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輸送泵的製作方法
2023-08-11 06:45:26
專利名稱:一種新型輸送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送泵,尤其涉及一種適於小生產能力民用建築的新型輸送泵。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輸送泵類產品大多數為60 90型混凝土輸送泵,生產能力 為40 90立方每小時,適合用於高層建築、隧道襯砌等大型工程,功率常常達幾 十千瓦、上百千瓦以上,其中,輸送泵用帶攪拌的料鬥裝置,大都採用液壓馬達 驅動攪拌裝置實施攪拌,受液壓系統的影響較大,工作穩定性比較差,需要一套 完整的液壓系統單獨工作,結構較為複雜,維護起來勞動強度大,成本高,因為 上述原因,這種輸送泵不適於民用建築生產,而目前的小型泵類產品普遍沒有專 用的料鬥裝置,基本上都是採用直吸式,從而使產品的效率損失增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目前的輸送泵不適於民用建築的的情況,提供了一種具有料 鬥裝置的新型輸送泵,生產能力適合民用建築工程,工作穩定。
一種新型輸送泵,包括液壓系統、電控系統、泵送系統、機架總成、換向分 配閥裝置,其中,泵送系統與換向分配閥裝置連接,液壓系統用於驅動泵送系統 進行泵送動作,其中該輸送泵還包括設置在機架總成上的料鬥裝置,料鬥裝置 的料鬥體內設有攪拌軸,攪拌軸上設有攪拌葉片;攪拌軸通過減速器與攪拌電機 連接,攪拌電機和減速器設置在料鬥體外部,攪拌軸的一端穿出料鬥壁與減速器 和攪拌電機連接。
所述的新型輸送泵,其中所述攪拌電機和減速器構成渦輪減速機機構。
所述的新型輸送泵,其中所述料鬥裝置的入料口處設置有過濾網,該過濾 網相對水平方向設置有一 5到30度的傾斜角度。
所述的新型輸送泵,其中所述的攪拌葉片是相對攪拌軸徑向對稱設置,攪 拌葉片與攪拌軸的橫斷面有一夾角。
所述的新型輸送泵,其中所述攪拌軸上設有兩組攪拌葉片。
所述的新型輸送泵,其中所述液壓系統包括一油泵電機組、 一冷卻風機、 一液壓閥集成塊、 一油箱、 一個液壓油缸,泵送系統包括一個輸送料缸以及一個 換向油缸,換向分配閥裝置包括一個分配閥,該液壓油缸與輸送料缸、換向油缸 及分配閥構成單缸輸送機構,液壓油缸通過活塞杆與輸送料缸連接,輸送料缸通 過分配閥換向與料鬥或輸送泵輸送料口選擇連通,換向油缸驅動分配閥換向動 作。
所述的新型輸送泵,其中所述液壓系統包括一油泵電機組、 一冷卻風機、 一液壓閥集成塊、 一油箱、兩個液壓油缸,泵送系統包括兩個輸送料缸、兩個換 向油缸,換向分配閥裝置包括兩個分配閥,所述的兩液壓油缸與兩輸送料缸、兩 換向油缸及兩分配閥分別對應連接設置,構成雙缸輸送機構,其中,各該液壓油 缸通過活塞杆與相對應的一輸送料缸連接,各該輸送料缸通過一分配閥換向與料 鬥或輸送泵輸送料口選擇連通,各該換向油缸驅動相對應的一分配閥換向動作。
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達到如下的技術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新型輸送泵,在料鬥裝置的料鬥體內設置攪拌軸,攪 拌軸上設置攪拌葉片,攪拌軸通過減速器由攪拌電機帶動旋轉,攪拌電機和減速 器設置在料鬥體外部,攪拌軸的一端穿出料鬥壁與減速器和攪拌電機連接,該攪 拌機構不需要專門的液壓動力系統驅動,使系統成本下降,重量減輕,易於維 護,攪拌軸帶動攪拌葉片,使對進入料鬥的漿料二次攪拌,防止漿料離析、沉 澱,影響泵送效果,減少所配套輸送泵的效率損失;在料鬥入料口處設置過濾 網,可防止直徑較大的槳料顆粒進入料鬥內,損壞攪拌葉片或攪拌軸;另外,輸送泵上的液壓系統可僅設置一個液壓油缸,泵送系統僅設置一個輸送料缸以及一 個換向油缸,換向分配閥裝置僅設置一個分配閥,使該液壓油缸與輸送料缸、換 向油缸構及分配閥成單缸輸送機構,進一步降低系統成本,減輕系統重量,在較 小生產能力需求的情況下更為適用。綜上,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目前大型輸送泵設 備的料鬥裝置中攪拌機構的液壓驅動系統因結構複雜、重量大、維護難、成本高 而造成小生產能力民用建築不適用,以及目前的小型輸送泵沒有專門的料鬥裝置 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維護方便,成本低廉,可滿足小型泵類泵送需求 的新型輸送泵,另外,可進一步將該輸送泵中的輸送機構設置為單缸輸送機構, 更適於較小生產能力需求的民用建築工程用。
