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分別或同時收放線功能的絞線盤的製作方法
2023-08-10 22:36:16 2
具有分別或同時收放線功能的絞線盤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具有分別或同時收放線功能的絞線盤,包括支撐架、軸承組、左繞線輥筒、右繞線輥筒以及兩個搖手;所述軸承組包括第一軸承、第二軸承、第三軸承以及第四軸承,第一軸承和第四軸承分別固定在第一支撐條和第二支撐條的兩端連接處,第二軸承和第三軸承分別固定在兩組斜杆的上端連接處;還包括插杆,左內圓盤和右內圓盤上均設有通孔,插杆同時穿過左內圓盤和右內圓盤的通孔;所述兩個搖手分別固定在左轉軸和右轉軸朝外的一端,且左轉軸和右轉軸的中心線重合。本實用新型採用上述結構,既可獨立實現兩根線纜的分別收放線,也可實現兩條線纜的同時收線或放線,降低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本。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線纜收放領域,具體是具有分別或同時收放線功能的絞線盤。 具有分別或同時收放線功能的絞線盤
【背景技術】
[0002] 線纜絞線盤是一種收放線纜的裝置,通過搖手使線纜纏繞在輥筒上。目前的線纜 絞線盤只能實現一條線纜的收放,當需要實現兩條線纜同時收放線時,必須要兩個絞線盤 同時操作,這樣不僅增加了操作的繁瑣性,同時還需要兩個操作員同時操作,由此也進一步 增大了人力的投入。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分別或同時收放線功能的絞線盤,解決了目 前的絞線盤只能實現一條線纜的收放,在進行兩條電纜的收放時,導致操作繁瑣,人力物力 投入加大的問題。
[0004]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具有分別或同時收放線功 能的絞線盤,包括支撐架、軸承組、左繞線輥筒、右繞線輥筒以及兩個搖手;
[0005] 所述支撐架包括第一支撐條、第二支撐條以及四根斜杆,所述第一支撐條和第二 支撐條均為U形結構,第一支撐條和第二支撐條的兩端分別對應固定連接,第一支撐條和 第二支撐條所成的夾角為45飛0度,所述四根斜杆兩兩一組,其中一組斜杆的下端固定在 第一支撐條的中部,另一組斜杆的下端固定在第二支撐條的中部,兩組斜杆的上部對應固 定連接;
[0006] 所述軸承組包括第一軸承、第二軸承、第三軸承以及第四軸承,第一軸承和第四軸 承分別固定在第一支撐條和第二支撐條的兩端連接處,第二軸承和第三軸承分別固定在兩 組斜杆的上端連接處;
[0007] 所述左繞線輥筒包括左外圓盤、左內圓盤以及左轉軸,左外圓盤和左內圓盤分別 固定在左轉軸的兩端,左轉軸的兩端分別穿入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左外圓盤和左內圓盤 位於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之間;
[0008] 所述右繞線輥筒包括右外圓盤、右內圓盤以及右轉軸,外圓盤和右內圓盤分別固 定在右轉軸的兩端,右轉軸的兩端分別穿入第三軸承和第四軸承,外圓盤和右內圓盤位於 第三軸承和第四軸承之間;
[0009] 還包括插杆,左內圓盤和右內圓盤上均設有通孔,插杆同時穿過左內圓盤和右內 圓盤的通孔;
[0010] 所述兩個搖手分別固定在左轉軸和右轉軸朝外的一端,且左轉軸和右轉軸的中心 線重合。
[0011] 本方案中,左繞線輥筒和右繞線輥筒既可獨立實現繞線,且互不影響,也可通過插 杆,使左繞線輥筒和右繞線輥筒實現聯動,實現兩條線纜的同時收線或同時放線,從而可以 滿足用戶對繞線方式的不同需求。
[0012]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插杆的兩端設有螺紋。
[0013]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左內圓盤和右內圓盤的大小相等,左內圓盤上的通 孔到左內圓盤的外圓周的最短距離為5~10cm。
[0014]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左內圓盤和右內圓盤之間的距離為3~5Cm。
