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學生觀看電影《暖春》觀後感

2023-08-11 05:10:38 2

  《暖春》,就如同潔淨的泉水,洗滌著人們的心靈,告訴了我們愛心的真正定義。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20xx年學生觀看電影《暖春》觀後感一:

  今天在觀看《暖春》這部影片的時候,好幾次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怕同學笑話,所以沒讓它流下來。說來慚愧,其實以前看過《暖春》的電視劇的。只不過當時年紀尚小,又加上時間久遠,記憶便漸漸模糊到只記得一個片名了。今天重新看了一遍,雖略有不同,但依然拾起了那漸已依稀的,久違的感悟。

  很佩服影片中寶柱的父親。寶柱和女主人公小花一樣,都是一個孤兒。影片交待了寶柱爹一生未娶,究其原因,我認為是他對寶柱的愛與關懷,從而無暇他顧。命運總是讓人意想不到,十幾年後,當有人在一個大雨滂沱的日子裡發現了倒在路邊的小花時,當所有人都在為誰來撫養這個可憐的女孩而互相推諉時,他又一次選擇了收留。試問:在當今這個冷漠而又無情的社會,人人都被利益和規則所束縛,當我們看到駕車撞人反將其捅死的慘劇時,當我們聽到無私助人反被受助者反咬的橫禍降臨時,我們是否更加封閉了我們自己的心門?就如同那些議論紛紛的村民一樣,我們是否更加堅定著「不該管的別管」這類不要惹禍上身的原則?在這種情形下,寶柱爹的這種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以及他的善良和真誠,著實值得我們學習。或者說,導演希望把自己對於人與人之間真情的看法,通過他來表達,以此來喚醒我們沉寂的良知,震撼我們的內心。

  聯想到不久前剛剛讀完的餘華的《第七天》。可能很多同學對於這本書所在意的,主要集中在作者對於現實殘酷而又真實的描寫。在這裡我認為並不能怪我們偏激,畢竟此刻的我們正處在一個熱血沸騰的年紀,但隨著與社會與日俱增的交集,也漸漸的發現了存在於這世上的諸多不公平,而且這些,並不是靠我們的熱血、傲氣和躍躍欲試的狂妄所能改變的。於是讀到了作者的描寫,自然也就贊同和憤恨了。

  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們同樣應該注意到餘華在文中所吐露的真情。其實《第七天》中「我」的父親和《暖春》中的寶柱爹很像,都是一個收留了孤兒的父親。所謂的「血濃於水」,其實,不只有血緣關係可以決定親情,這感情,養父於養子,難道不也是一種親情,一種父愛麼?再把它推廣開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到「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這其中講究的,不也正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情麼?

  我個人認為:任何一個批判現實主義的藝術家,不管是導演也好作家也罷,在他們的作品中,無論是多麼冷酷無情而又讓人絕望地現實,都是存有希望和善良的。一個人的作品中如果只是一味地批判現實、仇恨現實以及刻畫黑暗的話,他根本不配成為一個藝術家,他根本只是一個怨天尤人,滿腹牢騷,渴望逃避的厭世者。一個真正的批判現實主義的藝術家,他的心中一定是有著光明和希望的,他之所以批判,是為了喚醒眾人,而作為喚醒眾人最有力武器的,便是包括了愛在內的美好的一切!

  20xx年學生觀看電影《暖春》觀後感二:

  看完影片後,我們和學生一起分享了觀看影片的收穫。

  收穫一:用細節彰顯人物形象

  劇情:1、老爺爺用自己的全部積蓄給小花買了雙新鞋,但是小花盡然還是光著腳走路,老爺爺問她為什麼不穿新鞋,小花說,捨不得穿,怕穿壞了!

