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空壓機的製作方法
2023-07-20 03:25:26 2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空壓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空壓機領域,具體涉及ー種新型空壓機。
背景技術:
能否適應新技術的發展、能否產生穩壓的空氣、設備的維護保養與傳統機器及電氣動カ的兼容等方面都是選擇空壓機多必須考慮的問題。如中國申請號201120255156.6的申請文件所公開的ー種變速空壓機,包括空壓機殼體,空壓機殼體內部設有電動機、變速箱、壓縮機和氣管道,電動機連接變速箱,變速箱與壓縮機相連,壓縮機上連接有出氣管道,空壓機殼體外部連接有儲氣管,儲氣管一端連接在出氣管道上,儲氣管上靠近空壓機殼體的部分設有調節閥,儲氣管上靠近出口處設有測壓表。它的エ裝結構簡單,可調節壓カ的大小,壓カ能均勻輸出。但是這種空壓機的輸出氣壓不能根據負載變化而變化,即有時候空壓機輸出的壓カ不在此空壓機輸出壓力範圍之內,不管如何調節壓力都是沒有用的,所以它·的實用性不強。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上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在於提供ー種新型空壓機,它的結構簡單,能自動調節和控制空壓機輸出的壓力,適用範圍廣,實用性強。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它包含空壓機殼體、電機、變速機、變速驅動裝置、壓縮機、PLC控制器、輸出氣壓傳感器和出氣管,電機、變速機、變速驅動裝置和壓縮機均設置在空壓機殼體內,電機、變速機和壓縮機依次相連,變速機還與變速驅動裝置相連,變速驅動裝置、PLC控制器、輸出氣壓傳感器和出氣管依次相連,出氣管還與壓縮機相連。所述的壓縮機為螺旋式壓縮機。所述的空壓機殼體內壁上設置有減震消音裝置。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能自動調節和控制空壓機輸出的壓力,適用範圍廣,實用性強。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進ー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參照
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
米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空壓機殼體1、電機2、變速機3、變速驅動裝置4、壓縮機5、PLC控制器6、輸出氣壓傳感器7和出氣管8,電機2、變速機3、變速驅動裝置4和壓縮機5均設置在空壓機殼體I內,電機2、變速機3和壓縮機5依次相連,變速機3還與變速驅動裝置4相連,變速驅動裝置4、PLC控制器6、輸出氣壓傳感器7和出氣管8依次相連,出氣管8還與壓縮機5相連。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壓縮機5為螺旋式壓縮機。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空壓機殼體I內壁上設置有減震消音裝置。本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輸出氣壓傳感器7檢測到需要輸出的壓力,然後傳送到PLC控制器6,通過PLC控制器6控制變速驅動裝置4,從而控制變速機3,最終使得出氣管輸出一定壓力的氣體。本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簡單,能自動調節和控制空壓機輸出的壓力,適用範圍廣,實用性強。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空壓機,其特徵在於,它包含空壓機殼體(I)、電機(2)、變速機(3)、變速驅動裝置(4)、壓縮機(5)、PLC控制器(6)、輸出氣壓傳感器(7)和出氣管(8),電機(2)、變速機(3)、變速驅動裝置(4)和壓縮機(5)均設置在空壓機殼體(I)內,電機(2)、變速機(3) 和壓縮機(5)依次相連,變速機(3)還與變速驅動裝置(4)相連,變速驅動裝置(4)、PLC控制器(6)、輸出氣壓傳感器(7)和出氣管(8)依次相連,出氣管(8)還與壓縮機(5)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空壓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壓縮機(5)為螺旋式壓縮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空壓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空壓機殼體(I)內壁上設置有減震消音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空壓機,它涉及空壓機領域。它包含空壓機殼體(1)、電機(2)、變速機(3)、變速驅動裝置(4)、壓縮機(5)、PLC控制器(6)、輸出氣壓傳感器(7)和出氣管(8),電機(2)、變速機(3)、變速驅動裝置(4)和壓縮機(5)均設置在空壓機殼體(1)內,電機(2)、變速機(3)和壓縮機(5)依次相連,變速機(3)還與變速驅動裝置(4)相連,變速驅動裝置(4)、PLC控制器(6)、輸出氣壓傳感器(7)和出氣管(8)依次相連,出氣管(8)還與壓縮機(5)相連。它的結構簡單,能自動調節和控制空壓機輸出的壓力,適用範圍廣,實用性強。
文檔編號F04C29/06GK202833171SQ20122041976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3日
發明者王仁 申請人:崑山寶宏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