[0015] 進一步地,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左內圓盤和右內圓盤上均設有三個通孔。
[0016]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兩 個輥筒,分別是左繞線輥筒和右繞線輥筒,兩個輥筒即可實現單獨繞線,也可實現聯動繞 線,即同時收放線,這樣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簡化了結構,將原本兩個單獨的繞線結構 整合在一起,用一個結構實現了兩條線纜的收放,從而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9] 附圖中附圖標記對應的名稱為:1、支撐架,4、搖手,7、通孔,8、插杆,11、第一支撐 條,12、第二支撐條,13、斜杆,21、第一軸承,22、第二軸承,23、第三軸承,24、第四軸承,51、 左外圓盤,52左內圓盤,53、左轉軸,61、右外圓盤,62、右內圓盤,63、右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20]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 限於此。
[0021] 實施例1 :
[0022]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具有分別或同時收放線功能的絞線盤,包括支 撐架1、軸承組、左繞線輥筒、右繞線輥筒以及兩個搖手4。
[0023] 本實施例的支撐架1包括第一支撐條11、第二支撐條12以及四根斜杆13,所述第 一支撐條11和第二支撐條12均為U形結構,第一支撐條11和第二支撐條12的兩端分別 對應固定連接,第一支撐條11和第二支撐條12所成的夾角為45飛0度,四根斜杆13兩兩 一組,其中一組斜杆13的下端固定在第一支撐條11的中部,另一組斜杆13的下端固定在 第二支撐條11的中部,兩組斜杆13的上部對應固定連接。
[0024] 本實施例的軸承組包括第一軸承21、第二軸承22、第三軸承23以及第四軸承24, 第一軸承21和第四軸承24分別固定在第一支撐條11和第二支撐條12的兩端連接處,第 二軸承22和第三軸承23分別固定在兩組斜杆13的上端連接處,在支撐架1的作用下,四 個軸承位於同一水平高度。
[0025] 本實施例的左繞線輥筒包括左外圓盤51、左內圓盤52以及左轉軸53,左外圓盤51 和左內圓盤52分別固定在左轉軸53的兩端,左轉軸53的兩端分別穿入第一軸承21和第 二軸承22,左外圓盤51和左內圓盤52位於第一軸承21和第二軸承22之間。
[0026] 本實施例的右繞線輥筒包括右外圓盤61、右內圓盤62以及右轉軸63,外圓盤61 和右內圓盤62分別固定在右轉軸63的兩端,右轉軸63的兩端分別穿入第三軸承23和第 四軸承24,外圓盤61和右內圓盤62位於第三軸承23和第四軸承24之間。
[0027] 本實施例還包括插杆8,左內圓盤52和右內圓盤62上均設有通孔7,插杆8同時 穿過左內圓盤52和右內圓盤62的通孔7,使左內圓盤52和右內圓盤62實現聯動,即實現 兩條線纜的同時收線或同時放線。
[0028] 本實施例的兩個搖手4分別固定在左轉軸53和右轉軸63朝外的一端,且左轉軸 53和右轉軸63的中心線重合。左繞線輥筒和右繞線輥筒作為兩個獨立的繞線結構,可分 別實現一條線纜的收放,而在插杆8的作用下,將左繞線輥筒和右繞線輥筒整合在了一起, 彼此實現聯動,可同時實現兩條線纜的收線和放線;如果不需要同時收放線,則可取下插杆 8,使左繞線輥筒和右繞線輥筒彼此獨立,不影響各自的繞線。
[0029] 實施例2 :
[0030]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對插杆8的結構進行了如下限定:本實施例的插杆 8的兩端設有螺紋,通過在插杆8兩端旋上螺母,實現左內圓盤52和右內圓盤62的良好固 定,避免在轉動過程中出現插杆8脫落的問題,使收放線更牢靠。
[0031] 實施例3:
[0032]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對通孔7的位置進行了如下限定:本實施例的左內 圓盤52和右內圓盤62的大小相等,左內圓盤52上的通孔7到左內圓盤52的外圓周的最 短距離為5~10cm,在這個距離範圍內,能夠在一定的轉動強度下,確保左內圓盤52和右內 圓盤62的連接牢靠,同時還不影響線纜的纏繞。
