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樣式的二維碼、其生成方法及二維碼標籤與流程
2023-08-02 14:03:06

本發明涉及一種二維碼,尤其是一種新樣式的二維碼、其生成方法及二維碼標籤。
背景技術:
圖1中的二維碼圖樣為現有樣式的二維碼,其樣式過於單一。為了解決現有二維碼樣式單一的問題,又出現了除黑色以外顏色的彩色二維碼、或者在彩色二維碼中加入有相關的圖片,但是,二維碼圖像自身的樣式還是沒有改變,其他形式還是過於單一。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根據二維碼的使用目的對二維碼的樣式進行自定義,具有樣式新穎的特點的一種新樣式的二維碼、其生成方法及二維碼標籤。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新樣式的二維碼,包括二維碼圖像層,所述二維碼圖像層中的二維碼圖像包括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用於存儲二維碼編碼信息的信息存儲圖像、和/或校正圖像塊,所述信息存儲圖像由若干個相互之間不相連的信息點構成,所述位置探測圖像塊與所述校正圖像塊為常規結構或非常規結構。
上述的新樣式的二維碼,其中,還包括網格層,三個所述位置探測圖像塊、構成所述信息存儲圖像的若干個信息點、和/或所述校正圖像塊分別設置在所述網格層中的位置探測圖像塊區域、信息點網格單元與校正圖像塊區域中,構成所述信息點網格單元的網格線為有色線條或無色線條。
上述的新樣式的二維碼,其中,在所述網格層的底部還設有圖像層,三個所述位置探測圖像塊、構成所述信息存儲圖像的若干個信息點、和/或所述校正圖像塊覆蓋在所述圖像層上、且對所述圖像層進行遮擋;
所述圖像層為所選定的圖片和/或色塊。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樣式的二維碼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二維碼序號資料庫中調用一個未使用的二維碼序號;
步驟2、根據二維碼的使用目的以選定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構成信息存儲圖像的若干個信息點、和/或所述校正圖像塊的形狀,以得到形狀編碼;
步驟3、選擇網格層的尺寸,以得到尺寸信息;
步驟4、根據作業系統的當前時間以對二維碼序號、形狀編碼與尺寸信息的位置進行排列,以形成序號組;
步驟5、根據作業系統的當前時間與當前操作人員的二維碼生成系統中的操作權限,以調用至少一種加密算法對序號組進行加密操作,以形成加密序號組;
步驟6、根據加密序號組和/或用戶當前輸入的信息以生成相對應的二維碼。
上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4中,在對二維碼序號、形狀編碼與尺寸信息的位置進行排列前,獲取作業系統當前時間中的末位數字,以判定該末位數字是否能夠被2整除,其包括兩種情況:
情況一:
若作業系統當前時間中的末位數字能夠被2整除,則採用根據步驟1至步驟3的順序對二維碼序號、形狀編碼與尺寸信息進行排列,以形成序號組;
情況二:
若作業系統當前時間中的末位數字能夠被2整除,則採用根據步驟3至步驟1的順序對二維碼序號、形狀編碼與尺寸信息進行排列,以形成序號組。
上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5中,包括以下子步驟:
步驟51、根據作業系統的當前時間以調用一種加密算法;
步驟52、當前操作人員在二維碼生成系統中輸入其操作權限,並根據其操作權限以調用與其相對應的加密算法;
步驟53、將以當前時間調用的加密算法和與操作權限相對應的加密算法進行比較,若判定兩種加密算法為同一種加密算法,則採用加密算法對序號組進行加密後形成加密序號組;
若判定兩種加密算法不相同,則採用以當前時間調用的加密算法對序號組進行第一次加密,形成加密序號組;然後,再採用與操作權限相對應的加密算法對加密序號組再進行第二次加密操作,以形成再加密序號組。
上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51實施前,需要作業系統當前時間中的最後兩位數字00~59劃分為11個區間段,並將每個區間段分別與一種加密算法相綁定,以形成11個一次加密區間段;
加密算法包括DES加密算法、3DES加密算法、TEA加密算法、XTEA加密算法、RC4加密算法、PANAMA加密算法、Twofish加密算法、CAST-128加密算法、CAST-256加密算法、MD5加密算法與enigma加密算法。
上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驟4實施前,還包括選擇相應的圖像,以得到圖像信息;
根據作業系統的當前時間以對二維碼序號、形狀編碼、尺寸信息與圖像信息的位置進行排列,以形成序號組;
根據作業系統的當前時間與當前操作人員的二維碼生成系統中的操作權限,以調用至少一種加密算法對序號組進行加密操作,以形成加密序號組;