  2、放學後,小花找到老師,希望老師用鉛筆給你批改作業,老師問她為什麼,小花說,這樣她可以擦掉再用,不用爺爺買新的作業本了。

  反思:電影沒有濃墨重彩地去渲染小花的聰明懂事,幾個簡單的鏡頭,幾句樸實無華的話就能感動大家。這些細微的生活情況,通過視覺形象細膩地表現和細節內涵的開掘與展示,起到小中見大,以一當十的重要表現作用。因此,加強對人物細節的刻畫描寫,能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任務形象更加豐滿。

  收穫二:用語言突顯人物情感

  劇情:「我沒有辜負爺爺,爹娘和全村人的期望,滿載著知識的收穫回到了芍藥村,成了一名我期待已久的鄉村教師。因為這裡有我抹不去的記憶和血色的童年,有過我太多的歡笑和眼淚。有著爺爺對我和我對爺爺的寄託,有我取之不完用之不竭的愛。是愛讓我成長,也讓我明白:生活中不只有血是濃的!我捨不得爺爺捨不得這裡的大山和一草一木,我會用一生的時間來守護和回報養育過我的這片土地...」

  反思:電影中感人淚下的言語有許多,但電影最後小花的這段結束語,無疑是給這部電影劃上了最圓滿的句號。這段話,道出了小花對爺爺的懷念,道出了她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更進一步揭示了電影的主題:用愛暖化「冰雪」,換來「春天」

  劇情:1、嬸娘喝藥時燙傷了,小花趕緊去幫忙,嬸娘卻將她推到在地,破碎在地上的碗劃破了小花的手,她卻渾然不顧,急忙叫來鄰居照顧嬸娘。看著小花劃破的手,想起自己對她種種的不好,嬸娘心裡開始愧疚起來。

  2、嬸娘不經意地提起吃一百個螞蚱能治好她的病,於是小花每天放學後都會去捉螞蚱,後來,路上的螞蚱捉完了,一直捉到後山上去才被爺爺發現。嬸娘知道後內疚萬分,終於打開心扉接納了小花。

  3、別人問小花恨不恨嬸娘,小花每次都說:不恨!

  反思:無論生活給予你什麼,用感恩的心去接受,用愛去回報,便會在黑暗中看見陽光,便會在寒冬中迎來暖春!

  情感共鳴和愛的教育是我們將這部電影引進課堂的主要原因,它以其獨有的表現形式打動了學生,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增添了更多的樂趣,提高了學生的閱讀寫作及審美感知能力!

  20xx年學生觀看電影《暖春》觀後感三:

  一天下午,學校組織同學們看電影《暖春》,同學們一聽就像炸了鍋,大家馬上到樓下站隊去了科技樓。

  影片講述了主人公小花因為繼母的虐待而逃跑,最後被一個老爺爺背回家的故事。老爺爺家有一個嬸娘,因為嬸娘不能生小孩,所以一直想把小花送給別人,要一個自己的小孩,但每次都失敗了。後來,老爺爺編筐讓小花上學,小花很聰明,每次考試都得一百分。有一次小花在洗衣服,無意間聽到嬸娘對叔叔說每次吃一百隻螞蚱,吃幾次以後就可以生小孩,從此以後小花每天上學都帶一個瓶子,一放學就去後山捉螞蚱,當他把後山上的螞蚱都捉光了的時候,就將捉的螞蚱給爺爺看,爺爺和小花把裝著螞蚱的瓶子送到嬸娘家,嬸娘感動的哭了。自從這件事以後嬸娘對小花的態度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我也為此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愛,無邊無際,愛,就在身邊。有些人認為世界冷酷,根本沒有愛,其實,你仔細想,仔細觀察,愛就在你身邊,春天的光照耀你,夏天的綠看著你,秋天的風清涼你,冬天的雪歡樂你,這是每個人都擁有的愛,那不是已經愛滿人世了嗎?

  有個比方說得好:世界是個沒有水的池塘,愛就是水,把水灌入空池塘,就成了一個真正的池塘。這就代表了世界需要愛,沒有愛,就不是一個真正的世界,可見,愛是多麼重要的一種東西。

  別人給你愛,你也要給予別人愛,面對不愛你的人,你要用自己的愛感化他們,這是我看《暖春》體會最深的東西。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更加懂得了愛,如果你有空,也不妨看看,這是一部好電影。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