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的製作方法
2023-08-11 08:05:16 2
專利名稱: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模具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的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包括上模和下模,為了保證上模與下模閉合後不錯位,下模上設有凹槽,上模上設有與下模凹槽配合的下凸。但因鋼模的長度較長,一般在7 16米,上模與下模分別進行加工,故無法保證鋼模全長方向上模下凸和下模凹槽部位的配合保持一致,會出現局部的錯位,密封性較差。國家建材行業標準JC/ T605-2005《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鋼模》中對錯位的規定為不超過1mm。而在使用中,由於鋼模在起吊,合模,離心成型中會在長度方向和徑向方向會發生變形,導緻密封性能大幅度下降;同時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在成型中的加速度在3(Γ45個g左右,在巨大的離心加速度作用下,樁身混凝土的水泥漿會從上模與下模的接合處跑出,嚴重影響樁身混凝土強度。為保證上模與下模之間的密封性能,現有技術的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在使用時,大部分均採用在下模的凹槽內再放置草繩來實現,但由於草繩的變形量較小,在嵌入草繩之後導致鋼模不能保持圓形,不僅加工出來的管樁尺寸會變,而且在管樁加工過程中在離心機上轉動的時候,因為鋼模走型,對於鋼模外壁的磨損會比較大,同時對離心機的磨損也會比較顯著,且每次開模後必須要更換新草繩才可達到原先的密封效果,可仍然存在密封性差的問題,跑漿現象較嚴重使得成型後的產品還需後續打磨處理及清理上模工作, 生產周期較長,同時處理廢棄的草繩又帶來了環境問題和生產成本增加的問題;也有小部分採用在下模設置橡膠條來處理,雖然能解決鋼模走型的問題,但在生產過程中,在對下模布料時一部分水泥漿將會散落到下模的橡膠條上,在上模與下模合模之前,為防止彈性橡膠上的混凝土對合模產生影響,每次布料結束後均需要非常仔細的清理橡膠條上的混凝土,否則很容易給橡膠條造成傷痕,而水泥漿去除的不徹底,又會使得密封效果較差,存在跑漿現象,故也存在生產周期較長和生產成本較高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密封性能較好不會出現跑漿現象、生產周期較短及生產成本較低的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本實用新型解決以上問題所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它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二個下端面上均設有彈性密封件,且彈性密封件沿上模的長度方向延伸。採用以上結構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由於在上模的二個下端面上均設置了彈性密封件,則使用過程中,也就不存在水泥漿散落在彈性密封件上、清理下模時間過長及清理下模時容易損壞彈性密封件而導緻密封效果較差和跑漿現象的問題,故清理下模的時間較短,合模時,上下模之間的密封效果較好,不會出現跑漿現象,且脫模後的產品後續處理工序較簡單,最終使得生產周期較短及生產成本較低。[0007]作為改進,所述的彈性密封件位於上模下端面近模腔內壁的位置上,所述的彈性密封件靠近模腔的端面與模腔內壁之間的距離為纊30mm,則密封件離模腔內壁越近,成型後的產品的後續處理就更簡單,甚至無需後續處理工序,故本實用新型的生產周期更短。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彈性密封件的長度與上模的長度相同,則可使得上下模之間的密封性能更好,進一步保證不會出現跑漿現象。作為再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彈性密封件為橡膠條,所述的橡膠條通過螺釘與上模連接,則橡膠條的彈性密封效果相對較好,且橡膠條安裝方便,使用成本也較低,故可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密封效果更好,生產成本更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B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1、上模,1. 1、下凸,2、下模,2. 1、凹槽,3、彈性密封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它包括上模1和下模2,當然還包括上模1上的下凸1. 1和下模2上的凹槽2. 1,還有用於鎖緊上模1和下模2的鎖緊裝置(由於鎖緊裝置不是本實用新型的發明點,故未在附圖中顯示),所述的上模1 二個下端面上均設有彈性密封件3,且彈性密封件3沿上模1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的彈性密封件3位於上模1下端面近模腔內壁的位置上;具體是彈性密封件 3設置在下凸1與模腔內壁之間的位置上,這種結構可使得彈性密封件3不易從上模1上掉落。所述的彈性密封件3靠近模腔的端面與模腔內壁之間的距離為2 8mm。所述的彈性密封件3的長度與上模1的長度相同。所述的彈性密封件3為橡膠條,所述的橡膠條通過螺釘或螺栓與上模1連接。實施例二如圖3和圖4所示,一種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它包括上模1和下模2,當然還包括上模1上的下凸1. 1和下模2上的凹槽2. 1,還有用於鎖緊上模1和下模2的鎖緊裝置(由於鎖緊裝置不是本實用新型的發明點,故未在附圖中顯示),所述的上模1 二個下端面上均設有彈性密封件3,且彈性密封件3沿上模1的長度方向延伸。所述的彈性密封件3位於上模1下端面近模腔內壁的位置上;具體是彈性密封件 3設置下凸1. 1的下端面處,這種結構使得彈性密封件3的拆裝更加方便。所述的彈性密封件3靠近模腔的端面與模腔內壁之間的距離為纊30mm。所述的彈性密封件3的長度與上模1的長度相同。彈性密封件3為塑膠條,所述的塑膠條通過螺釘或螺栓與上模1連接。以上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不僅限於以上實施例還允許有其它結構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要求範圍內變化的,均屬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它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模(1) 二個下端面上均設有彈性密封件(3 ),且彈性密封件(3 )沿上模(1)的長度方向延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密封件(3)位於上模(1)下端面近模腔內壁的位置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密封件(3)最內端與模腔內壁之間的距離為2 3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密封件(3)的長度與上模(1)的長度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彈性密封件(3)為橡膠條,所述的橡膠條通過螺釘或螺栓與上模(1)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離心法成型混凝土樁用鋼模,它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的上模(1)二個下端面上均設有彈性密封件(3),且彈性密封件(3)沿上模(1)的長度方向延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由於在上模的二個下端面上均設置了彈性密封件,則使用過程中,也就不存在水泥漿散落在彈性密封件上、清理下模時間過長及清理下模時容易損壞彈性密封件而導緻密封效果較差和跑漿現象的問題,故清理下模的時間較短,合模時,上下模之間的密封效果較好,不會出現跑漿現象,且脫模後的產品後續處理工序較簡單,最終使得生產周期較短及生產成本較低。
文檔編號B28B21/80GK202106467SQ20112017464
公開日2012年1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28日
發明者張日紅, 長谷山國廣 申請人:寧波浙東新岡建材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