根據加密序號組和/或用戶當前輸入的信息以生成相對應的二維碼。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二維碼標籤,包括相複合的二維碼圖像層、網格層與標籤底層,所述二維碼圖像層與所述網格層依次覆蓋在所述標籤底層上;
所述二維碼圖像層中的二維碼圖像包括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用於存儲二維碼編碼信息的信息存儲圖像、和/或校正圖像塊,所述信息存儲圖像由若干個相互之間不相連的信息點構成,所述位置探測圖像塊與所述校正圖像塊為常規結構或非常規結構;
三個所述位置探測圖像塊、構成所述信息存儲圖像的若干個信息點、和/或所述校正圖像塊分別設置在所述網格層中的位置探測圖像塊區域、信息點網格單元與校正圖像塊區域中,構成所述信息點網格單元的網格線為有色線條或無色線條;
三個所述位置探測圖像塊、構成所述信息存儲圖像的若干個信息點、和/或所述校正圖像塊覆蓋在所述標籤底層上、且對所述標籤底層進行遮擋。
上述二維碼標籤,其中,所述標籤底層為所選定的圖片和/或色塊,在所述標籤底層的底部表面覆蓋有粘膠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中的可根據二維碼的使用目的對二維碼的樣式進行自定義,具有樣式新穎、多樣化的特點;
本發明通過當前系統時間與操作人員的操作權限以調用相應的加密方式,使加密方式具有隨機性與多變性;
由於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若干個信息點和校正圖像塊的頂部突出於網格層的頂部表面,從而使二維碼圖像層具有立體感。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二維碼的樣式圖;
圖2為本發明中二維碼的第一實施例結構圖;
圖3為本發明中二維碼的第一實施例結構圖;
圖4為本發明中生成方法的第一實施例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中生成方法的第二實施例流程圖;
圖6為本發明中二維碼標籤的第一實施例結構圖;
圖7為圖6的側視圖;
圖8為本發明中二維碼標籤的第二實施例結構圖;
圖9為圖8的側視圖。
主要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二維碼圖像層;11-位置探測圖塊;12-信息點;13-校正圖像塊;2-網格層;21-位置探測圖像塊區域、22-信息點網格單元;23-校正圖像塊區域;3-圖像層;4-標籤底層;5-粘膠層
具體實施算法
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新樣式的二維碼,包括二維碼圖像層1與網格層2。
二維碼圖像層1中的二維碼圖像包括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11與用於存儲二維碼編碼信息的信息存儲圖像,信息存儲圖像由若干個相互之間不相連的信息點12、和校正圖像塊13構成。
在本實施例中,位置探測圖像塊為非常規的由方框環與方形點所構成的樣式,校正圖像塊為非常規的方形點結構。
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11均是由圓環結構與設置在其內部的圓點所構成的組合結構,若干個信息點12為圓形點,校正圖像塊13為由圓環結構與設置在其內部的圓點所構成的組合結構,且校正圖像塊的尺寸小於位置探測圖像塊的尺寸。
網格層2包括位置探測圖像塊區域21、信息點網格單元22與校正圖像塊區域23,構成信息點網格單元22的網格線為有色線條或無色線條。
位置探測圖像塊11被設置在位置探測圖像塊區域21中,信息點12被設置在信息點網格單元22中,校正圖像塊13被設置在校正圖像塊區域23中。
在本實施例中,構成信息點網格單元的網格線為有色線條。
信息點被設置在尺寸相同的信息點網格單元中,其中,帶有信息點的兩個相鄰的信息點網格單元中的信息點不發生接觸或不相連。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新樣式的二維碼,包括二維碼圖像層1、網格層2與圖像層。
二維碼圖像層1中的二維碼圖像包括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11與用於存儲二維碼編碼信息的信息存儲圖像,信息存儲圖像由若干個相互之間不相連的信息點12、和校正圖像塊13構成。
在本實施例中,位置探測圖像塊為非常規的由方框環與方形點所構成的樣式,校正圖像塊為非常規的方形點結構。
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11均是由圓角矩形環結構與設置在其內部的圓點所構成的組合結構,若干個信息點12為圓形點,校正圖像塊13為由圓環結構與設置在其內部的圓點所構成的組合結構。
網格層2包括位置探測圖像塊區域21、信息點網格單元22與校正圖像塊區域23,構成信息點網格單元22的網格線為有色線條或無色線條。
位置探測圖像塊11被設置在位置探測圖像塊區域21中,信息點12被設置在信息點網格單元22中,校正圖像塊13被設置在校正圖像塊區域23中。
