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登山的正確步法(保護之頂繩保護)
2023-08-11 08:44:58
保護 Belaying保護技術是攀登安全的基石,這也是我一直覺得登山比滑雪更安全的原因。它是一套運用繩索來阻止攀登者墜落的系統。這個系統中由一條繩索連接攀登者和保護者——隨時準備制動的人,當攀登者發生墜落,保護者立即施力加以阻止。
保護技術是每個攀登者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開始學習保護之前,你應該已經不再是一個「戶外小白」了,你應該熟練掌握攀登繩結、保護器使用等相關知識。若仍是「小白」一枚,請先查找「天津登山圈」以前相關文章或從其他渠道自行學習和練習,以求脫白。 還是建議參加中國登山協會戶外指導員培訓(小廣告),攀登的基礎技術在戶外指導員培訓中都會涉及。
在攀巖攀冰中常碰到的兩種保護方式:頂繩保護和先鋒保護。
頂繩保護 Top-rope Belaying頂繩保護,是保護繩索穿過線路頂端保護點後連接攀登者,保護者站在地面,通過保護者安全帶上保護器對攀登者進行保護。頂繩保護類似於跟攀保護中的間接保護模式。
保護裝備保護所需裝備通常包括:繩索、安全帶、下降保護器、主鎖、頭盔(野攀必備)。
保護時最重要裝備——保護器,是利用器械與繩子產生摩擦力,讓繩子因摩擦而減速以至停止滑動,從而達到減速下降或停止的目的。保護器可以分為管狀或板狀保護器(低摩擦保護器)和自鎖保護器,低摩擦保護器像BD的ATC、Petzl的Reverso、DMM Bug等,自鎖保護器是指在攀登者發生衝墜時,能夠自動鎖住繩子的保護器,像Petzl的GriGri。我個人最喜歡使用Reverso,因為它具有跟攀自鎖功能,多種攀登場景都能勝任有餘。
處於跟攀自鎖狀態下的保護器。
八字環現在一般很少用於保護,只有專門下降活動中才會用到。八字環保護時會讓繩索產生糾結,而且八字環太大、太笨重。
注意:當我們使用新的保護器時,一定先要多加練習,以便熟練掌握。
視頻:頂繩保護(Video: How to Belay By REI)
下面保護操作方面文字,翻譯自https://www.rei.com/上的文章《How to Belay》,本人因英語能力有限,可能很多地方詞不達意,大家可以直接查找原文閱讀。文中操作細節是使用ATC類的管狀保護器而來的,跟其他保護器操作可能存在差別。
建立保護當攀登者使用八字結連接好安全帶後,作為保護者一定要注意:
◆ 在繩尾打上繩尾結,防止保護中繩索脫出保護器。
◆ 當攀登者與保護者體重相差過大時,應考慮為確保者設置地錨。設置地錨時要注意保護者和巖(冰)壁間應沒有障礙物。
◆ 繩子應該穿過保護器靠習慣手一側。
◆ 穿好繩子保護器用主鎖扣入保護環,鎖緊鎖門。
攀登前安全檢查攀登前,攀登者與保護者應相互進行檢查。
◆ 檢查繩結。攀登者八字結是否正確?保護者是否打好繩尾結。
◆ 檢查安全帶。安全帶是否正確穿戴?安全帶是否反扣系好?
◆ 檢查保護器是否安裝確?鎖門是否鎖好?
◆ 保證攀登溝通術語一致。
攀登溝通術語攀爬過程中,攀登者和保護者之間應不斷保持溝通,以免因溝通不暢導致事故發生。
運用攀登術語時,聲調要洪亮、語音要清晰、語速要短促、態度要認真。
攀登者:保護好了嗎?「On belay.?」
保護者:保護好了!「Belay on.」
攀登者:開始攀登。「Climbing.」
保護者:可以攀登。「Climb on.」
攀登者:給繩。「Slack!」
保護者:(給出一段繩索,停下來看攀登者是否繼續給繩。)
攀登者:收緊(繩索)。「Up rope.」
保護者:(收緊繩索,停下來看攀登者是否繼續收繩。)
攀登者:收緊(保護)。「Tension.」或「Take.」 (攀登者在繩上需要休息。)
保護者:明白。「Gotcha.」(收緊繩索,並拉住攀登者。)
攀登者:準備下降。「Ready to lower.」
保護者:下降。 「Lowering.」(放繩保護攀登者下降。)
攀登者:解除保護。「Off belay.」
保護者:保護解除。「Belay off.」
攀登者:脫落!「Falling!」 (提醒保護者一定要拉住!)
