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工業設備用電源適配器外殼的製作方法
2023-07-20 02:19:46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業設備,具體是一種工業設備用電源適配器外殼。
背景技術:
工業是指採集原料,並把它們加工成產品的工作和過程。工業是社會分工發展的產物,經過手工業、機器大工業、現代工業幾個發展階段。工業是第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兩大類。2014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達4萬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生產國。在工業生產中,往往會使用很多的工業設備,他們往往需要將高壓電進行降壓、穩壓、濾波和交流變直流,這樣才能是一些設備進行使用,在此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大量熱量,這樣就會用到電源適配器。現有的電源適配器的外殼一般結構比較簡單,這樣不能多設備進行很好的散熱。
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工業設備用電源適配器外殼,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工業設備用電源適配器外殼,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工業設備用電源適配器外殼,包括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下側四角設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下側設有安裝板,所述殼體內部下端設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內部設有若干開口,所述支撐板下側設有若干支撐塊,所述支撐塊之間和殼體與支撐塊之間設有散熱風扇,所述殼體內部下端設有若干進氣口,所述進氣口下側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前後兩端設有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所述第一擋板內側下端設有第二擋板,所述殼體上端左側設有進線口,所述進線口右側下端設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設有若干排線孔,所述殼體右側設有出線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殼體上側設有若干個排水槽。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撐柱和殼體連接處設有固定座。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裝板四周設有安裝螺栓。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開口內部設有過濾網。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熱風扇左右兩側設有連接杆。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之間形成進氣通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散熱裝置的設置,可以有效地將工業電源適配器在降壓、穩壓、交流編直流過程中產生的熱量進行有效地風冷降溫,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設備;通過隔板和排線孔的設置,可以有效地設備進行排線和電路板和各個電線之間的連接,不會出現接觸的現象,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設備。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工業設備用電源適配器外殼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工業設備用電源適配器外殼中凹槽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一種工業設備用電源適配器外殼中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工業設備用電源適配器外殼,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上側設有若干個排水槽,可以方便雨水的排除,所述殼體1下側四角設有支撐柱2,所述支撐柱2和殼體1連接處設有固定座,所述支撐柱2下側設有安裝板3,所述安裝板3四周設有安裝螺栓,可以方便電源適配器的安裝和拆除,所述殼體1內部下端設有支撐板4,所述支撐板4內部設有若干開口5,所述開口5內部設有過濾網,所述支撐板4下側設有若干支撐塊6,所述支撐塊6之間和殼體1與支撐塊6之間設有散熱風扇7,可以有效地對電源適配器內部的電路板等設備進行降溫,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適配器,所述散熱風扇7左右兩側設有連接杆,可以有效地固定散熱風扇7,所述殼體1內部下端設有若干進氣口8,可以方便空氣的進入和排出,所述進氣口8下側設有凹槽9,所述凹槽9前後兩端設有第一擋板10和第二擋板11,所述第一擋板10內側下端設有第二擋板11,所述第一擋板10和第二擋板11之間形成進氣通道,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下雨天雨水進入凹槽9內部,所述殼體1上端左側設有進線口12,所述進線口12右側下端設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上設有若干排線孔15,這樣可以將電線進行有效地排列,可以有效地保護設備,所述殼體1右側設有出線口13。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