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力裝置及其省力自行車、三輪車、腳踏船的製作方法
2023-07-08 15:29:11 1
專利名稱:增力裝置及其省力自行車、三輪車、腳踏船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力交通工具,特別是涉及一種增力裝置及其省力自行車、三輪車、腳踏船。
背景技術:
自行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我國是自行車大國,騎自行車的人數是世界上最多的。在各種交通工具日益發達的今天,自行車依然有它獨特的價值。一些汽車普及率很高的國家,從保護圓境角度考慮依然積極倡導騎自行車。但由於普通自行車的腳踏板在使用中是作圓周運動,其中真正能夠用力的區域不到整個圓周的四分之一,存在費力現象,針對這一問題,許多人對普通自行車進行了改進,如中國專利02285256.5公開了一種腳踏節能驅動裝置,在原有腳踏車的基礎上作出改進,將踏板的圓周運動轉化成上下往復踏動,以提高做功效率,使之實現節能省力。這種腳踏節能驅動裝置,其基本結構包括驅動軸、驅動軸上設置的軸承、鏈輪、一對搖臂和一對腳踏板組成,其特徵在於驅動軸下方對稱設置支架,驅動軸上設置一對棘輪,搖臂下方設置對應的棘齒,搖臂與支架之間設置拉簧。所述的腳踏節能驅動裝置的棘齒上設置有彈簧和定位銷,棘齒在搖臂內活動設置,但其兩個搖臂運動沒有連動機構,改變了人們兩腳循圓運動的習慣,使人很難適應,另外其省力目的是達到了,但是以犧牲速度換來的,因此其適用性不強。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人提出一種增力裝置及其省力自行車、三輪車、腳踏船。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增力裝置,含有轉軸,兩槓桿、兩棘輪、兩行星齒輪傳動機構、槓桿聯動復位機構;(1)兩槓桿、兩棘輪分別經軸承安裝在轉軸的左右兩端,棘輪為外棘輪內齒輪的圓形零件,槓桿為中空管件,內部穿有撥杆,撥杆與棘輪接觸端為鍥形頭,另一端折有彎頭,在槓桿上開有固定撥杆並與撥杆匹配的折線形溝槽,在槓桿內部、與棘輪接近端,撥杆上套有復位彈簧;(2)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安裝於棘輪內,含有外行星齒輪,內行星齒輪,外行星齒輪為單齒輪,外行星齒輪連接棘輪內齒,內行星齒輪為兩同軸齒輪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塔狀齒輪,內行星齒輪兩齒輪分別與外行星齒輪及轉軸上固定的齒輪連接;(3)槓桿聯動復位機構含有定滑輪,繩索,定滑輪固定於槓桿中間上部一定位置,繩索兩端繞過定滑輪分別連接兩槓桿,兩槓桿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復運動機構。
所述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為一組,或兩組,或三組,均布於轉軸周圍。
一種省力自行車,含有車架,車輪,車座,車把,腳踏板及增力裝置,其增力裝置含有轉軸,兩槓桿、兩棘輪、兩行星齒輪傳動機構、槓桿聯動復位機構;(1)兩槓桿、兩棘輪分別經軸承安裝在轉軸的左右兩端,棘輪為外棘輪內齒輪的圓形零件,槓桿為中空管件,內部穿有撥杆,撥杆與棘輪接觸端為鍥形頭,另一端折有彎頭,在槓桿上開有固定撥杆並與撥杆匹配的折線形溝槽,在槓桿內部、與棘輪接近端,撥杆上套有復位彈簧;(2)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安裝於棘輪內,含有外行星齒輪,內行星齒輪,外行星齒輪為單齒輪,外行星齒輪連接棘輪內齒,內行星齒輪為兩同軸齒輪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塔狀齒輪,內行星齒輪兩齒輪分別與外行星齒輪及轉軸上固定的齒輪連接;(3)槓桿聯動復位機構含有定滑輪,繩索,定滑輪固定於槓桿中間上部一定位置,繩索兩端繞過定滑輪分別連接兩槓桿,兩槓桿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復運動機構。
所述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為一組,或兩組,或三組,均布於轉軸周圍。
所述增力裝置的槓桿前端裝有踏板,增力裝置的轉軸與省力自行車後輪轉軸為同一轉軸,增力裝置的定滑輪安裝於車架的橫梁上。