攀登者:注意!「Watch me」(攀登者對下個動作信心不足,但又想嘗試,覺得自己可能脫落。)
攀登者:落石(冰)!「Rock(Ice)!」
當攀登現場擁擠,環境嘈雜時,每次溝通之前先呼喊拍檔的名字,以免與其他人混淆。
保護時注意事項◆ 始終抓住制動端的繩子。
◆ 繩子只有在保護器制動位置時,才能移動另一隻手。
◆ 始終關注攀登者,時刻注意周圍環境中危險的發生。
◆制動手應保持在最佳位置上。
保護姿態◆踏跳腿(優勢腿,通常為右腿)在後,膝蓋微曲,身體放鬆。
◆ 保護位置在攀登線路下方,不能太遠,與巖(冰)壁之間沒有障礙物。
◆繩索應整齊堆放在保護者旁邊,避免纏繞。
◆ 制動手(優勢手,通常為右手)放在保護器下方15cm左右地方,拇指和食指向上,緊握繩索。攀登者墜落時,制動手若太近可能會被擠傷,太遠則可能繩索脫落。
◆導向手輕握在保護器上端繩索上,抓握位置應保持舒適,大約與頭部平行。
PBUS 技術——「五步法」Pull Brake Under Slide
STEP1:下拉 Pull
當你的拍檔向上攀爬時,導向手下拉,同時制動手抓住制動端向上拉動,以收緊繩索。
STEP2:制動 Brake
當導向手接近保護器時,將制動端繩索向下翻轉鎖定在保護器制動位置。
STEP3:下移 Under
將導向手移至制動端,將其置於制動手下方緊握繩索,成為臨時制動手。
STEP4:滑動 Slide
原來的制動手鬆開,手指虛握繩索,向上滑動至原來位置後(保護器下方15cm),緊握繩索。
STEP5:復位 Repeat
將導向手移回原來的位置,開始下一個PBUS循環。
注 意:保護者應時刻關注攀登者,隨攀登者而動,隨時保持制動以保護住墜落的攀登者。
阻止墜落攀登者一旦發生墜落,保護者應該迅速做出反應。
◆ 下壓制動端,並緊握繩索。
◆ 保護者用身體、安全帶、繩索、保護器配合抵消墜落的力量。
保護者身體重量抵消作用相應減小了攀登者下墜距離和對制動端的衝擊。動力繩的延展性也有助於抵消墜落產生的作用力。
保護攀登當攀登者想要休息、攀爬到線路頂端或準備移動時,會發出 「收緊」口令—「Tension!或Take!」。
◆ 保護者應收繩保持繩索緊張;
◆ 下壓制動端;
◆ 身體向後靠以進一步保持繩索緊張狀態;
◆ 大喊「明白」—「Gotcha!」。
放繩下降當攀登者完攀線路,準備下降時,身體向後傾斜保持坐姿,並發出「下降」口令—「Lower me!」。
◆ 保護者導向手放在制動手下面;
◆ 保持雙手握繩;
◆ 回應「下降」—「Lowering!」;
◆ 緩慢勻速的放繩;
◆ 遇到屋簷等障礙時,停止放繩以方便攀登者越過;
◆ 臨近地面時,放慢速度以便於攀登者站穩。
當攀登者安全回到地面,大喊「解除保護」—「Off belay!」,保護者回應「保護解除!」—「Belay off!」
最後讓我們一起看看Petzl發布的《世上最差保護者—The World's Worst Belayer》。
我們可不要像這哥們一樣!!!
你可以在網上搜上面視頻。
記住:安全第一!!!
「勤加練習必需技術,嚴格遵循安全要求」是保證我們快樂而安全攀登的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