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卓妍多少歲了在演戲方面的情況(打碎明星標籤的束縛)
2023-07-20 17:57:54 1
傳媒櫻桃派系【頭條理娛君】特約作者,看娛樂熱點深度解讀,認準理娛君!
9月2日晚,蔡卓妍罕見在《百川可逗鎮》裡談及是否考慮進入人生的新階段時,坦誠目前正細細思考是否要婚育的問題,大方承認如今已經有對象。
無論緋聞如何傳,蔡卓妍在各種節目裡都表現出樂呵呵的體質,卻對感情甚少談及。
即便是她與鍾欣潼攜手乘風破浪,姐妹倆也幾乎不談自己的情感規劃。
在新綜藝裡一通壓力釋放後,鍾欣潼談及當下人生階段,感慨經歷離婚後開始反思曾經為結婚而結婚,忘了遵循自己的本心,這也讓蔡卓妍也忍不住敞開了心扉。
縱橫娛樂圈20年,蔡卓妍和鍾欣潼是2022年的綜藝紅人,姐妹倆能玩轉各種遊戲,卻早已學會面對鏡頭保留自己。
兩人雙雙開口託底自己最真實的一面,也著實讓人有點意外。
並不以輸贏論高下,也不做勝負來獎罰,為何蔡卓妍和鍾欣潼都在《百川可逗鎮》卸下女明星的包袱,回到30 女性的視角,這還真的是一場心理療愈過程。
誰撬開了TWINS的嘴?「如果這幾年不生,我應該也生不了了,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一直被定義是「童顏女神」,當蔡卓妍說出這個困惑時,卻展示出39歲女性最常見的思維。
有不錯的工作、有穩定的男友,她對於是否要再次進入婚姻而躊躇。
對於曾經的短暫婚姻,蔡卓妍也罕見地給出回應。聽鄭愷說著婚姻需要衝動一把時,她禁不住笑言:「已經衝動過了。」
請注意鄭愷被震住了的表情。
比起舞臺上那個唱著《戀愛大過天》的小姑娘,蔡卓妍自認曾給自己做過預設,20歲到30歲留給事業,30歲到40歲考慮進入婚姻,而40歲到50歲則要考慮當媽媽。
如今即將進入不惑之年,蔡卓妍卻自認還沒有想到自己能否兼顧好家庭與事業,這讓她十分糾結。
對於人生是不是要進入新的階段,她沒有再一如既往地嘻嘻哈哈,而是敲了敲腦袋說:「我要很認真地考慮」。
和蔡卓妍一樣思考人生要不要進入新階段的鐘欣潼則是另一種狀態,經歷了婚姻失敗後的她第一次開腔自述曾經的婚姻,她並未將問題歸咎於前夫,而是認定自己在錯誤的心態下步入了婚姻,她只考慮了該不該結婚,而並未考慮內心是不是想結婚。
和許多在年齡遞增時對婚姻有焦慮的女性一樣,鍾欣潼未能倖免,為結婚而結婚,也導致失敗。
但她沒有怨言,唯一的遺憾是20多歲就想過要當媽媽,但是被各種念頭而暫緩,一直到如今也未能兌現。
出道21年,蔡卓妍和鍾欣潼的可愛與漂亮已經成為逆時間的定式。
容貌不變的狀態下,她們也極少對外細述自己的情感經歷,縱使各種情感訪談也極難撬開她們的嘴。
她們在《百川可逗鎮》並沒有人追問,而是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一個問題後相繼說出了心底的故事。
這個節目有什麼魔力讓兩個資深女星都卸下防備?
