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的製作方法
2023-07-20 11:24:01
專利名稱: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關於一種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
一般為增加室內的整體美感,或為提高室內的隱蔽性等,於室內之窗戶、落地窗等上大都會設置窗簾,而有一種以數個葉片相互平行組成的百葉窗簾,除可藉以達到上述作用外,更可藉由轉動各葉片的角度,來改變窗簾的透光性及遮光性,為一種運用相當廣泛的窗簾。
一般百葉窗簾的葉片大都是透過一設置於軌道架的旋轉器來控制各葉片的旋轉角度,而現有的旋轉器可分為轉杆式及拉繩式,又現有拉繩式旋轉器之結構可參見如圖4中所示,其主要是由一殼體72及蓋體74相互蓋合所組成,於殼體72及蓋體74一端設置有一可繞設拉繩78的滾輪76,且該滾輪76的輸出軸伸入旋轉器70內部,而藉由蝸輪與齒輪的相互配合,帶動垂直穿過旋轉器70的傳動杆94轉動,再藉由傳動杆94帶動各葉片轉動,來改變各葉片的角度。
另外於旋轉器70殼體72及蓋體74頂端兩側各形成有可供卡掣於軌道架90的卡掣固定槽722、742,可供將旋轉器70固定於軌道架90上,此時若窗戶或落地窗的面積較大時,相對所需設置的軌道架90的長度則需愈長,如此軌道架90便很容易會因長度的增加,而有彎曲變形的現象生成,所以為讓旋轉器70能順利地固定於軌道架90上,於軌道架90上需另設置有一卡掣架80,以便將軌道架90撐開至一定的寬度,供軌道架90能順利容置旋轉器70;又卡掣架80的結構為一具適當長度的片體,於卡掣架80兩端的兩側分別形成有一略呈垂直彎折的上卡掣片82,於卡掣架80兩上卡掣片82中央則略為垂直向下彎折形成有一下卡掣片84,於下卡掣片84的頂面則凸設形成有一凸部86,如此可將卡掣架80的上卡掣片82分別搭設於軌道架90兩側頂端的彎折部92上,如圖5中所示,而讓下卡掣片84的凸部86卡掣於軌道架90彎折部92的底緣,以便讓卡掣架80與軌道架90生成相互卡掣的關係,藉以將軌道架90撐開一定的寬度。然而此種現有的旋轉器70及卡掣架80結構,雖可達到其一定的效果,但在設置旋轉器70前,需另花費一道架設卡掣架80的手續,如此便會增加旋轉器70的組設流程,提高用戶及製造者的不便與麻煩;又此一現有的旋轉器70結構,其繞設拉繩78的滾輪76系容置於旋轉器70的一端,所以當在繞設拉繩78或拉繩78因兩側應力不平均或其他因素,而使拉繩78卡結於滾輪76上時,則需將旋轉器70由軌道架90上取下,然後將旋轉器70的殼體72與蓋體74拆開,才能對拉繩78進行組裝或調整,如此便會增加用戶維修上的諸多困擾與不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減少組設流程、提高組裝方便性的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並且當拉繩發生卡結的情況時,可不需將旋轉器拆開,便能直接調整拉繩,讓拉繩恢復其原有功用,使旋轉器維修較為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是提供一種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該旋轉器包括一殼體及蓋合該殼體的蓋體,於殼體及蓋體外側設置有一繞設拉繩的滾輪,其特徵在於在旋轉器頂端一體成型形成有一卡掣部,其中該卡掣部的兩端各形成有一向外開口而呈C字形的卡掣片,於卡掣片底側的頂面上凸設形成有一凸部,在殼體及蓋體異於設置滾輪一端,各相對穿設形成有一樞設穿孔,並於殼體及蓋體底端設置有一底座,於底座相對於殼體及蓋體樞設穿孔的位置上形成有兩相間隔的樞耳片,於兩樞耳片相對穿設有與殼體及蓋體樞設穿孔相對應的樞設穿孔,於殼體、蓋體及樞耳片的樞設穿孔中穿設有一樞設銷。
