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抓斗的製作方法
2023-07-08 22:45:16 2
淤泥抓斗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淤泥抓斗,第一抓斗(1)和第二抓斗(2)的上部均轉動連接於安裝座(4)上,安裝座(4)可拆卸連接於操作杆(5)的下端;操作控制裝置包括手柄(7)、拉杆(6)、連接座(11)及手柄定位機構,操作杆(5)的上部設有彎折部(5.1),手柄(7)的末端鉸接於所述的操作杆(5)的彎折部(5.1),拉杆(6)設於操作杆(5)的中空內腔,拉杆(6)的一端與手柄(7)相連接,拉杆(6)的另一端與連接座(11)相連接,第一抓斗(1)和第二抓斗(2)上端均與連接座(11)相鉸接,連接座(11)套合安裝於所述的安裝座(4)內腔。該淤泥抓斗結構輕巧,方便攜帶、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
【專利說明】淤泥抓斗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清除淤泥的工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手動操作的淤泥抓斗。
【背景技術】
[0002] 陰井排水中的泥沙等懸浮物常常沉澱在井內,形成淤泥,且淤泥內常混有各種垃 圾,如不及時將這些淤泥和垃圾清除的話,將會造成陰井堵塞,從而影響衛生。由於陰井的 直徑較小,且數量較多,採用自動化設備不但成本高、且操作不便,所以目前陰井淤泥的清 理多採用人工掏挖,一般情況下,清理工人會準備長柄淤泥袋、長柄棒叉、長柄彎瓢等工具 互相配合進行掏挖,費時費工,又髒又累,且效率很低,操作起來十分不變。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輕巧,方便攜帶、操作方便、工 作效率高的淤泥抓斗。
[0004]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淤泥抓斗,包括由第一抓斗 和第二抓斗組成的抓斗體、操作杆、安裝座及用於控制抓斗體開合的操作控制裝置,所述的 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的上部均轉動連接於所述的安裝座上,所述的安裝座可拆卸連接於所 述的操作杆的下端;所述的操作控制裝置包括手柄、拉杆、連接座及設於手柄和操作杆之間 的手柄定位機構,所述的操作杆的上部設有彎折部,所述的手柄的末端鉸接於所述的操作 杆的彎折部,所述的拉杆設於操作杆的中空內腔,所述的拉杆的一端與所述的手柄相連接, 所述的拉杆的另一端與連接座相連接,所述的第一抓斗和第二抓斗上端均與所述的連接座 相鉸接,所述的連接座套合安裝於所述的安裝座內腔。
[000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本實用新型的淤泥抓斗的結構簡單,便 於手動操作,通過手柄與拉杆的配合即可方便地控制抓斗體的打開和閉合,比起現有技術 的清理工具,不但方便攜帶,且使用時操作非常方便,工作效率高。本實用新型的淤泥抓斗 的抓斗體可採用工程塑料(GV5H)或增強尼龍(PA66) (PPS)來進行製作,操作杆採用鋁塑 管,結構更加輕巧。且廢棄的抓斗也可回收利用,做到環保,減少資源浪費。安裝座可拆卸 連接於操作杆的下端,安裝和拆卸均十分方便。
[0006] 作為優選,所述的安裝座包括堅向設置的第一安裝部和對稱斜向設置於第一安裝 部下端的第二安裝部和第三安裝部,所述的第一安裝部通過螺釘與所述的操作杆相連接。 這樣,安裝座的結構較為緊湊。
[0007] 作為優選,它還包括第一連杆和第二連杆,所述的第二安裝部的下端與第一連杆 的一端相鉸接,所述的第一連杆的另一端與所述的第一抓斗的側壁相鉸接;所述的第三安 裝部的下端與第二連杆的一端相鉸接,所述的第三連杆的另一端與所述的第二抓斗的側壁 相鉸接。這樣,抓斗體的開合控制更為靈活。
[0008] 作為優選,所述的手柄定位機構包括弧形支杆和與支杆相卡合配合的支座,所述 的弧形支杆的一端鉸接與所述的手柄上,所述的支座固定安裝於所述的操作杆上,且所述 的支座上設有多個第一齒牙,所述的弧形支杆的另一端設有當手柄轉動時用於與支座上的 第一齒牙相卡合的第二齒牙。這樣,該手柄定位機構的結構簡單,通過支杆上的第一齒牙和 支座上的第二齒牙相卡合即可對手柄進行定位,定位結構牢固。
[0009]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齒牙和第二齒牙均呈斜向分布。這樣,第一齒牙和第二齒牙 更容易卡合,且卡合穩定。
[0010] 作為優選,所述的彎折部與操作杆的杆體之間的夾角α為20?70°。這樣,使用 時清理工人站在陰井旁邊觀測抓斗抓取的情況即可,更加方便清理工人的操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 圖1本實用新型淤泥抓斗的結構示意圖。
[0012] 圖2本實用新型淤泥抓斗的下部的結構示意圖(去掉安裝座)。
[0013] 圖3圖1的Α部分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14] 圖1-3中:1第一抓斗、2第二抓斗、3第二連杆、4安裝座、4. 1第一安裝部、4. 2第 二安裝部、4. 3第三安裝部、5操作杆、5. 1彎折部、6拉杆、7手柄、8弧形支杆、8. 1第一齒牙、 9支座、9. 1第二齒牙、10第一連杆、11連接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0016] 如圖1-3所示,一種淤泥抓斗,包括由第一抓斗1和第二抓斗2組成的抓斗體、操 作杆5、安裝座4及操作控制裝置,所述的第一抓斗1和第二抓斗2的上部均轉動連接於所 述的安裝座4上,所述的安裝座4可拆卸連接於所述的操作杆5的下端;所述的操作控制裝 置包括手柄7、拉杆6、連接座11及設於手柄7和操作杆5之間的手柄定位機構,所述的操 作杆5的上部設有彎折部5. 1,所述的手柄7的末端鉸接於所述的操作杆5的彎折部5. 1, 所述的拉杆6設於所述的操作杆5的中空內腔,所述的拉杆6的一端與操作杆5相連接,所 述的拉杆6的另一端與連接座11相連接,所述的第一抓斗1和第二抓斗2上端均與所述的 連接座11相鉸接,所述的連接座11套合安裝於所述的安裝座4內腔。