答案只有一個字——玩。
在互相交心前,蔡卓妍和鍾欣潼在人體保齡球和木頭人這種強體能裡紛紛丟掉了偶像包袱。
沒有尋常綜藝裡勝負後的懲罰,讓參與的嘉賓都投入玩的過程中,誰能想到蔡卓妍會把自己玩成一個倒栽蔥;
也絕對想不到她會用條圍巾把自己包得像個套娃,還和本家蔡明成了好姐妹。
看起來總是不夠自信的鐘欣潼原來也能在遊戲裡飛撲;
哪怕是摔倒,她也根本沒有害怕,這股子狠勁是過往你看不到的。
沒有懲罰,也不論排名,單純就是遊戲一把,卻激發出了成年人的孩子本性。
那麼,當蔡卓妍和鍾欣潼都拋開了女明星的束縛,她們罕見地交心還讓人意外嗎?
做訪談節目的主持人最擅長讓人放鬆,從而揭開受訪者最真實的一面。但娛樂圈的明星們都已看慣風雨,早已帶著博弈的心態入局,也就預設了界限。
但是他們和很多成年人一樣,習慣了規則設定,漸漸忘了孩子般的無所顧忌。
規則之下,蔡卓妍的「童顏」讓人驚嘆,鍾欣潼的美豔成為經典;和他們同場錄製的鄧紫棋有了「鐵肺小天后」的稱號,鄭愷則成為了觀眾口裡的「小獵豹」,他們都習慣了標籤下的生活狀態。
可《百川可逗鎮》的設定可以形容為「不需費腦子」,123木頭人、蹦床遊戲、人體滑梯和保齡球,外配不加獎罰的設定,這就猶如一個大人們的桃花源。
孩子們最熟悉的忘我和純玩,成年人早已逐漸陌生,但只要融入,就能回到本真。
這些藝人在節目剛開始時也能看出還有幾分不習慣,鍾欣潼還會有美女的矜持;
鄧紫棋也會有幾分舞臺上的包袱;
鄭愷也會在意自己是否帥氣。
然而,最終的他們都願意在鏡頭前放出了最真實的一面。
除開蔡卓妍和鍾欣潼紛紛託底心事,鄭愷也袒露走紅後曾經歷自我膨脹期,於是自己拉投資當上製片人,結果作品失利而背上了經濟和人情的雙重債務。
這曾經讓他自信心受挫,可如今學會回看才發現是件好事,不然只會更加膨脹,然後跌落一個更大的坑。
沒有所謂燒腦的部分,《百川可逗鎮》卻猶如一場精神SPA,讓藝人們都罕見的格外坦誠。
壓力綜合症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百川可逗鎮》的玩並非沒有目的,而是為了探尋解壓方式。
節目組邀請了心靈管家R法坐鎮,看起來的純玩,卻都預埋了心理學的疏導方式,看似簡單的遊戲卻在觀察參與者的專注力、與負面情緒共存和影響正面情緒。
在這個節目裡,鄧紫棋會因為在五分鐘內夾不到規定數量的鵪鶉蛋而緊張到尖叫。
經歷與母親告別後復工的劉維要在五分鐘內整理紛亂一地的行李忍不住面露崩潰。
白舉綱和高瀚宇被要求在限時內關閉一房間都在叫的鬧鐘,整個人都陷入焦躁的情緒。
這不僅僅是遊戲,也是心理測試,明星們和素人一樣,都有限時壓力恐懼。
從心理學來解釋,就是限定時間內要完成某個任務而壓力劇增,會產生恐懼的感受,這並不是鮮見的問題。
看起來光鮮亮麗的明星們和我們一樣也有許多情緒困惑,鄭愷回憶剛剛當上父親時,會對這個新身份禁不住陷入焦慮,擔心自己照顧不好孩子。
經歷了停工半年年的鄧紫棋也會恐慌到每天吃一包薯片來緩解情緒。
就算是蔡明這樣德高望重的藝術家,如今也有臉盲的困惑。面對娛樂圈的後起之秀,她總擔心自己認錯人,因為張藝興曾經主動和她打招呼,但卻被認成了李易峰。
認錯人這種社交場合最容易社死的狀況,資深如蔡明,也遭遇同樣的尷尬。
看起來社牛的劉維其實卻有輕微的社恐,為了能在社交場合裡做好工具人的身份,他曾經一晚上在三個KTV包房裡給不同的人跳舞,甚至還買了祝酒詞的書回家背,因為他不敢拒絕別人,被迫成為了討好型人格。