在本實施例中,構成信息點網格單元的網格線為無色線條。
信息點被設置在尺寸相同的信息點網格單元中,其中,帶有信息點的兩個相鄰的信息點網格單元中的信息點不發生接觸或不相連。
圖像層3設置在網絡層2的底部,圖像層3為所選定的圖片和/或色塊。
在本實施例中,圖像層為圖片。
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11、構成信息存儲圖像的若干個信息點12、校正圖像塊13覆蓋在圖像層3上、且對圖片進行遮擋。
另外,位置探測圖像塊區域21、信息點網格單元22與校正圖像塊區域23也對與圖片相對應的位置形成了遮擋。
如圖4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新樣式的二維碼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二維碼序號資料庫中調用一個未使用的二維碼序號。
步驟2、根據二維碼的使用目的以選定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構成信息存儲圖像的若干個信息點、和/或所述校正圖像塊的形狀,以得到形狀編碼。
步驟3、選擇網格層的尺寸,以得到尺寸信息。
步驟4、根據作業系統的當前時間以對二維碼序號、形狀編碼與尺寸信息的位置進行排列,以形成序號組。
其中,在步驟4中,在對二維碼序號、形狀編碼與尺寸信息的位置進行排列前,獲取作業系統當前時間中的末位數字,以判定該末位數字是否能夠被2整除,其包括兩種情況:
情況一:
若作業系統當前時間中的末位數字能夠被2整除,則採用根據步驟1至步驟3的順序對二維碼序號、形狀編碼與尺寸信息進行排列,以形成序號組;
情況二:
若作業系統當前時間中的末位數字能夠被2整除,則採用根據步驟3至步驟1的順序對二維碼序號、形狀編碼與尺寸信息進行排列,以形成序號組。
步驟5、根據作業系統的當前時間與當前操作人員的二維碼生成系統中的操作權限,以調用至少一種加密算法對序號組進行加密操作,以形成加密序號組。
其中,在步驟5中,包括以下子步驟:
步驟51、根據作業系統的當前時間以調用一種加密算法;
步驟52、當前操作人員在二維碼生成系統中輸入其操作權限,並根據其操作權限以調用與其相對應的加密算法;
步驟53、將以當前時間調用的加密算法和與操作權限相對應的加密算法進行比較,若判定兩種加密算法為同一種加密算法,則採用加密算法對序號組進行加密後形成加密序號組;
若判定兩種加密算法不相同,則採用以當前時間調用的加密算法對序號組進行第一次加密,形成加密序號組;然後,再採用與操作權限相對應的加密算法對加密序號組再進行第二次加密操作,以形成再加密序號組。
其中,在步驟51實施前,需要作業系統當前時間中的最後兩位數字00~59劃分為11個區間段,並將每個區間段分別與一種加密算法相綁定,以形成11個一次加密區間段;
加密算法包括DES加密算法、3DES加密算法、TEA加密算法、XTEA加密算法、RC4加密算法、PANAMA加密算法、Twofish加密算法、CAST-128加密算法、CAST-256加密算法、MD5加密算法與enigma加密算法。
步驟6、根據加密序號組和/或用戶當前輸入的信息以生成相對應的二維碼。
如圖5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新樣式的二維碼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二維碼序號資料庫中調用一個未使用的二維碼序號。
步驟2、根據二維碼的使用目的以選定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構成信息存儲圖像的若干個信息點、和/或所述校正圖像塊的形狀,以得到形狀編碼。
步驟3、選擇網格層的尺寸,以得到尺寸信息。
步驟4、選擇相應的圖像,以得到圖像信息;
步驟5、根據作業系統的當前時間以對二維碼序號、形狀編碼、尺寸信息與圖像信息的位置進行排列,以形成序號組。
其中,在步驟5中,在二維碼序號、形狀編碼、尺寸信息與圖像信息的位置進行排列前,獲取作業系統當前時間中的末位數字,以判定該末位數字是否能夠被2整除,其包括兩種情況:
情況一:
若作業系統當前時間中的末位數字能夠被2整除,則採用根據步驟1至步驟4的順序對二維碼序號、形狀編碼與尺寸信息進行排列,以形成序號組;
情況二:
若作業系統當前時間中的末位數字能夠被2整除,則採用根據步驟4至步驟1的順序對二維碼序號、形狀編碼與尺寸信息進行排列,以形成序號組。
步驟6、根據作業系統的當前時間與當前操作人員的二維碼生成系統中的操作權限,以調用至少一種加密算法對序號組進行加密操作,以形成加密序號組。
其中,在步驟6中,包括以下子步驟:
步驟61、根據作業系統的當前時間以調用一種加密算法;
步驟62、當前操作人員在二維碼生成系統中輸入其操作權限,並根據其操作權限以調用與其相對應的加密算法;
步驟63、將以當前時間調用的加密算法和與操作權限相對應的加密算法進行比較,若判定兩種加密算法為同一種加密算法,則採用加密算法對序號組進行加密後形成加密序號組;
若判定兩種加密算法不相同,則採用以當前時間調用的加密算法對序號組進行第一次加密,形成加密序號組;然後,再採用與操作權限相對應的加密算法對加密序號組再進行第二次加密操作,以形成再加密序號組。
