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片教師榜樣觀後感
2023-08-10 22:18:49 5
節目的播出,集中的展現了我國優秀的共產黨員在各行各業堅守崗位的先進基層黨組織事跡。下面是相關教師榜樣觀後感範文,快來圍觀吧。
20xx年專題片教師榜樣觀後感一:
近日,我觀看了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兩優一先」「兩學一做」特別節目《榜樣》。看完後,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這些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普通黨員的事跡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
節目介紹了幾位在基層崗位的黨員,有參與抗戰的百歲老兵;有支教山區幾十年的教師;有不怕危險、心繫人民的女警;有救死扶傷的醫生;也有為國家建設發展奉獻的技術人員等,他們都只是普通崗位上的一員,他們本可以選擇更好的生活,更輕鬆地生活,但並沒有。在我心裡,只有雷鋒的一句話可以形容他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
毛澤東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要把黨的思想建設放在首位,以尊崇黨章、遵守黨規為基本要求,以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全黨為根本任務,教育引導黨員自覺按照黨員標準規範言行,真正做好貴在「一」以貫之:一生信仰不動搖,一心為民不忘本,一身正氣不懈怠,一世清廉不染塵。
一生信仰不動搖。信仰是人生的指路明燈!戰爭年代,先烈們為了革命信仰,堅守「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大無畏精神,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建立了新中國。為了建設新中國的偉大信仰,錢學森、朱光亞等科學家放棄優越生活、衝破重重阻力歸國,投身火熱的建設戰場,焦裕祿、雷鋒、王進喜等用平凡的事踐行著一生的信仰。新的歷史時期,沈浩、楊善洲等不同崗位的共產黨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詮釋了共產黨人一生的信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們對信仰的豐富和完善,對信仰的忠誠和實踐,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更加堅定我們堅守一生信仰不動搖、團結一致永遠跟黨走的決心和信心。
一心為民不忘本。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一心為民就要時刻心裡想著人民群眾,站穩群眾立場,牢固樹立群眾觀點,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經常深入農家摸摸被子暖不暖、看看糧倉滿不滿、問問還有啥困難?要像焦裕祿那樣牢記宗旨、一心為民,始終對人民群眾洋溢著深情厚誼,展現了一個共產黨人「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真正與老百姓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
一身正氣不懈怠。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是幹部的立身之本,「實」是幹部的從政之要。要做一名老百姓信得過的幹部,必須做到一身正氣不懈怠、勤政務實敢擔當,堅決根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四風」頑疾,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要像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那樣「打鐵還要自身硬」,「硬」在有「鐵的擔當」,「硬」在一身正氣不懈怠、敢於履職能盡責,以「捨我其誰」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走在前列、幹在實處,作改革發展的組織者、實踐者和推動者,堅持把幹事創業的滿腔熱情與科學求實精神結合起來,創造出經得起實踐、群眾和歷史檢驗的實績。
一世清白不染塵。古人云:「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細節雖小見風骨。小事、小節中有形象、有人格。黨員幹部就要堅持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要像焦裕祿那樣堅守黨規黨紀、一世清白,以勤奮的精神,以務實的態度、以廉潔的作風,為了人民的冷暖安危,深入群眾「訪民情、解民憂、保民安、幫民富」,與群眾心連心、手拉手,打成一片交朋友,幫助群眾同致富,嚴格要求親屬任何時候都不能搞特殊化,一世清白不染塵、勤政為民辦實事,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堅定一生信仰不動搖,堅持一心為民不忘本,堅持一身正氣不懈怠,堅守一世清白不染塵,不斷提升黨性覺悟,提高擔當能力,勇於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作用,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而努力奮鬥!
20xx年專題片教師榜樣觀後感二:
黨性是人生進退、事業興衰的「壓艙石」。心中有黨,是一個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也是黨性過硬的體現。心中有黨,才能堅定理想信仰,永不迷失方向。黨員幹部一旦心有旁騖、三心二意,覺悟就會倒退,就會心生雜念,意志開始鬆懈,逐漸走上自我放縱、甚至與民奪利的不歸路。看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優秀共產黨員的信仰之路,再看看「大老虎、小蒼蠅」們的慘痛教訓,就知道黨性的重要性。
要做到心中有黨,其實並不抽象。看看習近平總書記經常談到的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就不難理解,怎麼想、怎麼做才叫心中有黨。學習先進、看齊榜樣,首先要學習他們在理想信念、言行舉止、道德品行等的純潔性、先進性,努力做到「心中有黨」而毫不動搖。
對黨絕對忠誠。「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焦裕祿的一生,就是一心為黨和人民工作,對黨忠誠,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的奮鬥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牢政治方向,強化組織意識,時刻想到自己是黨的人,時刻不忘自己對黨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相信組織、依靠組織、服從組織,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今年是建黨95周年,也是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這些勝利的取得,靠的正是先賢前輩們用無比忠誠的信仰、革命必勝的信念、犧牲自我的奉獻精神,不斷戰勝了數不盡的困難和風險。
敢擔當勇作為。「先祭谷公,後祭祖宗」。谷文昌在群裡心裡的分量來自哪裡?有兩點事跡比較感人,一是不怕困難,苦戰風沙十餘載,把「神仙也難治」的荒島變成海上綠洲;二是不怕政治風險,建議被國民黨抓走壯丁的家屬,從「敵偽家屬」改為「兵災家屬」,贏得了人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幹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勇擔當、敢作為,是共產黨人的的鮮明品格,也是成就事業的基本要求。組織評價幹部的一條重要標準,就是看其辦事不辦事,解不解決問題。
塑造高尚品行。生前手裡有權,卻不為自己和子女謀半分利。黨員幹部應該像楊善洲這樣,用一生的執著,守護著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重品行才能行穩致遠。儒家文化,非常崇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幹部的道德修養,把「嚴以修身」放在「三嚴三實」的首位;多次強調「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贏得人心、贏得事業成就」。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幹部把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行作為永恆主題、終身追求,帶頭恪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帶動他人。
20xx年專題片教師榜樣觀後感三:
觀看《榜樣》專題片,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鄉村支教老師,被人們稱為「傻子」的支月英。19歲的她不顧一切來到了江西省一個叫泥洋的村子,獨自一個人教學生所有的課程。每當月上樹梢,支老師陪伴在留守兒童的身邊,給他們母親一樣的關懷。「我不是因為有希望才選擇堅守,而是因為只有堅守了才有希望」以及當提及到退休的事時,她堅定地說「我不退休,我要一直教下去」。這詮釋的便是共產黨員的精神,這就是我們中國的榜樣!
作為黨員,我們應當加強政治理論的學習,提高黨性修養,在學習理論的同時,要注重與實踐相結合。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作為黨員,我們應當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應當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員,要起到模範先鋒作用。積極地幫助周圍的同學,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全身心投入生活工作和學習之中,在平凡中實現自身的價值。榜樣是標杆,是楷模,以這些榜樣為精神的皈依和行動的指南,定然會讓我的人生更加積極向上、絢麗多彩。
更多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