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劇本的四大優勢(劇本的合理性是製作一部電影的重要因素)
2023-07-08 14:47:42 1
文 | 愛貓小說家
這個月上映的電影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評價真的慘不忍睹,好像國產愛情片一上映,就會引起一片聲討。
就像情人節檔的那幾部,沒有一部評分過4的,更沒有一部能讓人完全在電影院看完的。
這其實就像國產愛情片一貫的問題,劇本欠佳,故事沒有完整性,劇情俗套沒有亮點,但今年的這幾部刷新了國產愛情爛片的新紀錄,劇情更是毫無邏輯性。
今天我就淺談【劇本的合理性】在電影中有多重要,評價一些最近上映的電影,主要以愛情題材的電影作為案例。
一
電影劇本的重要性
在之前上學時期的電影劇本的學習中,我存了好多好片的劇本,閒暇時候翻一翻,在自己寫劇本的時候多一些有用的建議。
但其實現在很多電影的劇本都拿不出手,看不到完整的劇本,特別是碰到小說改編的情況下,電影就沒有電視劇討喜,電影總是讓粉絲不滿意,或者說是沒有劇情完整性。
說起電影劇本,就要從最基礎的講起。
電影劇本是什麼?它在一部電影中的作用是怎樣的?
首先,它不是小說,當然它也絕對不是戲劇。
如果你看一部小說而且嘗試著去確定它的基本特性時,你會發現那種戲劇性行為動作、故事線等,時常是發生在主要人物的頭腦中。讀者是在偷窺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言語、行為動作、記憶、夢幻、希望、野心、見識和更多的東西。如果出現了另外一位人物,那麼故事線則隨著視角而變化,但時常是又返回到原來的主要人物那裡。在小說中,所有的行為動作都發生在人物的頭腦中——在戲劇性行為動作的"頭腦幻景"之中。
在戲劇(舞臺劇)中,行為動作和故事線則發生在舞臺前拱架下面的舞臺上,而觀眾是第四面牆,偷聽舞臺人物的秘密。人物用語言來交談他們的希望、夢幻、過去和將來的計劃,討論他們的需求、欲望、恐懼和矛盾等。這樣,戲劇中的行為動作產生於戲劇的對白語言之中,它本身就是用口頭講述出來的文字。
電影則不同。電影是一種視覺媒介,它把一個基本的故事線戲劇化了。它所打交道的是圖像、畫面、一小片和一段拍好的膠片;一個鍾在滴滴答答地走動、一個窗子正在打開、一個人在看、兩個傢伙在笑、一輛汽車在彎道上拐彎、一個電話鈴在響等等。一個電影劇本就是由畫面講述出來的故事,還包括語言和描述,而這些內容都發生在它的戲劇性結構之中。
一部電影劇本就是一個由畫面講述出來的故事。它像名詞(noun)——指的是一個人或幾個人,在一個地方或幾個地方,去幹他或她的事情。所有的電影劇本都貫徹執行這一基本前提。一部故事片是一個視覺媒介,它是把一條基本的故事線加以戲劇化。如同所有的故事一樣,它有一個明確的開端、中段和結尾。
西方主流劇本創作理論認為,一個標準電影劇本的篇幅大約有120頁(英文),或長兩個小時。不論你的劇本全用對話、全用描寫,或兩者兼有之,均可按一分鐘一頁來計算。規矩是不變的——電影劇本中的一頁等於銀幕時間一分鐘。
第一幕,可看成建置(setup)部分,這是因為你要用30頁左右的稿紙去建置(確定)你的故事。如果你去看電影,你時常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做出判斷──你是否喜愛這部影片。
第二幕是你故事的主體部分。一般是在劇本的第30頁至90頁。它之所以稱為電影劇本的對抗部分,是因為一切戲劇的基礎都是衝突(conflict)。一旦你給自己的人物規定出需求(need),亦即在劇本中他想要達到什麼目的,他的目標是什麼,你就可以為這一需求設置障礙(obstacles),這樣就產生了衝突。
第三幕通常發生在第90頁至第120頁之間,是故事的結局。故事是如何結束的?主人公怎麼樣了?他是活著還是死了?他是成功還是失敗了?你的故事需要有一個有力的結尾,以便使人理解並求得完整。
二
愛情片要如何詮釋
電影劇本是一部電影作品的最完整的書面形式。除了對話本以外,還包括對劇中人物、布景、舞臺指導以及各種音響效果的詳細描述。通常人們是根據電影劇本來導演電影作品的,因此電影劇本是合作電影作品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於技術上的原因,電影劇本通常發展成為分鏡頭劇本。
在電影裡,書面劇本沒有分鏡劇本那麼重要,書面只是為了讓演員更好去演繹和詮釋角色,導演和攝影師更需要分鏡劇本來完整電影的製作。
雖然導演是通過劇本去拍攝,可到最後上映時,我們看到的完整電影,還是存在很多問題。
比如《十年一品溫如言》,就在上映後被罵上了熱搜。
它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它是以小說改編,小說作品講述了十年裡男女主之間深深的羈絆和細水長流的感情。
而電影,講了兩個人……糾纏不清的十年。毫無邏輯性,全靠「悲慘氛圍」鋪墊,因為是改編,很多小說的橋段用不了,背景也改了很多,本是言情小說的底子,卻硬生生要觀眾買『悽美愛情』的單,很多觀眾都很不理解,這一部電影是愛情片裡觀眾中途離場最多的,也是現在評分最低的。
它的問題就出在劇本上,首先就是改編的劇本沒有說服力,無法打動普通觀眾,更別說原著粉了。其次因為是小說改編,電視劇都會比電影好評高一些,好歹觀眾們可以多撐幾集。
還有在同檔期的那幾部愛情片,就算去看了,也未必能理解導演到底想要給觀眾展現什麼,編劇到底在講什麼,愛情確實難拍,這麼多年過去了,人們對愛情的理解也跨了好幾個維度,又想戳中心思,又要充滿幻想;想要符合各個年齡段,又要看起來沒有那麼庸俗。
那說到底,還是要劇本能站住腳跟,不會輕易推翻,它的飽滿會讓電影成功一半。
三
寫在最後
最後呢,還是給大家推薦一部2月22日剛在國內上映的一部日本愛情片吧。
菅田將暉不用說了,實力偶像派演員,他的劇我經常追,電影倒不是經常看。
這一部去年在日本上映,應該很多朋友都看過了,但最近也確實沒什麼特別好的電影拍片,這一部起碼坐進電影院不會後悔。
《花束般的戀愛》,愛情與戀愛也許是兩碼事,有戀愛就會有分開,墜入愛河後會經歷一段熱烈,而後就會恢復到正常的二人生活,只是時日流逝,不想改變也得改變。
《墊底辣妹》《借著雨點說愛你》導演土井裕泰聯同《東京愛的故事》神級編劇坂元裕二,強調真實生活感的浪漫,菅田將暉和有村架純襯到絕合演,譜出這代最揪心的愛的故事。
「愛最後肯定是消亡的,所以更多人在消亡前結婚了,以為那還是愛,其實那變成了恩愛。我覺得這部片子不是討論愛,是在討論我到底想過怎麼樣的人生。」
好的愛情劇本是完整的,它有邏輯性,有推理性,充滿愛意、不失浪漫。
無論未來的愛情片會怎樣,我只想以後情人節的時候,能有值得我走進電影院的愛情片,而不是每次都懼怕觀影后不值這次的票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