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銷量超三億到籤約亞運(從銷量超三億到籤約亞運)
2023-07-08 07:01:58 1
從銷量超三億到籤約亞運?曾憑藉「做中國人的口糧咖啡」「掛耳咖啡、膠囊濃縮咖啡液雙類目天貓No.1」等標籤而備受關注的隅田川咖啡(以下簡稱「隅田川」),最近又憑藉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官方咖啡獨家供應商的身份成功「出圈」,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從銷量超三億到籤約亞運?以下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從銷量超三億到籤約亞運
曾憑藉「做中國人的口糧咖啡」「掛耳咖啡、膠囊濃縮咖啡液雙類目天貓No.1」等標籤而備受關注的隅田川咖啡(以下簡稱「隅田川」),最近又憑藉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官方咖啡獨家供應商的身份成功「出圈」。
國際體育賽事牽手國產新銳咖啡品牌,這還是第一次。這家國產咖啡為何受到如此高規格體育賽事的青睞?
帶著疑問,近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拜訪了隅田川咖啡創始人林浩。這天下午,陽光正好,他恰好穿著一件印有「coffee」字樣的上衣,呷一口咖啡,便開始了一場「隨意而為的即興演講」。
實際上,在下定決心專注「做」咖啡之前,林浩已經當了很久的掛耳咖啡「搬運工」。2000年赴日留學,2008年回國創業,在「隅田川」誕生之前,林浩已經在咖啡商貿行業摸爬滾打了近6年的時間。
隨著國內網際網路行業的快速發展,網絡經濟席捲而來,各行各業都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也讓一心想將好咖啡帶回國內市場的林浩意識到「網際網路咖啡」或將成為一個突破口,並下決心重新布局,創立自己的咖啡品牌。
2015年,林浩與另一位合伙人一起創立了隅田川咖啡。截至目前,隅田川已經開發出了包括掛耳鮮咖啡、膠囊鮮萃咖啡液、袋泡鮮咖啡、凍幹咖啡在內的一系列咖啡產品。短短6年內,隅田川已取得了不俗成績:2020年「雙十一」期間,隅田川天貓總銷售額達到2370萬元,同比增長了430%,在掛耳咖啡、咖啡液兩大類目中銷量位居第一。
今年4月,林浩迎來了「進擊」路上的一次重要轉折——隅田川成為了杭州2022年亞運會官方指定咖啡。在林浩看來,與亞運合作,對於隅田川來說,是一次走向世界的機會。這意味著,隅田川的品牌建設將跨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從品牌形象、供應鏈渠道到市場空間等眾多要素環節,都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更高的發展要求。
國產零售咖啡品牌的重要代表
「開始想做這件事,其實只是想喝一杯美式咖啡。」當說起自己做咖啡生意的初衷時,林浩頗有幾分不好意思。
林浩與咖啡的故事從日本留學時期就開始寫下,赴日經歷給他帶來的最大變化之一,可能就是真正習慣了喝咖啡。「我在日本留學期間曾做過一家西餐料理店的後廚兼職。總廚長在備菜時,習慣在邊上放上一杯咖啡。他總是一手端著咖啡,一手端著潔白的託盤,看起來很酷。」林浩告訴記者,這種充滿儀式感的生活方式極大地觸發了他,在耳濡目染之下,他逐漸成為了一個咖啡愛好者。
但是2014年左右的杭州,喝咖啡並不流行。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咖啡市場被以「星巴克」為代表的歐美系咖啡和以「漫咖啡」為代表的韓系咖啡等佔據。在林浩看來,這些快餐式的零售咖啡無法展示咖啡的「純粹」和美感。
「當時在中國,咖啡市場還沒有『國產的老大』,而且這個賽道夠大。」回憶起自己咖啡創業時鎖定的市場目標,林浩微微挺直了腰杆兒,那時的中國還沒有本土的零售咖啡巨頭,更不用說能生產精品咖啡的國產品牌,他希望自己能填補這個空白。
於是,立志成為「中國口糧咖啡的開創者」的林浩在2015年成立了隅田川咖啡。
當時的杭州,電子商務已經如火如荼,這讓林浩看到了「突出重圍」的機會。受杭州網際網路氛圍的影響,林浩敏銳地搭上了電商的「快車」。2016年3月,隨著天貓旗艦店的開店,隅田川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並率先將掛耳、膠囊等創新咖啡產品引入中國,迅速搶佔了快消鮮咖啡賽道。
「出道」即小有成就,這無疑為隅田川迅速成長為國內頭部新銳咖啡品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20年「雙十一」期間,隅田川斬獲掛耳咖啡、咖啡液兩大類目銷量第一。
除了自身的努力,有時成功也少不了天時地利。據前瞻研究院的《2020-2025年中國咖啡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初步估計2021至2026年我國咖啡行業的市場規模將保持10%的平均複合增速,到2026年接近1700億元。
因此,不少咖啡人和投資人依然對咖啡產業充滿期待。林浩也是如此,並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5年之內完成100億的銷售額。這個小目標足以讓隅田川咖啡有望成為國產零售咖啡品牌的重要代表。