所述的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其特徵在於卡掣片分為上卡掣片及下卡掣片,而上卡掣片長於下卡掣片,並且凸部是凸設在下卡掣片的頂面上。
所述的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其特徵在於卡掣部是一體成型於殼體上。
所述的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其特徵在於卡掣部是一體成型於蓋體上。
所述的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其特徵在于于底座上穿設有兩可供拉繩貫穿的穿繩孔。
所述的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其特徵在于于底座異於與殼體及蓋體樞設的一端水平延伸形成有一卡制凸部。
藉由上述的技術手段,本實用新型可達到下列各項功效1.因本實用新型在旋轉器頂端一體成型形成有一卡掣部,所以可以藉由該卡掣部將軌道架撐開一適當寬度,並藉以將旋轉器組設於軌道架上,如此儘管軌道架因長度太長而有彎曲變形的情形時,都能直接利用卡掣部讓旋轉器順利、穩固地組設在軌道架上,來提高旋轉器組設的方便性。
2.又因本實用新型的滾輪是設置於殼體及蓋體外側,並於旋轉器底端樞設有一底座,如此可不需經拆卸殼體及蓋體便可輕易繞設或調整拉繩,可提高拉繩組裝及維修時之方便性。
3.又本實用新型在底座異於與旋轉器樞設的一端水平延伸形成一可卡抵於軌道架結合孔底緣的卡制凸片,藉此不僅可提高旋轉器組設於軌道架上的結構強度及穩定性,並且可讓旋轉器配合一定尺寸範圍的不同軌道架使用,而能進一步增加旋轉器的使用彈性,擴大適用範圍。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及目的。
附圖簡要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組合在軌道架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組合在軌道架的側視示意圖。
圖4為現有旋轉器及卡掣架的立體分解圖。
圖5為現有旋轉器及卡掣架組設於軌道架的俯視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請參看
圖1,由圖中可看到,本用新型的拉繩式旋轉器10主要是由一殼體12及蓋體14相互蓋合所組成,於殼體12及蓋體14上相對穿設有一穿孔124、144,來容置一輸出齒輪18,於輸出齒輪18中央則穿設一傳動杆54(如圖2所示),並於殼體12及蓋體14外側設置有一可供繞設拉繩的滾輪30,其中滾輪30的輸出軸16是穿入殼體12及蓋體14間,並且於輸出軸16位於殼體12及蓋體14內部的位置上,形成有一與輸出齒輪18相嚙合的蝸輪部162,當用戶拉動繞設於滾輪30的拉繩時,可透過輸出軸16上的蝸輪部162來帶動輸出齒輪18旋轉,而使穿設於輸出齒輪18的傳動杆54轉動,請配合參看圖2,以帶動百葉窗簾的葉片轉動角度。
又於殼體12及蓋體14近底端異於設置滾輪30的一側,各相對穿設有一樞設穿孔122、142,用以樞設一設置於殼體12及蓋體14底端的底座32,其中底座32相對於殼體12及蓋體14樞設穿孔122、142的一端形成有兩相間隔的樞耳片34,於兩樞耳片34上各相對穿設有一樞設穿孔342,如此可將殼體12、蓋體14及樞耳片34的樞設穿孔122、142、342相互對準,再於各樞設穿孔122、142、342中穿設一樞設銷36,以便將底座32樞設於殼體12及蓋體14底端,又於底座32上穿設有兩可供拉繩貫穿其中的穿繩孔38。
另外於旋轉器10的殼體12上一體成型有一卡掣部20,其中卡掣部20依使用狀況也可成型在蓋體14上,而於卡掣部20的兩端分別形成有一向外開口且略呈C字形的卡掣片22,該卡掣片22可分成上卡掣片24及下卡掣片26,而上卡掣片24較下卡掣片26為長,並於下卡掣片26頂面凸設形成有一凸部262。