圖1為新型輸送泵的示意圖2為具有雙缸輸送機構的輸送泵俯視圖3為具有單缸輸送機構的輸送泵俯視圖4為料鬥裝置結構圖5為換向機構示意圖6為泵送系統進料示意圖7為泵送系統出料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新型輸送泵,包括液壓系統、電控系統、料鬥裝置、泵送系統、機架總 成、換向分配閥裝置,如圖1所示,其中液壓系統、電控系統、料鬥裝置< 泵送 系統、換向分配閥裝置等各構件設置在機架總成2上,機架總成2下部設有行走 裝置1,該行走裝置1為車輪,可方便該輸送泵移動運輸;所述液壓系統包括油 泵電機組3、冷卻風機5、液壓閥集成塊6、油箱7、液壓油缸15,所述泵送系統 包括輸送料缸13以及換向油缸12,液壓油缸15與輸送料缸13之間還設置有水
箱14,料鬥裝置包括料鬥8,換向分配閥裝置包括分配閥9,通過分配閥9的換 向,可使料鬥8出料口與輸送料缸13連通或使輸送料缸13與輸送泵輸送料口 23 連通。另外,本實用新型整機的結構布置為立體布置,液壓油缸15、輸送料缸 13、水箱14位於下部,油泵電機組3、電控箱16、液壓閥集成塊6、油箱7位於 中部,冷卻風機5位於上方,機架總成2上設置護罩4,將油泵電機組3、電控箱 16、冷卻風機5、液壓閥集成塊6、油箱7、液壓油缸15、水箱14等罩護在內, 冷卻風機5吊裝於護罩上。
其中,所述料鬥裝置的料鬥8內設有攪拌軸22,如圖4所示,攪拌軸22上 設有兩組攪拌葉片ll、 11';攪拌軸22是由攪拌電機和減速器構成的渦輪減速 機機構10帶動旋轉,攪拌電機和減速器設置在料鬥8外部,攪拌軸22的一端穿 出料鬥壁通過減速器與攪拌電機連接;所述的攪拌葉片ll、 11'是相對攪拌軸22 徑向對稱設置,攪拌葉片ll、 11'與攪拌軸22的橫斷面有一夾角R。另外,為避 免較大漿料顆粒進入料鬥8中損壞攪拌軸22或攪拌葉片11、 11',在料鬥8的 入料口處設置有過濾網17,該過濾網17相對水平方向設置有一 5到30度的傾斜 角度,方便被過濾出來的較大顆粒滾落到邊緣,易於清除。攪拌好的漿料可經料 鬥下部的兩齣料口24 (或24')排到輸送料缸13中。通過換向機構中分配閥9 的不斷換向,使料鬥8與輸送料缸13連通,或使輸送料缸13與輸送泵輸送料口 23連通,再配合液壓系統中液壓油缸15的抽取動作或壓排動作,如此循環,將 料鬥中的漿料源源不斷地通過輸送料缸13經輸送料口 23排送到下級輸送管路 中。
外接電源通過電控箱16啟動油泵電機組3,驅動液壓系統工作,液壓油缸15 與輸送料缸13通過活塞杆28連接,活塞杆28穿過水箱14設置,見圖6、 7所示 的泵送系統進料、出料示意圖,液壓油缸15通過活塞杆28帶動輸送料缸13的活 塞29運動,產生行程,在輸送料缸13中產生抽吸或壓排動作,配合換向機構中 分配閥9的換向動作,分配闊9將料鬥8與輸送料缸13連通時,將漿料抽取到輸送料缸13,分配閥9換向將輸送料缸13與輸送泵輸送料口 23連通時,將輸送料 缸13中的漿料壓排出輸送泵輸送料口 23,輸送到下級輸送管路中。
圖5所示為換向機構示意圖,換向油缸12的行程端子26與分配閥9中閥芯 18的驅動擺臂25連接,用於驅動擺臂25擺動,從而帶動閥芯18轉動,產生換 向動作換向油缸12產生行程使其行程端子26帶動分配閥9的擺臂25到位置 A,閥芯18轉動,使料鬥8的出料口與輸送料缸13連通,緊接著液壓系統動作, 見圖6的泵送系統進料示意圖,液壓油缸15在油壓作用下通過活塞杆28向後拉 動輸送料缸13中的活塞29,將漿料抽取到料缸13內;在輸送料缸13充滿的同 時,換向機構中的換向油缸12再次動作,其行程端子26產生行程帶動分配閥9 的擺臂25到位置B,從而分配閥的閥芯18轉動,產生換向動作,使輸送料缸13 與輸送泵輸送料口 23連通,接著,液壓系統中的液壓油缸15在油壓作用下向前 推送,見圖7泵送系統出料示意圖,把輸送料缸13中的漿料壓排出輸送泵輸送料 口 23,送入下級輸送管道。換向油缸12的全行程在位置A與位置B之間不斷變 換,換向機構與液壓機構配合動作,不斷地將漿料從料鬥8經輸送料缸13中排出 輸送泵輸送料口23,送到下級輸送管路中。 '
一液壓油缸、 一輸送料缸、 一換向油缸和一分配閥構成輸送機構,圖2為具 有雙缸輸送機構的新型輸送泵的俯視圖,如圖所示,兩個液壓油缸15、 15,與兩 輸送料缸13、 13'以及兩換向油缸12、 12'和兩分配閥9、 9'對應構成兩套輸 送機構,其中,兩液壓油缸15、 15,分別通過一活塞杆28、 28'與兩輸送料缸 13、 13'對應連接,兩輸送料缸13、 13'各通過一分配閥9、 9'分別與料鬥的兩 出料口24、 24'對應連通,由換向油缸12、 12'分別對應驅動兩分配閥9、 9' 中的閥芯驅動擺臂25、 25',具有雙缸輸送機構的輸送泵適於較大生產能力需求 的民用建築工程,液壓油缸15,、輸送料缸13,、換向油缸12,和分配閥'9'構 成的一輸送機構與液壓油缸15、輸送料缸13、換向油缸12和分配閥9構成的另 一輸送機構輸送過程相同,如前所述,這裡不再贅述。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單缸輸送機構的輸送泵,其中,液壓系統僅包括一