這些常見的小怪癖,其實很多人都有,而這些年齡從20 到60 的藝人也都不例外。
說來是明星,其實也是全齡段人群的一個縮寫。
但所謂心病還須心藥醫,解鈴還須繫鈴人,情緒的陷阱裡,最有效的還是自愈和自救。
《百川可逗鎮》的心理專家R法解析,焦慮情緒的到來,許多時候都預設於自我內心的預計和規劃,把事情想像得過於失控和消極,因此陷入情緒狀態,但如果選擇直面和接納事情原本的狀態,負面情緒反而慢慢地減弱和縮小。
因為與妻子苗苗一起鑽研如何育兒,鄭愷如今沒有焦慮,因為他明白自己的情緒會傳遞給孩子,無論內心如何都會做到表面鎮定,給到孩子們足夠的安全感。
就算他自認有輕微的潔癖,但面對一地散落的玩具也能做到有條不紊地收拾,同時和顏悅色地安撫著節目裡哭鬧地「孩子」。
與減肥鬥爭多年的鄧紫棋一度將情緒寄托在暴飲暴食上,反而出現了忽胖忽瘦,反而是乾脆放棄減肥的念頭後,她不再依託於食物疏導情緒,走出了誤區。
蔡卓妍和鍾欣潼在凍齡美顏之下總是顯得格外淡定,哪怕是限時穿針這種任務看到蔡明等人直呼緊張,兩人無論面對空間壓縮,還是時間緊迫,都能不慌不亂。
這也是因為出道時的連軸轉早已讓她們明白直面工作,努力做好眼前的事才能提高效率,更早下班。
說來是玩,但是細品卻能發現情緒誤區往往出口就在最簡單的位置,只是看當事人是否有心去打開。
也如同R法所說的,學會與負面情緒共處,努力催發正向情緒,這其實是每個人都應該學會的本領,也是逗趣之後的哲理。
「不帶腦」的綜藝卻有了高深的方式2022年,當綜藝已經進入燒腦內卷時刻,《百川可逗鎮》完全是逆其道而行,並不玩高深,就是在簡單的過程裡尋求解壓。
不同於當下各種綜N代,隨手甩出一期節目都切分成上中下三期,順手薅走3、4個小時。《百川可逗鎮》總共只有兩期,加在一起不到2個半小時。
意外不意外?
這也是《百川綜藝季》的第二檔子節目,2022年,抖音與目前頂尖的六個節目團隊打造的六檔節目集合體,每檔節目都只有兩期。如同綜藝裡的迷你劇場,完全打破了現有模式。
但濃縮的真的是精華,節目看似簡單而上頭,但每個遊戲都是一個心理課程,讓參與者都忍不住流露出坦誠。
所謂的「逗」更像是一場自我回歸,因為都被各種標籤捆綁,被工作節奏束縛,從而忘記了自己,不單單是明星,常人都如此,打破標籤也就是釋放了自我。
白舉綱在節目裡說的一番話很扎心,隨著長大,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多,獲取的快樂卻並不多,孤獨感反而不斷滋生,被一堆原本就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裹挾。
當了太久大人,許多人都會忘了自己也需要保留孩子氣的一面。
被各種標籤和附加物品捆綁的成年人,真的很需要認真撒歡,痛快地玩耍就是一場減壓的自我回歸。
《百川可逗鎮》極力顛覆了當下綜藝的模式,也在追求艱深的當下,詮釋了生活並不需要複雜,簡單、魔性也可以自我療愈。
就如同周杰倫在《稻香》裡唱得那樣:「童年的紙飛機,現在終於飛回我手裡。」
無論是節目製作層面,還是節目內容傳遞,其實都在詮釋,偶爾換一個方式來打開生活,不必為所求,不僅有意外的收穫,還真正拋開了世俗的束縛。
本文是作者作為「頭條娛君」特約作者撰寫,來今日頭條看娛樂,有點有料有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