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海底電力電纜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16:58:11 1
專利名稱:一種海底電力電纜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海底電纜技術領域,尤其指一種用於海底的電力電纜。
背景技術:
目前,海底電纜一般在金屬護套上會產生感應電勢,所以需要採用接地的方法來 消除,使之安全運行,但是又會產生環流損耗,電纜的載流量大大降低,不能充分利用電纜 導體的載流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現有的海底電纜的結構一般都在金屬護 套外面添加一層聚乙烯護套,使之作為海底電纜的防腐層,並具有絕緣性能。為了消除海底 電纜金屬護套與鎧裝層之間的電勢差,一般做法是,每隔500米左右將聚乙烯護套剝開,把 一根或多根編織銅線的一端焊接在金屬護套上,另一端通過聚乙烯護套的開口與鋼絲鎧裝 相接觸,從而消除金屬護套與鎧裝層之間的電勢差。但採用這種方法敷設的電纜,其金屬護 套放電不均勻,聚乙烯護套上的開口處也容易脫開,容易使電纜進水,防腐效果無法滿足。現有一種專利號為200720108676. 8名稱為《一種海底交聯電力電纜》的中國實用 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結構,其結構包括由內到外設置的線芯、鎧裝內襯層、鎧裝層和鎧裝外 護層,特點是鎧裝層由多根均勻環繞排列的非磁性金屬絲組成,非磁性金屬絲外設置有塑 料防腐層;優點是用非磁性金屬絲鎧裝結構替代鍍鋅鋼絲鎧裝結構既免除了採取鍍鋅鋼絲 鎧裝結構而產生的嚴重渦流、磁滯損耗,使其允許載流量比鍍鋅鋼絲鎧裝電纜的允許載流 量高出近30%,又保證了海底交聯電力電纜的抗拉強度;在非磁性金屬絲外設置有塑料防 腐層,使非磁性金屬絲鎧裝電纜能長期置於海水中而不會被腐蝕。但其缺點是其只對鎧裝 層作了改進,並且同樣存在上述的缺點,也沒有對導體的抗拉強度作改進,所以其製作這種 電纜線耗銅量大、成本較高,因此其結構還有待於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損耗少且載流 高的海底電力電纜。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本海底電力電纜,包括由內至外 設置的導體、半導電層、絕緣層、緩衝層、鉛套、內護套層、鎧裝層及鎧裝外保護層,其特徵在 於所述內護套層由半導電層與絕緣層兩種形式首尾串聯而成的混合層。作為改進,所述絕緣內護套層可選擇為聚乙烯層,而所述半導電內護套層可優選 為半導電聚乙烯層。再改進,所述導體可選擇是由鋼絲導線和鋁導線所組成的混合線芯,所述鋼絲導 線位於導體的中心位置,且鋼絲導線與鋁導線為鋼芯鋁絞線結構所形成的導體。再改進,所述鋼芯鋁絞線結構是指若干股鋼絲導線位於中心位置,而若干股鋁導 線在鋼絲導線外而相互絞合成鋼芯鋁絞線導體。再改進,所述鎧裝層由多根鍍鋅鋼絲繩組成,所述鍍鋅鋼絲繩以橫截面位於同一 圓周面分布的結構而形成的保護層,當然,所述鎧裝層也可以由多根鍍鋅鋼絲與若干根鋁合金屬絲組成,所述鍍鋅鋼絲繩與若干根鋁合金屬絲以間隔排列且以橫截面位於同一圓周面分布的結構而形成的保護層。再改進,所述鎧裝外保護層可為聚丙烯繩作為內部加強筋的浙青外包裹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採用鎧裝內護套層由半導電層與絕緣層兩種形式首尾串 聯而成的混合層。這種設計的優點在於海底電力電纜在水下部分和陸上部分由不同的內護 套層結構,水下部分為防腐的半導電層,這樣可以有效的解決感應電勢的問題,進而解決了 環流問題;而陸上部分為一層絕緣層,與常用的電力電纜的結構相同,這樣可以實現交叉互 聯,進而達到降低損耗,提高載流量的目的。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海底電力電纜,包括由內至外設置的導體1、半導電層2、 絕緣層3、緩衝層4、鉛套5、內護套層6、鎧裝層7及鎧裝外保護層8,所述內護套層6由半導 電層與絕緣層兩種形式首尾串聯而成的混合層。上述絕緣內護套層選擇為聚乙烯層,而半 導電內護套層選擇為半導電聚乙烯層。導體1是由鋼絲導線和鋁導線所組成的混合線芯, 該鋼絲導線位於導體1的中心位置,且鋼絲導線與鋁導線為鋼芯鋁絞線結構所形成的導體 1。所謂鋼芯鋁絞線結構是指若干股鋼絲導線位於中心位置,而若干股鋁導線在鋼絲導線 外而相互絞合成鋼芯鋁絞線導體。