重塑國內供應鏈
但是,林浩的目標可不止於此。實際上,在隅田川創立之初,他就希望可以整合全球的優秀咖啡供應鏈,重塑國內的咖啡產業。
快消品如果缺乏產能基礎,就如同一棟大廈缺少根基,沒辦法做到產品穩定、產量穩定。相較於國外,目前中國咖啡供應鏈仍面臨很大的提升空間。以掛耳咖啡生產線為例,有關數據顯示,中國的生產速度普遍為50—60包/分鐘,而日本可達到200包/分鐘。
實際上,得益於咖啡代工廠和相關食品產業的崛起,國內的咖啡產業供應鏈並不缺少機械設備、生產加工等重要環節,關鍵在於還未建立完整的供應鏈體系。
「難道國內生產不了無紡布嗎?當然不是。中國具備生產無紡布的技術,也具備相應的生產設備,但生產出的產品依舊存在精度不夠的問題,原因正在於各環節之間缺少聯動。」林浩以掛耳咖啡濾紙的生產為例進一步解釋,目前國內的咖啡供應鏈之間缺乏合作,沒有制定明確的生產標準,自然無法做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品質產品。
因此,在汲取國外供應鏈經驗的同時,隅田川也在積極參與重塑國內供應鏈,開發咖啡保鮮技術,投資核心設備。「供應鏈的重塑可不是在一個舊的主板安裝新的CPU,只有建立新的生產線才能真正推動改造,」林浩說,「隅田川已在崑山投資建設了以掛耳咖啡和袋泡咖啡為主的咖啡生產線,預計8月投產。今年產能就能達到2億包,全部交付後預計年產量將達13億包,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
隅田川是杭州土生土長的企業,林浩也希望能在「家門口」造個工廠。杭州歷來是飲料業巨頭重兵角逐之地,娃哈哈、統一、可口可樂等中外巨頭紛紛在杭州設立重要生產基地,隅田川又怎能缺席?林浩透露,下一步計劃在下沙保稅區內建立一個「世界咖啡工廠」。
2020年9月,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杭州片區掛牌成立。兩個月後,「隅田川咖啡新世界工廠」項目入選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杭州片區錢塘區塊首批10個落戶項目之一,同時入駐天貓世界工廠。
於隅田川而言,隨著國內的咖啡市場越來越大,又有天貓世界工廠在倉儲、物流與供應出口等方面的支持,隅田川將有機會融入全球貿易協作體系,與世界進一步接軌。
於杭州而言,「隅田川咖啡新世界工廠」項目或將成為推動咖啡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實際上,自提出新製造業計劃以來,在「網際網路 」驅動下,杭州的製造業智造升級不斷提速,在核心技術、產業聚集、人才聚集等方面不斷取得成效。林浩也指出,杭州先進的製造業產業集群和電商優勢都將為發展咖啡產業提供有力支撐。
牽手亞運,打造杭州新名片
「杭州的咖啡味道越來越濃了。」這是採訪伊始林浩對記者說的第一句話。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和資本青睞,在杭州,線下精品咖啡館蓬勃發展,咖啡新零售逐漸興起,咖啡的消費場景正在快速拓展。與此同時,隨著杭州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消費群體的年輕化,咖啡的消費人群迅速擴大,咖啡的味道也同這座城市的活力氣息一般越來越濃鬱。
此次隅田川作為官方指定的獨家咖啡供應商亮相亞運會,天然帶有社交屬性的咖啡無疑會為杭州增添更多魅力。
辦好一場會,提升一座城。對於現階段的國產咖啡而言,牽手亞運又何嘗不是一次提升的機遇?一方面,參與高規格國際賽事是隅田川綜合實力的最好證明;另一方面,一場國際賽事從籌備到落幕,都將會吸引國際廣泛關注,這將成為隅田川「出圈」的絕佳機會。
「與國際賽事合作,是我一直以來的想法,這次藉助杭州亞運會的影響力,必定會有更多的人關注到國產咖啡品牌。」對此林浩多了幾分憧憬,「如果中國能誕生一家不輸於雀巢的本土咖啡品牌,它的總部在杭州,杭州的國際化是不是會更進一步?」林浩希望,咖啡能成為杭州新的城市名片。
國際化一直是杭州近年來努力的方向,亞運會將是杭州走向國際的重要渠道。如果說亞運會是亞洲不同國家體育精神與文化交流的一個龐大且絢麗多彩的載體,那麼隅田川咖啡則有可能成為一個微小且潤物無聲的新載體,於細微處傳播杭州城市文化,將更具實力、更富魅力的杭州展現在世界舞臺上。
對此,隅田川也早有規劃。「我們會在咖啡的外包裝上通過繪畫的方式宣傳杭州文化。比如,我發現杭州人在過斑馬線的時候,只要紅燈一閃,所有人都會馬上停止行走,這個細節就很好地體現了杭州的城市氣質。」林浩表示,亞運會前,隅田川還將在杭州建立一個藝術咖啡館,打造展現咖啡文化與杭州城市文化的新場所。
林浩認為,緊跟城市步伐的隅田川是幸運的,從開啟電商之路到牽手亞運的6年間,隅田川在不斷成長,國產咖啡正在走向世界。
林浩還指出,在創新驅動發展的新態勢下,國內的咖啡產業供應鏈正在加速重塑。他期待著未來隨著杭州城市化進程的提速、城市消費水平的提高和大眾對咖啡認知水平的提升,當人們不再滿足於便利店裡的包裝咖啡產品和速溶咖啡,精品咖啡將漸漸成為城市和生活的一部分,咖啡文化也能成為點燃城市「熱情」的新力量。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