[0017] 所述的安裝座4包括堅向設置的第一安裝部4. 1和對稱斜向設置於第一安裝部 4. 1下端的第二安裝部4. 2和第三安裝部4. 3,所述的第一安裝部4. 1通過螺釘與所述的操 作杆5相連接。
[0018] 它還包括第一連杆10和第二連杆3,所述的第二安裝部4. 2的下端與第一連杆10 的一端相鉸接,所述的第一連杆10的另一端與所述的第一抓斗1的側壁相鉸接;所述的第 三安裝部4. 3的下端與第二連杆3的一端相鉸接,所述的第三連杆3的另一端與所述的第 二抓斗2的側壁相鉸接。
[0019] 所述的手柄定位機構包括弧形支杆8和與支杆8相卡合配合的支座9,所述的弧形 支杆8的一端鉸接與所述的手柄7上,所述的支座9固定安裝於所述的操作杆5上,且所述 的支座9上設有多個第一齒牙9.1,所述的弧形支杆8的另一端設有當手柄轉動時用於與支 座9上的第一齒牙9. 1相卡合的第二齒牙8. 1。
[0020] 所述的第一齒牙9. 1和第二齒牙8. 1均呈斜向分布。
[0021] 所述的彎折部5. 1與操作杆5的杆體之間的夾角α為25°。
[0022] 使用時通過向上拉動拉手柄7,即可帶動拉杆6向上運動,當手柄7拉動到一定的 程度時,弧形支杆8上的第二齒牙8. 1與支座9上的第一齒牙9. 1相卡合,將手柄7定位; 拉杆6帶動連接座11即可控制第一抓斗1和第二抓斗2的閉合,這時可將抓斗體中的淤泥 閉合在抓斗體中,再將操作杆5從陰井中取出,向下拉動手柄7復位即可將淤泥倒掉,手動 操作非常方便。
[0023] 以上僅就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例作了說明,但不能理解為是對權利要求的限 制。本實用新型不僅局限於以上實施例,其具體結構允許有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 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所作的各種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淤泥抓斗,其特徵在於:包括由第一抓斗(1)和第二抓斗(2)組成的抓斗體、操 作杆(5)、安裝座(4)及操作控制裝置,所述的第一抓斗(1)和第二抓斗(2)的上部均轉動 連接於所述的安裝座(4)上,所述的安裝座(4)可拆卸連接於所述的操作杆(5)的下端; 所述的操作控制裝置包括手柄(7)、拉杆(6)、連接座(11)及設於手柄(7)和操作杆(5)之 間的手柄定位機構,所述的操作杆(5)的上部設有彎折部(5. 1),所述的手柄(7)的末端鉸 接於所述的操作杆(5)的彎折部(5. 1),所述的拉杆(6)設於操作杆(5)的中空內腔,所述 的拉杆(6)的一端與所述的手柄(7)相連接,所述的拉杆(6)的另一端與連接座(11)相連 接,所述的第一抓斗(1)和第二抓斗(2)上端均與所述的連接座(11)相鉸接,所述的連接 座(11)套合安裝於所述的安裝座(4)內腔。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抓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安裝座(4)包括堅向設置的 第一安裝部(4. 1)和對稱斜向設置於第一安裝部(4. 1)下端的第二安裝部(4. 2)和第三安 裝部(4. 3),所述的第一安裝部(4. 1)通過螺釘與所述的操作杆(5)相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淤泥抓斗,其特徵在於:它還包括第一連杆(10)和第二連杆 (3),所述的第二安裝部(4. 2)的下端與第一連杆(10)的一端相鉸接,所述的第一連杆(10) 的另一端與所述的第一抓斗(1)的側壁相鉸接;所述的第三安裝部(4. 3)的下端與第二連 杆(3)的一端相鉸接,所述的第三連杆(3)的另一端與所述的第二抓斗(2)的側壁相鉸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抓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手柄定位機構包括弧形支杆 (8)和與支杆(8)相卡合配合的支座(9),所述的弧形支杆(8)的一端鉸接與所述的手柄 (7)上,所述的支座(9)固定安裝於所述的操作杆(5)上,且所述的支座(9)上設有多個第 一齒牙(9. 1),所述的弧形支杆(8)的另一端設有當手柄轉動時用於與支座(9)上的第一齒 牙(9. 1)相卡合的第二齒牙(8. 1)。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淤泥抓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齒牙(9. 1)和第二齒牙 (8. 1)均呈斜向分布。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淤泥抓斗,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彎折部(5. 1)與操作杆(5)的 杆體之間的夾角α為20?70°。
【文檔編號】E03F7/08GK203834648SQ201420287753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30日
【發明者】朱良軍 申請人:朱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