一種省力三輪車,含有車架,車輪,車座,車把,腳踏板及增力裝置,其增力裝置含有轉軸,兩槓桿、兩棘輪、兩行星齒輪傳動機構、槓桿聯動復位機構;(1)兩槓桿、兩棘輪分別經軸承安裝在轉軸的左右兩端,棘輪為外棘輪內齒輪的圓形零件,槓桿為中空管件,內部穿有撥杆,撥杆與棘輪接觸端為鍥形頭,另一端折有彎頭,在槓桿上開有固定撥杆並與撥杆匹配的折線形溝槽,在槓桿內部、與棘輪接近端,撥杆上套有復位彈簧;(2)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安裝於棘輪內,含有外行星齒輪,內行星齒輪,外行星齒輪為單齒輪,外行星齒輪連接棘輪內齒,內行星齒輪為兩同軸齒輪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塔狀齒輪,內行星齒輪兩齒輪分別與外行星齒輪及轉軸上固定的齒輪連接;(3)槓桿聯動復位機構含有定滑輪,繩索,定滑輪固定於槓桿中間上部一定位置,繩索兩端繞過定滑輪分別連接兩槓桿,兩槓桿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復運動機構。
所述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為一組,或兩組,或三組,均布於轉軸周圍。
所述增力裝置的槓桿前端裝有踏板,增力裝置的轉軸與三輪車的後輪轉軸為同一轉軸,增力裝置的定滑輪安裝於車架的橫梁上。
一種省力腳踏船,含有船體,座椅,踏板,轉向舵,傳動軸,螺旋槳,一對錐齒輪,及增力裝置,傳動軸位於腳踏船的底部,其露出船體的一端安裝有螺旋槳,另一端通過一對錐齒輪與增力裝置的轉軸連接,其增力裝置含有轉軸,兩槓桿、兩棘輪、兩行星齒輪傳動機構、槓桿聯動復位機構;(1)兩槓桿、兩棘輪分別經軸承安裝在轉軸的左右兩端,棘輪為外棘輪內齒輪的圓形零件,槓桿為中空管件,內部穿有撥杆,撥杆與棘輪接觸端為鍥形頭,另一端折有彎頭,在槓桿上開有固定撥杆並與撥杆匹配的折線形溝槽,在槓桿內部、與棘輪接近端,撥杆上套有復位彈簧;(2)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安裝於棘輪內,含有外行星齒輪,內行星齒輪,外行星齒輪為單齒輪,外行星齒輪連接棘輪內齒,內行星齒輪為兩同軸齒輪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塔狀齒輪,內行星齒輪兩齒輪分別與外行星齒輪及轉軸上固定的齒輪連接;(3)槓桿聯動復位機構含有定滑輪,繩索,定滑輪固定於槓桿中間上部一定位置,繩索兩端繞過定滑輪分別連接兩槓桿,兩槓桿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復運動機構。
所述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為一組,或兩組,或三組,均布於轉軸周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能夠省力,減輕騎車人的勞動強度。
由於採用槓桿原理,並且槓桿只在水平面左右的小範圍內擺動,槓桿始終處於力臂最長的位置,與以往做圓周運動的踏杆相比,省力是顯而易見的。
2、傳動平穩、使用壽命長。
採用兩側槓桿撥動棘輪,並且兩槓桿通過一繩索實現槓桿的復位,兩槓桿的運動雖然是間歇性的,但棘輪的運動是連續的,不會對棘輪、傳動機構造成衝擊,並且傳動平穩。
3、採用棘輪、行星齒輪傳動,避免了鏈條脫落的煩惱。
4、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的變速功能,彌補了槓桿的速度損失。
四
圖1為增力裝置(一組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的正視剖切結構示意2為增力裝置(二組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的正視剖切結構示意3為增力裝置(三組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的正視剖切結構示意4為增力裝置的俯視剖切結構示意5為省力自行車的結構示意6為省力三輪車的結構示意7為省力腳踏船的結構示意8為省力腳踏船的局部A向結構示意圖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參見圖1,圖4,一種增力裝置,含有轉軸2,兩槓桿11、兩棘輪1、兩行星齒輪傳動機構、槓桿聯動復位機構,(1)兩槓桿11、兩棘輪1分別經軸承12安裝在轉軸2的左右兩端,棘輪1為外棘輪內齒輪的圓形零件,槓桿11為中空管件,內部穿有撥杆6,撥杆6與棘輪1接觸端為鍥形頭,另一端折有彎頭,在槓桿11上開有固定撥杆6並與撥杆6匹配的折線形溝槽10,在槓桿11內部、與棘輪1接近端,撥杆6上套有復位彈簧7;(2)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