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如何做
2023-07-20 03:04:31
1、「溫故而知新」有三解。一為「溫故才知新」:溫習已學的知識,並且由其中獲得新的領悟;二為「溫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溫習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擷取新的知識。三為,溫故,知新。隨著自己閱歷的豐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頭再看以前看過的知識,總能從中體會到更多的東西。
2、 合併這三種解法,也許更為完整:在能力範圍以內,儘量廣泛閱覽典籍,反覆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複習,期能有心得、有領悟;並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近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能賦予時代的意義。像這樣融會新舊、貫通古今方可稱是「溫故而知新」。
3、對於孔子的名言「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朱熹的解釋長期以來被看作是經典。他說:「故者,舊所聞。新者,今所得。言學能時習舊聞,而每有新得,則所學在我,而其應不窮,故可以為人師。若夫記問之學,則無得於心,而所知有限,故學記譏其『不足以為人師』,正與此意互相發也。」(《論語集注》)著眼於教育學的解讀,把「溫故而知新」視為為師的重要條件。平心而論,朱熹的理解應該說是對的,但如果僅此而已,恐怕又是不夠的。孔子的言說都是有其情境和針對性的。孔子的「溫故而知新」具有方法論的意義,統攝了孔子對待整個傳統、對待一切知識形態的態度。他是通過言說「為師」的具體事實來闡發其認識論的一般。
關鍵詞: 溫故知新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