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土壤容重取樣器的製造方法
2023-08-03 03:21:36
一種土壤容重取樣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土壤容重取樣器,用於解決現有的取樣器取樣過程中產生的振動和敦實問題。該土壤取樣器,包括彼此套置的筒體和輔助筒體兩大部分,在所述筒體的頂部通過螺紋連接連接一用於操作的手柄,在輔助筒體的下端面設有鋸齒狀的刨土結構,在所述輔助筒體的外表面設有自刨土結構向上螺旋延伸的螺旋突起,且在所述輔助筒體的上部設有操作把手,以及在取樣後對筒體的上端和下端進行封堵的上端蓋和下端蓋。本器械改變了傳統的使用大錘下砸取樣的方式,採用更加柔性的螺旋刨土的方式進行取樣,取樣土層更加真實,同時,適用方法更簡單,單人即可進行操作。
【專利說明】一種土壤容重取樣器
【技術領域】
[0001]該方案涉及一種土壤容重取樣的裝置,屬於取樣器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土壤容重樣品的採集是土壤研究的一個基礎步驟,為土壤樣品的測定和分析打下基礎。所以樣品的採集具有很嚴格的要求,一般採用垂直取樣法進行取樣,通常的取樣器是一個圓筒狀的器械,包括環刀和手柄,兩者是分體的,如圖1所示,在筒體的上端設有擊打部,通過錘子的擊打使得筒體狀的環刀部分垂直插入到土壤中,形成下探力,然後在筒體的四周開挖,並將環刀取出,完成一個取樣作業。由於乾旱時土壤犁底層太堅硬,四周開挖比較困難;對長期定位試驗四周開挖面積太大影響以後試驗;環刀的上蓋太緊實,不易取下來。嚴格來說,土壤取樣過程中,要保證土壤的原始狀態,而使用錘子擊打會使得筒體內部的土壤產生振動與敦實,所以會影響樣品的精確性,因此有必要進行改良。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土壤容重取樣器,用於解決現有的取樣器取樣過程中產生的振動和敦實問題,是一種高精度的取樣器,同時,便於下探和取出,簡化操作程序。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土壤取樣器,其特徵在於,包括
[0006]一圓筒狀的筒體,所述筒體為上下直徑相同的直筒,在所述筒體的頂部通過螺紋連接連接一用於操作的手柄,
[0007]—可套在所述筒體外側的輔助筒體,在所述輔助筒體的下端面設有鋸齒狀的刨土結構,在所述輔助筒體的外表面設有自刨土結構向上螺旋延伸的螺旋突起,且在所述輔助筒體的上部設有操作把手,
[0008]以及在取樣後對筒體的上端和下端進行封堵的上端蓋和下端蓋。
[0009]進一步地,所述螺旋突起為雙螺旋。
[0010]進一步地,所述螺旋突起上表面設有凹槽。
[0011]進一步地,所述筒體和輔助筒體皆為不鏽鋼筒體。
[0012]進一步地,所述刨土結構上的鋸齒為不在一個平面上的螺旋狀。
[0013]進一步地,所述筒體和輔助筒體的內外表面皆為光滑的表面,且在筒體下埠設有刃口。
[0014]進一步地,所述上端蓋為與筒體進行螺紋連接的實壁端蓋,所述下端蓋為與筒體進行扣合連接的鏤空端蓋。
[0015]進一步地,在所述手柄下部的連接蓋上設有通氣孔。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1、結構簡單,只有兩個零部件,製造和使用方便,同時便於攜帶,滿足野外場合使用的需要。
[0018]2、改變了傳統的使用大錘下砸取樣的方式,採用更加柔性的螺旋刨土的方式進行取樣,取樣土層更加真實,同時,適用方法更簡單,單人即可進行操作。
[0019]3、到一定深度後,將輔助筒體取出後,在筒體的外圍可以形成一個間隙,方便提起筒體和土樣,而且形成的是一個規則的圓筒狀深洞,基本不影響下一層次的取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原有取樣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實用新型的拆裝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立體圖。
[0023]圖4為圖3的全剖視圖。
[0024]圖5為環刀和上下端蓋的配合示意圖。
[0025]圖6為取樣過程之一。
[0026]圖7為取樣過程之二。
[0027]圖8為取樣過程之三。
[0028]圖9為取樣過程之四。
[0029]圖10為完整的圖樣結構示意圖。
[0030]圖中:1筒體,11螺紋連接部,2輔助筒體,21刨土結構,22螺旋突起,23操作把手,31上端蓋,32下端蓋,4手柄,41連接蓋,42直柄,43操作部,44透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31]如圖2至圖5所示,一種土壤取樣器,有以下兩個部件組成。