鎧裝層7由多根鍍鋅鋼絲繩71組成,所述鍍鋅鋼絲繩71 以橫截面位於同一圓周面分布的結構而形成的保護層。當然,鎧裝層7也可以由多根鍍鋅 鋼絲71與若干根鋁合金屬絲組成,所述鍍鋅鋼絲繩71與若干根鋁合金屬絲以間隔排列且 以橫截面位於同一圓周面分布的結構而形成的保護層,具體可按設計要求而定。鎧裝外保 護層8為聚丙烯繩作為內部加強筋的浙青外包裹層下面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海底電力電纜,分為水下和陸上兩個部分,水下部分包括由內到 外設置的導體1、半導電層2、絕緣層3、緩衝層4、鉛套5、半導電層內護套層6、鎧裝層7、外 被層8,陸上部分包括由內到外設置的導體1、半導電層2、絕緣層3、緩衝層4、鉛套5、絕緣 層內護套層6、鎧裝層7、外被層8。
權利要求
一種海底電力電纜,包括由內至外設置的導體(1)、半導電層(2)、絕緣層(3)、緩衝層(4)、鉛套(5)、內護套層(6)、鎧裝層(7)及鎧裝外保護層(8),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護套層(6)由半導電內護套層與絕緣內護套層兩種形式首尾串聯而成的混合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絕緣內護套層為聚乙烯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半導電內護套層為半導電聚乙 烯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電力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體(1)是由鋼絲導 線和鋁導線所組成的混合線芯,所述鋼絲導線位於導體(1)的中心位置,且鋼絲導線與鋁 導線為鋼芯鋁絞線結構所形成的導體(1)。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力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鎧裝層(7)由多根鍍鋅鋼絲 (71)組成,所述鍍鋅鋼絲繩(71)以橫截面位於同一圓周面分布的結構而形成的保護層。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力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鎧裝層(7)由多根鍍鋅鋼絲 (71)與若干根鋁合金屬絲組成,所述鍍鋅鋼絲繩(71)與若干根鋁合金屬絲以間隔排列且 以橫截面位於同一圓周面分布的結構而形成的保護層。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力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鋼芯鋁絞線結構是指若干股鋼 絲導線位於中心位置,而若干股鋁導線在鋼絲導線外而相互絞合成鋼芯鋁絞線導體。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電力電纜,其特徵在於所述鎧裝外保護層(8)為 聚丙烯繩作為內部加強筋的浙青外包裹層。
全文摘要
一種海底電力電纜,包括由內至外設置的導體(1)、半導電層(2)、絕緣層(3)、緩衝層(4)、鉛套(5)、內護套層(6)、鎧裝層及(7)鎧裝外保護層(8),其特徵在於所述內護套層(6)由半導電層與絕緣層兩種形式首尾串聯而成的混合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採用鎧裝內護套層由半導電層與絕緣層兩種形式首尾串聯而成的混合層。這種設計的優點在於海底電力電纜在水下部分和陸上部分由不同的內護套層結構,水下部分為防腐的半導電層,這樣可以有效的解決感應電勢的問題,進而解決了環流問題;而陸上部分為一層絕緣層,與常用的電力電纜的結構相同,這樣可以實現交叉互聯,進而達到降低損耗,提高載流量的目的。
文檔編號H01B3/44GK101807450SQ20101013411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3月29日
發明者何旭濤, 屠亦軍, 張秀峰, 李捍平, 李程, 胡文侃, 鄭新龍, 閆循平 申請人:浙江省電力公司舟山電力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