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月寶寶溼疹怎麼止癢(常見病防治嬰幼兒溼疹)
2023-08-10 20:25:54 1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萌知道」
春天來了,寶寶各種皮膚問題也來了。
嬰幼兒溼疹,躲不過的寶寶太多了。本來就有溼疹的寶寶好像愈發嚴重了,原先沒有溼疹的寶寶似乎也陸續「中招」了,讓爸爸媽媽們很焦急。寶寶皮膚每天痒痒癢,晚上睡不著覺,不僅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也嚴重影響爸爸媽媽們的睡眠和生活質量。
溼疹讓寶寶瘙癢難受,也讓爸爸媽媽們跟著一起苦惱。別擔心,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嬰幼兒溼疹是最常見的一種皮膚過敏性炎症。
溼疹導致的皮膚損害明顯可見:丘皰疹為主,可有多種形態。溼疹是一種皮疹,顧名思義,皮疹是突出皮膚的,常見的發生部位是頭面部,如額部、雙頰、頭頂部,然後可蔓延至頸、肩、背、臀、四肢,甚至可以泛發全身。
Q:為什麼有些寶寶有溼疹,有些寶寶沒有?
其實,原因真的很複雜哦!不管是內因還是外因,都與過敏因素有一定的關係。
Q:為什麼嬰幼兒容易發生溼疹呢?
嬰幼兒溼疹的高發生率主要是因為寶寶的皮膚角質層薄,毛細血管豐富,內皮含水及氯化物較多,容易發生「變態」反應。機械性的刺激摩擦,如唾液和溢奶的經常刺激,也是誘因。
嗯!看來,必須認真對待這個溼疹了。
02溼疹對寶寶的皮膚有損傷嗎?容易發生嬰兒溼疹寶寶的皮膚屏障功能存在天生缺陷,會因為外界刺激物及過敏原引發乾燥、發紅、皸裂甚至溼疹。
溼疹對嬰兒皮膚的損害一般有以下三種。
1、脂溢型
多見於1-3個月的小嬰兒寶寶,前額、頰部、眉間皮膚潮紅,有黃色油膩性鱗屑覆蓋,頭頂部可以有較厚的黃漿液痂。嚴重時,後頸、腋下和腹股溝這些地方有擦爛、潮紅和滲出。這些寶寶可以在6月齡時通過改變飲食結構和適當處理而痊癒,也有些患兒可以自愈。
2、滲出型
多見於3-6個月的比較胖的寶寶。皮疹先出現在頭面部,除了口鼻周圍不易發生外,兩個面頰可以見到比較對稱的小米粒大小的紅色小丘疹,間有小水皰及紅斑,可能有片狀糜爛滲出,黃漿液性結痂較厚。有時寶寶會因瘙癢而常常把自己抓出血。
3、乾燥型
多見於6-12個月的寶寶。一開始的症狀就是乾燥,後有丘疹、紅腫、硬性糠皮樣鱗屑及結痂。無滲出,常見於面部、軀幹及四肢側伸面。
根據溼疹發生的過程,又可以分為急性期、亞急性期、慢性期。而以上所提三種皮膚損害可能同時存在,可能互相轉化和重疊,也可發生在溼疹的任何一期。
聽到這是不是覺得很可怕?不過不用擔心~只要處理得當,嬰幼兒溼疹一般都能完全痊癒。
03溼疹寶寶的護理與局部治療寶寶溼疹瘙癢難受,有沒有什麼家庭措施可以緩解寶寶的不安和難受呢?