安裝於棘輪1內,含有外行星齒輪5,內行星齒輪4,外行星齒輪5為單齒輪,外行星齒輪5連接棘輪1內齒,內行星齒輪4為兩同轉軸齒輪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塔狀齒輪,內行星齒輪4兩齒輪分別與外行星齒輪5及轉軸2上固定的齒輪3連接;(3)槓桿聯動復位機構含有定滑輪8,繩索8,定滑輪8固定於槓桿11中間上部一定位置,繩索9兩端繞過定滑輪8分別連接兩槓桿11,兩槓桿11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復運動機構;所述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為一組。
使用時,槓桿在小範圍內擺動,帶動轉軸轉動,向前拉動撥杆並拌入折線形溝槽內,可以使槓桿與棘輪分離。
實施例二參見圖2,圖4,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圖中標號相同的代表意義相同,相同之處不重述,不同之處在於,實施例二中的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為二組,均布於轉軸周圍。
實施例三參見圖3,圖4,實施例三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圖中標號相同的代表意義相同,相同之處不重述,不同之處在於,實施例三中的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為三組,均布於轉軸周圍。
實施例四參加圖2,圖4,圖5,一種省力自行車,含有車架13,車輪16,車座14,車把15,腳踏板17及增力裝置18,其增力裝置18含有轉軸2,兩槓桿11、兩棘輪1、兩行星齒輪傳動機構、槓桿聯動復位機構;(1)兩槓桿11、兩棘輪1分別經軸承12安裝在轉軸2的左右兩端,棘輪1為外棘輪內齒輪的圓形零件,槓桿11為中空管件,內部穿有撥杆6,撥杆6與棘輪1接觸端為鍥形頭,另一端折有彎頭,在槓桿上開有固定撥杆並與撥杆匹配的折線形溝槽10,在槓桿11內部、與棘輪1接近端,撥杆6上套有復位彈簧7;(2)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安裝於棘輪1內,含有外行星齒輪5,內行星齒輪4,外行星齒輪5為單齒輪,外行星齒輪5連接棘輪1內齒,內行星齒輪4為兩同轉軸齒輪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塔狀齒輪,內行星齒輪4兩齒輪分別與外行星齒輪5及轉軸上固定的齒輪3連接;(3)槓桿聯動復位機構含有定滑輪8,繩索9,定滑輪8固定於槓桿11中間上部一定位置,繩索9兩端繞過定滑輪8分別連接兩槓桿11,兩槓桿11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復運動機構;所述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為兩組,均布於轉軸周圍;所述增力裝置18的槓桿前端裝有踏板17,增力裝置18的轉軸2與省力自行車後輪轉軸為同一轉軸,增力裝置18的定滑輪8安裝於車架13的橫梁上。
使用時,踏動腳踏板,槓桿在小範圍內擺動,帶動轉軸轉動,使自行車前進,向前拉動撥杆並拌入折線形溝槽內,可以使槓桿與棘輪分離,不影響倒車。
實施例五參見圖2,圖4,圖6一種省力三輪車,含有車架22,車輪23,車座20,車把21,腳踏板24及增力裝置18,其增力裝置18含有轉軸2,兩槓桿11、兩棘輪1、兩行星齒輪傳動機構、槓桿聯動復位機構;(1)兩槓桿11、兩棘輪1分別經軸承12安裝在轉軸2的左右兩端,棘輪1為外棘輪內齒輪的圓形零件,槓桿11為中空管件,內部穿有撥杆6,撥杆6與棘輪1接觸端為鍥形頭,另一端折有彎頭,在槓桿11上開有固定撥杆6並與撥杆6匹配的折線形溝槽10,在槓桿11內部、與棘輪1接近端,撥杆6上套有復位彈簧7;(2)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安裝於棘輪1內,含有外行星齒輪5,內行星齒輪4,外行星齒輪5為單齒輪,外行星齒輪5連接棘輪1內齒,內行星齒輪4為兩同軸齒輪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塔狀齒輪,內行星齒輪4兩齒輪分別與外行星齒輪5及轉軸上固定的齒輪3連接;(3)槓桿聯動復位機構含有定滑輪8,繩索9,定滑輪8固定於槓桿11中間上部一定位置,繩索9兩端繞過定滑輪8分別連接兩槓桿11,兩槓桿11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復運動機構;所述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為兩組,均布於轉軸周圍;所述增力裝置18的槓桿11前端裝有踏板24,增力裝置18的轉軸與三輪車的後輪轉軸為同一轉軸,增力裝置18的定滑輪8安裝於車架20的橫梁上。