[0033] 實施例4 :
[0034]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對左內圓盤52和右內圓盤62之間的距離進行了 如下限定:本實施例的左內圓盤52和右內圓盤62之間的距離為3~5cm,在這個距離範圍 內,能夠確保左繞線輥筒和右繞線輥筒同時轉動的可靠性。
[0035] 實施例5 :
[0036]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對通孔7的數量進行了限定:本實施例的左內圓盤 52和右內圓盤62上均設有三個通孔7,三個通孔7的排布位置可根據需要而定,最優的是 呈等邊三角形分布,三個通孔7內可同時分別插入一根插杆8,確保連接的可靠性。
[0037]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 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具有分別或同時收放線功能的絞線盤,其特徵在於:包括支撐架(1)、軸承組、左繞 線輥筒、右繞線輥筒以及兩個搖手(4); 所述支撐架(1)包括第一支撐條(11)、第二支撐條(12)以及四根斜杆(13),所述第一 支撐條(11)和第二支撐條(12)均為U形結構,第一支撐條(11)和第二支撐條(12)的兩端 分別對應固定連接,第一支撐條(11)和第二支撐條(12)所成的夾角為45飛0度,所述四根 斜杆(13)兩兩一組,其中一組斜杆(13)的下端固定在第一支撐條(11)的中部,另一組斜杆 (13)的下端固定在第二支撐條(11)的中部,兩組斜杆(13)的上部對應固定連接; 所述軸承組包括第一軸承(21)、第二軸承(22)、第三軸承(23)以及第四軸承(24),第 一軸承(21)和第四軸承(24)分別固定在第一支撐條(11)和第二支撐條(12)的兩端連接 處,第二軸承(22)和第三軸承(23)分別固定在兩組斜杆(13)的上端連接處; 所述左繞線輥筒包括左外圓盤(51)、左內圓盤(52)以及左轉軸(53),左外圓盤(51)和 左內圓盤(52)分別固定在左轉軸(53)的兩端,左轉軸(53)的兩端分別穿入第一軸承(21) 和第二軸承(22),左外圓盤(51)和左內圓盤(52)位於第一軸承(21)和第二軸承(22)之 間; 所述右繞線輥筒包括右外圓盤(61)、右內圓盤(62)以及右轉軸(63),外圓盤(61)和右 內圓盤(62)分別固定在右轉軸(63)的兩端,右轉軸(63)的兩端分別穿入第三軸承(23)和 第四軸承(24),外圓盤(61)和右內圓盤(62)位於第三軸承(23)和第四軸承(24)之間; 還包括插杆(8),左內圓盤(52)和右內圓盤(62)上均設有通孔(7),插杆(8)同時穿過 左內圓盤(52)和右內圓盤(62)的通孔(7); 所述兩個搖手(4)分別固定在左轉軸(53)和右轉軸(63)朝外的一端,且左轉軸(53) 和右轉軸(63)的中心線重合。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別或同時收放線功能的絞線盤,其特徵在於:所述插 杆(8)的兩端設有螺紋。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別或同時收放線功能的絞線盤,其特徵在於:所述左 內圓盤(52)和右內圓盤(62)的大小相等,左內圓盤(52)上的通孔(7)到左內圓盤(52)的 外圓周的最短距離為5~10cm。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別或同時收放線功能的絞線盤,其特徵在於:所述左 內圓盤(52)和右內圓盤(62)之間的距離為3~5cm。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分別或同時收放線功能的絞線盤,其特徵在於:所述左 內圓盤(52)和右內圓盤(62)上均設有三個通孔(7)。
【文檔編號】B65H75/34GK203877653SQ201420314854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3日
【發明者】梁益勤, 劉泉, 劉科 申請人: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雙流縣供電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