桑樹/枝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勻,用粉碎機粉碎,過'30目篩;
b.開孔:將粉碎好的原料加入120份水,混合均勻,鋪地上成0.5m薄層,在堆積的基材層,開有等間距的孔,孔直徑大小10 cm,相鄰的孔之間的圓心距為15cm;
c.發酵:常溫發酵4d ;
d.滅菌:將發酵好的集料裝入塑膠袋中,每袋2kg,在蒸爐上加熱5h;
f.撒菌:把基材冷卻到30°C,放入菌料,封口,放置,夏天20d,冬天30d;
g.淋水:用大水淋灌7d;
h:出菇:將菌料袋口打開,5d後採集。
[0016]實施例4一種食用菌栽培料,各組分的重量份為:
禾葉/草17份、棉籽殼8份、麥皮8份、桑樹/枝50份、水110份;
一種食用菌栽培料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原料的粉碎:將禾葉/草、棉籽殼、麥皮、桑樹/葉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勻,用粉碎機粉碎,過'40目篩;
b.開孔:將粉碎好的原料加入110份水,混合均勻,鋪地上成0.5m薄層,在堆積的基材層,開有等間距的孔,孔直徑大小8 cm,相鄰的孔之間的圓心距為15cm;
c.發酵:常溫發酵4d ;
d.滅菌:將發酵好的集料裝入塑膠袋中,每袋2kg,在蒸爐上加熱5h;
f.撒菌:把基材冷卻到30°C,放入菌料,封口,放置,夏天20d,冬天30d;
g.淋水:用大水淋灌7d;
h:出菇:將菌料袋口打開,5d後採集。
[0017]實施例5
一種食用菌栽培料,各組分的重量份為: 禾葉/草23份、棉籽殼13份、麥皮13份、桑樹/枝70份、水125份;
一種食用菌栽培料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原料的粉碎:將禾葉/草、棉籽殼、麥皮、桑樹/葉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勻,用粉碎機粉碎,過'40目篩;
b.開孔:將粉碎好的原料加入125份水,混合均勻,鋪地上成0.5m薄層,在堆積的基材層,開有等間距的孔,孔直徑大小8 cm,相鄰的孔之間的圓心距為12cm;
c.發酵:常溫發酵5d ;
d.滅菌:將發酵好的集料裝入塑膠袋中,每袋2kg,在蒸爐上加熱5h;
f.撒菌:把基材冷卻到30°C,放入菌料,封口,放置,夏天20d,冬天30d;
g.淋水:用大水淋灌7d;
h:出菇:將菌料袋口打開,5d後採集。
【權利要求】
1.一種食用菌栽培料,其特徵在於:各組分的重量份為: 禾葉/草10~25份、棉籽殼5~15份、麥皮5~15份、桑樹/枝40~80份、水100~130份。
2.一種食用菌栽培料,其特徵在於:各組分的重量份為: 禾葉/草10~20份、棉籽殼5~10份、麥皮5~10份、桑樹/枝40~60份、水100~120份。
3.種食用菌栽培料,其特徵在於:各組分的重量份為: 禾葉/草20~25份、棉籽殼10~15份、麥皮10~15份、桑樹/枝60~80份、水120~130份。
4.一種食用菌栽培料,其特徵在於:各組分的重量份為: 禾葉/草25份、棉籽殼10份、麥皮10份、桑樹/枝60份、水120份。
5.一種用於製備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食用菌栽培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a.原料的粉碎:將禾葉/草、棉籽殼、麥皮、桑樹/枝按上述比例混合均勻,用粉碎機粉碎,過' 10~40目篩; b.開孔:將粉碎好的原料加入水,混合均勻,鋪地上成0.3^0.6m薄層,在堆積的基材層,開有等間距的孔,孔直徑大小8~10 cm,相鄰的孔之間的圓心距為12~15cm; c.發酵:常溫發酵4飛d; d.裝袋:將發酵好的集料裝入塑膠袋中,每袋2~3kg; e.滅菌:在蒸爐上加熱5~7h; f.冷卻:把基材冷卻到30°C,即可放入菌料,進行栽培; g.栽培:封口,放置,夏天15~20d,冬天2(T30d; h.淋水:用大水淋灌4~7d; 1.出菇:將菌料袋口打開,5~7d後採集。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食用菌栽培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b,其工藝參數為鋪地上成0.3m薄層,在堆積的基材層,開有等間距的孔,孔直徑大小8 cm,相鄰的孔之間的圓心距為15cm。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食用菌栽培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步驟d,其工藝參數為每袋2kg,在蒸爐上加熱5h。
【文檔編號】C05G3/00GK103539532SQ201310466208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9日
【發明者】宋泰良 申請人:宋泰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