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最強的四大名將(歷史上壓根不存在)
2023-07-08 07:19:19 1
歷史告訴我們,一個國家的安定,所依靠的除了治國有方的君王,有才能一心為國的文臣外,還要依仗在外保家衛國英勇作戰的士兵和領兵有道的武將。
江山代有人才出,每個時代都有浴血奮戰的英雄流芳百世,比如十七歲便揚名天下的霍去病,比如不戰而屈人之兵的郭子儀。
他們守衛著家國天下,自然會受到百姓以及後人的愛戴以及尊敬,他們是時代的象徵,是時代的烙印。
人們喜歡聽膾炙人口的英雄故事,他們的事跡也無數次被搬上了熒幕,成為人們心之嚮往的存在。
但就像四大美人中的貂蟬是虛構出來的一樣,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英雄將領,同樣也是被虛構出來的。
他們誕生於話本中,卻在日後的口口相傳中被人們當成了真正的歷史,尤其是受到電視劇的影響,更是讓無數人深信不疑。
所以那些被杜撰出來的英雄人物你了解幾個?
羅成說到羅成,首先想到的就是電視劇《隋唐英雄傳》由聶遠飾演的少年將軍,羅成最後因萬箭穿心而死,成為了無數人少年時的意難平。
羅成作為隋唐第七傑,有著冷麵寒槍之稱,使得一手好槍法,武藝高強,相貌英俊,因在眾位高手中一舉奪得武狀元而揚名立萬。
雖為燕王獨子,但他本人卻並不嬌縱,相反他格外的注重義氣,雖然年少,但是做事沉穩不魯莽,這一點從他大破楊林的一字長蛇陣便可看出。
瓦崗山起義後,楊林奉命圍剿,面對一字長蛇陣其他人束手無策,而羅成受王伯之邀,欣然前往,最後他以單槍破雙槍之招式擊敗定彥平,徹底破陣,替瓦崗解了燃眉之急。
後瓦崗內部產生分歧,最後解散,而羅成也決定追隨秦王李世民,並立下了無數的戰功。
之後太子李建成因為忌憚弟弟日益壯大的勢力,選擇了犧牲羅成。在與劉黑闥交戰之時,羅成數次出戰而力竭,又因中計死於亂箭之下。
羅成身上充滿了悲劇色彩,23歲便成為了政治鬥爭下的犧牲品,又怎麼能不讓人扼腕。
在很多人為羅成的遭遇感到悲憤時,卻並不知曉史書中從未出現過他的名字。
而對羅成最初的記載,出現在《隋唐演義》等一系列小說當中,後經對比研究,發現羅成與隋唐名將羅士信的經歷高度相似,故羅士信也被認定為是羅成的原型。
但名字到底只是一個符號,我們所讚頌的永遠是羅成身上的英勇忠義。
楊宗保楊家人的故事至始至終都透露著悲壯的氣息,男女老少,皆忠心為國,為了抵禦外敵,抗擊敵寇,可謂是滿門忠烈。
楊家將威名遠揚,楊家七子更是個個驍勇善戰,但是戰場之上刀劍無眼,七子去六子歸永遠昭示著他們的為國為民,百姓們也永遠在歌頌他們的英勇事跡。
後楊延昭之子楊宗保,立志擔起父輩們未盡的責任。
楊宗保天賦異稟,又出身將門,從小便耳濡目染,再加上家人細心的教導,年紀輕輕便已經熟讀兵法且武藝超群。
可他並不想成為活在長輩翅膀下的幼鳥,而是想成為擊破長空的雄鷹。
十五歲他已隨自己的父親上了戰場,之後在攻打穆柯寨之時,結識了自己的命定之人穆桂英。
穆桂英是女中豪傑,為人灑脫不拘小節,性格剛烈且驍勇善戰,雖是土匪出身卻深明大義。
成婚後夫妻二人同上戰場抗敵,穆桂英在掛帥之後更是大破天門陣,擊退遼軍主力。
後楊宗保在父親去世之後奉旨出徵西夏,最後卻殞命於金山之上,同羅成一樣死於亂箭之下。
至此楊家只剩婦孺,但楊家的女眷們同樣堅忍不拔,佘老太君百歲高齡仍能披甲上陣,楊門女將有著不輸男兒的氣魄。
楊宗保和穆桂英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卻不知夫妻二人皆是由小說杜撰。
據宋史記載,楊延昭之子名為楊廣文,而楊宗保之名最早出現在《燼餘錄》中,是以楊廣文為原型所創作的人物,經後世其形象不斷豐滿。
但無論是誰,人們都始終牢記著楊家三代人的功績。
薛丁山在人們的普遍認知裡,薛丁山為名將薛仁貴之子,薛仁貴常年在外領兵作戰,得勝歸來時卻因射虎誤射其子薛丁山,幸好薛丁山為人所救。
父子二人再未相見,後來薛仁貴被困鎖陽城,學藝已精的薛丁山下山為父親解圍,後更是屢立戰功。
而薛丁山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與妻子樊梨花之間的愛恨糾葛,二人本為敵對勢力,但樊梨花對其一見鍾情,後更是為他投唐。
不過夫妻二人間也有不少的矛盾,這才有了三休三請樊梨花的故事。
薛丁山子承父業,為穩固大唐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最終卻因兒子薛剛而死。薛剛誤殺太子,使得整個薛家受到牽連。
雖然說這些故事朗朗上口,為世人所傳誦,但無論是薛丁山還是樊梨花,都是人們幻想中的產物,是由杜撰而來。
薛仁貴的確有一子,但其子名為薛訥而非薛丁山,薛丁山是借鑑了薛訥的部分經歷而被創造出來的虛擬人物。
薛訥一生起起伏伏,因兵敗被貶為庶人過,後又得以重用,大敗吐蕃,但並未因他人之過而被降罪,他一生鎮守邊關,鞠躬盡瘁。
總結
對待歷史,應當嚴謹,虛擬與現實不同,不能混為一談。無論羅成,還是楊宗保、薛丁山,都是人們基於史實,添加進自己的想像,所創造出來的他們心目中的英雄。
英雄應當意氣風發,應當出類拔萃,應當不懼死亡,但受到當時社會的影響,這些英雄最後都是以悲劇結尾。
真正的悲劇是什麼,就是把原本的美好徹底地打碎,這樣才能給讀者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這些虛構的英雄人物,在乎的是他們背後的內涵,他們的忠肝義膽,他們的不懼生死,已經留在人們的心中,為後人所傳頌。
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被賦予了生命力,成為了人們嚮往崇拜的對象,我們更應該注重的是他們所傳遞出來的精神,那種捨生取義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