有!讓我們先來聊聊溼疹寶寶的基礎家庭護理。
溼疹寶寶的基礎家庭護理可以遵循美國兒科學會提倡的溼疹家庭護理和治療六步法。不過,在此之前,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記住以下提示哦:
大多數輕症溼疹寶寶只需要第一步(避免過敏源)加上第二步(屏障修復與保溼)就可以了。部分中重度以上的溼疹寶寶如果需要用藥,請遵循以下原則:
1、能用一種就不用兩種;
2、儘量用經典老藥,因為它們的療效和副作用經過了長時間的觀察;
3、所用的每一種藥必須查明其忌禁症和年齡限制;
4、用的每種藥一定要知道它治療什麼,以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和副作用;
5、聯合用多種藥時,問清楚為什麼要同時用藥,以及相互作用和聯合用藥的副作用;最好的用藥步驟是:先用一種,一種療效不好再換另外一種。
具體步驟可參考以下內容:
第1步:避免和消除過敏源和誘因
這是最重要的一步,但很多時候我們不一定能找到過敏源和誘因。
避免食用易過敏食物:雞蛋,牛奶,豆,魚,花生等。進行母乳餵養的媽媽也要避免食用這些食物。添加輔食時按照從一樣到多樣的原則,這樣可以排除寶寶可能過敏的食物。寶寶過敏的食物父母要做好登記。
避免接觸塵蟎、動物毛, 還有潮溼(真菌)以及化學物品,居家涼爽通風,乾燥清潔,衣服最好是全棉寬鬆。
堅持母乳餵養:滿6個月開始加輔食,添加應遵循少量開始、逐一添加,3-5天一種、緩慢遞增。配方奶粉餵養可考慮低敏配方奶粉。
註:美國兒科學會最近更新指南,中度和重度溼疹的孩子應該做過敏原試驗。
第2步:屏障修復與保溼止癢
外用潤膚劑:凡士林油膏(Vaseline, 100% Pure Petroleum Jelly)、硼酸氧化鋅冰片軟膏、複方爐甘石洗劑,局部使用溼疹潤膚油膏。
溼疹的原因是皮膚屏障功能障礙導致皮膚水分丟失,外用潤膚劑一定要用夠。以油膏效果最好,每天6-8次或者更多,保持24小時皮膚溼潤。孩子24小時都成「小油人」,就避免了過敏源和誘因, 很多溼疹不需要任何藥物就能控制好。
小補充:屏障修復 / 使用潤膚劑
秋冬季節,皮膚容易乾燥,這不是大量喝水就能解決的,關鍵是要使用合適的潤膚劑。通常,潤膚劑越厚、越油,保溼作用會越好,使皮膚始終處於很滋潤的狀態下,皮膚的屏障功能會較好,可以有效減輕溼疹的程度並對預防溼疹復發有積極的作用。其實在皮膚科真的非常強調護膚,保溼霜使用也有大學問。
用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的無激素添加、無防腐劑的嬰兒護膚品和洗髮露,可有皮膚屏障修復的作用,且具有刺激小、舒適止癢、緩解疼痛和紅腫的效果。
唾液也是溼疹患兒的主要刺激物,總是流口水的孩子在兩個頰部會出現「口水疹」,可以在飯前或午睡時使用保溼潤膚劑塗在面部以減輕這種情況的發生。
第3步:消炎止癢 (美國經典常用藥)
必須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常用的有第一代抗組胺藥內服,如苯海拉明(新生兒及早產兒忌用),第二代抗組胺藥內服,仙特明/西替立嗪 (在美國6月以下嬰兒禁用),等等。
第4步:如果溼疹繼發感染
原有皮疹更紅、溼、黃色痂;常見金色葡萄球菌。在醫生處方下,多用外用2%莫匹羅星軟膏(Mupironcin ointment) 或口服抗菌素。溼疹較少合併真菌感染,如有合併可用外用抗真菌藥。
第5步:嚴重溼疹請皮膚科醫生就診
第6步:溼疹須預防
避免過敏源和誘因,增強皮膚的保溼、止癢。
04怎樣給溼疹寶寶洗澡?一個比較常見的誤區,很多父母覺得溼疹患兒要少洗澡,我們也確實觀察到洗澡越多皮膚越幹,皮膚越幹越容易發溼疹這種現象。這是因為洗澡時間過長,水分增發過多,洗澡後又沒有立即進行保溼。
溼疹孩子可以每日進行沐浴。沐浴可以使皮膚溼潤,沐浴後擦乾皮膚,即刻就使用潤膚劑,使皮膚「喝足」的水分被保留在皮膚內。
我們知道沐浴對寶寶來說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寶寶天生愛玩水,沐浴的過程也是增強親子關係的過程,並可以清除皮膚表面附著的細菌和脫落的鱗屑。
洗澡的時間可限制在10分鐘左右,不宜過長。洗澡時水溫也不要太燙,建議使用37℃-39℃左右的溫水沐浴,在頭皮、頸皺褶、腋下、腹股溝、臍周、會陰部、肛周這些地方可以使用溫和的沐浴露。
好啦,今天對於嬰幼兒溼疹的防治介紹就到這裡,你學會了嗎?
毛萌
華西兒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兒童保健學組組長,原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院長/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院長。
主編《兒科學》、《兒童保健學》等醫學院規劃教材,現擔任《中華兒科雜誌》副總編輯。喜愛閱讀,喜愛文字,著有多本科普書籍。
長期致力於公益事業。2018年創辦微信公眾號「萌知道」,致力於將幾十年的學術和臨床經驗轉化為通俗實用的育兒科普,平臺匯集眾多優秀兒科醫生的原創科普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