使用時,踏動腳踏板,槓桿在小範圍內擺動,帶動轉軸轉動,使三輪車前進,向前拉動撥杆並拌入折線形溝槽內,可以使槓桿與棘輪分離,不影響倒車。
實施例六參見圖2,圖4,圖7,圖8,一種省力腳踏船,含有船體27,座椅26,踏板18,轉向舵25,傳動軸29,螺旋槳30,一對錐齒輪31,及增力裝置18,傳動軸29位於腳踏船的底部,其露出船體的一端安裝有螺旋槳30,另一端通過一對錐齒輪31與增力裝置18的轉軸連接,其增力裝置18含有轉軸2,兩槓桿11、兩棘輪1、兩行星齒輪傳動機構、槓桿聯動復位機構;(1)兩槓桿11、兩棘輪1分別經軸承12安裝在轉軸2的左右兩端,棘輪1為外棘輪內齒輪的圓形零件,槓桿11為中空管件,內部穿有撥杆6,撥杆6與棘輪1接觸端為鍥形頭,另一端折有彎頭,在槓桿11上開有固定撥杆6並與撥杆6匹配的折線形溝槽10,在槓桿11內部、與棘輪1接近端,撥杆6上套有復位彈簧7;(2)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安裝於棘輪1內,含有外行星齒輪5,內行星齒輪4,外行星齒輪5為單齒輪,外行星齒輪5連接棘輪1內齒,內行星齒輪4為兩同軸齒輪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塔狀齒輪,內行星齒輪4兩齒輪分別與外行星齒輪5及轉軸上固定的齒輪3連接;(3)槓桿11聯動復位機構含有定滑輪8,繩索9,定滑輪8固定於槓桿11中間上部一定位置,繩索9兩端繞過定滑輪8分別連接兩槓桿11,兩槓桿11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復運動機構;所述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兩組,均布於轉軸周圍。
使用時,踏動腳踏板,槓桿在小範圍內擺動,帶動轉軸轉動,使腳踏船前進,向前拉動撥杆並拌入折線形溝槽內,可以使槓桿與棘輪分離,不影響倒車。
改變上述幾個實施例中的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的數目,或改變定滑輪的固定位置,還可以有很多實施例,在此不一一詳述。
權利要求
1.一種增力裝置,含有轉軸,兩槓桿、兩棘輪、兩行星齒輪傳動機構、槓桿聯動復位機構,其特徵是(1)兩槓桿、兩棘輪分別經軸承安裝在轉軸的左右兩端,棘輪為外棘輪內齒輪的圓形零件,槓桿為中空管件,內部穿有撥杆,撥杆與棘輪接觸端為鍥形頭,另一端折有彎頭,在槓桿上開有固定撥杆並與撥杆匹配的折線形溝槽,在槓桿內部、與棘輪接近端,撥杆上套有復位彈簧;(2)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安裝於棘輪內,含有外行星齒輪,內行星齒輪,外行星齒輪為單齒輪,外行星齒輪連接棘輪內齒,內行星齒輪為兩同軸齒輪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塔狀齒輪,內行星齒輪兩齒輪分別與外行星齒輪及轉軸上固定的齒輪連接;(3)槓桿聯動復位機構含有定滑輪,繩索,定滑輪固定於槓桿中間上部一定位置,繩索兩端繞過定滑輪分別連接兩槓桿,兩槓桿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復運動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力裝置,其特徵是所述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為一組,或兩組,或三組,均布於轉軸周圍。
3.一種省力自行車,含有車架,車輪,車座,車把,腳踏板及增力裝置,其增力裝置含有轉軸,兩槓桿、兩棘輪、兩行星齒輪傳動機構、槓桿聯動復位機構,其特徵是(1)兩槓桿、兩棘輪分別經軸承安裝在轉軸的左右兩端,棘輪為外棘輪內齒輪的圓形零件,槓桿為中空管件,內部穿有撥杆,撥杆與棘輪接觸端為鍥形頭,另一端折有彎頭,在槓桿上開有固定撥杆並與撥杆匹配的折線形溝槽,在槓桿內部、與棘輪接近端,撥杆上套有復位彈簧;(2)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安裝於棘輪內,含有外行星齒輪,內行星齒輪,外行星齒輪為單齒輪,外行星齒輪連接棘輪內齒,內行星齒輪為兩同軸齒輪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塔狀齒輪,內行星齒輪兩齒輪分別與外行星齒輪及轉軸上固定的齒輪連接;(3)槓桿聯動復位機構含有定滑輪,繩索,定滑輪固定於槓桿中間上部一定位置,繩索兩端繞過定滑輪分別連接兩槓桿,兩槓桿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復運動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省力自行車,其特徵是所述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為一組,或兩組,或三組,均布於轉軸周圍。