請同時參看圖2、3,在將旋轉器10組設於軌道架50時,讓旋轉器10頂端的卡掣部20兩端卡掣片22的上卡掣片24,分別搭設於軌道架50兩側彎折部52頂緣,並讓卡掣片22的下卡掣片26抵靠於彎折部52的底緣,同時讓下卡掣片26的凸部262卡抵於彎折部52的底緣上,以便使卡掣片22與彎折部52相互卡掣,而將旋轉器10固定於軌道架50)上。
如此可利用卡掣部20兩卡掣片22與軌道架50間的卡掣關係,將軌道架50撐開一適當寬度,以便讓旋轉器10得以順利組設於軌道架50上,並確保旋轉器10能穩固組設於軌道架50,不會任意脫離,可藉以提高旋轉器10組設時的方便性。
又因繞設拉繩40的滾輪30是設置於殼體12及蓋體14的外側,所以在滾輪30繞設拉繩40,或當拉繩40生成卡結的情形時,僅需將旋轉器10自軌道架50上取下後,略為轉動底座32,來提供一個適當大小的空間,如此便能直接進行繞設拉繩40或調整拉繩40的作業,可提高拉繩40組設及維修的方便性。
其次,於底座32上異於形成樞耳片34的一端水平延伸形成有一卡制凸片37,如
圖1、2所示,如此當將旋轉器10組設於軌道架50上時,請配合參看圖2、3,除可利用旋轉器10上所一體成型的卡掣部20與軌道架50卡掣定位外,也可以讓底座32一端所延伸形成的卡制凸片36伸入且卡制於軌道架50上結合孔的底緣,如此不僅可提供旋轉器10與軌道架50另一道卡制定位的效果,讓旋轉器10在與軌道架50組合時,能更為穩固,增加結合強度,同時若軌道架50兩側寬度略寬於卡掣部20的長度,而使卡掣部20兩端的卡掣片22無法穩固地與軌道架50相卡掣時,仍可藉由卡制凸片36所提供的卡制定位效果,使旋轉器10穩固地組設於軌道架50上,而不會自軌道架50上任意脫離,而能進一步提高旋轉器10組設於軌道架50時的彈性。
權利要求1.一種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該旋轉器包括一殼體及蓋合該殼體的蓋體,於殼體及蓋體外側設置有一繞設拉繩的滾輪,其特徵在於在旋轉器頂端一體成型形成有一卡掣部,其中該卡掣部的兩端各形成有一向外開口而呈C字形的卡掣片,於卡掣片底側的頂面上凸設形成有一凸部,在殼體及蓋體異於設置滾輪一端,各相對穿設形成有一樞設穿孔,並於殼體及蓋體底端設置有一底座,於底座相對於殼體及蓋體樞設穿孔的位置上形成有兩相間隔的樞耳片,於兩樞耳片相對穿設有與殼體及蓋體樞設穿孔相對應的樞設穿孔,於殼體、蓋體及樞耳片的樞設穿孔中穿設有一樞設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其特徵在於卡掣片分為上卡掣片及下卡掣片,而上卡掣片長於下卡掣片,並且凸部是凸設在下卡掣片的頂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其特徵在於卡掣部是一體成型於殼體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其特徵在於卡掣部是一體成型於蓋體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其特徵在于于底座上穿設有兩供拉繩貫穿的穿繩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其特徵在于于底座異於與殼體及蓋體樞設的一端水平延伸形成有一卡制凸部。
專利摘要一種百葉窗簾拉繩的旋轉器,包括一殼體及蓋合該殼體的蓋體,於殼體及蓋體外側設置有一繞設拉繩的滾輪,在旋轉器頂端形成一卡掣部,該卡掣部的兩端各形成有一向外開口的卡掣片,於殼體及蓋體底端設置有一底座,於底座上形成有兩樞耳片,於殼體、蓋體及樞耳片的樞設穿孔中穿設有一樞設銷。本實用新型可便於將旋轉器組設於軌道架上,又可使旋轉器維修較為方便。
文檔編號E06B7/02GK2357116SQ9824142
公開日2000年1月5日 申請日期1998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1998年10月15日
發明者劉泰平 申請人:劉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