[0032]一圓筒狀的筒體1,採用厚度為一毫米的不鏽鋼圓筒,筒體的內外壁都是光滑的結構,在筒體的頂部為螺紋連接部11,下端為敞口設計,且在筒體下埠設有刃口,便於下探,在筒體的頂部通過螺紋連接一個向上延伸的手柄4,其中手柄包括下部的連接蓋41、中部的直柄42和端部的操作部43,這樣直接用雙手操作,通過把手可以向下施力。並在手柄頂部的連接蓋上設有透氣孔44。
[0033]一可套在所述筒體外側的輔助筒體2。採用較厚的不鏽鋼圓筒製作,內外壁都是光滑的結構,在所述輔助筒體2的下端面設有鋸齒狀的刨土結構21,呈鋸齒狀,通過轉動可以對底面進行刨土,更進一步地,刨土結構上的鋸齒不在一個平面上,而是一個螺旋狀,這樣可以進一步的提高刨土效果。在所述輔助筒體的外表面設有自刨土結構向上螺旋延伸的螺旋突起22,該螺旋突起22上表面設有凹槽,且該螺旋突起為雙螺旋,形成一個螺旋排屑的外排通道,可以將多餘的刨除的土壤外排,形成一個連續的挖掘動作。在輔助筒體2的上部設有操作把手23,為雙手操作部位,可以進行操作。
[0034]以及在取樣後對筒體的上端和下端進行封堵的上端蓋31和下端蓋32。其中,上端蓋31為與筒體進行螺紋連接的實壁端蓋,所述下端蓋32為與筒體進行扣合連接的鏤空端蓋,如圖5所示。
[0035]使用方法如下:
[0036]首先,將兩筒體套在一起並置於取樣地點,如圖6所示。
[0037]然後,轉動外側的輔助筒體,隨著刨土的進行,輔助筒體不斷下降,而浮土則在螺旋突起的帶動下向外排出,在此過程中,隨時用手按壓筒體上端的把手,使得筒體及時的跟進下沉,如圖7所示。
[0038]到位後,將輔助筒體向外提起,並清理筒體四周的浮土,如圖8所示。
[0039]最後,輕輕晃動筒體,並將筒體向上提起,完成取樣工作,如圖9所示,然後將筒體自手柄上取下,並使用上、下端蓋對其進行密封,如圖10所示,然後完成一個土樣的採集工作,就可以拿去實驗室進行化驗分析適用。
[0040]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實用新型的範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相關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擴如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土壤容重取樣器,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圓筒狀的筒體,所述筒體為上下直徑相同的直筒,在所述筒體的頂部通過螺紋連接連接一用於操作的手柄, 一可套在所述筒體外側的輔助筒體,在所述輔助筒體的下端面設有鋸齒狀的刨土結構,在所述輔助筒體的外表面設有自刨土結構向上螺旋延伸的螺旋突起,且在所述輔助筒體的上部設有操作把手, 以及在取樣後對筒體的上端和下端進行封堵的上端蓋和下端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土壤容重取樣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突起為雙螺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土壤容重取樣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螺旋突起上表面設有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土壤容重取樣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和輔助筒體皆為不鏽鋼筒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土壤容重取樣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刨土結構上的鋸齒為不在一個平面上的螺旋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土壤容重取樣器,其特徵在於,所述筒體和輔助筒體的內外表面皆為光滑的表面,且在筒體下埠設有刃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土壤容重取樣器,其特徵在於,所述上端蓋為與筒體進行螺紋連接的實壁端蓋,所述下端蓋為與筒體進行扣合連接的鏤空端蓋。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土壤容重取樣器,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手柄下部的連接蓋上設有通氣孔。
【文檔編號】G01N1/04GK204027860SQ201420438242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6日
【發明者】李宗新, 張慧, 王慶成, 賈曦, 劉開昌, 趙海軍, 趙紅香, 孫旭東, 劉霞, 於正貴 申請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