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省力自行車,其特徵是所述增力裝置的槓桿前端裝有踏板,增力裝置的轉軸與省力自行車後輪轉軸為同一轉軸,增力裝置的定滑輪安裝於車架的橫梁上。
6.一種省力三輪車,含有車架,車輪,車座,車把,腳踏板及增力裝置,其增力裝置含有轉軸,兩槓桿、兩棘輪、兩行星齒輪傳動機構、槓桿聯動復位機構,其特徵是(1)兩槓桿、兩棘輪分別經軸承安裝在轉軸的左右兩端,棘輪為外棘輪內齒輪的圓形零件,槓桿為中空管件,內部穿有撥杆,撥杆與棘輪接觸端為鍥形頭,另一端折有彎頭,在槓桿上開有固定撥杆並與撥杆匹配的折線形溝槽,在槓桿內部、與棘輪接近端,撥杆上套有復位彈簧;(2)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安裝於棘輪內,含有外行星齒輪,內行星齒輪,外行星齒輪為單齒輪,外行星齒輪連接棘輪內齒,內行星齒輪為兩同軸齒輪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塔狀齒輪,內行星齒輪兩齒輪分別與外行星齒輪及轉軸上固定的齒輪連接;(3)槓桿聯動復位機構含有定滑輪,繩索,定滑輪固定於槓桿中間上部一定位置,繩索兩端繞過定滑輪分別連接兩槓桿,兩槓桿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復運動機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省力三輪車,其特徵是所述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為一組,或兩組,或三組,均布於轉軸周圍。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省力三輪車,其特徵是所述增力裝置的槓桿前端裝有踏板,增力裝置的轉軸與三輪車的後輪轉軸為同一轉軸,增力裝置的定滑輪安裝於車架的橫梁上。
9.一種省力腳踏船,含有船體,座椅,踏板,轉向舵,傳動軸,螺旋槳,一對錐齒輪,及增力裝置,傳動軸位於腳踏船的底部,其露出船體的一端安裝有螺旋槳,另一端通過一對錐齒輪與增力裝置的轉軸連接,其增力裝置含有轉軸,兩槓桿、兩棘輪、兩行星齒輪傳動機構、槓桿聯動復位機構,其特徵是(1)兩槓桿、兩棘輪分別經軸承安裝在轉軸的左右兩端,棘輪為外棘輪內齒輪的圓形零件,槓桿為中空管件,內部穿有撥杆,撥杆與棘輪接觸端為鍥形頭,另一端折有彎頭,在槓桿上開有固定撥杆並與撥杆匹配的折線形溝槽,在槓桿內部、與棘輪接近端,撥杆上套有復位彈簧;(2)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安裝於棘輪內,含有外行星齒輪,內行星齒輪,外行星齒輪為單齒輪,外行星齒輪連接棘輪內齒,內行星齒輪為兩同軸齒輪固定在一起形成的塔狀齒輪,內行星齒輪兩齒輪分別與外行星齒輪及轉軸上固定的齒輪連接;(3)槓桿聯動復位機構含有定滑輪,繩索,定滑輪固定於槓桿中間上部一定位置,繩索兩端繞過定滑輪分別連接兩槓桿,兩槓桿形成一上一下的往復運動機構。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省力腳踏船,其特徵是所述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為一組,或兩組,或三組,均布於轉軸周圍。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力交通工具,特別是涉及一種增力裝置及其省力自行車、三輪車、腳踏船,該發明採用槓桿與棘輪的結合,實現了擺動轉換為轉動,採用行星齒輪傳動機構實現傳動和變速,採用了繩索與定滑輪的結合,實現了槓桿的聯動及復位,該發明省力,傳動平穩,特別利於推廣。
文檔編號B62M1/24GK1888480SQ200610017680
公開日2007年1月3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21日
發明者邵國強 申請人:邵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