個液壓油缸15,泵送系統僅包括一個輸送料缸13以及一個換向油缸12,換向分 配閥裝置僅包括一個分配閥9,液壓油缸15通過一活塞杆28與輸送料缸13連 接,輸送料缸13通過分配閥9與料鬥8下部的其中一個出料口 24連通,換向油 缸12的行程端子驅動分配閥9的閥芯驅動擺臂25,單缸輸送機構的輸送過程如 前所述,這裡不再贅述,具有單缸輸送機構的輸送泵適於更小生產能力需求的民 用建築工程。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輸送泵,包括液壓系統、電控系統、泵送系統、機架總成、換向分配閥裝置,其中,泵送系統與換向分配閥裝置連接,液壓系統用於驅動泵送系統進行泵送動作,其特徵在於該輸送泵還包括設置在機架總成上的料鬥裝置,料鬥裝置的料鬥體內設有攪拌軸,攪拌軸上設有攪拌葉片;攪拌軸通過減速器與攪拌電機連接,攪拌電機和減速器設置在料鬥體外部,攪拌軸的一端穿出料鬥壁與減速器和攪拌電機連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輸送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減速器為渦輪減速 機構。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輸送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料鬥裝置的入料口處設置有過濾網,該過濾網相對水平方向設置有一 5到30度的傾斜角度。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輸送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攪拌葉片是相對攪拌軸徑向對稱設置,攪拌葉片與攪拌軸的橫斷面有一夾角。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輸送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軸上設有兩組攪拌葉片。
6、 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新型輸送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液壓系統 包括一油泵電機組、 一冷卻風機、 一液壓閥集成塊、 一油箱、 一個液壓油缸,泵 送系統包括一個輸送料缸以及一個換向油缸,換向分配閥裝置包括一個分配閥, 該液壓油缸與輸送料缸、換向油缸及分配閥構成單缸輸送機構,液壓油缸通過活 塞杆與輸送料缸連接,輸送料缸通過分配閥換向與料鬥或輸送泵輸送料口選擇連 通,換向油缸驅動分配閥換向動作。
7、 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新型輸送泵,其特徵在於所述液壓系統 包括一油泵電機組、 一冷卻風機、 一液壓閥集成塊、 一油箱、兩個液壓油缸,泵 送系統包括兩個輸送料缸、兩個換向油缸,換向分配閥裝置包括兩個分配閥',所述的兩液壓油缸與兩輸送料缸、兩換向油缸及兩分配閥分別對應連接設置,構成 雙缸輸送機構,其中,各該液壓油缸通過活塞杆與相對應的一輸送料缸連接,各 該輸送料缸通過一分配閥換向與料鬥或輸送泵輸送料口選擇連通,各該換向油缸 驅動相對應的一分配閥換向動作。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輸送泵,包括液壓系統、電控系統、泵送系統、機架總成、換向分配閥裝置,其還包括設在機架總成上的料鬥裝置,料鬥裝置的料鬥體內設有攪拌軸,攪拌軸上設有攪拌葉片;攪拌軸通過減速器由攪拌電機帶動旋轉,攪拌電機和減速器設置在料鬥體外部,攪拌軸的一端穿出料鬥壁與減速器和攪拌電機連接;其解決了目前大型輸送泵設備的料鬥裝置中攪拌機構的液壓驅動系統因結構複雜、重量大、維護難、成本高而造成小生產能力民用建築不適用,以及目前的小型輸送泵沒有專門的料鬥裝置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可滿足小型泵類泵送需求的新型輸送泵,另外,可進一步將該輸送閥設置為單缸輸送機構,更適於較小生產能力需求的民用建築工程用。
文檔編號F04B9/113GK201074575SQ200720091718
公開日2008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31日
發明者剛 李, 鵬 梁, 毛五興, 王軍嶺, 王玉華, 禹保旺 申請人:鄭州知信機電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