其中,在步驟61實施前,需要作業系統當前時間中的最後兩位數字00~59劃分為11個區間段,並將每個區間段分別與一種加密算法相綁定,以形成11個一次加密區間段;
加密算法包括DES加密算法、3DES加密算法、TEA加密算法、XTEA加密算法、RC4加密算法、PANAMA加密算法、Twofish加密算法、CAST-128加密算法、CAST-256加密算法、MD5加密算法與enigma加密算法。
步驟7、根據加密序號組和/或用戶當前輸入的信息以生成相對應的二維碼。
如圖6與圖7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二維碼標籤,包括二維碼圖像層1、網格層2與標籤底層4,二維碼圖像層1與網格層2依次覆蓋在標籤底層4上。
二維碼圖像層1中的二維碼圖像包括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11與用於存儲二維碼編碼信息的信息存儲圖像,信息存儲圖像由若干個相互之間不相連的信息點12、和校正圖像塊13構成。
在本實施例中,位置探測圖像塊為非常規的由方框環與方形點所構成的樣式,校正圖像塊為非常規的方形點結構。
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11均是由圓角矩形環結構與設置在其內部的圓點所構成的組合結構,若干個信息點12為圓形點,校正圖像塊13為由圓環結構與設置在其內部的圓點所構成的組合結構。
網格層2包括位置探測圖像塊區域21、信息點網格單元22與校正圖像塊區域23,構成信息點網格單元22的網格線為有色線條或無色線條。
位置探測圖像塊11被設置在位置探測圖像塊區域21中,信息點12被設置在信息點網格單元22中,校正圖像塊13被設置在校正圖像塊區域23中。
在本實施例中,構成信息點網格單元的網格線為無色線條。
信息點被設置在尺寸相同的信息點網格單元中,其中,帶有信息點的兩個相鄰的信息點網格單元中的信息點不發生接觸或不相連。
標籤底層4為所選定的圖片和/或色塊,在標籤底層4的底部表面覆蓋有粘膠層5。
在本實施例中,標籤底層4為圖片。
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11、構成信息存儲圖像的若干個信息點12、校正圖像塊13覆蓋在標籤底層4上、且對圖片進行遮擋。
另外,位置探測圖像塊區域21、信息點網格單元22與校正圖像塊區域23也對與圖片相對應的位置形成了遮擋。
如圖8與圖9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二維碼標籤,包括二維碼圖像層1、網格層2與標籤底層4,二維碼圖像層1與網格層2依次覆蓋在標籤底層4上。
二維碼圖像層1中的二維碼圖像包括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11與用於存儲二維碼編碼信息的信息存儲圖像,信息存儲圖像由若干個相互之間不相連的信息點12、和校正圖像塊13構成。
在本實施例中,位置探測圖像塊為非常規的由方框環與方形點所構成的樣式,校正圖像塊為非常規的方形點結構。
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11均是由圓角矩形環結構與設置在其內部的圓點所構成的組合結構,若干個信息點12為圓形點,校正圖像塊13為由圓環結構與設置在其內部的圓點所構成的組合結構。
網格層2包括位置探測圖像塊區域21、信息點網格單元22與校正圖像塊區域23,構成信息點網格單元22的網格線為有色線條或無色線條。
位置探測圖像塊11被設置在位置探測圖像塊區域21中,信息點12被設置在信息點網格單元22中,校正圖像塊13被設置在校正圖像塊區域23中。
在本實施例中,構成信息點網格單元的網格線為無色線條。
信息點被設置在尺寸相同的信息點網格單元中,其中,帶有信息點的兩個相鄰的信息點網格單元中的信息點不發生接觸或不相連。
標籤底層4為所選定的圖片和/或色塊,在標籤底層4的底部表面覆蓋有粘膠層5。
在本實施例中,標籤底層4為色塊。
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11、構成信息存儲圖像的若干個信息點12、校正圖像塊13覆蓋在標籤底層4上、且對色塊進行遮擋。
另外,位置探測圖像塊區域21、信息點網格單元22與校正圖像塊區域23也對與色塊相對應的位置形成了遮擋。
在本實施例中,三個位置探測圖像塊11、若干個信息點12和校正圖像塊13的頂部突出於網格層的頂部表面,從而使二維碼圖像層1具有立體感。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對發明而言僅僅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專業技術人員理解,在發明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範圍內可對其進行許多改變,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